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三百五十五章 灵壁之战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三百五十五章 灵壁之战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灵璧一地,从地名就能看出来,此地多山林,也多沟壑,三十余万的军队先后开拔到此地后,南军抢先占住了制高点,在从山中安营立寨,燕军难攻的同时,南军若想主动进攻,从山上往下冲也总是比平地来得有优势。

转移到此地后军事对峙仍在继续,南军有地形优势,燕军几乎不可能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强行打上去,朱棣倒也看得明白,干脆就在山下扎营,对南军形成了反包围,只是这包围圈很是松散,甚至都没包围到山后,而且为了防止南军从山上下来偷袭,大营离山脚还有一段距离,两军士卒倒是可以在山上山下进行对骂,但箭却是射不上去也落不下来的,所以这里的对峙,甚至比在睢河边上还要平静许多。

已经是拔营的第三天,顾怀带着五千骑兵正在大营外围巡弋,毕竟骑兵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在外围警戒一番,正好也可以四处追击山上下来搜粮的小股南军,也算是比在大营里待着白白消耗粮草来得有用些。

顾怀带着魏老三王五两个亲卫,以及陈平麾下的五千骑兵,就这般在灵璧附近转了一圈,只可惜此地百姓在知道两军转移过来之后都跑得差不多了,一路看过去荒凉至极,有些小的城池甚至都空了,百姓们俱都逃到了别处或者逃进了山里当野人,直让人感慨战争果然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承平三十多年的世道。

这日顾怀军中粮草已经不多,而且巡弋的距离也有些远了,顾怀便准备带兵回营,不料走到半路遇到群残兵败将,定睛一看居然是顾成,顾怀赶紧拨马上前,细问之下才知道顾成也和他一样带兵巡弋敌境,但半途遇上了打着平安旗号的大军,他见那军中民夫众多,而且均是步卒,便想着带兵冲上一波,谁知那平安像是早有准备,不仅没有被冲个措手不及,反而结阵迎敌让顾成部死伤惨重,顾成就这般带着大军凄凄惶惶地逃了,半途遇上了收兵回营的顾怀。

顾怀一听到这儿大为疑惑,打了这么几年仗,他还不知道平安是个什么性子?莫名其妙地把燕军当成杀父仇人,恨不得提把刀拼命的那种,他会打了胜仗不追击?

当下他便让顾成先回大营,自己带了人去顾成提到的路径上等着,等到看清了平安的大军,还有大军后方民夫押运的东西后,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盛庸移营灵璧的意图。

那是足够南军撑下去的粮草。

既然南军缺粮,朱棣自然是没放过这个机会的,灵璧往南的粮道都给燕军断了,本以为如此就能把南军逼上绝路,谁知道南军还在这里藏了一手,如果让这些粮草进了灵璧南军大营,形势怕是要一下子急转而下。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担心,派人往大营报信后,他在平安的身后跟了一夜,等到天明,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带兵冲上一波看看能不能放把火的时候,燕军的大部队就到了。

朱能带来了燕军所有的骑兵。

原来顾成回营后,朱棣也敏锐地感觉到了不对劲,保险起见,他让朱能带兵来驰援顾怀,等朱能半路遇上顾怀送去的口信,登时大喜过望,带着骑兵开始奔袭,正好在天明时分到了顾怀身边。

要说盛庸和平安也真是时运不济,但凡不是顾成带兵碰巧往这边走了一遭,或者顾怀和朱棣没有因为平安的性子生起疑心,这批粮草就真的进南军大营了,但此刻既然已经被发现,顾怀朱能当然不会给南军翻盘的机会,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间,带着骑兵发起了冲锋,而且这次冲锋不为杀人,只为放火,那些民夫哪里见过数万骑兵冲锋的阵仗?吓得四处逃窜,而平安所带多为步卒,要是战场厮杀还能结阵对抗骑兵,但若是想在骑兵的速度和锋锐下保住粮草,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只是一冲,平安的大军和押粮的民夫队伍就首尾两断,但燕军还没来得及放火,派来接应平安的何福部就到了,两军夹击之下,燕军骑兵一时岌岌可危,在这危急时刻,又一个方向杀出了支援军,待看清援军打的旗号,平安和何福的心登时沉了下去。

来的人是朱高熙,原来消息传到燕军大营,朱棣立刻意识到这是个断了南军后路的大好机会,立刻派朱高熙带兵驰援,碰巧赶上平安何福两军借粮草合围了燕军骑兵,他带着步卒就加入了战场,这一顿厮杀从天明持续到了傍晚,双方主帅也带着大军到了,因为一批粮草,已经对峙了许久的双方终于是拔出武器开始了大战。

但毕竟粮草是南军的要害,为了保住粮草不被燕军放火,南军派了不少兵力守候在运送粮草的车队旁边,但盛庸显然是忘了燕军是有手雷的,这玩意儿用多了南军多了防备,作用不比以前,但用来炸输送粮草的大车,那真是一炸一大片。

就此厮杀到了天色暗下来,朱棣确定南军粮草尽毁,知道目标已经达到了不必徒增伤亡,便传令鸣金收兵,而南军也只能凄凄惶惶地退回灵璧大营,虽然此战双方战损相当,但粮草一没,南军...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好几天了,全军将士喝的都是稀粥,这下可好,粮草烧的烧炸的炸,接下来的日子怕是就得喝清水了,这下子可算是要了南军的老命,饭都吃不上了,还打什么仗?于是盛庸和将领们一合计,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强行突围,转移到淮河一带,到时候从附近州县搬取粮食,还能和燕军有一战之力。

为了保证行动一致,他们还制定了暗号,以三声炮响为令,全军上下一听见响动,立刻冲下山,向淮河方向突围。

但盛庸和平安何福等人显然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这条军令是要传达给全军上下的。

而南军上上下下十几万人,鬼知道有没有燕王的谍子?

第二天一早,寨上各路人马纷纷起床,埋锅造饭,既然要突围了,自然也就不用节省粮食,毕竟这最后一顿得给将士们吃顿好的,可就当南军士卒们饱餐了一顿,打包好包袱,各营兵马只集结了一小部分时,平地里忽地三声炮响,在山谷里久久回荡。

这下子全军上下都懵了,突围这就开始了?

有些集结完毕的将士反应比较快,立刻一马当先地往山下冲,反应慢的人看着情形自然也明白了过来,要知道燕军骑兵是很多的,要在骑兵追击下突围,那是何等凶险的事情,要是落在后面,十有八九不被砍死也被踩死,所以士卒们也顾不得再集合了,一股脑地往营门冲去。

盛庸等人自然清楚这炮响不是他们发出的突围信号,但此时军心已乱,任凭他们如何约束大军,也止不住想要活命的士卒了,而山坳外,朱棣高坐马上,看着狼狈从山上冲下逃命的南军士卒,只是微微一笑,吩咐道:“放一半出去,骑兵追击!然后步卒封山,把另一半全留在此地!”

以逸待劳的燕军轰然而动,这是个很滑稽的场面,准备出逃的南军正好遇上进攻的燕军,燕军哪里还会跟他们讲客气?被放出去的南军士卒自然欢天喜地以为逃出生天,殊不知不适合进山围攻的骑兵早已跟在了他们身后,而一片片冲到山下却被步卒挡住的南军士卒就满是绝望了,因为他们发现此刻就算是想拿起武器反抗,听不到主官将领军令的他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没有意外,此役燕军顺势围堵追杀,十余万南军几乎被全歼,平安等三十七名将领被俘获,甚至还抓到了一百多名监军的文官和宦官,只有盛庸铁铉何福逃了出去。

朱棣和顾怀的豪赌和坚持终于换来了胜利,这颗通往金陵路上最后的绊脚石被一脚踢开,此战击溃了南军的主力,南军再也不可能组织起这样的反攻,在历经千辛万苦,战胜无数敌人,面对无数绝境后,朱棣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整理完战场,完成集结的燕军将士们不知道谁开了一个头,所有人都开始了欢呼,他们一遍遍喊着燕军必胜,燕王必胜,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南方,看向了...最后的目的地。

近在咫尺!四年了!打了那么多仗,死了那么多人,终于是看见了一条通往胜利的康庄大道!

不是没有人恍惚,那些之前还曾对这次出征心存疑虑的将领们怔怔地互相看着,仍然不敢相信他们真的打败了南军,即将直扑金陵,完成那个在几个月前看起来还遥遥无期的目标。

灵璧山顶,山风呼啸,这里只有两个身影,一身黑色铠甲的燕王,一向威严冷硬的朱棣,忽然之间泪流满面。

拄着长刀的顾怀笑了笑,跟了朱棣快四年,自然知道这个威武霸气的燕王朱老四,其实也是个凡人而已,他也会害怕失败,会恐惧未来,会彷徨无助,会像这一刻一样喜极而泣。

顾怀转身离开,没有去打扰历尽磨难享受胜利喜悦的朱棣,他知道这一刻应该让朱棣一个人待一会儿。

一千六百年前,决定楚汉相争胜败的垓下之战就发生在灵璧附近,这算不算历史的巧合?

随着走下山顶,他的笑容也渐渐消失,他看向了南方,看向了下一站。

扬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