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对峙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三百五十一章 对峙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月十七,睢河。

盛庸放下行军地图,看着对面狼狈不堪的平安,叹了口气。

也得亏他能逃出来...四万大军死的死逃的逃,平安身为主将,肯定是燕军穷追不舍的对象,据平安所说,整整三千精骑追着他沿着淝河兜了一圈,朱棣想必也是恨极了他,不肯放过这个曾经在自己麾下当值,又和自己打了几年仗了解自己恶心自己的将领,最后要不是平安运气好滚落山坡藏在一洼死水里,怕是盛庸就没法再见到他了。

不过平安也真是员猛将,逢此大败,身边亲卫都死光了,滚落山坡时又断了条腿,都硬生生撑着找到了大部队,咬牙切齿还想和朱棣再打过一场,实在是不能不让人心生敬佩,不过盛庸也有点纳闷,平安对朱棣的这种恨意,到底从何而来?

只是眼下也不是适合问这个的当口,盛庸正想再问问淝河一战的细节,营帐的帘子就被人掀开,依旧是那副严肃模样的铁铉走了进来,话语很短,但却让盛庸和平安都身子一紧。

“粮草不够了。”

没错,这事怎么听怎么离谱,盛庸带着五万大军与铁铉合兵一处,在睢河河畔堵住了朱棣,对峙了十来天,结果孤军深入奔袭千里的燕军粮草还没出问题,堂堂朝廷中央军却要断粮了。

要知道此地可是大后方,是朝廷实际控制的区域,结果朝廷兵马到了这儿还面临断粮的窘境,实在让人啼笑皆非,可盛庸和铁铉也没什么办法,因为自从徐州沛县粮草被朱棣付之一炬以后,朝廷就时常面临无法供应前线粮草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新年前后尤为普遍,因为到了年底,朝廷也没余粮了。

现在是二月,江南地区春耕才刚刚开始,赋税收不上来,户部的府库空空荡荡,自然也就没法像以前一样在后方囤积粮草,前线需要就直接转运,如果是之前那种对峙的情况还好,朝廷想方设法募集一些,然后送到前线,将士们省着吃,也就凑合着过了,但眼下这情况,将士要是连饭都吃不饱,还打什么仗?

牵一发而动全身,燕军南下,整个山东地界的朝廷兵马全动了起来,这一动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粮草,再加上转运粮草的民夫也得吃饭,每一日的消耗,就是天文数字,而这种消耗,已经让朝廷有些无力承担了。

相反,打定了主意不管不顾南下的燕军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出发时没人能带多少粮草就带多少粮草,就算被拖慢了些行军速度也无所谓--因为燕军知道这条路只能往前走没法回头,还把军粮留在德州纯属浪费,这一次已经没有了补给线,就粮于敌的策略被贯彻到了全军,吃完了粮草,就去吃朝廷的!

再加上骑兵奔袭城池实在太快太狠,每一座城池的粮草储备都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燕军一路接收一路行军,等到了淝河打完平安,他们发现自己深陷包围圈后,粮草已经完全足够他们进行一场长时间的对峙了。

这就是眼下双方面临的情况,对峙的地点是睢河的一道支流,河流不宽不深,却成了一道分界线,盛庸的大军和燕军分处两岸,而徐辉祖也已经断掉了燕军回撤的路线,朱棣已经没有了选择,要么打败朝廷大军然后继续南下,要么就被困死在这里,让这场奔袭成为一个笑话。

但缺粮...盛庸眉头紧紧地皱着,他站起身在帐中徘徊,那道军令已经到了嘴边,却怎么也没办法说出来。

最终还是铁铉替他打破了沉默:“传令士卒募集粮草吧。”

盛庸身子一顿,他如何不知这募集粮草是要大军去抢百姓的口粮?但近十万大军,要多少百姓的口粮,要饿死多少百姓,才能让士卒填饱肚子?

为什么他们明明是来保卫大明,守护百姓的,却要沦为兵匪,从百姓手里抢走粮食?

铁铉的面孔一如既往地冷硬,那带着异族血统的深陷眼窝和高凸鼻梁埋入了阴影:“军粮...不能断!百姓死了,大明还是大明;这十万大军出了问题,燕军南下,再无阻碍!孰轻孰重,本官...不想多说。”

他转身走出营帐,只留下了毫无温度的话语:“记住,要快。”

……

河岸的燕军大营,十余个将领围在沙盘旁边,看着睢河附近已经完全形成的包围圈,脸色都有些阴沉。

过了许久,朱棣才开口问道:“徐辉祖有没有动作?”

顾怀轻轻摇头:“没有,占据高地后,安营立寨,分明是不打算主动进攻。”

“嘿,俺这大舅子,是想来捡便宜?”朱棣冷笑一声,“看着俺和盛庸打生打死,然后给俺来一记狠的?”

他伏低身子:“七十里路程,行军不过一日一夜,俺要是和盛庸陷入苦战,必然会让徐辉祖带兵从后偷袭,所以这一战一定要快!只要能在徐辉祖兵到之前打败盛庸,徐辉祖只能撤军,他输不起!”

可话是这么说,对岸盛庸那儿也还有十万大军,就算是杀十万头猪,一天一夜怕也不够,再说打了这么久了盛庸到底有什么本事大家都心里有数,虽然不算什么顶尖将领,但守起来还是没什么漏洞的,怎么可能说败就败?

见将领们都默不作声,刚刚放完豪言的朱棣也有些尴尬,对峙的这几日燕军不是没有主动攻击试探过,但盛庸显然是吃亏吃多了成了对付燕军的专家,愣是没露出一点破绽,就算燕军略占优势,一时之间也没法打败这支拦路虎,再加上徐辉祖屯兵于后实在太过恶心人,如果光明正大地开打,怕是最后要吃闷亏的还是燕军。

又他娘的是这种情况...朱棣知道再这么拖下去,孤注一掷的燕军早晚士气丧尽,而且这次的南下奔袭实在太拼了,许多将领虽然没有出声反对,看神态也是有些不赞同的,眼下遇到困境,若是不早点解决,这仗就没法打了。

朱棣越想越窝火,盛庸平安徐辉祖这些老冤家实在让他有些想骂娘。

但话还没骂出口,斥候就跪在了营帐外面,说出了南军正派士卒四处搜集粮草的事情,站在一边的顾怀一听脸色登时变得精彩无比,他看了一眼朱棣,心想这不就是当初燕军在真定城下干过的事情?

很显然朱棣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皱起眉头仔细询问起来,当听到南军动用了过万士卒,瘟疫一般沿着睢河四处祸害百姓的时候,他沉默下来,目光闪烁。

有些不对劲...难道是南军现学现卖,想重演当初真定城下那一幕?

他看向顾怀,顾怀心领神会,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应该不会,他们代表的是朝廷。”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棣明白过来,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当初燕军在真定城边四处搜集粮草,都还只是搬空了附近城池的库房,没动老百姓的口粮,后来都挨了不少骂,如今盛庸带的可是朝廷的大军,都敢对百姓的口粮下手了,一点不顾及事后的影响,分明是南军真的断了粮,走投无路之下才用了这个法子。

这就是中央军和造反军的区别,有些事是只有造反的军队能做的,中央军敢做,立马就要失去人心,朱棣都起来造反了,还不敢对百姓下手太狠,他盛庸哪儿来的胆子纵兵抢粮?看来南军缺粮的情况只会比自己想得更严重。

那么问题来了,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进攻?

朱棣扫了一眼那些将领,好几个将领脸上都露出雀跃神色,看来他们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但朱棣打仗实在是太喜欢用阴招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光明正大出牌的人,哪怕眼下南军已经虚弱成了这样,他也不愿意发动总攻,还是想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

偷袭。

他松开眉头,开始下达军令:

“传令,在河岸排布步卒,连夜搭建浮桥,时刻注意南军大营一举一动,若是他们抢夺浮桥,立刻回报!”

“传令,骑兵连夜后撤三十里,分兵两处,寻上游下游浅滩处强行渡河,于敌后合军!”

他狠狠一掌拍在了沙盘上:“今夜三更,全军进攻,势要一举击溃盛庸,扫清南下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