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三百五十章 攻城拔寨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三百五十章 攻城拔寨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文四年元月,一个骇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山东,十六万燕军全军南下,越过德州和山东的交界线,将盛庸和平安的兵马远远抛在身后,悍然取道馆陶河,连克东阿、东平、单县,兵锋直指徐州!

一万精骑先锋在前,开道破城,带上补给再度出发,五万骑兵随后而至,以迅雷之势接管整个城池,平民一律驱逐出城,穿着军服的士卒降者不杀,拿起武器反抗的一律当场格杀,替后方的十万步卒扫除危险后,他们就会继续行军,去接收下一个城池。

这样的流程上演了好几次,没有人能反应过来,因为那一万燕军先锋精骑疯了一般的行军,疯了一般的破城!往往消息还没传到下一个城池,他们就已经出现在了城门之外,暂缓马力之后,立刻朝着所有城门发动进攻,只要有一个城门没有关上被骑兵冲进城,无数手雷铺天盖地地在整个城池炸响,他们的战略,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让整个城池失去反抗能力,给后面的几万骑兵扫清道路。

消息传出,盛庸、铁铉、平安、徐辉祖都慌了,此刻的他们终于意识到了朱棣的企图,他的目标不再是济南,而是那最终的目的地--京城,如果让朱棣达到目的,一切就全完了!

没有人再敢采取防守的姿态,整个山东地界的所有兵马都开始朝着疯了的燕军汇聚,连铁铉都带着济南城内的兵马出城向着燕军狂追,如果这个时代有一颗卫星在山东上方向下看去,就能看到整个山东地界上,一道锋锐的箭矢在朝着南方不断挺进,而在它的左右以及后方,是密密麻麻如同黑潮一般追击包围过来的朝廷兵马,所有人心中都只剩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拦住发了疯的朱棣!

第一个追上来的是平安,他不像盛庸还要从大山里爬出来,在看到德州空了以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朱棣意图的人,所以那四万兵马被他带着疯狂地行军,疯狂地追击,几乎没有片刻停顿,速度极快地看到了朱棣后军的影子。

而此时顾怀带着的一万精骑已经攻破了沛县,再往前一步就是徐州城,但平安并不算太过惊慌,因为在他看来,朱棣虽然出其不意地发动进攻,用骑兵优势一路攻破城池,但也只是占了信息传递还没有骑兵行军速度快的原因,而徐州城防坚固,那一万精骑绝对无法轻易破城,至少也可以拖延燕军一段时间,而当前堵后追的朝廷大军完成合围,到时候就可以内外夹攻,朱棣必败!

朱棣的孤注一掷确实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但他走上了一条绝路!

平安是这般想的,盛庸铁铉徐辉祖都是这般想的,所以平安紧跟着燕军,盛庸取道川河绕到燕军左翼,铁铉带兵直插燕军右翼,徐辉祖十万大军取近道堵截燕军,所有行动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务必要把朱棣堵在徐州城下。

而此时的徐州城外,匆匆行军到此的顾怀确实碰了一鼻子灰,因为徐州城实在太大了,大到这一万骑兵在这座雄城之前像一群蚂蚁一般微不足道。

事实上赶到徐州城已经过了两天,这一路的消息也确实还没来得及传进徐州城,当看到突兀出现的燕军骑兵时,城池的反应和之前的那些小城并无区别,慌乱的守卫,没法及时关上的城门,仓惶的百姓,一切都像极了随时可以被攻下的模样。

但发起冲锋的一万精骑碰了满脑袋包。

究其原因,还是城池的守将李琦不是个蠢货,当他意识到城门无法及时关上,燕军有可能冲进城后,他做了个很大胆但也被证明很有效的选择--亲自带兵堵在城内街道上,和燕军骑兵厮杀。

之前的那些城池,燕军进城犹如猛虎入羊圈,一路只管挥刀扔手雷就是了,但进了徐州城,不仅要面对被身先士卒鼓舞士气的拦路南军,还要面对被从街边临时拆下的招牌木板组成的拒马和路障,十来天的疯狂突进,实际上已经消耗了太多马力,士卒们也多半精疲力竭,实在无法突破这种散乱但是有效的坚守,一万精骑就这般被慢慢逼出了城,甚至李琦还带兵出城追击,想要来个痛打落水狗。

当然顾怀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骑兵迂回,野战只是几个冲锋,徐州守军就几乎溃败,李琦也被阵斩,但燕军也没有追击的能力,剩余守军退进了徐州城,自此龟缩不出,企图固守待援。

而没有攻下城池,没有军粮补充的燕军骑兵,就要断粮了。

此时的顾怀看起来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攻打徐州,等待身后大军,然后赌一把能不能进徐州城,依靠城防对抗接下来四面合围的朝廷大军,二是就此回返,和大军会合,然后尝试继续往南冲,冲出包围圈,从此转战南下,继续直逼金陵。

选择很难做,所以顾怀玩了一招更绝的。

打不下徐州,就打宿州!徐州守军的精气神在之前野战已经被打没了,就算绕过徐州,转而攻击宿州,他们也不敢出来追击,如果他们出来了,身后的大军一定能打进徐州城。

一路下来战损近三分之一的骑兵就此转向,不管不顾地一路厮杀向了宿州,消息传出,离得最近的平安大吃一惊,燕军先锋置徐州于不顾,很明显目标就只有京城,燕军现在是什么都不管了,只向着目标前进,这种豁出一切的敌人是最可怕的。

追上他们,一定要追上他们!

二月初五,燕军大部队抵达徐州城下,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转向宿州,眼见燕军行动如此迅速,紧紧跟在后方的平安下令全军急行,如此三日,终于是赶到了宿州附近的淝河,在他看来,燕军先锋发疯一般地突进,后边的大军行军也这般玩命,肯定是急于打到京城,必然不会在路途多做停留,只要能够追上燕军,拖住朱棣的脚步,就已经赢了一半。

秉持着这种想法,平安跑起来也不要命了,他麾下四万大军只有不到一万是骑兵,剩下的皆是步卒,从德州一路追下来,个个上气不接下气,好不容易在淝河看到了朱棣的背影,扎下营盘埋锅造饭准备休息之后再追上去,但他没料到的是,玩命南下跑步前进的朱棣并没有忘了自己。

淝河边升起袅袅炊烟,满脚都跑出水泡的士卒们正脱了鞋休息,一边抱怨一边等着开饭,青天白日一声炸响,原本领先两日路程的燕军大部队从上游下游两个方向冲了出来,对着毫不设防的南军开始冲杀,苦苦追了燕军一个月的平安没有想到朱棣居然会在这里等着自己,全军毫无防备,登时开始溃败,此时上游下游方向全是燕军,强行渡河更是送死,平安只能强行收拢些残军准备沿着来路突围,但平地里又杀出一路人马,竟是那绕过徐州突袭宿州的燕军先锋,一面“顾”字大旗下,顾怀带着骑兵把平安这四万大军的退路完全堵死,只是一个冲锋,几乎就冲垮了平安好不容易收拢的部队。

事已至此,平安的反应倒是很快,见大势已去,他立刻扯着自己的战马继续狂奔,只是奔跑的方向和一开始追击燕军的方向完全相反而已,那些原本就没了战意的南军士卒见主将都跑了,也纷纷效仿,四万大军登时乱作一团,连像样的反抗都没有,就被燕军彻底击溃。

想想也真是可怜,平安这一个月干的事情,就是跟着朱棣不断地跑来跑去,从德州一路跑到徐州,眼下跑到宿州终于是跑到了头。

彻底打垮了平安的四万大军,前锋和大部队也终于合兵一处,朱棣和顾怀初期的战略目标终于是达成了,但也因为顾怀的大迂回以及朱棣的设伏,大军的南下速度被拖慢了许多,比如眼下宿州就已经紧闭了城门,不再给燕军突袭的机会,而盛庸徐辉祖等将领也利用了这段时间完成了追击的部署,重新追了上来,在宿州附近形成了包围圈。

接连奔袭,连番大战,此时的燕军人困马疲,再继续之前那样的突袭方式显然是不行的,而朱棣也终于明白,盛庸这些人是不会让他安心上路的,一开始的战略设想还是太过理想了一些,要想不管不顾身后的追兵前方的堵截一路打到金陵城下,是太过异想天开的事情。

但看看地图,从德州到宿州,几百里路程,燕军居然真的硬生生打了过来!一路上朝廷大军前堵后追,也没能止住燕军的脚步,而这一路攻城拔寨,更是证明了燕军无所匹敌的突破突袭能力,也证明了朱棣把前锋交给顾怀,是多么明智的一个选择。

如果没有顾怀在前方开道,如同当初草原奔袭一战时的锐不可当,燕军这一路不会走得如此安稳,而淝河设伏一战解决平安,更是顾怀在绕过徐州时就想好的战略。

燕军大营里,朱棣欣慰地看着眼前风尘仆仆的顾怀,看着他虽然疲惫但依旧明亮的双眼,知道这个书生,终于是在这三年的一场场战争里,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将领。

他拍了拍顾怀的肩膀,言简意赅:

“该解决这些人了,要去金陵...还缺一场决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