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三百四十六章 离间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三百四十六章 离间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七月,北方的战局再度开始紧张起来。

朝廷的旨意下来以后,盛庸立刻开始部署了反击,得益于朝廷拼尽全力筹措的粮草和士卒,总算是把战事稳定在了山东和德州的交界一线,盛庸亲临前线督战,同时调宣府守将房昭挥军入关,攻击开平怀来,令真定的平安郭英和辽东总兵杨文一同出兵,攻击北平。

能看出来,朝廷在把齐泰踢下去,让徐辉祖上台后,无论是作战方针还是战略目标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让烧了沛县粮草准备南下乘胜追击的朱棣措手不及,同时盛庸屯兵驻扎的易县身处连绵大山之中,让燕军铁骑根本无处发挥,若是越过盛庸攻打山东,盛庸又带着兵出山搞偷袭游击,一时把朱棣搞得烦不胜烦,而最重要的,是从郑村坝一战后再度安稳下来的北平,再一次受到了朝廷大军不遗余力的进攻,让原本明朗下来的北方战局再次扑朔迷离起来。

这一次攻打北平的兵力,远远不如上次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平安郭英带了几万兵马攻击保定,宣府边军攻打开平怀来,辽东总兵杨文带骑兵先游掠了一番永平府,然后就和其余两军合兵北平城下,开始轮番攻城,虽不如上次李景隆的四面包围那般声势惊人,但几人都清楚朱棣绝对不会放弃北平强行南下,所以他们的目标只是逼朱棣回师救援,也就无须围城,每日只是合兵一处猛攻城门,但惨烈程度,仍是与上次李景隆攻北平不遑多让。

靖难已经打了快三年,朱棣和次子朱高熙、三子朱高燧领兵在外,整个北平和周遭地界,几乎全靠朱高炽和道衍撑着,两人虽未上过战场,但实则比上阵厮杀还要费心费力,要知道镇守北平可不光是管一座城池这般简单,他们要征调粮草、招募训练士卒、接收归顺和打下的府县、管理地方官员、征收税赋,甚至还要操心春耕和安抚民众的事情,如此种种,才能让朱棣领兵在外没有后顾之忧,实在堪称厥功至伟。

这么多事情压在身上,日夜操劳,人想不成熟也难,朱高炽的身子虽然因为患病瘦不下去,但整个的性情变得沉稳了许多,再加上他原本就极为聪明,经过几年锻炼,如今更是办事老练为人精明,和道衍共事的这几年,两人更是成了亦师亦友的存在。

七月十三,这天一早,南军又对北平再度开始了进攻,朱高炽亲自镇守在百孔千疮的城头勉励将士,等到过了正午南军稍退,他才得以喘上几口粗气,抹一把脸上的油汗,放下手里的剑休息片刻,才端起一碗茶想要解渴,立刻有人上城墙禀报,说南军大阵走出来个摇白旗的人,说是要求见燕王士子。

朱高炽一听有些发愣,南军拼了命地打北平城,他是清楚其中缘由的,料定他们不是真为了打下北平而来,再加上两年经营,北平固若金汤,所以这次守城压力其实不大,但他确实没想通为什么会有南军摇白旗来见他,毕竟南军又不可能投降。

他想了想:“有几个人?”

“就一个!”

朱高炽原本想摆手让人射箭打发了,但思索片刻后,还是吩咐道:“放下吊篮,让他上来,叫士卒盯紧一些,我倒要看看,他们想玩什么把戏。”

不多时,一个文官便被拉上了城头,朱高炽冷冷地看着他,问道:“平安让你来做什么?”

见到城头燕军环绕,那人倒也泰然不惊,只是拱手道:“世子殿下,臣可不是平安将军的属下。”

朱高炽皱了皱眉:“杨文?”

“也不是杨文总兵,臣...自金陵而来。”

“金陵?”朱高炽又惊又疑,“你是礼部官员,朝廷使节?”

那文官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封黄绫装饰的密信:“世子殿下,这是陛下亲笔,写予殿下的,世子坚守北平,乃是父命,不得不从,但世子殿下既学儒术,就该知道自古以来,虽说忠孝难两全,还应舍孝而尽忠也,陛下说了,只要世子能归顺朝廷,献出北平,这燕王爵位...”

“闭嘴!”朱高炽勃然大怒,霍地站起身子,满身肥肉都在动荡:“来人,押下去,关入大牢!”

朱允炆...何其可笑!把他朱高炽当成那周王二子,为了个爵位就告发其父不成?更何况朝廷做事从来都不讲究,看看那不忠不孝的东西的下场,如今又在何处?他朱高炽吃饱了撑的要多听那礼部官员多说一个字?

只是朱高炽愤怒之余,也有些高兴,毕竟朝廷都用出了这等下三滥的法子,说明南方战局真的对朝廷越来越不利,如今朝廷攻打北平,诱他叛父,何尝不是穷途末路的表现?如此一来,只要能把北平守住,待到父王带兵回援,一切就都会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一念至此,朱高炽也没有让人杀了那礼部官员,而是将他押去见了燕王妃,燕王妃听闻此事,也并未放在心上,那封朱允炆亲手所写的密信也被扔在了一旁。

就这般一直过了几天,大概是明知攻不下北平了,南军的攻势也越来越敷衍,城内军民通通松了口气,道衍也在处理政务之后来询问燕王妃燕军冬衣一事,听闻燕王妃说起前两日那使节的事情,道衍一开始还不以为意,但过了片刻,他的脸色就变了。

他让人寻来朱高炽,细细问过当日情形之后,便默不作声地捻起佛珠,燕王妃母子二人一见他这神态,便知事有不妥,连番追问,道衍才开口道:“不是招降,而是...离间。”

“离间?高炽和王爷乃是父子,这一封书信如何...”

话没说完,燕王妃和朱高炽的脸色也都变了。

那周王二子呢?还不是父子?还不是为了一个王爵出卖了自己的父亲?如今朱棣领兵在外,朱高炽镇守后方,就算朱棣现在还相信朱高炽不会出卖他这个父亲,但朝廷给了朱高炽后路,一旦他对朱高炽产生了疑心...

没有北平,燕军就会失去根基,十几万大军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覆亡只是时间问题,要知道朱棣现在可是在造反,一旦发现任何可能会威胁他的事情,他会怎么做?

燕王妃霍地站起,大惊失色:“这...这可如何是好?”

道衍也皱起眉头:“那封信可曾开过?”

“没有,炽儿交给我后,我没有看过。”

“那礼部使节呢?”

“还在大牢。”

道衍松了口气:“如此还尚有转机,娘娘,世子,马上派人带此书信和那使节南下面见王爷,一切听凭王爷处置,绝对不能让王爷觉得世子有片刻犹豫!”

“一旦生了疑心...那就万事皆休了!”

……

德州,燕军大营,顾怀拿着一封秘谍司送来的谍报,脸色凝重地走进了中军大帐。

别忘了北平是秘谍司的大本营,在那封密信出现在城头的第一时间,立刻有谍子将消息送出了城,然后在今天到了顾怀的手里,顾怀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事大发了,虽然他相信朱高炽绝不会背叛朱棣,但朱棣是不知道的,此事太过事关重大,一旦朱棣起了疑心,那就是万劫不复的结局。

重新打下了德州,却被陷在德州无法南下的朱棣这些日子心情一直很烦躁,当他看到顾怀拿过来的谍报时,那张脸简直阴沉得可以滴下水来,他和顾怀商议许久,虽然顾怀一直提及朱高炽这两年来的殚精竭虑勤勤恳恳,以及他为人处世的仁厚孝顺,但朱棣仍不能消除心头那一抹阴影,他思来想去放心不下,干脆叫来了二儿子朱高熙,问及在金陵的时候,朱高炽是否与建文帝有过往来。

刚刚带兵回营的朱高熙一开始还有些莫名其妙,但听完事情经过,再看到那封密信时,他这才恍然大悟父王在担心什么,正想讥笑朝廷用此等下三滥的手段,但话未出口,他就猛然顿住,眼神中闪过了一丝贪欲。

两年了...他自问为了父王出生入死,带兵征战,但一提及那个大哥,军中总是一片赞誉之声,如今这道密信更是清清楚楚地告诉了他,不管是这燕王之位,还是真打下了江山的皇帝龙椅,都没有他的份。

他娘的凭什么?就凭他早出生了两年?

这种想法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每次想到这里,朱高熙总是愤愤不平,那镇守后方的大哥肥胖如猪,一看就不是长寿的命,但燕王府的一切东西,以后都会属于他,然后属于他的儿子,他的孙子,而自己,只是个郡王而已...

一丝恶念涌上心头,他看向朱棣的眼睛,那双眼里是深深的猜忌和怀疑,还有果决的杀意,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说的话很有可能会决定那个大哥的生死,但一想到小时候那个一向仁厚的大哥将他和老三护在身后,不由又有一丝不忍。

朱棣见他脸色阴晴不定,心中怀疑更甚,怒喝道:“快说!”

朱高熙一个激灵,对那王位和皇位的觊觎终于是战胜了亲情,他穿着盔甲砰地跪地,激起一片尘土:“不瞒父王,儿臣三人到得金陵后,陛下设宴款待,对大哥...确实极尽宽容,而且也时常召大哥入宫闲叙,大哥毕竟博学多才,不似儿臣这等武夫,所以颇得陛下爱护,连怀庆驸马等一众皇亲国戚,也常与大哥一同饮宴吃酒...”

朱棣的脸色沉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