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沟河之战(一)

燕军南下的消息传得很快,原本因为这几个月的和平安稳下来的保定府真定府又是一片混乱,百姓们纷纷南逃,而当地驻军也不约而同地往德州靠拢,德州大营里,原本为进攻北平做准备的议事突然变成了迎战燕军的军事会议,多亏了徐辉祖站出来喝令众将肃静,才算是止住了闹哄哄的争论和乱象。

无论如何,中山王府的面子是要给的,徐辉祖就算不是主将,身份地位也摆在那里,军中少有将领敢和他呛声,而徐辉祖也没有太过抢去李景隆的风头,他冷冷的目光扫了一遍众将,等到大帐中安静下来,才朝着李景隆一拱手:“曹国公,燕逆来势汹汹,究竟是出德州迎敌还是据德州而守,还请早做决定!”

一语点醒了恍恍惚惚的李景隆,他吞了两口唾沫,强自镇定下来:“十二卫城尚未修建完毕,怕是...怕是要北上迎敌才对。”

语气暴露了他的软弱和恐惧,但终究还不算是无能,徐辉祖点头接道:“六十万大军,在德州地界很难排布得开,而且燕逆来得如此之快,怕也是忌惮十二卫城修建完毕拱卫德州,所以燕逆的目标必是这些修建一半的卫城,若是德州成了战场,这番布置就落到了空处。”

“魏国公所言有理,既然如此...该动用多少兵力迎敌呢?而且燕逆哪儿来的二十万兵力?”人群之中,老成持重的安陆候吴杰抚了抚胡须,若有所思。

和去了山海关又在永平受挫的江阴候吴高不同,吴杰这位老侯爷,从北上开始就跟着耿炳文守真定,真定一败后,吴高被打发去了山海关,而他却还继续在真定跟着李景隆北征,只是那时候的李景隆心高气傲,觉得这些败军之将都不堪大用,才让他去管了后勤,北平战败后,李景隆也算是开了窍,恭恭敬敬地将他从后勤提了上来,如今在军帐中,吴杰也是诸军主将之一。

不愧是老将,一下子就想到了最为关键的地方,徐辉祖满意地点了点头,指向了沙盘:“北平一战后,燕逆兵力已经过了二十万,但东有辽东,北有宣府,西有大同,燕逆怎敢倾巢而出?这二十万兵力,是一定有水分的,若是我所料不差,燕逆兵力也就十余万,只是这十余万里有大量骑兵,还有朵颜三卫,所以燕逆才有南下决战的信心。”

古代打仗就这么个德性,出兵之前兵力总是取整宣传,取整就算了,有些还会夸大宣传,打之前也要先吓吓对面,毕竟这个时代通讯极其困难,真要狠了心吹正式开战之前也不容易能摸清,所以徐辉祖只是粗略算了算靖难开始后朱棣的征程,就判断出他的兵力不可能这般多。

这番话一出,众将都松了口气,若是燕王真有二十万大军,那可就真难打了...因为他们是清楚的,燕军多骑兵不说,步卒也多半经历过战事,这半年来燕军连败兵招降都要细细筛选,就是为了保持超高的战斗力,朝廷这边就算有六十万大军,可多是地方府兵和败兵,就算多上一倍,打起来也是心里没底的。

李景隆点了点头,只感觉那颗狂跳的小心脏也安定了不少:“所言极是,燕逆也不可能无中生有,北平那个地方,供不起这般大军出征,所以这一仗,优势仍然在朝廷这边!既然燕逆只有十余万,不如就令三十万大军北上迎敌,剩下的大军继续修建十二卫城...”

武定侯郭英出列,横眉立目:“狮子搏兔,亦须全力!半数大军若是兵败,就算修好了卫城,也没有意义!依末将看,六十万大军,尽皆北上,与燕逆决战!”

有些话是不能在军议上说出来的...全力决战,就算输了,也可以退守德州,若是胜了,十二卫城也就失去了修建的意义,不得不说燕逆这一番时机掐得极准,简直让这两个月来的准备毫无作用,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也多亏北平兵败后,李景隆痛定思痛改了不少性子,若是按他兵败之前那张狂的脾气,郭英敢这么跳出来否定他的话,早就恼羞成怒用主帅威严压下去了,可他此刻竟然只是身子顿了顿,就看向了其他将领,发现大多数将领甚至徐辉祖脸上都隐现赞同之色后,他才点了点头:“有理,那该于何处迎敌?”

堂堂主帅竟然成了应声虫...徐辉祖极为无奈,但也为李景隆的有自知之明松了口气,他大步走到沙盘前端详片刻,又召过那驿卒细细问了燕军动向,片刻之后,他猛地点向了沙盘上的一处地方:

“就在此处!”

“白沟河!”

……

二月初七,南军发兵。

既然已经不能依托城池和卫城阻挡燕军,野外决战自然成了唯一的选项,连续商议了几天之后,李景隆终于下了军令,除去德州囤积的大军,在真定等地驻扎的郭英、吴杰等将领各与他分兵三路,齐头并进,合击燕王兵马。

这次野外决战不比上次攻打北平,兵力多了,自然就该分兵发挥兵力碾压的优势,郭英等部都有了动作,李景隆自然也就点起大军一路出德州一路北上,为了壮大声势鼓舞士气,他也学起了燕王的法子,沿途宣传,六十万号称百万,浩浩荡荡地直奔白沟河。

按照惯例,大军开拔,总是有先锋的,而这次李景隆部的先锋,就是平安。

平安,原名平保儿,其父平定当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后随徐达攻打元大都时战死,而后平保儿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改名平安,承袭父职。

大概是跟随朱棣多年的原因,比起步卒,平安更擅用骑兵,所以这次南军先锋多是由骑兵组成,而且得益于南军出兵动作极快,只是二月十五,平安就率军星夜兼程抵达了白沟河,抢先燕军一步占据了先机。

前锋不过万余兵力,但也已经足够了,但抵达白沟河没有碰见燕军足迹的第一时间,平安就派探马游骑四散而出,往北探去,而他则是骑着马到了河边一处高坡之上,看着河水奔流神色不定。

按照军帐中数日的推演,这里是最好的迎击燕军的地方,不只是白沟河周遭都处在朝廷控制之下,最重要的是,这里有足够六十万大军施展开的战场。

白沟河并不算宽,但却是燕军南下的必经之路,大军要过桥,只有两处,一是上游的苏家桥,二就是南军眼前的杨桥,只要抢先占据这两个地方,就能占尽先机,除此之外,附近险峻的山地地形能极大阻碍燕军骑兵冲锋优势。

一旦李景隆不刚愎自用,南军中济济一堂的将领立刻就展现出了他们的价值,一些可笑的错误,南军不会再犯了。

抬头看了看天色,又心算了算时间,身后的大军要到此处,大概还要两天时间,而燕军...

“报!上游五十里苏家桥处发现燕军踪迹,数量极多,应是要宿营此处!”

斥候飞奔上了山坡,平安没想到心心念念的燕军居然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算起来若是自己晚到一天,说不定就要在白沟河南边和燕军撞上,不由庆幸之余横眉冷喝:“本将知道了,再探!”

“是!”

一道身影走上了山坡:“你打算怎么办?”

平安回过头,看到的是瞿能那张狰狞的脸。

他知道这份狰狞不是对着他来的...北平的事他已经听说了,他很钦佩这位在主帅南逃之后还带着那些攻城士卒苦守大营打退几次燕军进攻的都督。

他点了点头:“燕王到得很快。”

“不是很快,是太快了,”瞿能站在马下抬头看着他:“从德州到这里多远?从北平到这里多远?燕王到得比我们还快,我们可是骑兵!”

平安沉默下来,他明白瞿能的意思。

日夜不休星夜兼程地行军,这一万前锋才到白沟河,就算燕王要早些行军,也不太应该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而且燕王的十余万大军虽然多骑兵,但也只是相对于南军而言,他的军中一定有大量的步卒。

依那个人的性格...只有一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像是在问瞿能,又好像在问自己:“会不会只是前锋?”

话才出口,他又自己否定了:“不对,兵力太多。”

瞿能出声道:“这里离那边不远,而燕王手底下的斥候,你我都知道有多厉害。”

是啊,自己的探马能发现他们,就算是先存了警惕,他的斥候应该也快发现自己的踪迹了。

平安笑了:“你想玩命?”

瞿能也笑了,那笑容有些狰狞,他看向白沟河的上游方向,好像隔了这五十里看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燕王:“不,我只是不想再输。”

“巧了,”平安拨马下了山坡,淡淡开口,“我也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