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二百五十六章 赐姓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二百五十六章 赐姓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啊,顾先生!”

“哈哈,顾先生来了?”

“顾先生,今天俺老朱过生辰,原本还以为要在城外大营喝西北风,如今进了城,晚上摆家宴你可不能不来啊,就几个相熟的朋友,大家都喝点,俺现在可是来请顾先生了,可别不赏脸!”

“客气了客气了,一定到一定到...”

燕王府门前,一众将领的心情看起来都很不错,经过这几个月的战事,走进走出的基本都是熟面孔,任何一个拽出来,都是大明帝国未来的国公侯爷,他们虽然对顾怀这么个文士算得上礼敬三分,但顾怀却丝毫不敢怠慢,朝着这个拱手,朝着那个点头,刚打完招呼,迎面又走来一个人,连忙又得弯腰作揖,也算是辛苦与幸福并存了。

北平的仗打完了,自然就该大肆封赏,虽然现在还是以靖难的名义,不好授高官厚禄,但私底下该给的东西,朱棣是不会吝啬的,所以这些将领的心情不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顾怀从大战落幕后就一直在城外军营忙碌,直到此刻才有时间进城,却不是为了那劳什子赏赐,而是为了请饷。

城外一战,南军虽然溃败,但燕军也没了追击的能力,败后不愿投降随燕王起兵而选择南逃的士卒固然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南军士卒选择留下或者流窜祸害乡镇,这些事情都必须尽早解决,城内事务自然有朱高炽和道衍处理,但城外大营的事务,也只有顾怀能挑起大梁了。

毕竟张玉张信他们打仗是一把好手,真处理起这种政务来,还不一定有在之前起兵时肃清北平的顾怀有经验。

说起来城外攻城大营的南军还真挺能打,他们在内外夹击的情况下还苦苦支撑了两天,要不是断了粮而且派精兵突围去寻李大将军问询对策,却发现郑村坝早已人去楼空,说不定还能多挺一些时间,就这般各自为战的情况下,还是让燕军损失惨重,所以他们溃败后,燕军也只是象征性地派骑兵追杀了一阵,就收兵回了北平。

燕王与燕王妃夫妻二人这一个月其实都是险象环生,北平城数度被破,若不是天气突变,再加上朱高炽急中生智,这北平城说不得已经易手了,而朱棣在外面看似没什么凶险,但大宁一行一旦出了差池,也是九死一生,如今劫后余生,朱棣带兵进了城门,和燕王妃对视良久,夫妻二人也忍不住相拥而泣。

但不管怎么说,北平围城已解,这场战事过后,这个冬天朝廷大军都没有办法再卷土重来了,如今李景隆退守德州,数十万的溃兵也涌向那个地方,他面临的烂摊子,只会比朱棣更严重。

就这般在外面耽搁了几天,处理完了缴获物资和降卒处理,以及安抚地方等一系列事情,顾怀才有时间来寻朱棣商议下一步的计划,毕竟接下来才算是他的主场。

燕军疲惫,短时间内也无法南下,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秘谍司去探查朝廷大军的动向了,之前从金陵回来时,朱棣曾经承诺过人力物力,但这几个月战事连绵,不仅战场上血肉横飞,秘谍司的损失也很严重,如今这么多溃兵南下,正是秘谍司谍子安插进去的好机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顾怀是准备朝朱棣狮子大开口了。

刚走入大厅,顾怀就看到了正和道衍低声商议着什么的朱棣,马三宝依旧站在一边,看见顾怀进来,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来了?坐,”朱棣转过头,递过来一份文书,“道衍大师说很好,俺也觉得不错,你看看。”

顾怀笑着朝道衍打了招呼,接过文书,只是稍微一扫就愣了愣。

“礼曰: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今我太祖高皇子也,君亲之仇,可不报乎?”

“恒念父皇存日,因春秋高,故每岁召诸王或一度或两度入朝,父皇谓众王曰:‘朕之所以每岁唤尔诸子或一度或两度来见者何也?朕年老,虑病有不测,弗能见尔辈也,岂不知尔等往来匐匍之劳勚!’父皇康健之日尚如此,矧既病久,焉得不来召我诸子见也...”

“礼曰:‘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今忝为父皇亲子,分封于燕,去京三千里之远,每岁朝觐,马行不过七日,父皇既病久,如何不令人来报?俾得一见父皇,知何病,用何药,尽人子之礼也。焉有父病而不令子知者?焉有为子而不知父病者?天下岂有无父子之国也邪?无父子之礼者则非人之类也。”

“况父皇闰五月初十日未时崩,寅时即殓,不知何为如此之速也。礼曰:三日而殓,候其复生。今不一日而殓,礼乎?古今天下,自天子至于庶人,焉有父死而不报子知者?焉有父死而子不得奔丧者也?及逾一月,方诏亲王及天下知之,如此则我亲子与庶民同也。又不知父皇梓宫何以七日而葬,不知何为如此之速也?礼曰:天子七月而葬。今七日即葬,礼乎?今见诏内言‘燕庶人父子,岂葬父皇以庶人之礼邪’可为哀痛!”

这番话若是穿越之前的顾怀来看,怕是要看得十分艰涩,所幸有这副身子留下的那些记忆在,倒也能看个明明白白,他迟疑片刻,开口问道:“王爷,这是缴文?”

“是,”朱棣端起茶杯,“是俺那十七弟写的,昨日才送到北平,说是有此一缴文,胜过千万兵...倒也不是虚言。”

原来是那天文地理都略有涉及,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宁王所作,那倒是说得过去了,只是这胜仗刚打完,就马上跑来舔的举动,是不是太落魄了点?

顾怀有些失笑:“堪称大妙,当今陛下口口声声仁义忠恕,至情至孝,可所作所为,哪里配得上孝道?方黄之流凡事都要讲究一个礼字,可哪件事情合乎于礼?宁王殿下这封缴文,实在如枪如戟,字字攻心呐。”

朱棣也笑道:“俺这十七弟一杆笔从来都是这般犀利,这是俺学不来的,只可惜之前那些南兵放得早了,不然将这缴文抄写个万千份让他们带着南下,南军士气怕是要一落千丈的。”

顾怀眼睛一亮,赶紧打蛇随棍上:“说来也不晚,王爷莫不是忘了秘谍司?李景隆如今到了德州,要收纳数万逃兵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秘谍司的谍子已经随他们一起南下了,但卑职还是觉得太少了些,王爷要不要...”

朱棣愣了愣,随即转向一旁的道衍:“看看,和你还真是一个模样,打完了仗不先想到自己,反而是拼命找事做...不过这堵上王府来要钱,十几年来你还是头一个。”

他放下茶杯:“想做什么就去做,俺都允了,不过就不为自己考虑考虑?大宁一行,朵颜三卫和数万大宁卫士卒能入俺手,你当居首功;城下一战,也是你和三宝带兵抄了李九江的后路,如此大功,俺是不好意思开口赏了,你不如告诉俺你想要什么?”

顾怀摇了摇头:“都是分内之事,王爷不必多虑,等战后再考虑卑职也不迟。”

他叹了口气:“秘谍司人手不足,卑职也肯定是要随他们一起南下的,卑职的战场,终究还是在敌后,卑职能大展拳脚的地方,也在那里!带过了兵,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而且不亲自盯着,卑职终究有些不放心。”

朱棣双手揣袖,转向一旁的马三宝:“三宝你呢?郑村坝一战之所以能胜,可都是你的计策,这么大的功劳,你不会也和他一样的说法?”

马三宝嘴角露出些笑意:“奴才...还真和顾先生是一样的想法。”

“这样吧,”朱棣想了想,“俺之前说过了,从今以后,你就是独领一军的大将,不是什么王府的管家,‘马三宝’这个名字,也该过去了,既然是郑村坝...记得之前你单名为‘和’?那俺就赐你个姓,从此以后改马为郑如何?”

身为宦官,要带兵打仗终究是有鸿沟的,朱棣这番举动,分明就是要让马三宝抬头挺胸去带兵,这个年代被上位者赐姓可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反而是无上的荣耀,尤其是对于身份低贱的宦官来说,后世郑成功被皇帝赐姓,便将其作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光荣,他的部下也称其为“国姓爷”,可见朱棣对马三宝的重视。

马三宝果然也没想到朱棣会做出这番举动,他愣住片刻,才匆忙下跪,从他那一直稳定的手此刻都有些微微颤抖能看出来,他的内心一定极为不平静。

“谢王爷...赐姓!”

顾怀看了看朱棣,又看了看跪着的马三宝,他抬起目光,好像穿过王府的屋顶,看见了南边那宽广的海洋。

“郑和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