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北平保卫战(终)

激战持续了一整夜,李景隆率领的援军最终在黑夜里彻底溃败,李景隆本人逃窜回了郑村坝大营,而他和北平城下攻城大营的联系,也彻底被切断。

天色渐明,厮杀一夜的燕军也是人困马乏,燕王见北平仍在自己手中,而城外的南军大营在瞿能手里依然算得上固若金汤,只能强行按捺下攻营或者追击李景隆的心思,鸣金收兵开拔回营,原本燕军大营已经落进了南军的手里,但这一夜打下来,瞿能和朱棣两军惨烈厮杀都伤亡惨重,而李景隆和三位朝廷都督带的援军已经被彻底冲垮,自然没人会阻止燕军回营。

唯一有威胁的是粮草,朱棣带兵入关时,从大宁、松亭关、兴州等地陆续获得了大量粮草辎重,只是一路急行加上运输不便,现在一大部分补给仍在路上,而被留下看守燕军大营的南军士卒也不是蠢人,看见大势已去,逃窜的同时干脆放了一把火,把燕军大营里的辎重粮草付之一炬,这样一来燕军立刻就粮食吃紧了,这也是朱棣没有让人立刻追击的理由。

经此一役,北平城外的南军死伤过万,三位朝廷都督所带援军几乎全灭,而李景隆手下的大军尽数溃散,弃械投降者数万人,三万骑军刀都砍卷刃了,杀死的南军居然还没投降的多。

而更多的南军,则是亡命般地逃向了南方,逃向了郑村坝的南军大营。

回到营盘,燕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埋锅造饭,军粮还剩下三日,也就是说三日之后再进不去北平城,或者打不垮城外的攻城南军,那燕军就要面临断粮的风险了,但一夜血战,是不可能饿着士卒的,三军将士俱都吃了一顿饱饭,只是那些投降的南军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馋得直咽唾沫,如何解决这些投降和四散奔逃的南军,成了朱棣眼前最大的问题。

杀是不能杀的,不止带兵冲锋大难不死的顾怀如此进言,就连朱棣麾下的将领都达成了这么个共识,如果坑杀了降卒,那就是断自己的后路,势必让如今士气低落的南军从此勇往直前,再不思退路,可要是招降或者关押也不成,因为大营现在养不起这么多兵。

那可是近四万降卒...燕军存粮本就只有三日,再养着这么多不能上阵不能坑杀的兵,燕军士卒吃什么?到时候要是败了,说不定这些降卒还要趁机作乱。

在大帐里端着个碗的朱棣和顾怀商议良久,这才对左右将领道:“兵在精而不在多,俺兵马虽少,又接连损兵折将,但这些南军士卒实不可用,眼下李九江还在郑村坝虎视眈眈,这些南卒又逢此大败,久离故乡,若是招降,定要坏俺军心...不如放之归去,反正明后两日,俺还要和李九江打过一场,他来不及收拢这些残兵!”

左右将领连连称善,朱棣便下令让这些降卒吃顿饱饭,然后告知他们,次日一早就放他们归乡,顿时军营哭声四起,让人嗟叹。

只是朱棣头疼于军粮问题,仓皇逃窜回郑村坝的李景隆也好不到哪儿去,毕竟北平城外的南军...也是要等着吃饭的。

朱棣兵力有限,昨日夜战,来阻截援军的只有三万骑兵,还有朱能所带的右军步卒而已,李景隆逃回郑村坝才想明白,自己还是太过贪功冒进,若是稳扎稳打慢慢驰援,城下的大营不出事,自己就把朱棣包了饺子,何至于落到如此地步?明明还有二十来万人的郑村坝大营,如今居然只剩不到十万人马,鬼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士卒在外面负隅顽抗,逃跑保命。

亏得自己之前留了些人马守卫郑村坝大营,燕军没能对大营下手,粮食辎重都保存完好,供应这逃回来的十万人马不成问题,但之前省吃俭用,城下大营的粮草都是由这边拨付的,眼下燕军骑兵切断了两个大营之间的联系,骑兵巡弋官道,这边能有什么法子送粮食过去?

而要是没有粮食,瞿能再怎么能打,也不可能一直像昨夜那样死守下去...更何况又败了这一仗,军中士气简直低落到了极点,李景隆不用出营帐,就能听见军营里四处的哀叹哭嚎声。

有些是怕,有些是恨,有些是对于接下来战事的信心丧尽,但最让人心烦意乱的,还是那伤兵营里的凄厉惨叫声。

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忍饥挨饿、担惊受怕的士卒弃械逃走,当麾下将领将这一点报上来以后,李景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己堂堂讨逆大将军,五十万大军的最高统帅曹国公,手底下的士卒居然宁愿去当逃兵也不打这一仗?

昨日那些战场惨况不断出现在脑海里,那漆黑的燕字大旗,那些马上骑兵狰狞的面孔和闪亮的刀光,那些耳边响起的哀嚎惨叫,还有手底下士卒扭曲的脸庞...

也就是此刻,李景隆才意识到自己其实也很害怕,以前那些从父亲李文忠口中听来的故事他一直不在意,但等到自己亲眼见到这种残酷屠杀的场面,他才真的被震慑住了。

这不是玩笑,也不是清谈,这是几十万人的厮杀,是生命的毁灭是同族的以命相搏!战争不应该是这样的,它应该像兵书上说的那样,运筹帷幄,决战千里,那是何等的神气活现!

从到了北平城下一直没亲自上战场厮杀的讨逆大将军李景隆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之前五十万大军都打不下北平,近四十万步卒都打不过朱棣,眼下缺衣少粮,士气低落,大军首尾相断,还怎么打?

在这里是打不赢朱棣的...这不是自己应该待的地方。

对于李景隆这种纨绔子弟来说,自己的命永远要比别人的更重要,而且往往因为退路多了,做事也就不太讲究后果,李景隆知道朱棣正在他的燕军大营里死死盯着自己,就像择人而噬的猛虎,不会等上太久,所以他也不打算给朱棣再咬自己一口的机会。

逃...不对,是撤!往南边撤!撤到自己有信心能胜过朱棣的地方去!

李景隆打定主意,准备入夜就连夜往南撤兵,按理说这个选择也不失为保存实力的一种方式,毕竟眼下的局面实在糟糕到了极点,若是再打上一场,就真的一点翻盘的希望都没了,而且他在这地方也确实打不过朱棣,但他的可恶之处在于,一旦决定要逃跑,他就真只顾了自己,却忘记了通知北平城外的南军!

等到又一夜过去,那些远远观察郑村坝情况的斥候才发现,那大营内居然空空如也,数万兵马已经走了一大半,这夜间调动行军居然没传出什么声响,甚至没有被斥候察觉,这份神鬼莫测的调动功夫实在可怖,但李景隆却把它用在了逃跑上。

朱棣和一众将领闻讯先是一愣,随即狂喜,原本还纠结是先打城外大营还是郑村坝大营,犹豫要不要破釜沉舟缺粮也死战到底,结果李景隆居然跑了!

于是燕军立马有了动作,并不追赶李景隆,那些被俘的南军士卒全部被赶出了大营,他们两手空空玩了命地往南逃,而朱棣则是全军出击,直扑北平城下的南军。

既然援军已走,北平城内的守军自然也安下了心,各个城门大开,城内守军也倾巢而出,和朱棣一起进攻城外大营,那些先是攻打北平,又和朱棣战过一场的仁兄也真是可怜,不仅缺衣少粮敌军环绕,天气不见变好只能死死苦守,还摊上这么个破主帅,岂有不败之理,在城内城外燕军的围攻之下,攻城的南军全线崩溃,南逃者不计其数。

而朱棣和顾怀,也终于在阔别一个月后,经过数番大战,重新踏足了北平的城头。

这个一切开始的地方。

郑村坝一战,至此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