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平叛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一百七十八章 平叛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终还是一旁的黄子澄看不下去了,齐泰丢人,拉低的也是自己的身份,堂堂兵部尚书居然不通兵事,传出去还真就应了燕逆上的那份奏折。

他面庞冷峻,干脆利落的两步走到大殿中央,俯身拱手:“陛下,燕逆既已起兵,朝廷自应及早出兵平叛,但九边重镇不可轻动,诸王卫队不可轻信,所以朝廷大军,还应抽调黄河以南府县驻军,京师遣一能征善战将领,率军北上,以此平叛。”

这倒是老成之见了,一些武将纷纷颔首,觉得此举还算考虑周全。

九边重镇的驻军除非危急存亡之秋,否则绝不可轻动,尤其是宣府大同这两个地方...要知道蒙古人想南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再说这两个地方离北平近,谁知道会不会变成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而且诸王卫队也确实不能信任...谷王朱穗就是个最好的例子,这家伙封地是宣府,离北平也就几百里,结果燕王起兵后,谷王居然没有做一点抵抗,而是带着全家老小抛弃封地一起直奔金陵...现在估计已经过了黄河了。

这还算是理智的,既觉得拿朱棣没办法,又不想跟着朱棣起兵造反,干脆就跑到朝廷眼皮子底下呆着,在北方还有辽王、宁王等藩王,要是他们也一同起兵帮助燕逆怎么办?

想到这里,方孝孺的面色更加阴沉,出列拱手:“河间三府已经在转运粮草,征召民夫,只要朝廷大军北上,就可以依托河间三府成掎角之势,将燕逆困于北平城内,但诸王...不得不防,还请陛下下旨,将北方诸王召还京师,分派将领接手诸王护卫。”

名为召还,实则削去诸王护卫么...大殿上起了些窃窃私语声,武将们摩拳擦掌,文官则是有些忧心忡忡。

如果诸王能这般好说话,削藩也就不是难事了,重要的还是这个“度”。

不逼他们,他们可能会跟着燕王一起造反;逼他们,他们更有可能跟着燕王一起造反。

代王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和出逃的谷王朱穗不同,封地是大同的代王听到朱棣造反的消息,直接就打算起兵呼应,万幸宋忠兵败后,在外巡弋的部将陈质退守大同,在代王谋反之前控制住了局势,这才没让大同也糜烂一片。

真是个烂摊子啊...

朱允炆年轻的面容上表情变幻,他有心想要发泄一下怒火,但这件事归根结底是自己人搞出来的,除了在心里暗骂一声朱棣狼子野心蓄谋已久,好像也没办法追究方孝孺几人的责任。

可若只是这么呆呆坐着,岂不是要被百官视为软弱?

他的视线不着痕迹扫过了方孝孺三人,往日的那种信任相依,终究也带上了一丝阴霾。

“爱卿所言极是,朕明日便祭告太庙,削去燕逆爵位属籍,废为庶人,”朱允炆眼帘低垂,“礼部拟旨,召诸王返京。”

这个年轻的天子总算是露出了帝王的锋芒:“朝廷发兵讨燕,于真定设平燕布政司,诸卿觉得,这平燕统军帅印,谁人取得?”

话题终于来到了最重要的一点上...朝廷要发军平叛了,谁来当主帅?

要知道现在在北平的那位,可是从太祖皇帝时就一路打仗打过来的当世名将,如今他已经有了根基,若是随意指派一位将领过去,平叛不成,那就真会后患无穷了。

可能让谁去呢?

不只是百官,连朱允炆都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可他此时才发现,太祖皇帝杀戮功臣的恶果终于显现出来了,当他环顾朝堂时,惊奇地发现很难找出一个有战绩有能力的人去统帅大军对抗燕王。

建文朝重文轻武的大势明眼人都能看得明白,这个兆头在洪武朝就已经初现端倪...打天下要武人,但治天下还是要靠文人,大明天下安定下来了,就需要更多的文人来施政治理地方,这一点那些只会提刀子砍人的武将是怎么也学不会的。

而且人不读书,难免就要靠着自己手里的刀讲道理,闲下来的武将们,一个个都是惹事吃功劳的主,如果不管,京城里会多出很多惹是生非的勋贵武将和将门子弟。

该怎么管?朱元璋用了最简单的法子。

杀。

洪武年间,名将如云,但能平安活到建文朝的,已经没几个了。

朱允炆的目光扫过武将队列,里面有很多面色激动的武将,一些上了年纪的勋贵也蠢蠢欲动,但朱允炆知道,派他们去,拦不住那个已经豁出一切的四叔。

只剩下耿炳文了。

耿炳文,朱元璋的老乡,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大明开国后被封为长兴侯,一等功臣。

不过他虽然是个不错的将领,但并不算突出,在那个名将一抓一大把的年代,比他强的将领数不胜数,比他低调的也有很多,朱元璋杀掉无数功臣良将,却唯独留下了他,正是为了今日之变。

长兴侯...这个封号的来由,是因为耿炳文当年驻守长兴十年,将如日中天的陈友谅挡了十年,固若金汤。

每一个将领,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短处,蓝玉之类擅长进攻的将领都被杀光了,擅长防守的耿炳文却被留了下来,即使耿炳文想仗着开国功臣的身份兴风作浪,也激不起什么浪花,而如果有外敌入侵或者藩王造反,耿炳文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这就是帝王之学,任何人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有用,一类没用。

如今重文轻武的建文朝...有资历有能力出去和朱棣打一打的,也就一个耿炳文了。

无数目光随着朱允炆的注视的方向落到了耿炳文身上,这个一向低调至极,头发都已经花白的将领沉默了许久,终于是走出了队列。

“臣...请率军平叛。”

不...不该这样的,耿炳文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他是从那个名将如云的时代一路活下来的,他知道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将领有多遥不可及,他只擅长防守,但眼下朝廷居然要让他...进攻?

而且进攻的对象居然是那个从小混迹于名将之中、深通兵法三度出塞远征蒙古未逢败绩的朱棣?

朱棣的军事天赋统帅才能,绝不逊色于洪武朝的一流名将,他最擅长的,就是进攻。

自己...真的能行?

他微微俯身,身上的甲胄有些重,脖颈处的衣襟让他有些呼吸不畅,他沉默地等待着,等待着上方的年轻天子拒绝,理由也许是因为他老了,也许是有更好的人选,总之他只想安生活完剩下的年头。

但片刻之后,从上方传来的声音是那么冷漠和坚定:“准奏。”

“长兴侯耿炳文任平燕大都督,京城三大营出兵五万,各地府兵二十万,征召民夫五万,三十万大军,朕就交给爱卿了。”

“明日祭完太庙,朕亲自送爱卿出征。”

这目光太过杀气凛凛,百官的目光太过灼热,耿炳文只感觉呼吸更加不畅,但只能深深俯下身子:

“臣...领旨,必荡平贼寇,平叛归来。”

武将队列里,徐辉祖低头看着自己已经走出的一步,深深叹了一口气。

闭上了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