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堂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堂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七月初六,燕逆完全控制北平。

七月初七,燕逆于北平城外大败宋忠,开平、怀来驻军一战而没。

七月初九,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叛附。

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占据开平、怀来。

七月十四,永平府叛附。

七月十七,燕逆为防大宁驻军从松亭关偷袭北平,设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一力出兵的守将卜万下狱,大宁遂被夜袭。”

金銮殿上一片静默,只有战战兢兢的年轻宦官在念着北边的战报,所有人都微微低头,不敢去看坐在上方的年轻天子的脸色。

太快了...一切发生得太快了,提前在御书房知道内幕的方孝孺等人还好,毕竟是他们和年轻天子一起下的决定先行动手,但朝廷百官对此事根本一无所知,在他们看来,燕王还是那个刚刚离开金陵,为求自保不得不装疯卖傻的无赖之人。

怎么才过去这么点时间,一座北平城就已经易手,而且还被燕逆把整个北平周围扫清,兵力达到了近十万之众?

简直荒谬至极...决定削藩之前,朝中也不是没有大臣认为会出现这种起兵造反的情况,但谁也无法料到,情况居然这般糟,声势居然这般大!

若是大同宣府两个九边重镇出了问题,再加上辽东,燕王就要占据整个幽燕之地了...难道还要重演当年宋朝时候金国南侵的一幕?

战报是昨日晚间送到金陵的,眼下已经近八月了,鬼知道北边儿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大殿中的气氛重得让人有些呼吸不畅...宦官念战报的声音也让人平白多了几分烦躁,那位年轻天子应该也是这般想的,在听到北平附近最后一支有可能平叛的军队被燕王偷袭攻破后,他脸上的阴沉神色已经无法掩饰了。

当然还有更打脸的东西...从朱棣一系列的情况来看,为这一天的到来,他已经准备了很久,士卒、武器甲胄、粮草战马都十分充足,但他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造反的理由。

无论如何,朝廷削藩就算有违情理,但也是实实在在地在法理范围之中,朱棣能做的只有逆来顺受,起兵造反终究是大逆不道。

造反需要理由吗?需要,非常需要。

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朱棣和道衍许久...在造反这项活动中,理由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更重要的是地盘兵力之类的,但实际上,理由虽然不是必需品,没有一样能造反,但如果不想被天下人唾弃,就一定要有一个能敷衍过去的口号。

对朱棣而言尤其如此,他是藩王,不是贫农,造反的对象还是经过法理认可的皇帝,还是开国太祖亲口指定的下一任皇帝...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朱棣都是理亏的,藩王被压迫要家破人亡这种事情又没多少百姓能共情,所以一个理由实在是很必要的,就算骗不了朝中的官员和统兵的将领,也能骗骗老百姓和自己。

于是在顾怀加入后,王府里的三个人打了一个完美的擦边球...事实上老谋深算的朱元璋当年意识到了自己的儿子极有可能起来造了自己孙子的反,毕竟藩王镇九边是他决定的,年少的朱允炆继位也是他决定的,知子莫若父,自己的那些个儿子是个什么德性他很清楚,所以他制定了一套极为复杂的规定,用来制约藩王,几乎断绝了他们起兵的可能性。

但问题并不仅仅在藩王那儿,天生劳碌命的朱元璋很快就想到了朝中也可能有奸臣作乱,所以他又规定危急时刻诸王可以起兵勤王,即所谓“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带兵,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这个规定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需要天子密诏,但这一点在燕王府三人看来,是不难解决的...当顾怀提出这个想法后,朱棣充分发挥了不要脸的本领,把当初在金銮殿上的说辞又拿出来说了一遍,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居然还和道衍一起把这些东西写成了奏折,公然上奏了朝廷,向朝廷要人。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想必就算朱允炆不答应这份奏折,他们也会搞出来个“衣带诏”之类的玩意儿,反正能糊弄老百姓就行。

那份奏折如今就摆在朱允炆面前的桌上,每一次目光扫过它,朱允炆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脸在啪啪作响。

朱棣未免也太不是个玩意了。

但事已至此,过多纠结朱棣做事的风格也没什么用,北平周围已经糜烂一片,平叛肯定是要平叛的,重点是该怎么平。

信息不畅的坏处就体现在这里,七月初燕王起兵,但到七月底朝廷才能开始对这一系列事情进行反应,当然这一点也得怪在北平布政使头上,他的职责本就是看紧燕王,同时也有临机决断之权,但谁知道他会死得那般蠢?

朱允炆握着扶手的手背青筋凸显:“够了。”

宦官诚惶诚恐地退下,朱允炆抬起目光:“燕逆反书至都,北平易手已成定局,诸卿可有进言?”

一道道目光集中在了兵部尚书齐泰的身上,身为兵部的一号人物,又是削藩计划的实际提出者之一,于情于理,这个时候都该他先开口。

事出突然,齐泰虽然任了兵部尚书,但一个读书人,真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战事,准备也未免有些不足,但同殿的同僚和天子都看向自己,是万万不能犹豫的,也只能硬着头皮出列拱手:

“陛下,燕逆狼子野心,起兵谋反,实属大逆不道,陛下当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书谕诸王削燕逆属籍,以此震慑诸王,同时派遣大军,号诸王军队...予以一同平叛。”

这话一出,文官们还没什么反应,武将勋爵的队列里顿时传出一片哗然之声,老天爷,燕王都造反了,堂堂兵部尚书不讨论出兵的细节,反而要先把燕王的爵位给削了,这是在想什么?

礼部的活儿什么时候轮到兵部尚书来进言了?出兵计划就一句轻飘飘的“早日出兵,诸王协同”?

这就是往日戏言“诸王不过土鸡瓦狗耳”的天子宠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