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208章 铁甲舰的时代 (第二更,求订阅)

“这次可真巧了,”

闻言,梁明伟笑道。

“主公您是想改造“大东方号”,臣也是从“大东方号”上得到一些启示。”

展开图纸后,朱先海看到的仍然是船壳的结构。

“这是?”

“主公,您看这是“大东方号”的船壳结构,大东方号在建造时,首创了船身纵内架结构和格栅双层底结构,由3万多块19毫米铁板形成双层船壳,这种双层船壳是极其坚固的,它在航行纽约时,尽管在港外触礁将船壳划破28米,但是仍然不影响它的航行。”

为什么朱先海敢把“大东方号”改成高密度移民船,在船里塞进去了四五万人,人说白了,就是对这艘双壳蒸汽船安全性的信任,如果Brunel没有为“大东方号”设计的双层船壳,那么在1862年“大东方号”恐怕就是另一个“铁达尼”,当时不慎撞上长岛的礁石,这个意外导致外船壳形成一个比铁达尼撞冰山时大60多倍的裂缝,但因为这个安全结构,“大东方号”不仅没有葬生海底,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动力,安全的抵达纽约。

“不过,主公,真正吸引的我的,还是它的全铁壳结构。”

梁明伟一边说,一边掀开另一张图纸。

“目前,无论是咱们建造的铁甲“蚊炮船”,还是各国的铁甲舰要么是外层铁甲内衬木板,要么是直接把铁甲钉在木壳上,如果没有足够可靠的隔离木铁的技术,结果肯定是木材腐烂、铁甲生锈,所以,我就在考虑,既然“大东方号”是纯铁壳铁肋的铁船,为什么我们不能建造真正的铁甲舰呢?”

真正的铁甲舰!

朱先海看了一眼梁明伟,好家伙,他的野心不小哇,现如今的军舰都是那种内衬木壳的“混合结构”军舰,甚至就连同公司在英国正在协商购进的两艘铁甲板,也是在4.5英寸的主装甲后还内衬了8-10英寸的橡木。

这是全世界的主流,但梁明伟却想要造真正的“铁甲舰”。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借鉴大东方号的结构,尤其是双壳船板的构造,将19毫米厚的双层铁板,换成25毫米厚的双层铁板,建造一艘铁骨铁甲“蚊炮船”。”

仍然还是“蚊炮船”啊……

瞧着“蚊炮船”的图纸,朱先海的表情变得有点儿复杂,不过,并没有打断梁明伟的介绍。

“……这样一来,它的吨位大概600吨左右,以臣看来,以目前南华的造船能力,建造一千吨左右的铁壳船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我们的雇员中不少都曾参加过“大东方号”的建造,从工程师到工人都有。”

梁明伟有点儿紧张的看着默不作声的主公,只见他走到了窗边,似乎是在看着什么,然后又转过身说道。

“一千吨左右的……”

朱先海开口说,

“咱们现在正在英国协商购买两艘铁甲舰。”

“主公指的被英国人没收的美国南方邦联那两艘撞击巡洋舰吧?”

梁明伟说道。

去年美国邦联海军的詹姆斯·布洛克上尉,以私人的名义向来尔德造船厂订购两艘双炮塔的撞击铁甲舰,以打破联邦海军对邦联的海上封锁。两舰于当年4月便开工建造,被命名为北卡罗来纳号和密西西比号。不过,此事最终引起了英国外交部的注意,因此外交大臣罗素尔勋爵告知布洛克,如果两舰将成为正在交战中国家的舰队,那么英国将不会允许两艘战舰下水。

于是,布洛克只得将两舰所有权转让给了一家法国银行,名义上两舰将是为埃及订购,并更名为了图桑号和马纳西尔号。但众所周知,这不过只是个幌子而已,最终肯定会交付给南方邦联。在美国大使的不断催促下,现在两舰后便被英国海关扣押。

“没错,就是那两艘船。”

朱先海点头说道。

“伦敦那边发来的电报显示,为保证此事在法律上的合法性,英国海军计划购买了两舰,不过呢,海军似乎没有多余的钱买这两艘船,考虑到咱们这的海军建设的需求,我已经指示购进这两艘船。”

那可是两艘将近三千吨的铁甲舰啊!当然,哪怕就是在这个时代,这么两艘铁甲舰瞧着也不怎么起眼,毕竟在欧洲已经有将近万吨的铁甲舰了。

但这里可是南美!

演一下这边的海军用的基本上都是木壳船,有了这两艘铁甲舰,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南华的海军在这里基本上都是无敌的存在。

毕竟,铁甲舰对木壳船,那可是妥妥的降维式打击。

尽管主公没有明说,但梁明伟还是猜出了主公话里的意思,兴许是没有资金建造新式蚊炮船了。

“主公,臣明白了……”

“明白了什么?”

看着他那副失落的模样,朱先海笑道。

“你以为我的意思是不让你造新船?”

“主公,那两艘铁甲舰公司应该花了不少钱吧。”

“每艘25000英镑,仅仅只是船身,不包括武器。”

朱先海笑了笑。

“不过,我们也不需要英国人的武器,毕竟,咱们的大炮可比他们好多了,25000英镑,便宜啊!如果不是“二手船”的话,这个价钱肯定买不来的!说实话,应该感谢一下南方邦联!”

“25000英镑,确实不贵啊!”

梁明伟这才松了口气,看样子没花多少钱嘛。全铁结构的蚊炮船还是有希望的。

“可是,靠买船是买不来一支海军的,未来的海军必须要尽可能的自造舰船。”

模拟器里的教训太深刻了,在英美等国对南华禁运后,自身薄弱的造船业,让南华海军很难补充战争中的损失,这也是朱先海会加大造船厂投资,引进大量人才与设备的原因。就是为了推进船厂的建设,在将来的战争中拥有自造舰船的能力。

“你想要造铁壳军舰的想法很对,我们想到了一起。”

朱先海说道,

“不过你也知道,蚊炮船就是咱们卖给别人挣钱的,顶多也就是积累一点技术而已,但如果自己用的话,肯定不能用那样的小船,我们需要的是具备航海能力的军舰,而不是那种小型炮船的。当然,它也能航海,不过适航性很差,所以,既然我们有能力造一千吨左右的舰船,那么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更大的船呢?当然晚了一点也可以造,可600吨和一千多吨,差别也不大嘛!毕竟算是开了个头。”

在说“毕竟”这两个字的时候,朱先海挥动着手加重语气。

“排除一切困难,开了这个头后,我们将来才能建造更大、更多的军舰!”

百盟书

------题外话------

这两天,有点卡文,今天只有两更了,改天爆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