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185章 三胀式蒸汽机 (第三更,求订阅)

往船台去的路上,工人们在窄轨小铁路上推着一辆辆平板车,车上装满了各种规则的木板、铁子和螺栓等各种各样的造船原料,远处的汽锤车间里传来的锻锤声让船厂显得乱哄哄的。

主动的给工人们让开路后,又走了一会,一行人就到了船台,船台上一艘木壳飞剪快船下,工人们在那里忙碌着。

来到船台后,朱先海绕到了船尾的位置,船尾两侧的船板已经拆除,露出了船肋,船肋是木制的,木制的船肋很粗,透过船肋,可以看到工人们正舱室里搭建着一层船舱。

“那里是动力舱室。”

菲利普·劳思从船的另一边走过来说道。

“原本的舱室影响锅炉的布置,所以需要重新设计船舱,不过还是碰到了一些问题,船厂自产的“对角”蒸汽机,尽管能提供600马力,但是重量、尺寸太大,

更大的发动机意味着增加重量,增加排水量和速度损失。再加上增加的煤舱,预计载货量会减少50%,除非有更好、更快、更紧凑的蒸汽机,我的建议还是用300马力,甚至150马力的蒸汽机……”

作为船舶工程师的菲利普·劳思又一次提出了他的建议。

“先生,尽管现在为旧船加装蒸汽机是很普遍的事情,但是他们加装的都是小型蒸汽机,只是为了适当的弥补风帆的不足,而不是以蒸汽机代替风帆作为主动力,况且它的耗煤量也很大!即便是装600吨煤,燃煤航程也不会超过2000海里。”

菲利普·劳思的建议,让朱先海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之所以为飞剪船加装蒸汽机,是为了提高航速,以增加移民速度。可眼下这样改装,似乎有点得不偿失啊。

“这么说,主要问题还是蒸汽机的问题了?”

想了想,朱先海说道。

“如果,我们换一种新式的蒸汽机呢?”

“新式的蒸汽机?尽管现在每一艘新下水的轮船都有比以前更好、更快、更紧凑的蒸汽机,但我想目前应该没有能满足你需要的蒸汽机。”

“对角蒸汽机肯定没有了,但是……”

朱先海笑道。

“如果是三胀式蒸汽机呢?”

“三胀式蒸汽机?”

菲利普不解道。

“这是什么蒸汽机?”

几乎是在蒸汽机被于火车和轮船得到应用之后,随着,人们对蒸汽的研究深入,就发现瓦特式的往复活塞蒸汽机在热效率上存在着很大的浪费,蒸汽在经过一次做功后,还蕴含有巨大能量的蒸汽就被排出机体之外,白白地浪费掉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有人开始研制一些利用蒸汽多次做功来驱动蒸汽式发动机运转的多缸蒸汽机,只不过,大家还都没有提出明确的多缸蒸汽机原理和概念。而三胀式蒸汽机是指从锅炉里出来的高压蒸汽依次在高压、中压、及低压缸内进行三次膨胀,将蒸气热能转换成机械功的蒸汽往复机。

这种利用三次膨胀做功的原理的三胀式蒸汽机的发明,还要再等上十年,而在军舰上的应用更是晚到了1880年代。尽管他在军舰上的应用较晚,但正是这种热效率高、耗费燃料少的三胀式蒸汽机改变了人类航海业——正是它把航运业带到了蒸汽时代,凭借着费燃料少的优势,彻底淘汰了风帆。

在模拟器中,南华的第一艘远洋商船所采用就是刚刚发明的三胀式蒸汽机,而且是通过技术引进制造的国产货,朱先海之所以会将它大胆的应用在船舶上,就是因为深知在蒸汽轮机发明之前,它最好的船用发动机。别说是商船了,在铁甲舰,前无畏舰时代,他一直是那些军舰的标配,甚至二战期间大名鼎鼎的“自由轮”使用的仍然还是三胀式蒸汽机。

“一种新式的蒸汽机,”

朱先海故作神秘的一笑,然后对梁明伟说道。

“我可以给船厂提供一份技术资料,你们研究一下。”

技术资料从那里来的?

又一次,朱先海打开了系统商城,尽管商城的用户等级并没有升级,但是商品却多了很多,出了不少1870年代的商品,甚至有1880年的商品——那也是上次长期模拟的时间,商城的时空限制是以模拟时间为限。

得益于商城的“商品升级”,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朱先海没少从这里购买物资,而购买最多的是什么?

当然是书籍——在系统商城中多出了许多南华的多家出版社印制的书籍,从最基本的教科书到自然科学杂志,再到技术类书籍,各种各样的书籍可谓是应有尽有。

相比于商城里提供的其它商品,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书籍才是最宝贵的财产。

虽然不能够“批发”,但是有了母版书籍后,简单的“盗版”印刷压根就没有任何难度。

也正因如此,原本困扰朱先海的学校教材问题轻松得到了解决,别说是小学教材,就是技工学校的教材也都已经印出了几百部,甚至就连同《汉语词典》以及《汉英大词典》之类需要费时费力编写工具书,也都是直接翻印。

相比山寨机械产品,“盗版”书籍更简单,而这些书籍所蕴藏的财富是巨大的,是模拟器中一代南华人的心血,甚至也是朱先海复仇的希望,也正因如此,对于许多领先的技术和技术资料,他都是持以谨慎的态度。

毕竟,南华的生产力远远落后于欧美,即便能成功的把先进技术变成产品出口各国,也不太可能赚取暴利,毕竟欧美各国是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南华利用专利赚大钱的。

他们同样也会山寨,也会通过打专利官司,保护自己利益,就像历史上“阿斯匹林”专利之争,美国专利局和法院变采用过拖延战术,等到德国的拜耳公司打赢了官司时,二十年的专利保护也到期了。

所谓的“专利保护”向来有其“浮动”的空间,在金钱面前谁还能顾得上脸面。

当然了,朱先海更担心的是,先进的技术会变成帝国列强打击南华的利器,毕竟,在生产力落后于欧美的情况下,欧美各国完全可以通过彷制南华的产品,在战场上给予南华更大的打击。毕竟,这年月的机械技术……就连大清国都能彷制一波,况且是欧美列强,他们想要彷制,简直是再轻松不过。

即便是想要吸收那些先进技术,也离不开外国技术人员哪!

看着商城里的《三胀往复式蒸汽机原理》等一些原理类的机械书籍,朱先海的心里还是有点无奈啊!

看来三胀机要提前问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