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1528章 未来的序曲(第二更,求订阅)

窗外大雨滂沱,有些昏暗的领事馆办公室内里,一个年青的官员正在批阅着公文。

三等参赞林学民走进办公室后,先是微微鞠首,然后报告道。

“总领,海军部和泰昌的合同已经签订了!”

“嗯,”

正在翻看公文的谭嗣同,先是轻应一声,然后又问道。

“泰昌同意了?”

“是的,他们同意在二号舰建造时,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建造,海军部的技术人员认为,等二号舰完工后,他们可以利用部分帝国部件,建造三号舰,从而完全掌握建造航母的技术。”

听着林学民的汇报,谭嗣同这位大唐驻临海总领事微微点头道。

“但愿如此吧,也不必着急一时,消化吸收是需要时间的,咱们想要发展就必须要从大明这边引进技术,要从这边学习,一点点的来,总能实现国家真正的工业化!”

真正的工业化!

这正是包括谭嗣同在内的许多革新派所渴望的。革新派大都有留学大明经历,谭嗣同也曾在大明的并州大学就读,也正是留学的经历告诉,大唐的未来在于工业化,只有通过工业化,才能真正的富国强兵。

尽管从表面上看起来,通过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大唐帝国的工业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意大利,成为仅次于大明帝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奥匈帝国和罗马帝国之外的第八工业强国,但是大唐的工业基础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相比于意大利可以利用部分进口部件建造主力舰,直到现在大唐都没有建造过主力舰。顶多也就是利用从大明进口的部件和原料,建造了两艘无畏舰。

经验上的不足,导致大唐在机械建造上是相对保守的,他们可以设计军舰、机车,但是往往都是委托帝国的工厂代工,当然,代工对大唐并不是没有好处,就像三年前,大唐铁道部为满足粤汉铁路株韶段铁路崎岖复杂的地形,自行设计的KF型蒸汽机车,就是由太原的昌德机车公司建造,在完成了首批21辆机车的建造后,在昌德机车公司的指导下,大唐的海州机车厂利用部分进口配件组装生产上百辆KF型机车,它们运行于大唐的铁路上,成为牵引特快列车、快货列车和专列的主力机车。去年,KF蒸汽机车已经成为大唐最知名的国产机车,而海州机车厂也在这一过程获得了制造先进蒸汽机车的能力,成为亚洲最先进的机车制造厂。

“总领所言甚是,技术吸收确实不能操之过急,不过,海军部的陈技正他们倒是信心十足,他们认为,国内的造船厂在设计上,甚至工人技术上都可以满足建造航母的需求,只是经验上有所不足。只要获得技术指导后,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微微点头,谭嗣同说道。

“技术上我是个外行,不过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的,别的不说,装甲钢、蒸汽轮机这些都需要咱们一点的学习,对了,还有飞机……”

顿了顿,谭嗣同朝着窗外看去,临海湾每天都有海军航空兵进行飞行训练,有时候在领事馆里都能听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

“咱们还要学习如何制造飞机,甚至设计飞机,这些都要一点点的学,唯一庆幸的是,我们与大明皆是华夏一族,所以他们才愿意教我们,否则……那有那么好学的啊!”

提及帝国对大唐的慷慨时,谭嗣同的内心是充满感激的,这些年帝国对大唐的帮助是众所周知的,从鼓励民间投资大唐,再到提供巨额贷款支持大唐修建铁路、港口,再到转让技术,可以说,大唐这些年的工业化,完全得益于帝国的帮助。

让朝廷诸公沾沾自喜的“世界第八工业强国”,是因为帝国的帮助才了这样的进展。而且今年得益于帝国的投资,大唐的工业产值甚至有可能超越罗马,成为“世界第七工业强国”。

如此的慷慨所换来的是什么?

想到徐州那边在这场战争中的暧昧态度,谭嗣同的眉头皱成了一团。

现在不正是与帝国共进退的时候吗?

对于大唐而言,英国不正是最大的外部威胁之一吗?

只有瓦解了英国在东南亚的统治,大唐才能获得西南地区的真正安全。

可是朝中诸公是什么态度?

坐山观虎斗……

念叨着朝廷的态度,谭嗣同忍不住自言自语道。

“真是一群尸位素餐的家伙。”

尽管总领事只是随口一说,林学民也知道他口中的那些家伙是谁,于是他便接腔说道。

“总领,现在朝廷的压力越来越大,军方对朝廷的中立态度越来越不满,听说这次海军考察团的郑团长在中都的海军部直接了当的说出了对朝廷的不满,据说……”

林学民压低声音说道。

“在招待宴会上,郑团长除了承诺海军会继续加大力量在太平洋巡航之外,他们觉得帝国应该考虑向大唐施加压力……”

“这种事情,也就是听说而已,往后不要乱说话,知道吗?”

谭嗣同直接了当的说道。

他并不担心林学民会把这些不该说的事情说出去,因为他也是共同会成员,共同会宗指是什么?

是把大唐从“贪官蠹役”之手解救出来。

其实,去年他们曾经有过机会,他也曾经参加过那个计划,只是计划被无限期的搁置了——帝国并不愿意看到大唐发生内乱。虽然对此有些失望,但是谭嗣同也知道,就目前来说,或许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现在对于大唐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发展,是学习,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更好的将来……”

说罢,谭嗣同站起身来,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大雨,然后自言自语道。

“现在,对于国内来说,最大的压力是什么?就是帝国在北美的胜利!只要帝国在北美赢得决定性的胜利,那么无论朝中诸公如何不想得罪英国,他们都会参战的,毕竟,大家总是习惯和胜利者站在一起,不论他们是否愿意最终为了利益,他们会选择和胜利者站在一起,而胜利者必定是……大明!”

其实对于大唐来说并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大明失败了,大唐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呢?

这场战争本身就是文明之战,就是种族之战。只可惜在徐州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压根儿就不能够理解这一点,他们的眼光还停留在几百年前。

但是那些人注定是要被淘汰的,早晚有一天。

对于那一天,谭嗣同是充满期待的,也渴望着那一天的到来。

这场战争最终会促成这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