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1527章 航空母舰(第一更,求订阅)

或许战争会给一些企业带来危机,但是同样也会带来机遇,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抓住机遇。

实际上,在战争爆发之后,尽管有一些企业的生产受到了影响,但是对于帝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来说,战争就是机会,是机遇。只要抓住机遇,一家规模中等的企业,会迅速发展成为大型企业。

临海,泰昌造船厂。

自战争爆发以来,船厂的喧嚣声,从未曾停止过,曾经可望不可及的军事订单,蜂拥而至。面对数量激增的订单,在短短一年内,船厂的规模就扩大了一倍有余,不仅增加了造船的船台、船坞,就连工人也增加到了上万人,甚至就是现在,在各地职业介绍所里,都有泰昌船厂的招工信息,而且其中四分之一都是长期雇佣的岗位。

战争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而对于船厂而言,战争就是发展状大的机会。壮大的并不仅仅只是工厂的规模,同样还有技术。

“这就是你说的航空母舰吗?”

王鹏举不时的用翻看着工程师武凯带来的模型,耳朵听着外面叮叮铛铛的气锤击打铆钉的声音。

在战争爆发之后,他一直在寻找着什么。

寻找什么?

当然是在寻找着新的商机。

尽管军队发来的订单,已经超出了泰昌的产能,但是王鹏举并不满足这一切,他还有更多的渴望。

是什么样的渴望?

对于泰昌的未来,王鹏举早就规划好了——帝国规模最大的私营造船厂!

现在泰昌已经是西海岸最大的私营船厂,只有东岸的南华造船厂能够与之相比。

南华……那是私营造船厂吗?

分明是皇产好吧!

不过,东岸还有一家广兴船厂,规模不逊于泰昌,他们和军方的关系良好,甚至接到了战斗舰的订单。

尽管两家船厂的规模相仿,但是在业界广兴船厂才是第二大船厂。因为他们的技术不逊于南华造船厂,远远领先于泰昌。

对于船厂来说,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技术。在造船界技术含量最高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军舰了。

“是的,老板,我们接到的军方的订单不是运输船,就是登陆舰,顶多也就是几千吨的巡洋舰或者一千吨左右的护航舰,我们需要建造的是大型军舰,但是,这似乎不太现实,军方有他们选择……”

尽管泰昌列入了军方采购单位,但是军方仍然更愿意把订单分配给与军方有一定关系的船厂,他们都已经合作多年,尤其是在主力军舰的建造上,军方显得非常谨慎,相比于泰昌,他们更倾向于过去的合作船厂。

这是什么?

大明自有国情在。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去老的合作伙伴,他们的技术更加成熟,其他的工厂在技术上军方还是信不过的。

“真是的,他们不知道我们泰昌也能造主力军舰吗?”

王鹏举一边抱怨着,一边指着航母模型说道。

“那么这个呢?”

这肯定不是武凯的设计,毕竟厂子里并没有这个项目。而且这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泰昌船厂发展一直受到制约的原因,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军舰设计团队,只能够按部就班的,根据军方提供的图纸建造军舰。

而没有自己的设计团队,意味着他们就不能够参加军方的竞标。在很多时候也就失去了主动权。

但是那样的团队也不是一家私营船厂,能够建立起来的,毕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才。

全大明也就只有一个南华造船厂有类似的团队。

“东家,这是大唐帝国海军舰政本部设计的航空母舰,他整体结构借鉴了我们的“神州级移民船”,但是结构上采用的是军用标准,舷侧有装甲钢,水密舱更多,抗损性更高,它的生存力远远超过以“神州级移民船”改进的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

自从帝国使用航空母舰奇袭汉普敦锚地之后,世界各国都在研究航空母舰,差不多都是以“神州级移民船”为原型,而大唐那边也不例外,也设计起了航空母舰,以确保海军不落后于其它国家。

解释着这个模型的来处,武凯又补充道。

“它的设计师是我大学时的同学,他现在是船政本部的技正,你知道的,大唐那边虽然看似拥有建造大型船只的能力,可是受限于技术能力,他们希望能够由帝国的船厂建造,但是现在帝国的船厂订单早就饱和了,虽然他们的大使说服帝国同意为其建造航空母舰,可要是在船厂里排订单的话,不知要排到猴年马月,所以,他找到了我这,希望把订单交给我们,而且他们会派出技术专家参与建造。”

技正也就是舰政本部最高技术官员,相当于帝国海军舰政处的总工程师,大唐绝大多数技术人员都有留学大明的经历,他们在大明碰到问题的时候,自然会在第一时间找到曾经的同学。

被老同学找上门后,武凯自然在第一时间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东家。

“交给我们?还派出技术专家参与建造。”

看着航空母舰的模型,王鹏举想了一会,说道。

“他们恐怕并不仅仅只是想交给我们这么简单吧。”

造航母,大家都是新手,泰昌的设备和造船水平造航母没有问题,而大唐那边的技术专家在技术指导上也没有问题,对于泰昌而言,这个订单不仅仅能挣钱,而且还能够掌握建造航空母舰的技术。对于船厂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但是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的,毕竟,没有好处的事情,肯定没人愿意去干。

“是的,他们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合同签订后,我们必须在1个月内下料开工,工期不得超过30月,二是,合同约定的两艘,一艘由泰昌建造,另一艘由泰昌加工部件,并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大唐相应船厂进行组装建造。”

武凯的回答,让王鹏举笑道。

“他们倒是会打的算盘啊,他们是想借咱们的手,掌握建造航空母舰的经验技术,提高自己的造船水平,虽然我们能够从中受益,但是他们获益更多,这些大唐的技术官员啊,真不愧是曾经在帝国留学过的的高才生。”

作为商人的王鹏举自然知道大唐的技术官员们想从这份合同中得到什么,他们要的不是航空母舰,而是造船技术。对此,他倒也不排斥。毕竟,对船厂来说,同样也会在完成订单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造船水平。

摇头轻叹之余,王鹏举不无可惜的说道。

“可惜,大唐的高层……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可惜了……”

即便是作为旁观者的王鹏举,也知道大唐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其统治阶层的保守与腐朽,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唯独这些技术精英才是真正的爱国者,只是他们的才能在那样的国家里,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哎……”

感叹着,王鹏举仔细端详了一会航空母舰的模型,然后说道。

“武工,我会派孙副总去和他们谈判建造航母订单,到时候,你也参加吧……”

老群挂了,重新建了一个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推演剧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