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1520章 爱因斯坦的纠结(第一更,求订阅)

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

在另一个世界,德国是十九世纪的世界科学中心。德国科学的兴起始于19世纪初,首先进行了大学改革,把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创立导师制的国家。德国全新的科研教育体制,吸引了许多世界最优秀的科学人才,成为科学研究的乐园。同时德国还特别注重科技成果的应用,使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而这个世界呢?

尽管德国仍然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其仍然建立了先进的冶金工业、机械工业以及电气工业和光学工业。

但是在帝国的光环下,德国成就,甚至是不值一提的。而现在的大明帝国才是这个时代的世界科学中心——从1870年代至今,大明帝国的科学成果数占同期世界总数的25%以上,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大明不仅引领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而且还有数以万计的各国留学生在帝国留学。

在南华大学,这所虽然没有“帝国大学”之名,但是却有着“帝国最高学府”之称的大学之中,战争的爆发看似没有改变这所学校,可是实际上已经深深的改变了。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南华大学的许多学者都在进行着与战争有关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被迅速的应用于军事、工业等领域,在战争中发挥着其作用。

对于这种转变,爱因斯坦,这位来自德国的物理系留学生,感受是极其深刻的,甚至在物理系内,有一些同学都转学其它的专业。

“我们所研究的理论,似乎并不能应用于军事,也无助于帝国赢得这场战争,作为帝国忠诚的臣民,我们应该在战争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在昨天,爱因斯坦的室友提出了转专业的申请。面对室友的选择,他在选择尊重的同时,爱因斯坦的内心深处,也在纠结着。

“我是应该离开,还是继续留在这里?”

这是一个选择题。

其实这个选择并不困难,早在战争爆发之初,盛德皇帝就亲自颁布了圣旨——给予所有外国留学生特赦,帝国官方不得以敌国留学生身份,对其采取针对敌国侨民的措施,敌国留学生仍然可以在帝国大学内得到相应的保护,仍旧可以申请相应奖学金,直至他们完成学业,

总之一句话,帝国并没有因为他们来自敌国的原因,把这些学生关进监狱。非但战争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甚至通过特赦,这些留学生还有了归化帝国,成为帝国臣民的机会。

在战前,这……简直就是做梦,即便是留学生,也只不到20%的人能够留在大明,他们无一例外几乎都是顶尖学校最优秀的学生。

而爱因斯坦,作为一名来自德国留学生,面对这样的机遇,他显得有点儿犹豫不决,其实,他来大明完全是机缘巧合,去年自学完微积分后,爱因斯坦参加了瑞士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在失败后,他在同学的鼓动下,参加了帝国的留学生测试,成功的通过了测试,甚至获得了南华大学——世界最知名的高等学府的入学通知书。

入学通知书再加上全额奖学金。

面对这样的机会,爱因斯坦当然是不会错过的,也就是在他抵达大明后不久,战争爆发了。在战争爆发后,他同样也看到了大明的另一面,比如大明的中学和德国并没有多少区别,差不多都是“把学生当机器,当军人,他们只能单调地去重复教科书上的教条,只能以服从为职。”

可是在另一方面,他却又不愿意舍弃帝国宽松的科学环境,并不仅仅只是宽松,帝国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国家对科学重视与投资,是其它国家难以想象的。

“这里就是科学的圣殿,任何一个科学家都可以轻松的获得帝国官方的资助,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研究……”

曾几何时,爱因斯坦觉得这有点儿夸张,可是来到大明之后,他才发现,帝国官方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简直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仅仅只是南华大学获得科研经费,就足以建造好几艘无畏舰!

正是利益于充足的资金支持,帝国的学术界才能够取得惊人的科研成就,并且引领着世界科学潮流的发展,而且还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学者。

甚至就是在战争爆发后,尽管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但是仍然有大量的英裔、德裔以及美裔学者入籍大明。

“如果离开了大明,你会发现,无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给予你如此宽松的科学环境,也不可能给予你如此充足的科研经费,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人……”

爱因斯坦的脑海中,浮现出老师入籍归化时说的那番话语,甚至老师还曾劝他入籍归化。

“阿尔伯特,这是你的机会,也可能是你这一辈子的最好的机会,战争……人类历史上总是在不断的进行战争,但是科学就是科学,我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将会使全人类为之受益。而在大明,我们将得出最为有力的支持,而且也只有大明会倾尽全力支持我们的研究。”

一边走,爱因斯坦一边在思索着老师的建议。

“与其它任何国家不同,大明帝国对科学的重视既有华夏重视学问的传统,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所遭受的失败,1644年明帝国的灭亡后,华夏文明迅速衰退,直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华夏在科学上已经远远落后到欧洲各国,一个欧洲强国可以轻易的击败满清,历史的惨痛教训告诉大明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也正是基于这一历史经验,大明帝国才会投入其它国家难以想象的财力物力,推进科学技术发展,或许许多技术在战争中得到了应用,但是阿尔伯特,作为科学家,我们也应该看到……得益于帝国的推动,人类科学进步的速度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不正是我们——所有科学家的春天吗?”

春天……

喃喃着这两个字,漫步于南华大学校园中的爱因斯坦,不禁有些茫然了,年青的他,甚至就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

他不喜欢那种破坏人类文明、挑起战争的行为,可是现在呢?这个国家却正置身于战争的狂热之中,这里的人们同样也是身处其中,不可自拔。他们狂热的为战争欢呼着,为死亡和破坏而欢呼。

这一切他所不喜欢的,但是离开了这里又有什么地方可以给他提供如此良好的科研环境呢?

心里这样念叨着,爱因斯坦的心情越发的纠结了起来。

“战争……科学……”

战争是爱因斯坦所反感的,但是这里所提供的科研环境却是他所需要的,也是他所渴望的,甚至在爱因斯坦看来,将来大学毕业之后,他想在这里谋求一个教职,继续在大明帝国从事科学研究。毕竟对于科学家而言,这里也可以提供最好的科研环境以及最充足的经费,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够给予他的。

但是……爱因斯坦的眉头皱成了一团,然后他自言自语道。

“这个选择真的好难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