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437章 此人是谁?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37章 此人是谁?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6: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色如墨,阎应元正站在卫河边上向着天津卫眺望。

明代的卫河其实就是后世的海河,从天津经过大沽口注入渤海的那条。

在卫河的冰面上,陈明遇带着数百新军正在凿冰洞,凿开冰洞之后再将一只只的陶瓷罐从冰洞埋进去,然后横着在冰面上凿出一道浅浅的冰坑,再将油纸包裹的引线埋进冰坑,再然后将引线拉到岸边。

做完这些,再在冰坑及冰洞上浇冷水。

片刻之后冷水结冰,冰坑和冰洞就被冻住。

这时候就算凑近仔细看,也很难看出异样。

敢情阎应元想故伎重施,把前年在山阳城用过的套路在大沽口再用一次。

孙繁祉对此持怀疑态度:“皕亨兄,你这路数已经在山阳城下用过一次了,已经是老套路了,能行吗?”

“路数不怕老。”阎应元摆摆手说,“好用就行。”

“我看有些悬。”孙繁祉摇摇头说,“建奴已经在山阳城吃过一次亏,又岂能在大沽口再犯同样的错误?依我看纯粹是浪费地雷。”

“且看。”阎应元只是笑笑,也不与孙繁祉争辩。

说话间,陈明遇已经忙完了,上到岸边对阎应元说道:“皕亨,按您的意思已经将一千颗陶瓷地雷埋到卫河的冰层之中,而且全都布了双线,这一千颗陶瓷地雷一旦被引爆,足可以将长度超过三百步的冰面炸塌。”

卫河宽六十步,如果乘以三百步长,就是好大一片冰面。

这么大的一片冰面足以容纳上万人、或者上千辆冰爬犁。

“很好。”阎应元指了指脚下的地面,又对陈明遇说道,“拱辰,还得继续辛苦你,带兵将卫河两岸的地底也都埋上地雷。”

“两边也要埋?”陈明遇不禁愣了下。

“埋。”阎应元重重点头又说道,“而且两边各埋一千颗!”

“啊?各一千?”陈明遇犹豫了一下还是劝说道,“皕亨,虽说这次我们携带了足足两万颗地雷,可现在一仗还没有打,就用掉三千颗地雷,是不是有些多?”

孙繁祉也劝道:“是啊皕亨兄,我们这次守大沽口,可不是守一个月或者两个月,而是要守一年甚至两年。”

“不,你们错了。”阎应元道。

“无论是守一年还是两年,最关键就在前面一个月。”

“只要顶住了前面一个月,当建奴意识到夺回大沽口需要付出超乎想象的代价时,他们就不会再无谓的强攻。”

“那么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后面就只需要当心建奴的偷袭就好。”

说此一顿,又对陈明遇说:“拱辰,就按我说的去办吧。”

“是,我这就回去搬地雷。”陈明遇当即转身回到河面,然后带着一队新军拉着冰爬犁回大沽口拉陶瓷地雷。

阎应元又回头对孙繁祉说:“六福,现在应该快子时了,伱带兵去把培卿(冯厚敦字)替下来吧,记住,除了巡逻哨,一定要多布置一些潜伏暗哨,确保封锁住外围,要不然让建奴的夜不收看到了我们的动作,所有的布置真就全部白费了,不过等埋完地雷,就可以故意放其中一部分建奴夜不收进来,让他们自以为窥破我们虚实。”

“是。”孙繁祉肃然道,“保证连一只老鼠都不会跑进来。”

说完,孙繁祉即召集坐地休息的五百新军趁着夜色开拔。

阎应元则顾自返回到大沽口外的铳台地堡中,倒头就睡。

此时距离建奴大军到来大概率还有两个昼夜。

这两个昼夜可得抓紧时间吃好睡好。

接下来一个月很可能就没时间睡觉。

……

崇祯二十年(1647年)三月廿六日。

天色刚放亮,阎应元就爬上了瞭望塔。

这座瞭望塔是用木头搭建的,有十丈高。

这不光是瞭望塔,同时也是阎应元的指挥塔。

白天通过信号旗,夜间通过信号灯,可以准确传达指令。

因为大沽口这一片都是平原,所以瞭望塔上的视野极好,阎应元站在塔顶望斗可以轻松看到周围二十里开外的大概景象。

当然,要想看清楚就必须得借助望远镜。

阎应元从腰间革囊取出望远镜,再一节一节拉开。

这赫然是一具单筒三节望远镜,南京望远镜工坊的产品。

玻璃产业也是崇祯通过军工业来带动的产业之一,为了推动玻璃产业的大发展,崇祯一次就给南京的两家玻璃作坊下了一万具望远镜的订单。

当然,这一万具三节望远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交付。

在没有机械动力之前,手工打磨真是既费工又费时。

阎应元将望远镜一节节的拉开,对着四周缓缓扫视过去。

忽然,阎应元的视线停住不动,然后开始调整望远镜的焦距。

焦距调整好之后,阎应元便清楚的看见,一队队的建奴正沿着卫河两岸在开进,在卫河的冰面上,则是接续不断的冰爬犁。

不少冰爬犁上还载着红夷大炮。

来了,阎应元嘴角微微的一勾。

不知道这次来的是老对手多铎,还是多尔衮?

不过,不管来的是谁,希望你能喜欢我给你们准备的见面礼,毕竟华夏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最是热情好客。

很快,建奴的前锋骑兵距离外围阵地已经不足五里。

阎应元早已经让新军在外围设置了标注距离的石标,五里以内每隔一里设一标,这也是为了方便炮兵调整俯仰角。

因为这样就可以省去测距环节。

当然,为了不让建奴发现,距离标记是做了伪装的。

这个距离,其实已经进入部署在前沿阵地的20门4寸炮的射程内,因为4寸炮的最大射程就是五里。

只不过这个距离开火,纯属浪费炮弹及火药。

然而阎应元却放下望远镜,探头对着底下说:“给外围的炮兵传令,装药减半,对建奴实施十轮射击。”

“啊?”底下的传令兵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建奴的前锋都还在五里外,在这个距离发炮,根本毫无命中率可言,可是阎大人居然还要把装药减半,肯定是听错了。

“愣着做什么?”阎应元大喝道,“赶紧下令。”

“是。”传令兵这才发现并未听错,阎大人的命令就是如此,当下举起信号旗,向前方的阵地下达了命令。

……

前方炮兵阵地。

负责通讯的传令兵对着指挥位置的孙繁祉说道:“孙大人,装药减半,十轮射击。”

“全都有,装药减半,十轮射击!”孙繁祉就没一丝犹豫,立刻给各炮下达命令,部署在外围阵地的20门4寸炮便开始装填。

操炮手们首先将大炮的俯仰角调整到45度角,然后锁紧。

用铁钎将大炮尾座钉在地面之后,开始从炮膛口装填弹药,先是半纸壳的火药,差不多三斤,再将重达16斤的铁弹也塞到底。

“一门好,二门好、二十门好……”

“开炮!”孙繁祉高举的右手猛然落下来。

20个炮长立刻将烧得通红的铁钎插进炮门。

下一刻,便是连续的“嘭嘭嘭嘭”的巨大炸响。

同时响起的,还有炮弹撕裂空气后发出的尖啸声。

伴随着刺耳的尖啸声以及巨大的炸响,连炮带车足有1600斤的大炮都猛的跳起来,得亏有铁钎固定住了尾座,不然非得往后溜。

……

炮弹撕裂空气的尖啸声也惊动了建奴。

其中有一颗炮弹落在了卫河的冰面上,瞬间在冰面砸出一个白点,弹起少许之后又落在冰面上,然后骨碌碌往前滚了很远才停下。

当弹丸彻底静止时,正好停在一辆冰爬犁的前面。

只见这时候,前面的几十辆冰爬犁已经纷纷停下,但是后面的冰爬犁仍在往前滑,卫河冰面立刻显得有些拥挤。

“吁。”骑马沿着卫河南岸行进的多尔衮喝住战马。

跟在多尔衮身后的福临、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侯方域、曹尔玉以及阿山等人也纷纷跟着勒住战马,停在河边。

多尔衮更是举起了望远镜。

观察片刻之后不屑的问道:“阿山,能估计出明军红衣大炮的射程吗?”

“能。”阿山手里也有一具望远镜,观察片刻之后说,“主子,明军红衣大炮的射程只有两里多点,比不上我们大清的红衣大炮。”

福临听到这,就很想问大清的红衣大炮射程能有多远?

但想到额娘临行前的吩咐,便又咽生生的咽回肚子里。

很快,正白旗汉军固山额真石廷柱接着说:“经过汤若望的改进之后,我们大清的红衣大炮射程已经从两里多增加到将近四里!”

【注:明代1里=180丈=360步=576米】

福临心忖道,果然,额娘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多尔衮笑道:“看来南明的铸炮技术并没有丝毫的进步。”

侯方域便不失时机的说道:“汤若望曾是明朝钦天监正,然而如此大才崇祯这狗皇帝却竟然不懂得重用,足可见南明气数已尽,为我大清取代乃是顺天意应民心。”

这话说得多尔衮十分舒坦,点头说:“石廷柱,可以让红衣大炮上岸了。”

“嗻。”石廷柱答应了一声,随即打马来到河边大喝道,“皇父摄政王有旨,各旗汉军立刻将红衣大炮拖拽上岸,赶紧的。”

“轰!”然而石廷柱话音刚落,耳畔便听到了一声巨响。

紧接着就是连续不断的爆炸声,河面上溅起大片的碎冰。

“这……什么情况?”石廷柱有些懵,这是冰层崩了吗?

可是按说不应该啊,开春之后的冰层强度虽然不比冬天,可是仍有数尺厚,而且卫河也没有多宽,按说冰层无论如何也不该崩解。

正在一头雾水之际,石廷柱隐隐约约听到喀嚓一声脆响。

这一声喀嚓,就像一枚石子投入湖面,瞬间打破了平静。

下一个霎那,前方差不多三百步长的卫河冰面突然崩裂,原本停放在冰面上的数百辆铁爬犁还有驾犁的汉军及骡马立刻下饺子般噗嗵噗嗵掉进水里。

跟着掉进卫河里的还有八旗汉军携带的数十门红衣大炮。

“啊?”看到这幕,石廷柱一下子懵掉,这是怎么说的?

不光石廷柱,福临、洪承畴、范文程还有宁完我等人也懵掉。

这也太坑了,居然在冰层下埋藏了火药,专等着他们踏入陷阱?

这一波损失可不小,少说也有五六百辆冰爬犁翻入卫河,冰爬犁上装载的几万石粮食算是白瞎了,就算捞起来,也会很快发霉烂掉。

此外还有数十门红衣大炮也落进了卫河。

虽说卫河也没多深,这些红衣大炮最后肯定也能捞上来,但是这次的大沽口之战肯定是赶不上了,这也太狡猾。

然而,事情还没完。

爬犁上的近千个八旗汉军纷纷落水,好在卫河水并不深,河面上也飘了好多骡马,所以落水的八旗汉军纷纷抱着骡马往岸边游。

很快,卫河南北两岸就挤满了八旗汉军。

与此同时,后续的八旗汉军以及绿营兵也纷纷到达。

这就使得卫河的南北两岸变得更加拥挤,变得简直跟闹市一般。

多尔衮皱了下眉头,正要让石廷柱上前控制局面时,耳畔陡然听到轰的一声。

紧接着就是连续不断的爆炸声,那巨大的爆炸声几乎将多尔衮的耳膜都震碎,同时感到脚下地面都在剧烈颤动。

“主子小心!”侯方域猛扑过来,将多尔衮扑倒在地。

苏茉尔也是一把将福临搂入怀中,试图用她那副柔弱的身体保护福临的安全。

但其实这是多余的,因为爆炸并未波及到多尔衮这边,就只是一场虚惊而已。

但是接连不断的意外使得多尔衮的心态有些崩了,推开侯方域坐起来怒吼道:“此人是谁?此人究竟是谁?谁?”

“主子,不用问,肯定是阎应元!”阿山黑着脸道。

身为正白旗的固山额真,阿山是参加过山阳大战的,对于阎应元的那些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可以说记忆犹新。

“主子,肯定是阎应元。”

阿山咬牙着吼道:“肯定是阎应元!”

“阎应元?”洪承畴等人心头凛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