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436章 御驾亲征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36章 御驾亲征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6: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洪承畴、范文程和宁完我再次联袂来到睿亲王府。

给多尔衮跪地请过安,宁完我笑着问道:“主子,是不是徐州那边有好消息?”

“朕这里没有好消息,倒有两个坏消息。”多尔衮的情绪已经完全平复下来,但是脸上神色看上去还是有些阴沉。

洪承畴等闻言便是一愣。

主子今天的情绪有些不对。

当下洪承畴小心翼翼的问:“主子,出什么事了?”

“是这样。”多尔衮整理了下措辞,再然后说道,“刚才接到了骆养性的报告,说有一路五千人左右的明军夺了大沽口。”

“啊?”洪承畴三个一下就懵掉。

这真是太突然了,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啊。

明军敢于主动进攻就够吓人的了,敢不远千里跑来打大沽口,这就更加吓人,大沽口是什么地方?这可是京师的咽喉!要命的地方!

“三位先生是不是很吃惊?是不是不信?”

多尔衮咧嘴一笑,又说道:“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朕的反应跟你们一模一样,朕也是不敢信,这怎么可能呢?崇祯这只绵羊居然反过来要吃朕这头猛虎,那不乱套了吗?羊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有攻击性?”

宁完我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小声的问道:“主子,会不会是骆养性搞错了呀?”

“错不了,这些可是骆养性亲眼看到的。”多尔衮一摆手说道,“何况驻守在大沽口镇上的十几个旗丁就只逃出来一个,这总不会错。”

洪承畴三人面面相觑,这才相信确有此事。

“这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洪承畴喟然道。

“是啊。”范文程也道,“崇祯竟有此等胆识?”

“难以置信?”多尔衮这时候居然还能够笑得出来。

“三位先生,还有更难以置信的呢,辽东也送来了八百里加急。”

“辽东也送来了八百里加急?”洪承畴失声道,“主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多尔衮笑道:“盛京将军叶克舒在塘报里说,就在三天前的晚上,就是大沽口失守的同一晚,一路万人左右的明军夺了盖州卫!”

“什么,还有另外一路明军夺了盖州卫?”

“主子,这不是真的吧?这怎么可能呢?”

“崇祯这是疯了吗?这次竟然是兵分两路?”

洪承畴三人这次就不是吃惊,而是整个被震惊傻了。

这样的崇祯,让他们感到非常陌生,也让他们感到莫名的失落。

“更加没想到是吧?没想到就对了。”多尔衮笑着说,“崇祯就是个疯子,而我们却是正常人,正常人又怎么可能预料到疯子的想法呢?”

好半晌后,洪承畴三人才终于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

等到回过神来之后,洪承畴三人不禁又吓出一身冷汗。

“主子,崇祯这一手可谓极其恶毒。”范文程黑着脸道。

“知道,朕知道的。”多尔衮笑着说,“正如朕把徐州当成八旗的猎场,不让明军从容经营黄淮防线,崇祯也想通过大沽口和盖州卫消耗大清之国力。”

“所以,大沽口必须夺回来。”洪承畴肃然说道,他并没有提盖州卫。

“是的,大沽口必须夺回来。”范文程接着说道,“要不然,明军从大沽口发兵,三天就能杀到北京,骑兵的话一个昼夜就到北京!”

宁完我也深以为然:“若是不能夺回大沽口,今后我大清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今后别再想发兵南征或者西征。”

“盖州卫更要夺回。”多尔衮幽幽说道。

“若不夺回盖州卫,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很显然,多尔衮已经看出了崇祯此举的用意。

只不过,洪承畴三人对盖州卫却持有不同意见。

洪承畴说道:“主子,大沽口乃是京畿咽喉要害,必须夺回,而且必须尽快夺回,但盖州卫却不必理会。”

“洪承畴,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多尔衮看着洪承畴的眼神陡然之间冷了下来,甚至隐含杀机。

多尔衮不相信洪承畴会看不出来崇祯派兵夺取盖州卫的用意,可洪承畴居然还跟他说盖州卫不必理会,所以你究竟是何居心?

伱是巴不得我们满人被困在关内,全军覆没?

洪承畴却是很坦然的看着多尔衮,正色说道:“主子,奴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奴才想要说的是,项羽破釜沉舟才最终灭掉了大秦,韩信背水一战才夺取了燕赵之地,所以主子也必须抱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之决心才可能灭掉南明!”

听到这话,多尔衮眉头一下蹙紧,脸上也露出深思之色。

稍稍一顿,洪承畴又说道:“所以,明军夺了盖州卫就让他们夺了盖州卫好了,我大清完全不必理会,既然崇祯愿意浪费宝贵的兵力以及紧缺的资源去抄截我大清的后路,那就让他们去做好了,我大清只需集中全部兵力及资源于黄淮战场!”

“亨九所言极是。”范文程和宁完我齐声附和,“主子三思哪。”

多尔衮目光深深的看了洪承畴一眼,好半晌后才一正脸色说:“亨九你说的对,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大清既然已经进了关,既然已经踏上一统天下的征途,那就绝对没有中途停下来的道理,此时只许向前不许后退。”

“主子英明。”洪承畴长出了一口气。

范文程和宁完我对视一眼,也是神情振奋。

崇祯这个狗皇帝固然真的脱胎换骨了,但好在多尔衮也是一位英明神武的雄主,所以明清之争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也。

多尔衮又道:“夺了大沽口的这伙明军,诚然是顶在我大清咽喉上的一把匕首,却是必须得尽快拔掉的,这次朕要御驾亲征大沽口。”

正说话之间,一个身影忽然从暖阁外进来。

进来的却是福临,一脸天真的问多尔衮说:“皇阿玛,能带上儿臣吗?”

“皇上?”多尔衮愣了下,有些无语的道,“你不在乾清宫读书,跑这做什么?”

洪承畴、范文程和宁完三人赶紧一甩衣袖,单膝跪地向福临请安:“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福临一抬手示意洪承畴三人起身。

又对多尔衮说:“几位先生还有苏茉尔都告诉儿臣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则不如阅人无数,而战场则是最能阅人的场所,所以儿臣想追随皇阿玛同赴战场,到战场上好好的历练一番。”

对此,多尔衮无法拒绝。

“那,此事问过你额娘了吗?”

福临恭声应道:“额娘也是同意了的。”

“好吧。”多尔衮无奈的说道,“那你回去准备一下吧,明日卯正时分准时出发,你若迟到皇阿玛可不等你。”

“儿臣领旨。”福临满心欢喜的走了。

目送福临离开,洪承畴又问道:“主子,大沽口虽说没有坚固的城墙,也没有绕城的深沟,但是明军毕竟携带了红衣大炮,您看要不要从徐州召回部分八旗满洲?要不然,单凭八旗汉军或者绿营兵只怕是很难成事。”

作为一个汉人,洪承畴很清楚,八旗汉军战斗力还行,但是绿营兵因为是刚改编或者新蓦没有多久,因而战斗意愿并不高。

像吴三桂的关宁军甚至在闹情绪。

所以必须得有八旗满洲监视押阵才行。

眼下八旗满洲的八万旗兵已经去了徐州前线。

北京城内的旗兵只剩下一万人,这一万旗要驻守北京,肯定不能轻动,所以就只能从徐州前线调回部分八旗满洲。

“不用。”多尔衮却是一口回绝。

“这次朕就只带八旗汉军及绿营前往大沽口。”

……

紫禁城,慈宁宫暖阁。

布木布泰正在给福临收拾行装。

尽管这事是布木布泰自己想出的主意,但是一想到年幼的儿子即将踏上战场,她就感到莫名的心慌,她可就只有福临这一个儿子。

战阵之上刀枪无眼,这万一有个闪失……

布木布泰简直无法想象自己后半辈子怎么过?

“额娘,你别担心。”福临劝道,“儿臣不会有事的。”

“嗯,额娘不担心,额娘是高兴。”布木布泰别过脸擦去泪水,又笑着说道,“高兴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小皇帝终于长大成人了,就像科尔沁草原上空的雏鹰,终于褪去身上绒毛,即将展开羽翼去翱翔九天。”

福临嗯一声又问道:“额娘,儿臣该注意些啥?”

布木布泰不假思索的叮嘱说:“多看多学多做,摄政王让你做什么便做什么,但是议事的时候千万记得少说话,摄政王问你,你也不要说,只说是来学习,是来历练的,一切皆由摄政王做主,记住了吗?”

福临肃然道:“儿臣谨记额娘教诲。”

看到福临一脸严肃,布木布泰这才真的放宽心,皇帝真长大了,已经能够想明白她说的这番话的深意了,真好。

随即又把目光转向旁边的一位宫女。

这位宫女二十出头,长得颇有姿色。

“苏茉尔,你也跟着皇帝一块去吧。”

“你一定要照顾好皇帝的饮食起居。”

苏茉尔恭声说:“奴婢谨遵太皇懿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