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行道人间敕 > 第二章 白水寺祈福

行道人间敕 第二章 白水寺祈福

作者:王逍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4:00 来源:小说旗

舂陵县自古就有农历三月三,上白水寺祭拜烧香的习俗。这一日,舂陵县风和日丽,沿街人头攒动,小贩吆喝声彼伏!身着红绿条色裙的李氏正带着李毅,前往县东的白水寺烧香祈福。

白水寺座落于舂陵县狮子山南坳,占地十亩,寺庙建于数朝以前。建筑凝重端庄,飞檐长廓,错落有致。两人沿着盘环的山路,赶往山顶。沿途杂耍卖艺者,香纸小贩不断。

半山腰,离路边不远的一处草地上,有一处茶摊,摆放着三张桌子,一些板凳。李氏二人行至茶摊处,坐下喝水歇息,却见离茶摊不远的树下立着一面八卦布幡,上面写着“看相算命”四个大字。

待两人休息一会后,李氏带李毅来到幡前。只见地面上摆着罗盘符布,看上去有些门道。符布后面一位灰衣大褂的长须老者,端坐在板凳上,正在看书。李氏望向老者道,“老先生,这里可能算命?”

听到李氏的话,老者放下手中的书籍,不急不慢道,“可以。”老者这番举止,倒是让人感觉到他的沉稳不凡。

李氏将李毅牵到身前道,“那你帮我儿子看看。”老者仔细端详李毅面容,道,“他是何时出生的?”

李氏将李毅的出生时日告诉老者,老者拿起纸笔,嘴里开始念念有词,

“葵亥合化水,日柱为水,乙未合化土,年柱辰未,又月柱乙未,时柱葵亥。你儿子李毅本是好命,奈何时运不济,冲了天煞,注定多伤,又日柱被年月压制,一生命运多舛,多灾多难。你仔细看,他本是剑眉,胆大心细,如今其受额头伤疤压制,致眉毛交联,心气不顺,今后会多生忧愁。”

听完老者的细说,李氏有些愁容道,“那可怎么办才好?”

“也有办法,可做符箓放入香包,置于其床下,则必逢凶化吉,命运改变!”老者放下手中纸笔道。

“那就劳烦老先生了,需多少钱?”李氏道。

“一百铜钱。”老者道。李氏稍稍考虑了一下道,“待我们下山时,老先生可随我去我家取钱。”

“好。”老者随即取出黄纸,开始写写画画。稍许李氏与李毅继续沿着蜿蜒的山路上山,半个时辰后两人气喘嘘嘘的踏上白水寺前的阶梯,艰难的爬完百层阶梯之后,来到了山顶。

只见一座古老的寺院出现在两人眼前,寺前左右各立着一尊六尺麒麟石雕,当面是一幢两丈高,数丈宽的精雕石檐门庭,下面立着两扇丈许高朱红漆大门,门头石壁中悬刻着白水寺三个大字,两侧白色寺墙错落,中间雕有红木花窗。

此刻寺院门前正站着两位赤衣僧人,双手合十,向着入寺游客不断行礼。

两人跨过门槛,步入寺中,只见一座丈许高金佛立于殿中,殿前铜炉中香雾缭绕!两人上香跪拜后,沿佛像右边进入佛像身后的寺内,印入眼帘的是一座一人高的方鼎,鼎后是娘娘殿,供奉着云霄、琼霄、碧霄三位娘娘。两人一一跪拜后,走入右侧内园,只见一口青砖古井,四周围着木栅栏,旁边立着一块石碑。

李毅好奇念道,“白水井,相传汉武帝刘秀与王莽征战失利,领数百残兵跃过滚河,避难于狮子山顶的山林寺内,王莽占领了狮子山东面六里的刘秀老家白水村,并放火烧村庄。在山林寺歇息的刘秀闻讯,出寺观望,心急如焚,一时口干舌燥。

道人引刘秀来到寺院内一口井旁,打上水来递给刘秀,刘秀一看水是黑的,不能入咽,正在望水兴叹之时,井内射出一道白光,一条青龙腾空而起,向东飞去,只见井水由黑变白,刘秀取饮,甘甜无比。同时寺外电闪雷鸣,大雨顿作,白水村的火光立即熄灭。从此,此井就叫做白水井,山林寺也改名叫做白水寺。”

往右走不远是一颗古黄莲树,树身需三人合抱,老树遮天蔽日,枝叶繁盛,长势良好,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珍稀异常!两人在寺中逛了一个时辰后,准备下山。

李毅望向山脚奇怪的道,“前年我和堂哥来玩的时候,还见这里有一座僧人坟碑,怎么今年就不见了呢?”李氏微怒道,“一天到晚,瞎说什么呢!”

两人出了白水寺,待行到半山腰,灰衣老者已做好香包,李氏接过香包道谢。三人又同行至山下李毅家中,当李康知道此事后,抱怨李氏胡乱花钱,心疼不已。

李氏却也不与他争辩,待灰衣老者临走之时,他转身对李氏道,“若是有条件,可以提早给你儿子定下婚事,让他心性稳定下来。”李氏将此话记在了心里。

往后数年,李毅生活无奇,每日早去县学,傍晚回家,假日便寻堂兄四处玩耍。直到李毅十二岁,李氏觉得同街的柳氏不错,家有两女,二女儿柳茹又与李毅同窗,便托媒婆去柳家问询。

经过媒婆转告后,柳氏同意了李氏的定亲,两家人相互商量之后,李氏遂备礼,携着李毅拜会了柳家。李毅却是不懂,婚事为何,妻子为何,只当是为自己寻到一个女伴。

一个月后,两家相互之间已经熟悉。李毅空闲时,便会常去柳家找柳茹玩闹。柳茹身形苗条,细眉俏面,算得上貌美女子。最是春花无意时,待到秋落入土生。少年时候的感情总是悄无声息的出现,又如细芽历经四季,不知不觉便长成了树枝。

这日端午节,不用去县学。大清早,李毅吃过早饭,便行至说书人那里,提前占好位置。他已经是书摊的常客,说书老者见怪不怪。

今日却见说书老者换了一身蓝衫,他摆好方桌后,又放好交椅。那端着铁盘的女童已经如李毅般年龄,她将茶壶放好后,书桌前已经围着数十听众。老者清清喉咙,道,

“今日就说说大唐六十四州,往西最远的州为毛里州,此州四面环海,故毛里求斯人多以渔业为生,金发蓝眼。往北最远的州为巨俄州,此州常年寒冷,胜产马铃薯,故巨俄州人金发碧眼,皮肤白皙。往南最远的州为辽非州,此州常年日照,高温干旱,故辽非州人皮肤黝黑。往东最远的州为东瀛州,此州也是四面环海,不过人口稀少,多为土着,身材矮小...”

“那怎么才二十四神将,不应该是六十四神将吗?”有村民道。

“马三,你真是驴脑袋,上次先生不是说过吗,是每位神将,各任三至四州都督。这么快你就忘了。”旁边一位村民道。“先生你可知道最近舂陵县发生了大事?”一位村妇道。

“自是知道,听衙门仵作讲,北街一书铺,铺主为王五,其十二岁的女儿遇害,并被麻袋沉尸荷花池中,夫妻二人伤心不止,书铺也卖了,远离了此县。”蓝衣老者道。

“我说最近怎么人心惶惶,镇中妇人早晚接送孩童呢。”一位村民道。“先生可知道此案破了吗?”村妇道。

“听说县衙至今没有一点头绪!应该是顺路的歹人所为,并非本县之人所为,你们大可不必如此惊慌。”蓝衣老者道。

“先生讲讲官府吧,听说当县官,一年至少有百两白银,是不是真的?”一位瘦高的青年人道。

“这个我可不知道!不过呢你若是想做买卖,少不了去县衙办些案牍之类的,这官府办事吗,自是白银开路,方有奇效。有道是人性本贪婪,千年如此,万年不变。”蓝衣老者道。

“那上次先生说,二十四将有一位名为魏征的,为人刚正不阿,敢上达天听,下斥百官。此人也需送礼吗?”一位村民道。

“万事也有例外嘛,大唐人口亿万,如魏征,狄仁杰之流又有几人,万千秀才哪个不是挤破脑袋想入朝为官。官员出门,坐五花大轿,衙役随行,敲锣打鼓,显赫至极。所到之处,人人翘首羡慕,落轿便是美酒佳肴,那不快活么?”蓝衣老者道。

一位村民愤愤不平道,“那都是喝的是百姓的血汗。”“那你怎么不好好读书,考个秀才!”蓝衣老者望向说话的村民道,那位村民随即不在言语。

“要说当官却是难,没有背景,没有才华,不会谄媚,一生晋升无望!不过若是参军,满了三年,倒是可以当个小吏,虽不能像官员那样风光出行,三妻四妾,却也一生衣食无忧。你看看舂陵县巡街的捕快,哪个不是趾高气昂,悠然得意。”蓝衣老者接着道。

“邱先生,你看我可以参军吗?”李毅好奇道。

蓝衣老者扫了一眼李毅道,“瞧你那头上伤疤,一身瘦弱样,怕是连参军第一关验身都过不去。”

李毅听得心头微沉,这些年他在县学念书老是走神,记性差,身体也多病,也因此李毅体型偏瘦,胳膊如女孩子胳膊般纤细。再过三年县学就要结束了,李毅感觉自己考取州学的希望不大,但他也在努力,却是有心无力。

李毅也常常嫉妒那些有天赋的学子,别人为何字迹端正,能写会道。他一拿笔,写出来的字如小鸡啄米,散乱无形,所写文章也是不堪入目。

转眼李毅便到了十四岁,别的学子已经书法小有成就,熟读四书五经,李毅却还在迷茫之中。这日邻居家少年刘学发现一家面馆,那里牛肉面味道不错,李毅便随他一起去那家面馆尝鲜。许是李毅吃的太过匆忙,烫伤了脾胃,自此他腹泻不断,而后李毅吃了将近半年的中药,调理胃肠,身体才得以好转。

又过了一年,到了太平初十九年,李毅十五岁,已然是六尺男儿(一尺30cm)。今年是县学最后一年,学业紧张,李毅好巧不巧又感染了风寒,咳嗦不停,他连续喝了一个月草药,整个人看上去面黄肌瘦。李毅来到学舍之中,只感觉自己脑瓜子整天嗡嗡的,像个榆木疙瘩般迟钝。

此刻县学课舍之外,李康正和夫子聊着家常,李康道,“雷夫子,您看我家孩子能考上州学吗?”

“这孩子虽然聪明伶俐,四书五经也能忆颂,但念书时常分神,词不达意,书法潦草,若能有所改善,州学也有希望。”夫子道。李康听得眉头紧皱!

大多数人一生普通,少年识字读书,中年成婚生子,晚年给父母养老送终,他们只觉得生活平平安安,健康无病即可。但若是与华臣权贵,富商大户相比,则显得太过平庸。

普通人总是羡慕富人,没有他们的大宅婢女,宝马香车,而且每每想到这些,就觉得遗憾。却是大唐世风如此,没有银子就是人生最大的失败。哪怕几千年过去,这种风气依然不会更改!

到了年底,李毅终是没有考上州学。李氏一家三人坐在桌前吃饭,气氛有些沉闷。

“既然上不了州学,那就随你二舅去福远镖局讨个生计。过些时日,你二舅回县,我与他交待。吃不了读书的苦,只能吃生活的苦!到时候去了盘龙城,自己多长点心眼,不要与他人斗气,凡是多看少管,能忍则忍。咱们小家小户,过好自己一辈子就好。”李康嘱咐道。

“好。”李毅道。是夜,李毅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

“那说书的邱老头,常言封神榜中各路神仙,年少之时,大多天赋异禀,身强力壮,武艺超群!怎么到了我这里,是家无几两银钱,还一身疾病,也没有遇到仙人授业,更没有洞中奇宝。真是胡编乱造!”李毅越想越恼,他起身走出门外,抬头看向夜空,满天星光闪烁,而那如同勺子状的北斗七星更是熠熠发光。

一阵阵凉风拂过身体,李毅心情逐渐缓和下来,他静坐在屋门前,想了很多,却是不知道以后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子时,李毅开始有了困意,伴随着一阵哈欠他回到屋中沉沉睡去。

次月,李康携李毅至其二舅赵刚家中。赵刚是一位四十出头,体型魁梧的中年人,方脸剑眉,稍许络腮胡。李康招呼赵刚道,“二郎近来可安好?”

“还不错,这两年镖局生意兴隆,镖主王五为人仗义,不轻易结仇,四方势力多多少少给些面子。”赵刚道。

“那外出走镖,危险吗?”李康道。

“我这些年主要是跟一些附近送货保人的趟子,只要出门谨慎小心些,一般不会出事。不过路上偶尔会遇到些豺狼野狗,蛇雕虫蚁,这是走镖避免不了的。我听阿秀说,姐夫想让小毅跟我走镖?”赵刚道。

“是的,他州学无望,又不愿意在家种田织布。我琢磨着跟你出去做工,吃点苦长些见识。他这个年纪,不大不小,在镖局干上两年杂役,再回来我给他办了婚事,也就这样了。”李康道。

“那行,到时候我出发去盘龙城时,吱会你一声!我家那小子跟他一样,再过些年数,也少不了苦吃。都说穷人孩子早当家,我们年轻那时候,饭都吃不饱,哪里有书念!只能到处砍柴草,抓些野货,放牛种地,混到现在也算有了几间瓦房。

他们这些孩子,书念不进,地不想种,以后生计都是个问题。”赵刚感慨完,留李康二人在他家一起吃午饭,饭后他又交代了李毅一些出行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