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行道人间敕 > 第一章 舂陵县

行道人间敕 第一章 舂陵县

作者:王逍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4:00 来源:小说旗

时至大唐太平年间,三界大战已过去八百余年,近千年不见仙人下凡,也不见妖物作乱,大唐正值盛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长安城车水马龙,载歌载舞,金陵城夜灯楼船,繁星璀璨。

太平初十年,襄阳舂(chong)陵县,晴空万里,微风拂面,只见四个孩童正围在一处砖瓦空地上烤甘薯。微胖的少年正聚精会神的挑动着火堆中的灰甘薯,香味扑鼻,少年嘴角处似乎能感受到阵阵甘甜,旁边稍小一点的少年,不停的往火堆中放入枯枝稻草,剩下两个孩童正在四处捡着柴火。

半刻后,火堆中甘薯已经外表黢黑,微胖的少年用细棍挑起一个,扒开查看后道,“已经熟了,可以开吃了。”四人各自扒拉起一个灰黑的甘薯,“烫,呼!呼!”一个孩童大口吹着气道。

些许时间过后,待甘薯微热,四人精精有味的啃了起来。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童年,一群小孩无忧无虑,整日四处闲玩,烤甘薯拔甘蔗,偷西瓜钓河虾。

可惜童年无法挽留,快乐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待四人吃完甘薯,浇灭火堆,嬉闹一阵之后,已是傍晚时分。眼看时间不早了,四人沿着乡路各自返回家中。

舂陵北街一间民房内,六岁的李毅百无聊赖的玩着木车,母亲李氏正在旁边织布,李氏是一位身材相貌普通的乡村妇人。

“下午是不是去找你堂哥玩了?”李氏道。“嗯。”李毅应道。

“自己去把脸上的黑灰洗干净,一天天身上糊的像个四处讨破烂的人儿似的。”李氏边做活边唠叨起来李毅!

李氏在舂陵县算不上大户,只能算一般的殷实人家,父亲李康与母亲王玲常年以布艺为生。可惜李氏身体不好,家里只有李毅一个独子,平日间无事,李毅便会跑到离他家不远的堂哥家里玩耍。

这日李毅与两位堂哥在县街闲逛,三人行到一处热闹的人群边停下,

“听闻千余年前,中土妖物横生,人族羸弱,妖物以人为食,肆意妄为,残暴异常,大唐开国皇帝秦王陛下,率凌烟阁二十四神将,东征西战,斩妖除魔,神州才得以安宁,经过千年修养生息,人族数量大增,城池耸立,百姓安居乐业,如今中土为天下最为繁华之地,边塞将士执戟驻守,妖物不敢靠近,六十四州商驿不断,故称太平盛世。”

只见一位灰衣说书老者,坐在一张棕色方桌后,滔滔不绝,他身边站着一个女童手持铁盘!每每有路人经过,便会站在路边旁听一会,或是递上二三铜钱与其问答。

“先生,不知大唐有多大?”一位年轻人道。“大唐东西二万余里,南北一万余里,普通人一生都不一定能行遍。”灰衣老者道。

“吹牛吧,我从这里走到随县都要整整一日,两万里那是要走多长时间。”一位扛着锄头的麻衣汉子说完,众人随即窃窃私语。

“大唐有驿站,内有驿马,日行数百里,半年即可。”灰衣老者轻拂桌面道。

“先生果真见识非凡,请先生为我讲讲二十四神将的事迹。”一位锦衣白面俊生道,说完他从袖内掏出五枚铜钱递给女童。

“公子想听哪位神将?”灰衣老者道。“就讲讲我们荆州都督吧。”锦衣白面俊生道。

“要说荆州都督,那可是二十四神将排名第一的程咬金,字义贞,济州东阿人,骁勇善战,擅使板斧,唐初随高祖评定乱军,斩妖屠魔,屡立战功,开国后被封为骠骑大将军,长安凌烟阁供奉其画像。

传闻其武功通天,东征冀州之时,曾斩杀一头千年虎妖,众将士亲眼目睹此事,至此对其膜拜不已!如今听闻其居于荆州都督府,府衙占地千亩,门庭若市。有人曾言,若能进得都督府,拜入其门下,从此凡人变凤凰,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李毅听得心驰神往道,“我要是能拜入其门下就好了。”闻言众人转过头望向李毅,见是一孩童,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李毅低下头,只羞的脸色通红。

“世上真的有神仙吗?”白面俊生道。“这个说实话,我也不知,不过倒是知道不少传闻。”灰衣老者拿起茶杯,徐徐饮了一口茶水。众人齐齐望着他,面露好奇之色。

“传闻粤州有一地方名为海心沙,为珠江内江沙洲,那日天空中乌云密布,似有刮海风的迹象,但是一会的功夫,天空便突然开始电闪雷鸣。正在附近劳作的一位村民,惊呼中看见空中有一个黑点在慢慢上升,他仔细观察看后发现那黑点竟然是一个人。

只见那个神秘人双手合十,他周围的云层中聚集了大量雷电,雷电在不断向他轰击,雷声震耳欲聋!那村民被眼前的场景震惊得语无伦次,指向高空大喊道,“快看神仙!神,神仙!”他身旁不远处,几位村民同时望向高空,尽数惊呆在原地。须臾此人飞入九天的白雾之中,消失不见。”灰衣老者讲完,众人还沉浸在对神秘人的想象之中。

“嗯!”灰衣老者重重咳嗦一声,众人回过神盯着他,只见他身旁的女童将铁盘端起,游走在人群之中,偶尔有听客放上一两枚铜钱。

白面俊生直接从袖中掏出一两银子放入盘中,接着道,“先生再讲讲其他传闻。”

“那就说说苏州高邮龙吸水事件,据说那日在苏州高邮县西部高邮湖湖心,出现了数十年未见的特殊场景,因龙卷风而形成高达千米、水天相接的水柱,俗称“龙吸水”,湖面水位顿时下降好几寸,水柱持续约一刻钟后消失。顿时湖面大雨倾盆,天地间混沌一片。恰巧有一位渔民正在水中收网,他亲眼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并且看见云层之中有条巨龙探出龙头!事后他到处言说此事,却被官府警训不得造谣生事。”

众人啧啧称奇!“你这讲的神仙妖怪都是传闻,可有民间经历的真人实事?”只见一位路过的黑衣壮汉,腰间别着一把唐刀,开口问道。

灰衣老者闻言道,“真人实事却也有,客官要听,我也可徐徐道来!”

“你尽管说便是,完事自有赏钱。”黑衣壮汉朗声道。众人观其身形与衣衫便知道,这人定是常年跑江湖的豪客。

“那便说说四海帮魏五的故事,魏五是四海帮东海堂的一名帮众。那日四海帮一艘货船,正在东海深处的海面急行,突然海面波涛汹涌,海水翻滚,货船颠簸晃荡不停。货船上众人纷纷走出仓外查看情况,只见一头数十丈鱼妖浮出海面,黑面小眼,大嘴尖牙,嘴四周留着长长的鱼须,众人被吓的魂不附体。

鱼妖围着货船游弋了两圈后,巨尾猛拍水面,溅起诺大的水花,一群人被淋的浑身湿透。随后鱼妖沉入海中,消失不见,只留下海面不停搅动的大小旋窝。听说魏五自从那以后,再也不敢随货船深海远航。生怕一不小心,被妖怪一口吞了去!”灰衣老者讲完,缓缓打开手中的折扇。

“四海帮倒是听说过,那是大唐第二大帮派,有机会倒是可以打听一下这事情。”黑衣壮汉将信将疑道,他将几枚铜钱丢入铁盘中,随后大步离去。

“要是抓住这鱼妖,怕是几年也吃不完呢!”围观的一位瘦脸尖嘴的汉子,嘿嘿笑道。

“还抓它呢,你这瘦样,怕是不够它塞牙缝的。”另外一村民嘲讽道。随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场面片刻热闹起来!待到晌午,说书老者起身收拾桌椅,李毅三人也各自离去。

李毅回到家中,径直坐到方桌前,李氏已做好午饭,桌上摆好了碗盘筷子。

李康一边吃饭,一边对李毅道,“你也不小了,下个月县学开始招收学生。我与你母亲商量过了,你下个月就去县学念书。我们这一辈子奔不出个啥名堂,你好好念书,争取以后做官发财有出息,别像我们两个一样一辈子做工!”

李毅“哦”的一声应到。少年的李毅顽皮好动,在家少不了李康皮棍巴掌伺候,所以李康说话他从来不敢顶嘴!

大唐风气开放,孩童不管男女皆可入县学念书,然后再到州学,国子监。只是一些贫苦人家省吃俭用,供养子女读书,皆是期望子女能念书有成,以后出人头地,有所成就。然而却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心想事成!

李毅母亲李氏,年少时家境一般,家中有七个兄妹。李毅祖父曾做过村正,也算是个读书识字的文化人。所以李氏想让李毅好好念书,将来考个秀才,起码以后不用为生计发愁。

次月,李氏带着李毅来到舂陵县学,登记入学。舂陵县学坐落在舂陵县南街,占地两亩,外面是不到一丈高的灰砖花窗院墙。进入大门之后,左边是宽敞的院子,院角种着各种花草,院中有两座琉璃瓦凉亭,右侧是一排排轩窗课舍。

李氏与李毅跟着夫子进入到一间房中,登记并交过钱后,李毅便开始了他念书的日子。

每日辰时,李毅吃过早饭便早早的赶往学堂。待到课舍学生到齐,夫子一脸严肃的走进课舍,他翻出书籍,缓缓道,“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三字经,你们跟着我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接着课舍中响起来孩童朗朗的读书声。

要说李毅,在学堂里也算得上英俊帅气,剑眉龙眼,圆脸上露着两个小小的酒窝。每到课余,总会有学堂的小女生与李毅攀玩,李毅内心倒是有小小的虚荣感。

待到晌午放学,李毅便同北街不远的邻居孩童一起回家。李毅念书算不上很优秀,但也马马虎虎过得去。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太平初十三年,也是李毅在县学的第三年,这日课余时分,李毅在课舍闲玩。只见他双手撑过一张张课桌,得意至急!却在那时,李毅的右臂莫名其妙的软弱无力,他的头部一下栽在了桌案木角边上,额头正中留下寸许伤口,鲜血直流!

“呜呜呜!”他恐惧的大哭起来,哭声引起了同窗学生的注意,接着不远处的学生喊来了夫子,夫子急忙将他送往县学附近的百民药铺。须臾铺中郎中在他的伤口外撒上止血粉,抹上麻药,又用细羊肠线将他的伤口缝合,接着在外面涂上漆黑的药膏,后缠上厚厚的纱布。

与此同时在家中织布的李氏闻讯,慌忙赶到了百民药铺!李氏看见李毅的伤势后,她焦急道,“许郎中,我儿子的伤势如何?”

“已经将伤口缝合,但以后却是难说。若是月余伤口不恶化,便无事。我开些草药,你每日给他煎服,切忌不能外出吹风!”许郎中道。听了许郎中的话后,李氏感激道谢,接着她取了草药带着李毅回到家中。

往后月余李毅便休学在家养病,这日李氏带李毅再次来到百民药铺,许郎中将李毅额头的纱布拆开,发现李毅额头伤口处已经结痂,只留下一条红白的竖疤。

许郎中笑道,“他倒是运气不错,伤口没有发生脓疮。好多像你儿子这样的,经过包扎之后却是伤口溃烂,久久不能愈合。”

“那还得多谢许郎中!”李氏道。

又过了半月,李毅伤口已无大碍。李氏怕他受风伤口复发,为他做了一顶圆形的黑色软帽,第二日李毅便戴着帽子去了县学。县学中学生见到李毅这般模样,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听着这些闲话,李毅不由得一阵烦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