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五百一十一章 得舍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五百一十一章 得舍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于当下局面中,代表曹操一方的杨修,实际比益州将领们,更加急迫。

但出乎杨修预计的是,益州牧刘釜,并未像其之部将刘枫一样,故意拖延,以期在心境上给予他压力。

而是于其到往街亭官舍当日,为之介绍手下部将幕僚相识,并在介绍完关、凉地方当前局势后,随即于下午就开始了初次谈判。

此中做法,于实际上,表露的正是益州牧刘釜之诚意与气魄,让杨修竟有些佩服。

当然,初期谈判,刘釜并未参与,以主簿仲长统与杨修直接会面讨论。

杨修恰也是曹操手下主簿,统筹钱粮兵马诸事,同仲长统职权相当。

此亦为双方主簿之第一次交锋。

便是杨修本家家世,自其祖震至父彪,可谓之四世太尉。

以杨修之才华,更得曹操赞赏,自叹不如。

与杨修相比,仲长统非是出身显赫世家,比不上杨修所在的弘农杨氏。然于学识,见知,品性方面,即于杨修的首轮谈判交锋,就让杨修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首日之双方谈判,聚焦于两个焦点上,一是长安、上邽城内,许都朝廷所属据守官吏与兵士安全转移问题,二是潼关归属问题。

在此问题上,杨修和仲长统,各代表曹操与刘釜真实想法,各抒己见。

下午之谈判,自是闹得不欢而散。

这种双方的间隙,甚至延续到了刘釜黄昏于官舍,为杨修等人举办的宴席中。

对于下午仲长统代表他相谈内容,于官舍办公的刘釜,前后脚即知道。

曹操意欲以上邽城和长安城,换取曹洪、钟繇、韦康等将领兵士离开,并赎回许诸等被俘之将,归往曹营,但对潼关毫不让步。

这于刘釜的战略上,并不划算。

早先判断出曹操会提出此法,遂以刘釜在看过蜀内蜀外,若诸葛亮、法正建议后,大胆提出,以弘农、河东全部,易曹洪等上万人之离开。

双方之首轮交锋,皆以最大程度,保护并争取本方利益。

不欢而散,乃是预料之下。

但在宴中,刘釜丝毫没有因白日双方不快,而表现出疏远之意,反而带着手下幕僚部将,与杨修等人举杯邀酒。

宴至**,刘釜指着案几上的几个小菜,悲切道:“而今天下纷乱,天灾**下,每岁死伤者万万,便以关凉这几岁之瘟疫、兵乱,更是百姓流离失所,可是太祖高皇帝立大汉以来,那个富饶之关凉乎?

可惜许多人却是忘了,这关中与凉州,乃是大汉之关中、凉州,同样是百姓之关凉。

可得民心乎?

今之宴请,我念及百姓贫苦,多以钱资资助贫寒,军中与官寺更以提倡节俭,遂以寒酸小菜招待。

但请杨君等,勿要怪罪才是!”

刘釜以益州牧身份,虽是致歉,但如杨修等人,岂能不知刘釜意中,于朝廷以钟繇、韦康等人,这些年来,治理关凉,笼络军阀,却将百姓放之后的不满。

言外之意,他刘釜既然收拢关凉军阀,治理地方,即以安置百姓,恢复民生为己任,定然会比许都朝廷做得更好。

谷这种情况下,如他杨修,如背后的曹操,又有何脸面,以他所围之地,早先于民生之不顾,而今却妄图易得曹洪等人安危?

杨修等人脸色不佳,刚刚喝下的酒水,多有愁苦。

此言刚落,便见刘釜举杯站于杨修面前,又道:“杨君来时路上,可曾见地方百姓之返乡耕作?”

杨修颔首道:“然也。”

刘釜又道:

“可见我益州兵士有欺压地方之行?”

“可闻本地百姓于我部治理之见?”

“可得关凉百姓,有于前番地方军将治理之怀念?”

接连三问,见杨修等,复沉默不语,就是整个宴席上的目光,全聚集于刘釜。

刘釜不慌不忙,面露感叹道:“为关中凉州,同属之大汉子民,我为汉之宗室,为天子守牧一方,责任所在,当好生治理,绝胡羌、匈奴之患,归得民心民意,杨君以为如何?”

刘釜之言,实际是让杨修这个曹操使,认同他现在对关凉之治理。此中亦为杨修在白日谈判中,表述含糊不清之部分。

现在刘釜亲自问之,明着将之定为双方接下来谈判之基石,杨修却不能继续装聋作哑。

在来街亭前,大司空曹操之令,军师荀攸之言,各以认为,除非于朝廷大有利,否则断不能直接承认刘釜于关凉之治,以便为将来,朝廷兵取关中,提供名义支持。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至少在表面上,不论前次讨伐荆州刘表,还是讨伐袁绍,曹操携天子、诛叛贼,都站在道义之上。关中之地,停战只是无奈与暂时,作为大司空平定天下之绊脚石,定取之。

而今次刘釜以收百姓委托,兵得关凉,还和许都朝廷部发生了大战。于名义,实际是有些站不住脚的,很容易落人诟病,可朝廷一旦承认其中之治理,以之正义性,对刘釜而言,那很多问题皆会迎刃而解。

白日时, 仲长统没有刻意提及此事,只是为双方实际军政利益,展开角力,杨修也有意淡化,但他没有想到,刘釜会突然出手,亲自下场。

为刘釜之前所言,杨修尚能气定神闲,眼下脸色微微一变,他很明白,今日若不给个准确说法,明日的谈判多半不会进行下去。

他沉吟道:“河东、弘农,此中关中郡所,曹公命部各有所平,其中多地,当归雒阳安置,刘使君认为呢?”

借此酒宴,杨修没有回答,而是以两郡所占之地附属反问,诚然是给出自身条件。

刘釜缓缓侧身,于杨修的注视下,反问道:“潼关本为我方马超所占,不知杨君可代表荀君做以归还?”

同样没有给予准确答复,但两方之互相所问,实然已算肯定答复。

有舍才有得。

在无法拿得河东、弘农全部,尤其以河东郡,还有大部分为袁尚所得,刘釜同意双方停战,以各方治理,实际对他在三辅和凉州统治,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在回到潼关这个关键关塞上,杨修又一次低头看着面前小案沉吟。

少顷,他再次仰起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