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五百一十章 再会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五百一十章 再会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后数日内,于街亭之地,刘釜同韩遂又进行了数次座谈,并确定好了金城、陇西未来处于凉州治下,各方治理关键事宜。

到了此时,以韩遂占领之金城与陇西大部,方正式宣布归于刘釜手中。

接手此间两郡地,刘釜要做的第一件事,即是帮助韩遂防备好已经开始扩散之地区疾疫。在疾疫防止方便,益州之内,早形成了完备的规章制度,具体协调处置事宜,他交给了伊籍和李严安排。与韩遂兵事协调,则由大将杨怀,同将领邓艾负责。

金城诸将中,除过继续与韩遂一道,驻守金城、陇西的十多名将领外,阎行等原韩遂部将,受刘釜任命重用,准备奔往梁山等多地。

当日间,在韩遂面前,刘釜再次关心起军将家庭安定问题。阎行等人,陆续表明将家庭继续安定于金城之意向。唯随行而来的一名叫王宽之将领,意外地表露出将家眷遣来驻地冀县之意。

这一出乎韩遂预料之事发生,使韩遂本人看向部将王宽的眼神,如同看一死人。

但最终,韩遂不得不应了下来。

实际上,王宽正是青衣卫特意策反之人,事到如今,于韩遂疑心之下,正好发挥效果。

而王宽之做法,以主动从韩遂手下脱离出来,完全归心于刘釜,开了先河后,韩遂部将之内,人心会更加动荡。

若曹操兵败袁绍、刘表,若他刘釜能击败刘璋,兵临关凉一样,这些年来,韩遂能牢牢握紧西凉大势,甚至数次打得马腾缓不过气,主要还在于之内部团结。

想要彻底瓦解韩遂于西凉势力,最为有效之法,自是内部开始。

如陈寿《三国志·蜀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所言般:“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在对待韩遂、马腾这等影响力巨大的关凉军阀上,接受之投诚是一方面,正在实行的心理战术是另一方面。

开花结果,非一日之功,刘釜对此有着足够耐心。

即于韩遂离开街亭,同伊籍等益州官吏,一道回往金城同日,从潼关而来的杨修,于大将刘枫看护下,终于是到达了陈仓。

距离街亭,不足两日路程。

这些年来,尤其在冀州战场上,杨修见过不少为战争蔓延下的荒凉之所。

可让他心惊的是,关中之地,即便十多日前,还有各处交战,然于时下,在益州军控制后,长安虽还以兵围,但各地逃难百姓回迁,田地耕种等多项事宜,已经有序展开。

杨修在行途之中,还专门问询过劳作百姓,以黎民百姓所言,对于益州军更多亲善。

不同以前的凉州军阀各部,益州军停驻之部,不仅不扰民,还在防备之外,帮助百姓耕作,同时于专门的荒山野地,开展军事训练,并如这些年来,于天下传遍的益州军风一般。

就是同令行禁止的朝廷军相比,在作风之处,更胜一筹。

谷于杨修看去,这可能也是益州军能在极短时间,很好控制关中战时区域的关键原因。

到往陈仓时,想起前番在冀州听闻的陈仓之战经过,再看向精神抖擞之益州驻军,以及城内城外正常往来之百姓,杨修长吐一口气。

大司空曹操,军师荀攸,皆以为等幽、并战事结束,待以修养,未来可举大势进军关中和凉州,逼迫益州牧刘釜退守益州,进而让许都朝廷控制整个北方,以绝对优势,南下击败孙策、刘表这等势力。

如果以钟繇、韦康之前于关凉进行一步,以笼络好关凉军阀,行使对本地控制。

如此这般,待来日许都朝廷再战,只要许之利益,重新策应,那从刘釜手中,夺取关凉,或很容易不少。

事实却是反之,凭着杨修于益州这些年来变化之了解,加上曾入蜀,与刘釜面对面相谈过,他很明确,刘釜于地方治理,于益州治理上,对世家大族之笼络只是其一,其二之基本,在于普通百姓之安抚,由此为之积累了最广大最基础之民望。

别看当下关凉之地,马腾、韩遂之属,名望颇高。但杨修有种特别感觉,依照刘釜过往,以绝对手腕控制地方,行以集权,马腾,包括在路上得晓已经投诚之韩遂,多半会为刘釜逐步瓦解。这里进行瓦解之根本,同样在于关凉之民!

总而言之,朝廷时下于关中失利,这等失利,未来难保不会成为冀、兖之地的巨大威胁。

杨修才能卓越,观事,观人,皆以准确,这也是他处于曹操军中,除杨氏身份外,为之重用的缘由。

一日半后,行途五日之久,也是刘枫受法正之安排,特意延长行程,杨修使团终于到达了街亭。

早得闻杨修代表曹操,从潼关而来, 刘釜是以做足了准备。

这次同杨修,也是同之背后曹操谈判,事关接下来数年,乃至十余年天下局面,此中慎重无可厚非。

他甚至在敌将荀攸还没有表露谈判意向前几日,即为诸葛亮,岳翁景顾,秦宓等人去信,咨询个中建言。

现在杨修到了,他同曹操间的隔空交锋,亦算刚刚开始。

而这一次杨修到来,同前几日一样,依旧是主簿仲长统,亲往街亭关城外相迎,当杨修到达街亭关城内时,刘釜携随军幕僚将领亲做接见。

一晃数年过去,复面见刘釜,杨修心情无法从脸上看到,在距离刘釜尚有数丈时,当先下拜道:“杨修见过刘使君,代陛下和曹公,问刘使君安!”

杨修实际代表曹操,但在名义上,仍旧是许都朝廷使,天子刘协使。于来往街亭路上,留守许都的荀彧就将相关诏书起草完成,并送于杨修手中。

这就是占有朝廷大义之好处,即便今日之朝廷,已非汉天子刘协之朝廷,但在同曹操没有完全撕破脸,便如刘釜,也必须承认。

杨修言道,刘釜面向许都方向一礼,并同杨修稍作寒暄,这才一同踏入官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