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天侠义传 > 第3章 .秘辛(1)

青天侠义传 第3章 .秘辛(1)

作者:烟水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包拯并不知道公孙策打算把他往炉灶里塞,但是自己说错了话,公孙策很生气,这点眼力见他还是有的。于是在公孙策有变脸趋势之前,他立刻换了一副脸孔,表情从轻松调笑瞬间改换成庄严整肃。

“公孙公子,你听我解释,我让这两个小的一起来商讨,自有我的道理。”

说着包拯也不管公孙策是否愿意听,便拉着公孙策坐在了就近的一把太师椅上。此时,公孙策坐着,包拯站着,并一脸严肃地看着他。

公孙策无奈,他又不能真的宰了包拯,只能郁闷地盯着对方黑漆漆的脸,冷冷地道,“快说。”

包拯的嘴角几乎不可察觉地勾了勾,立刻义正词严地说道,“先说白玉堂。我们两个是怎么认识的,一路上经历过什么事,想必他已经告诉你了。对于这个孩子,这一路上我都在细心观察。经过我的考校,可以放心,这孩子不愧是一个侠肝义胆的少年侠士。虽然有些年轻气盛,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嫉恶如仇,为了正义有怒犯天条的胆量。阿策,如果你信得过我,把这件事跟他说,一定不会出任何问题。相反,在关键时刻,他肯定能帮上我们的大忙。”

“怒犯天条。”公孙策眯了眯眼睛,打量了一下包拯,突然冷哼道,“听着怎么像孙猴子。”

包拯哈哈一笑,答道,“孙猴子是不好管,可这不还有你这个如来佛祖在坐镇嘛。放心,那孩子虽然脾气暴躁了些,却是个难得的少年英雄,定然不会让你失望的。”

公孙策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包拯一看他不再继续坚持,便趁热打铁地说道,“再说展昭。我对他自然没有你那么了解,不过这几天我也打听清楚了。这孩子也是出身富贵,家中还有老母在堂,另外还有两位兄长。这一次他留在你身边,主要是因为你帮他大哥洗脱冤情。”

公孙策挑了挑眉毛,深深地看了包拯一眼,“没想到你这块黑炭的耳报神还不少,不到两天竟然把我府中人的底细都挖出来了。”

包拯微微一笑,“这还不是小白整天跟他混在一起,那小子嘴不严,很容易就套出来了。”

“哼!”公孙策不悦地冷哼一声,“展昭就是个小糊涂蛋。他大哥是被冤枉的,我父既然是这襄阳府的父母官,我自然不能让他管辖之地出现冤案。洗脱他大哥的冤情本是我分内之事,他留下来并不是为了报恩,你想错了。”

包拯点了点头,正色道,“若果真如此,这展昭便更是难得。你想想看,你拒绝他留下报恩,他本可以一走了之。小小年纪有一身好武功,可以在江湖上扬名立万,是何等自由快活。但是他偏偏主动留下,为你作一个护卫。我看他的武艺已然在小白之上,却远没有小白的名气。可见,这孩子是个淡泊名利之人,更有一副古道热肠。这样的人,我们怎可以不用?”

“古道热肠我没看出来。”公孙策冷冷地道,“我只看出来他整天惦记着我们家的厨房。包黑炭,你也别把那个小笨蛋看得太高,那小子留下来,八成的原因是因为喜欢我们家的吃食,跟我,没什么关系。”

包拯一怔,公孙策的话让他想起了白玉堂这几天在他耳朵边不住的吐槽。什么展昭喜欢抱猫好讨厌呀,什么展昭整天忙着吃不跟他比武好可恶呀,什么展昭整天公孙大哥长公孙大哥短,把一个坏心眼的书呆子当偶像实在丢了练武人的脸呀。就是不知道,如果展昭听见了让他崇拜的公孙大哥吐槽他是一个吃货,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想到这里,包拯忍不住笑了笑,“阿策,不管因为什么,你要承认,这两个小子,是可以绝对信任的。”

公孙策不置可否,包拯继续说道,“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是武艺高强,江湖经验丰富,品格又绝对信得过。将来对付襄阳王,一定有大用处。”

包拯的话让公孙策陷入了思索之中,他眯着眼睛看着包拯笃定的表情,心中竟然也有些认同。白玉堂他不清楚,但是对展昭,公孙策还是有把握的。而且看这颗黑炭头的意思,他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想要让一颗黑炭改变主意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他是钦差,自己要是在这件事上反驳了他,也许他就不会再往下以实相告了。不能因小失大,公孙策想到这里,便点了点头。

包拯看到公孙策点头,也着实松了口气,情绪一放松,便忍不住再次口没遮拦了起来。

“所以说阿策,做人呢不能太功利。你现在就直接跟他们把事情坦白,省的事到临头再找人家帮忙,显得没诚意。你说是不是?”

“你说我功利?”公孙策一皱眉,眼刀又要飞过来了。

包拯一怔,刚想要改口哄一哄即将炸毛的公孙公子,却听见门外一阵匆匆的脚步声。

“包大哥你叫我!是不是那个什么公子又欺负你了!别害怕我来救你!”

“臭小白你不要胡说!公孙大哥是好人,怎么可能欺负包大哥!”

“他明明就欺负过很多次,哼!只有你这个傻瓜才相信他是好人!”

“你才是傻瓜!白玉堂你是个怕猫的娘娘腔!”

“你敢骂五爷!”

“骂你怎么样,有本事你抱一抱太爷呀?”

“我,我为什么要抱那只死猫!”

“哈哈!连猫都怕,你不是娘娘腔是什么?连静儿都不怕太爷,你连个丫头都不如!”

“静儿,静儿是什么鬼东西!我告诉你,有本事你拔剑跟五爷打一场!让你看看谁才是被打得满地找牙的那个!”

门外两个小的吵得不亦乐乎,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公孙策眉头紧锁,狠狠瞪了包拯一眼,“这就是你说的古道热肠,可委以重任的少年侠客?”

包拯的嘴角也有点抽,他无奈地笑了笑,急忙对着门外高声喝道,“你们两个小混蛋,还不住口,赶快进来!”

包拯这一嗓子还真灵,外面怕是要马上开打的局面刹那间就被控制住了。片刻之后,大门被一下子推开,一蓝一白两个身影好像两阵清风一样飘进了门。

“包大哥!”白玉堂一步窜到包拯身边,紧张地打量着包拯。

“我说他没事吧,你还不信。”展昭撇了撇嘴,慢悠悠地走到公孙策身边。

“你们俩真是走到哪里哪里就要遭殃,不能稍微安静一点吗?”包拯没好气地瞪了白玉堂一眼,然后对展昭挥了挥手,“展昭,你快去把门关上,包大哥有事要跟你们讲。”

“咦?包大哥你要讲什么?”展昭好奇地瞪圆了眼睛,白玉堂扶额,这个傻瓜,没听见让你关门吗?关完了再问不好吗?

此时,公孙策挑了挑眉毛,说道,“不要关门。”

“嗯?”包拯一怔,刚想要问公孙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却看见公孙策竟然快步来到窗边,打开了两扇窗子。

包拯心中一动,忍不住暗道,“聪明!”

说着,他也学着公孙策的样子,吩咐展昭和白玉堂帮忙,四个人一起动手,将书房前后左右所有的门窗统统打开。

之后,公孙策对门口的小厮道,“你下去,告诉所有人,一个时辰之内不准靠近书房。”

等那小厮走远,公孙策才转回头,对包拯道,“现在可以说了。”

“现在书房四周已经没有外人,若是有人想要偷听,远远走过来我们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果然是个好办法。”

包拯对公孙策竖了大拇指,公孙策的嘴角轻轻勾了勾,之后却不耐烦地催促道,“人都叫来了,你还不快说!”

“是是是。”包拯急忙笑着答道,“我这就说。阿策你猜得没错,我此行襄阳就是为了襄阳王而来,不过,却不是你想的那样,是为了扳倒这位王爷。”

公孙策微微皱眉,并没有搭腔。包拯看到公孙策微皱的眉头,脸色一正,继续说道,“我此来襄阳,是为了查清一件与襄阳王有关的案子。这件案子的发生很是复杂,要从今年的元月开始说起。”

包拯所说的案子是一桩十分离奇的案件。它的离奇之处有三。第一,发生的地点离奇。此案发生在皇宫大内,一座已经荒废了将近二十年的废弃宫殿之中。

第二,此案本身十分离奇。案发宫殿叫做玉辰宫,相传当年废弃之时宫内并没有主位娘娘,只有一些负责洒扫维护的宫女太监。当年因为偶然失火,宫殿烧毁,当时还烧死了一个宫女。

出事以后,当时的皇后娘娘,也就是如今的刘太后因为感念这位宫女无辜身死,又觉得玉辰宫不吉利,就将宫殿封存了。这一切本来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可是就在今年元月的一个夜晚,荒废多年的玉辰宫里竟然出现了走动的人影,还出现了女子啼哭的声音。

皇宫里隔三差五就会传出各种各样的怪声,经过查探最后发现都来自于玉辰宫。也就是说,玉辰宫可能闹鬼。

“闹鬼?”包拯讲到这里,白玉堂突然插嘴道,“这世界上怎么会有鬼呢?”

展昭附和着点头,“是呀是呀,我也觉得不可能有鬼,一定是有人故意捣乱!”

“子不语怪力乱神,神鬼之说的确不可轻信。”公孙策沉吟道,“何况一座已经荒废了二十年的宫殿,为什么突然在今年才开始闹鬼,这里面,定然大有文章。”

包拯微微一怔,他颇有些意外地看着面前的三个人,忍不住勾唇微笑,“莫非我大宋的明白人全在这间屋子里了?”

“此话怎讲?”公孙策挑眉道。

包拯微微一笑,“我只是突然想到,若是当初你们也在宫内,定然不会被那些鬼神之说左右,或许案子也不至于拖延至三个月之后,才有了一丝转机。”

“哦?”公孙策微微皱眉,“竟然拖了三个月之久。”

“皇宫闹鬼,宫女太监自然不敢隐瞒,便先报到了太后那里。”包拯解释道,“太后当即命令所有人对皇帝封锁消息,在派人查探的同时又请道士和尚前来降妖捉鬼,闹腾了两个多月却依然没有转机。最后,终于惊动了皇上和八贤王。”

公孙策一怔,“莫非,就是八贤王找到了你,而最后审清这起闹鬼案的人,就是你?”

包拯微微一笑,“阿策,你猜对了一半。”

公孙策一愣,“何意?”

“八贤王的确找到了我,但是我并没有审清此案。”

“没有?”

包拯摇头,“确实没有。因为这件案子非常离奇。他最离奇的地方就是,审到最后,竟然跟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人产生了干系。”

公孙策眼神一亮,“莫非,就是襄阳城的这位王爷?”

包拯脸色一正,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