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天侠义传 > 第13章 .拖延(2)

青天侠义传 第13章 .拖延(2)

作者:烟水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涪王赵延美是大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四弟。如今太祖太宗两兄弟都已作古,甚至连太宗之子,三帝真宗都已经过世过年,赵延美在皇族之中无疑辈分最高,如今已经年过八旬,早就是一位专心在家颐养天年的闲散王爷,已经多年未曾在人前露面。

谁也没想到,今日这位老人家竟然会出现,而且还会说出这样让人胆战心惊的话来。

对于刘娥来说,赵延美的出现的确是一个大麻烦。若是在朝庭上的影响,刘娥并不惧怕宗室中的任何成员。若论才干,论对朝局的掌控,即使是八贤王都无法完全压制这位不让须眉的刘太后。

然而赵延美说的事情并不是朝局,而是皇室血统。以赵延美的身份来过问这件事,甚至比八贤王亲自出面还要够分量。刘娥就算再强势,也没办法阻止赵延美参与过问这件事。按照辈分,她还要称赵延美一声皇叔呢。

赵延美的出现让情势瞬间转变。包拯的脸上神情略松,刘娥经过短暂的紧张之后也很快缓和下来。老爷子上了年纪,赵祯让他上座,他出于对皇帝的尊重自然推辞了一番。后来还是赵祯坐了上座,赵延美才挨着皇帝坐了下来。不过这么一来倒把太后挤到了上垂手的位置上。

刘娥自然不敢在赵延美面前托大,坐在下座之上陪着笑道:“皇叔今日怎么有雅兴进宫呢?”

赵延美摸了摸白胡子笑道:“太后啊,我比不得你每天要帮着皇上处理国家大事。每天日子清闲,一把老骨头也不喜欢折腾。这一次要不是这个包小子跟我说有一桩涉及到皇室血脉的大事让我来听审,怕是我也不会舔着长老脸出来讨人嫌呀。”

刘娥故作一愣,笑道:“哦?莫非皇叔认识包拯?”

赵延美笑着摇了摇头,“以前不认识,现在不就认识了嘛。我说侄媳妇,我听包小子说,这案子的起因还是发生在后宫呢。不如你先跟我说说,宫里面怎么会闹鬼呢?”

刘娥眉头一皱,先是看了包拯一眼,心念几转却依然猜不透包拯跟赵延美是怎么搭上线的。不过,刘娥到底不是普通妇人,心中虽然已经有些忐忑,却依然十分坦然地道:“皇叔所说的这件事,不过是一桩无稽之谈。玉辰宫二十年前的确曾经起火,还烧死了一个值守的无辜宫女。不过这闹鬼之事却纯属无稽之谈,更有可能是有心之人故意造谣。这件事从一开始我就明令禁止谣言外传,只是不知为何偏偏被有心人故意传播,竟然传到皇叔耳中,没的污了您老人家的耳朵,实在是可恶的很。”

说到这里,刘娥微微冷笑,瞥了包拯一眼。

赵延美微微一愣,抖着胡子也看了看包拯,道:“包小子,你昨天可不是这么跟我说的呀。怎么太后说你造谣呢?”

包拯急忙道:“王爷明鉴。包拯是皇上亲封的钦差,奉旨查办玉辰宫闹鬼一案,已经将此案的内情查得清清楚楚。若是王爷不放心,可以听包拯一言。”

“哦?那就说吧。”说着,赵延美含笑看了刘娥一眼,“侄媳妇,咱们一起听听?”

刘娥眉头一皱,不悦地道:“皇叔,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说出来未免不成体统。”

“唉?”赵延美一撇嘴,白胡子翘了几翘,笑道,“既然是皇上让查的,肯定有他的道理。再说了,就算当个故事听一听也能解闷儿不是?侄媳妇就当满足我老人家的好奇心,让包小子讲一讲好了。”

刘娥知道,赵延美既然决定要听包拯讲述案情,就很难改变了。她不能太过阻拦,否则就显得过分心虚。刘娥微微一皱眉,只能点头道:“既然如此,包拯,你就说吧。不过你要记得,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能胡言乱语,否则,小心本宫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包拯先是看了太后一眼,不卑不亢地道:“包拯谨遵太后懿旨,一定会有一说一,实话实说。”

刘娥微微皱眉,不置可否地错开了眼神。包拯深吸了一口气,在心中将目前的情况再次理顺了一遍。

赵延美的出现让他有了一个讲述案情的机会,但是从刘娥的态度看来,原本打算好的缓冲时间已经不会再有了。审案,只能在今天。若不赢,便只能万劫不复!

可是,眼下虽然他的手中掌握了很多情况,却失去了重要的李萍。李萍如果不出现,没了原告苦主,这案子还要怎么审呢?更何况这个案子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物是人非,当初的一干证人都无处查找了。只凭着自己的推理和一面之词,怎么可能给堂堂太后定罪呢?

包拯的脑海之中纷繁杂乱,他看了看偏殿之中的几个人,太后,郭槐,皇上,自己跟公孙策,还有涪王赵延美。这几个人之间的博弈,能否让李萍的沉冤得雪,能否让二十年前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呢?

突然,包拯的心中微微一动,一个大胆而冒险的想法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他微微一皱眉,突然盯住了郭槐,冷冷地道:“这件事要从四个月前玉辰宫突然闹鬼开始说起。当日,我奉八贤王之命进宫查访玉辰宫闹鬼一案。为了不引起骚动和怀疑,我打扮成一个驱鬼的道士。可是没想到就在玉辰宫之内,我竟然亲眼见到了那个鬼。”

“鬼?!”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了已经,郭槐更是忍不住叫了出来。

包拯微微一笑,从容地答道:“这只鬼见到我之后,口呼大人,跪倒喊冤。说他要状告一个人,说正是那个人在二十年前放火烧了玉辰宫,害他委屈枉死,以至于冤魂久久不去,才在玉辰宫中闹起鬼来。”

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听说过这种事,包括一直跟包拯一起调查这个案子的公孙策。此时,见到包拯说的笃定,公孙策忍不住心中打鼓。心道,莫非这家伙被情势所逼,情急之下竟然开始胡言乱语了不成?

“一派胡言!”此时,郭槐狠狠地瞪了包拯一眼,叫道,“真是一派胡言!天底下怎么会有鬼魂告状这回事?包拯,你妖言惑众,应该被立即处死!”

包拯微微皱眉,盯着郭槐冷笑道:“方才是太后说的,京中盛传包拯可以日审阳夜断阴,可以令乌盆说话,冤魂喊冤。怎么如今一个区区鬼魂告状就会令郭总管如此大惊小怪,莫非,是你心虚?”

“你!你胡说!”郭槐的脸上闪过一丝紧张,皱纹堆垒的老脸上,神色几变,愈发苍白起来。

刘太后挥了挥手,让郭槐稍安勿躁,之后,她看了包拯一眼,淡淡地道:“包拯,你说那鬼跟你喊冤告状,说有人害死了他。那么,他要告的是谁,那人又是怎么害死他的?那个鬼生前又是什么人?他都跟你说了吗?”

包拯在平地之中踱了几步,目光一一扫过众人的脸,最后对着公孙策眨了一下眼睛。公孙策心中一动,电光火石之间,他似乎突然想通了包拯打的是什么主意。

只见包拯冷冷地盯住了郭槐,黑脸一沉,严肃地道:“那鬼所告之人,就是你,郭总管!”

“什么?!”郭槐大叫道,“你胡说!”

“话不是我说的,而是那个鬼。”包拯冷笑道,“郭总管可知那鬼魂姓字名谁?”

包拯话音未落,郭槐便嚷道:“谁知道他是谁?反正他说的一切都是胡言!”

“是不是胡言,郭总管听过他的名字再说也来得及。”包拯笑道,“那鬼说他二十年前在宫中当差,与郭总管还算得上半个同僚。他姓秦,名凤。”

秦凤这个名字一出口,包拯便敏锐地察觉到,郭槐的脸吓得一白,刘后却微微皱了皱眉,思索了一阵才点了点头。显然,他们都想起了秦凤这个人。

知道就好!既然没了李萍这个原告,那么借助玉辰宫闹鬼和包拯会审鬼的谣言,将秦凤这个真的被大火烧死的冤魂塑造成原告,岂非十分合适?

“秦凤?”此时,一直听包拯讲故事听得津津有味的老爷子赵延美突然插言道,“这名字听着挺耳熟啊?郭槐,这个叫秦凤的小子我好想还见过。他是不是当初管着记档处来着?”

“王爷您说的是。”郭槐急忙站出来,对赵延美道,“秦凤与我同年进宫,当初一直在记档处,负责管理先帝后宫嫔妃的侍寝记录。”

听到郭槐的话,包拯微微皱眉。这倒是一个新消息,之前寇珠和李萍都没有说过,原来这个秦凤在宫里做的是这个差事?包拯下意识地看了公孙策一眼,果然,见公孙策对着他点了点头。显然,他们又再次想到了同一个问题。

不过眼下还不是深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摆在他们两个人面前的情势,依然十分严峻。用鬼魂告状当借口只能拖延一时,绝不能支撑到底。就算能吓住郭槐,也绝对解决不了刘娥。李萍,到底是死是活,她还能不能再出现呢?

包策二人心中忐忑,因为李萍的生死依然是这件事成败的关键。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此时在汴梁城的另外一个地方,他们的小兄弟展昭和白玉堂,已然发现了这个让他们两个人想得头痛的关键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