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228章 求和?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228章 求和?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2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天后,环球航运的公告便在各大港口传开,并且受到华人的一致赞赏和欢迎。

在青岛的一家农产品贸易行里,老板牟德福便对属下说道:“以后我们向南方贸易的花生、豆油等产品,全部用环球航运的船只运输。”

属下连忙说道:“好的,掌柜。那最近他们不是说将运费捐给江淮地区的灾民,您看是以你的名义捐赠,还是以我们商号的名义捐赠?”

牟德福马上说道:“自然是以我的名义捐赠,但是得带上我们商号,这个又不难!”

“没问题我已经打听好了,他们保证捐出之后,还会拿出凭证交还给我们的。”

“好好,这个环球航运的老板做事真不赖!”

虽然牟德福‘贪名利’,但也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愿意做慈善的商人。

名利心,是谁都有的,包括陈光良也是如此。

所以陈光良正是抓住这一点,制定的这一次营销方案。

与此同时。

陈光良已经让《东方日报》登报配合此次的‘募捐活动’,将环球航运在全国各地的客户捐赠名单,进行登报。

之后,再连同接受款项的单位凭证,以及当期的报纸,给每一个客户拿一份纪念。

这样一来,陈光良也算是在募捐了。

不过他不能将如此庞大的资金,算在上海赈灾会里,那样可能会抢杜月笙的风头。

所以这些‘客户名义’的捐款,直接分散的捐到政府募捐组织去。

一时间,上海的码头也传来陈光良此次的高明赞叹声。

“我错了,我一开始以为陈光良在怡和、太古的打压下,很难有所作为。现在才明白,陈光良的胆量、魄力都是我们华人的佼佼者,又怎么会落败呢!”

“是呢!陈光良这一招高明,换做我是需要运输的客户,我肯定选择他们航运公司,同样的价格,却可以留得捐款慈善的名头,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这个事情截止到什么时候呢?”

“不清楚,但应该是要将这场华洋航运的战争打完,或者等这次救灾结束吧!”

“这怕是得几十万大洋吧?”

“保守一点,怎么也得五十万大洋。”

“我的天”

在环球航运的办公室,陈光良也翻阅着账目,目前六条船都已经正式运营,原本该财富滚滚而来,但他现在却还需要考虑拿钱坚持下去的问题。

六艘船购入价也就39万美金,就算成本160万大洋。

前期环球航运经营了半年多,投入不少钱,当然也赚了11万(7万多运费、4万卖船利润),勉强可以打个‘平’。

这样在环球航运的账户上,也就还有40万大洋不到(共计投入200万大洋)。

接下来,他们要开支油费、工资、车船、海关、码头等费用,为了站稳两条航线,环球航运业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不过好处是既满足陈光良的慈善之心(不是他的名义也无妨),也可以击败怡和和太古的阴谋。

广州湾的两条船运营,总归是有利润的;而且一旦到了10月份,那两条船就可以去东南亚运送甘蔗,大赚一笔不是问题。

再将广州湾的两条船算进来,资金坚持到明年1、2月份,应该问题不大,不需要陈光良再输血。

9月15日,星期二。

陈光良招来胡金顺说道:“今天先把我们的棉纱期货平仓,从明天开始每天抛空150万的单子,三天半500万。另外,正式行动后,通知杜先生一下。”

此时的棉纱价格,已经冲到245元,价格应该也到顶了。

胡金顺马上说道:“好的,我去安排,那要不要缓一天通知?”

陈光良笑道:“你这样做就小气了,既然要和人家一起行动,自然应该同时告知。”

“好的,我明白了,我一定亲自告知杜先生。”

胡金顺还是打了一个时间差。

他相见杜月笙,也得麻烦一下是不,虽然事前杜月笙已经知道要和陈光良一起做一票。

陈光良也不再管这个,毕竟这次做空棉纱,不过是因为918事件的发生,他赚一笔而已。

几十万大洋,赚的也不多,赚的也是那些投机者的钱。

他最近捐款的资金,算是从棉纱期货做了。

当天。

长江钱庄平仓100万大洋的棉纱期货,获利5万多大洋,这前后做多棉纱期货,也算是赚了8万大洋左右。

小赚8%。

主要是纺织大亨们从6月份就开始抬高价格做多,他们才是赚的最多。

休市后,诸葆忠第一时间也将陈光良的动作告知老板荣宗敬。

荣宗敬少做思考后,说道:“区区一百万左右,无需担忧,人家可能也只是来小打小闹一场。不过他若是和杜月笙联手,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我。”

诸葆忠点点头,说道:“没问题,荣老板”

荣宗敬担心陈光良和杜月笙联手,让他们这些纺织老板措手不及,若只是小打小闹,那倒一点事也没有。

毕竟这纱交所成立初衷,就是为他们纺织业老板降低成本,可不是外人投机赚钱的初衷。

与此同时。

怡和大班杜百里、太古大班施约克,两人这一次都带着属下,来到会议室开会。

事情严重了!

杜百里愤怒的说道:“可恶,这个华人居然煽动华人抵制我们,该死!”

显然,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环球航运可没有煽动抵制列强的航运公司,而且陈光良向来不会这样做,他追求的是公平竞争。

至于以民族团结为纽带、支持国货为宣传,这些也是属于合理范畴。

但这一次,陈光良是以‘慈善’的名义,来拉拢客户。

光明正大。

施约克沉稳的说道:“当务之急,是该如何应对的问题,如果继续下去,我们的业务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我的意见是——和谈,与环球航运进行谈判。”

众人大吃一惊,这前后还不到一个月时间,风向就已经转变。

杜百里脸上无光,嗡声说道:“不急,我要看看他能坚持多久,或者说他是外强中干呢?”

话虽然还有些强硬,但明显已经軟下来。

施约克闻言后,倒也没有反对,毕竟现在大家的价格一样,虽然环球航运站稳了脚步,但不能说是胜利。

因为不是每一个商人,都会在意‘捐赠留名’,还有不少华商更在意各种服务和管理,选择相信他们洋行。

但今天的会议,也定下一个基调——如果陈光良能坚持一阵,那么怡和、太古一定会选择和谈,重回原来的价格。

第二天,荣宗敬、聂云台、穆藕初等纺织大亨不得不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荣宗敬开口说道:“今天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吧,陈光良和杜月笙在联手抛空,手笔之大,让人值得怀疑他们的动机,莫非是要操纵棉纱市场?”

他们将纱交所视为自己的自留地,岂会容忍其他人染指。

聂云台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反着做?”

荣宗敬说道:“但任由他们这样操作,棉纱价格势必会被打压,我们手中都拥有充足的棉纱包。所以,我们至少应该稳住市场,让他们的计划做空。”

穆藕初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杜月笙一直想彻底掌握纱交所,若是让他此次获胜,不知道其该如何嚣张呢!”

聂云台担心的说道:“只是陈光良这个人,向来少有失手,据说其在标金、公债市场都是常胜将军。他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才会卷入这一次棉纱抛空?”

荣宗敬分析了一下,说道:“我们看涨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旺季马上到来;第二,大水灾导致棉纱减产。综合下来,棉纱维持在240左右,是没有问题的。”

大家心想也对,便纷纷决定一致行动,维持目前的价格。

倘若有人跟风,那价格自然自然就会推高。

第三天。

纱交所的火药味很重,纺织大亨们联手买进,让很多人嗅到不一样的味道。

这其中就有贸易大王、投资大王叶鸿英。

早年,叶鸿英筹集巨资,开设源来号,经营进出口贸易,直接从日本进口海参、鲍鱼、鱼翅、干贝、虾米、海带等商品批发给“行家”(小型批发商),并经营出口木材、棉花、海蜇、金针、木耳等商品。

积累足够的资本后,其做起了投资家,在上海先后投资的工商企业有:申大面粉厂、立大面粉厂、永豫纺织厂、荣大织布厂、永茂轧花厂、华商电气公司、华兴保险公司、华安保险公司、华成保险公司、源裕花行、源丰花行、源盛花行等;投资的金融企业有:通和银行、正利银行、正大银行、正华银行、正义银行、国安信托公司、元大钱庄、福泰钱庄、信康钱庄、泰康钱庄、源安钱庄、明德钱庄、怡丰钱庄、晋德钱庄、瑞元钱庄等多家。

叶鸿英此前先后参与创办了华大商业储蓄银行和正利商业储蓄银行,还在几家钱庄拥有股份。1927年,地处SH市华界的南市繁华地带,有一家新银行挂牌开业,名称叫做正义商业储蓄银行,规模不大,仅有股本25万元,以叶鸿英为董事长,朱嘉瑞为经理。

正义商业储蓄银行开业后的几年中,经营颇为不顺,业务进展迟缓。

眼见同行们纷纷赚到钱,一直不保守的叶鸿英,看到当时有不少银行通过投资证券业、进行政府公债买卖而获取了大量利润,非常羡慕,也想跻身于公债市场去搏一番。尽管他一向经营作风稳健,即使过去在BJ政府大肆发行公债时期也未参与其中,然而这次为了改变银行的经营现状却不惜去赌它一把。于是,他不顾经理朱嘉瑞和其他股东的劝阻与反对,以较高的利率向同业拆进100多万元资金,全部投进了证券交易所进行投机。初战告捷,第一笔交易赚了,随后的第二笔、第三笔又连连得手,银行的经营状况也很快有所转机。

而此时,叶鸿源主持下的正义商业储蓄银行,更是大手笔买进了棉纱期货。

“我们马上也继续买进,看来纺织大亨们联手,要教训杜月笙和陈光良了!”叶鸿英对朱嘉瑞说道。

朱嘉瑞马上提出警示:“老板,我们已经持有不少多头的筹码了,若是再买下去”

叶鸿英早已经是赌徒一个,前面的胜利让他冲昏了头脑,此时说道:“怕什么,现在大家都做多,就那么几个人在抛空,价格还会涨的。”

“好吧”

毕竟只是经理,又不是老板和股东,朱嘉瑞最终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此时的交易所。

“涨了,涨了!”

“243.5元(包)”

“还要涨,要涨到250、260,冲啊,犹豫就晚了!”

“快买快买,再晚就买不到了!”

交易所的情况,很快被多方占领,毕竟此时外围条件也站在多方上。

杜月笙看着这种情况,却一身不吭的离开。

他既然相信了陈光良,那么他就不会害怕,所以叮嘱属下继续抛空。

杜月笙此时抛空的数额,和陈光良大致相等,不过他打算抛空五个交易日以上,他赌性更大。

第四天。

今天是9月18日(星期五),市面上并没有流通什么消息。

据陈光良了解,918事件是晚上发生的,所以市场自然不会有什么消息。

至于英国脱离金本位,应该是在最近几天。

愚园路东段,东方报业大厦。

这里已经是靖安寺向东地段,和南鲸西路有平行重合,不过毕竟不是南鲸西路,故价格也不过是3~4万每亩的样子。

但就算如此,也比三四年前,翻了五倍左右。

而东方报社当初仅以一万多买下的两亩多土地,再加上投资的这座八层写字楼大厦,价值已经是增长很多。

如今东方报社自己用三层大厦,其余五层租给陈光良旗下的企业,仅租金收益一年就在2万大洋。

在报业大厦的八层,陈光良坐在办公室里。

由于很多企业都搬到这个写字楼办公室,他无需跑很多地方,也只需一间办公室即可。

当然,‘平安银行’成立后,是要去银行街办公的。

“老板,目前您旗下的企业资金情况是比较优等的,只是你已经将物业资产、汽车资产已经全部抵押.”郭德明正在做财务汇报。

长江钱庄,如今已经拥有一个非常专业的‘会计’、‘财务’、‘审计’团队,由郭德明领衔,对陈光良旗下所有企业进行财务上的进驻。

也就说是,后续各家独立的企业,其财务都会受到长江钱庄的监督和指导。

但是,陈光良有一些财务活动,是以私人名义进行的,例如向汇丰、渣打的两笔贷款,以及价值210万的标金;而且,平安银行也不属于长江钱庄管,这里也有100万资金。

“无妨,这两部分资产虽然是抵押,但我是兑换的黄金,存在SH市的保险柜中,不存在风险。”

郭德明马上说道:“这样一来,您各家企业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具体方面的情况是.”

他一一汇报起来,当然也指出一些小问题,并已经指导旗下企业财务予以纠正。

长江地产、香格里拉饭店、长江出租车、环球航运、维他奶、东方报社、时代影业,这些为‘一级公司’;

长江物业、长江车行(母子公司调换)、环球贸易、捷瑞煤球、同昌车行、贾汪煤矿、时代电影院、制糖产业等,这些是‘二级子公司’或‘联营’企业。

像一级公司的重资产企业——长江地产、香格里拉饭店、长江出租车、环球航运,自身是没有负债的;而且前三家企业,业务也已经走上正轨,属于稳定盈利。

整体来说,目前没有压力!

“嗯对了,最近我让各家公司的捐款,这个账目有无记上和对公司经营是否有影响?”

“都已经记在财务账上,对公司财务没有影响,反而对公司经营有不少好处,首开公司捐赠的先河,据说SH市不少企业纷纷效仿。”

陈光良也还是进行了募捐,不过他和杜月笙不同的募捐方式。

杜月笙募捐的方式很多,在戏院登台唱戏,在跑马场发行香槟彩票,在赌场组织募捐,劝人家将礼金捐出,各种各样的募捐,最近经常占据沪市的头条。

原来,杜月笙想真正打入上海工商界的圈子来,他原来毕竟是流氓,工商界虽然给他面子,但心里肯定看不起他。

再加上英国领事曾经说过,青帮已经控制法租界,引发法国本土的反应——决定撤换法租界的管理高层,另外派人来治理,首当其冲的便是打击杜月笙等人的‘灰色产业’。

所以,杜月笙这次权利赈灾,也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凭借这份声誉,入选上海工商会的会员。

但陈光良募捐的想法不同,他是因为看到‘赈灾委员会’缺钱,动了恻隐之心。

而且,他不公开募捐!

所以在第一次捐款10万大洋后,他让旗下的企业一共拿出15万大洋,以各家公司的名义,再8月底陆续送到‘上海商会赈灾委员会’,这里便是25万大洋。

其后,再让管理层自行考虑捐赠,不考虑员工捐赠,又凑集了5600多大洋,还让自己的家人募捐了5000大洋。

所以截止目前,陈光良已经为上海商会赈灾委员会凑集26.06万大洋。

航运公司虽然也要捐,但资金肯定慢一些,其次也不是以他的名义捐!

虽然这个资本还比杜月笙少,但至少钱基本都是陈光良自己捐赠的(公司也是他的),所以这样一来,即给了杜月笙面子,又不至于心底有亏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