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208章 家事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208章 家事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12月6日,陈光良已经回到沪市。

此行去粤省,前后花费一周时间,可谓来去匆匆。

回沪的这一天,恰逢周六上午。

陈光良在家先是洗了个热水澡,随后给各家公司打去一个电话,便来到一楼的餐厅吃午饭。

“少爷”

“嗯”

佣人纷纷打招呼,陈光良也和气的回应。

阳光家园的这幢别墅,已经有四个住家佣人伺候。但在这期间,差不多有九个佣人陆续来做事,最后也就留下这四个。

只要陈光良不满意,立即将佣人开除,换新的佣人;一般三个月能留下来的,那基本就是长期性质了。

这也是一种‘试用期’的体现。

饭桌上,杨慧说道:“今天我们吃淮扬菜,有水晶肴肉、干丝鸡汤、龙眼火腿、清炖蟹粉狮子头。”

在上海的餐饮中,西餐无疑是最高档,不少富人请客以吃西餐为荣;其次是最受欢迎的粤菜、川菜、本帮菜、淮扬菜;最后便是杭州菜、宁波菜、福建菜、潮州菜。

在陈家,一般是烧制川菜、淮扬菜、宁波菜、本帮菜。

陈光良坐在主位,先喝了一碗鸡汤干丝,便满意的说道:“清淡点,正适合!”

杨慧乘机说道:“外面兵荒马乱的,吃不好,穿不好,以后少出那么远的门。”

她如此说,也是担心家里的主心骨,而且大儿子还没有结婚。

陈光良笑道:“这个世界,不是我们能龟缩在租界,就可以平安无事。反而,要多出去走走,了解国家和海外的形势,关键时刻才能做出最好的判断。你们一辈子教导光聪不要惹事,胆子都给他吓小了。”

杨慧语气小了一些的说道:“平平安安的活着,也没有什么不好!”

陈光良不太想和老太太争论,毕竟他现在是一家之主,要真把老太太接到香港去,她也不会反对。

反倒是陈光聪这时候开口道:“妈,我们在乡下时,穷人哪有平平安安的活着,谁不想欺负你一下,要是来个自然灾害,饿死多少,病死多少。而这有钱人更是没法平平安安,谁又不想趁火打劫。”

对大儿子,杨慧是不敢大声说话,但对这小儿子她却提高声音的说道:“照你这么说,那这人是没法活了!”

陈光聪认真的说道:“当然有法活,只是凡事都要思考和打拼,这样才能活的像人样。”

在大哥的三年培养下,陈光聪也总算小有收获和进步。

面对小儿子的‘教育’,杨慧没好气的说道:“臭小子,还教育起你妈来。吃完饭,感觉把多的肉和菜,给你二舅家送去。我们现在是发达了,家乡的那些穷亲戚也不要忘了,你们老爸说过一句话,做人不能忘本。”

陈光良皱眉道:“来沪的亲朋好友,我不是都让二舅和光聪安排在车行和工厂做事么,你还掺和什么?”

又不是不照顾来投靠他的亲朋好友,有劳力就去车行拉车,长江车行的租金低,日子还是可以过的;亦或者机灵点的,就进维他奶工厂做工人。

面对大儿子的警告,杨慧又小声了一些,说道:“有些是实在亲戚,虽然有份工作吃穿不愁,但这没个好地方住,我和你二舅就张罗着给他们租房,几家挤一挤,总比住在棚户区好。这些人回家去讲,你也有面子不是!”

陈光良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谁不是住棚户区过来的。在这个上海滩,亲朋好友都是给介绍个工作,便已经算是照顾。谁要是有真本事,扶一把也没事;要是没本事,能吃喝也就不错了。不要说我绝情,哪怕亲弟弟没本事,我也给不了他有钱人的生活。”

杨慧只能说道:“知道啦,我心里也有数!”

陈光良点点头,也不再教育老妈了。

他给杨慧每个月是2000大洋的家庭开支,但他对生活其实要求也不高,所以钱肯定是很充足的。

毕竟这个时代,年入400大洋的家庭,已经算是普通的工薪家族(夫妻双工薪)。

根据SH市社会局今年对随机抽样的305户工人家庭进行的调查统计,在年均收入400元的家庭消费需求结构中,居民全年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例约为53.2%,而杂项支出则占24.6%,其中用于纯粹的娱乐费用为2.40元(电影、戏剧)。

也就是说,普通工薪家庭,一年的生活费才210多大洋。

所以杨慧手中的资金还是很充足的,这才有她进一步去帮助那些亲戚的本领。

吃完午饭,陈光良打算午睡片刻便去公司一趟。

这边,陈光聪将一些蔬菜和肉食,搬到三轮车上,随后骑上朝着附近的二舅家赶去。

虽然陈光良也为杨慧、陈光聪安排了保镖,但陈光聪有时候图方便,不会叫保镖跟着,更何况是出这种近地方。

但他做事也学聪明了一些,骑着三轮时,会压低帽子,带着一些谨慎和低调,从北门穿过。

“二舅在家吗?”

“光聪来了啊,你大哥回来了没有?”

杨青山笑着接过东西,随后将陈光聪请进家里。

杨家现在住的是租赁房子,不过很快就可以搬到买的‘新城花园’去住,届时生活品质又不一样了。

而且,杨青山现在是车行的管理人员,一周就上五天班,非常的自由,薪水加分红也有150大洋。

“上午回来的,中午一起吃了午饭,正在午觉,估计下午要去公司。”

“他也是够辛苦的,基本不怎么休息!”

二舅妈打趣道:“人家现在还没有成家,等什么时候成家了,就不会那么拼了!就是不知道,你大哥什么时候成亲?”

陈光聪恭敬的说道:“这个事情他没有讲.对了,表妹呢?”

二舅妈朝着房间里喊道:“秀英,你二表哥来了,死丫头,磨磨蹭蹭的,不知道在房间做什么!”

陈光聪连忙说道:“二舅妈,表妹是女孩子,又这么大了,您不该这样说脏话。而且,我们两家现在也算有身份的人家,让外人听见会笑话的!”

二舅妈一愣,随即笑道:“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跟你大哥有一点像了。”

随即,叫上杨青山,把肉食和蔬菜搬进厨房,留下陈光聪、杨小虎,以及刚出来的杨秀英。

“招待下你表哥”

“知道啦,我就稍微收拾下,妈你就在外面编排我的不是!”

二舅妈欲言又止,收了回去。

到了厨房,她终于憋不住,对杨青山说道:“你说秀英和光聪有没有可能?”

杨青山皱眉道:“两人倒是合得来,就怕光良那一关过不了啊!”

二舅妈马上说道:“我就不信啦,自古以来,表哥表妹结婚的比比皆是,要真是生出来是傻子,那岂会流传那么久!我看啦,当初是光良没有看上秀英,才找的这个说词。现在不一样了,我看光聪对他表妹挺好的!”

杨青山稍微思考一下,说道:“这秀英的态度也很重要,不然光良为什么供他们姐弟读书,说白了,这婚事由不得我们的。”

他们虽然是父母,但有个强势的表哥,在培养表弟表妹。

二舅妈说道:“那还不简单,让两孩子先谈,若是两人都有意,我不信光良这个大哥还真棒打鸳鸯。你说我们这个闺女,现在又是读书,又是学大家闺秀,能随随便便嫁个穷小子么。这光聪就不一样了,再怎么也是光良的亲弟弟,现在读书做事也学他大哥有模有样,我们不能在错过这个机会了啊!”

他们家现在的生活,也就是个中等家庭。

这要是把闺女嫁进陈家,不仅两家关系更加亲近,这以后的生活也是会更加的好。

“理是这个理,不过再等等,光良没结婚,这事我们先不谈。等光良结婚,我们再去姐姐那里试探一下,让姐姐给光良说,总不会错。”

“你还怪聪明的!”

两口子都有意,那外面的情况呢!

陈光聪和杨秀英、杨小虎在客厅谈话,聊了一会,他主动说道:“表妹、表弟,下午要不要去看电影?”

十六岁多的少年,正是青春期。

平常陈光聪不是在上课学习,就是周末最后一天去车行帮忙,偶然一天发现,原来表妹也是很优秀的女子,便心生仰慕,但也只能放在心底。

杨秀英并没有察觉这种变化,只是爽快的说道:“好啊,最好坐汽车去,这天坐黄包车好冷!”

陈光聪笑道:“这还不简单,等会我们挂个40000电话,汽车就有了。”

已经十四岁多的杨小虎在一旁说道:“二表哥,你家里不是有一辆车么,干嘛还要叫车?”

陈光聪马上攀着杨小虎的肩膀,亲近的说道:“那车平常拉我妈出门,又拉我们去上学,总得让人家休息休息。更何况,40000电话很方便,你们弄门口那附近,就有个代叫网点,几分钟就到了。”

杨秀英在一旁也说道:“小虎那是虚荣心作祟,他还给同学吹嘘,是自己家的车呢!”

杨小虎脸一红,不服气的说道:“我不信你不是这样说的?”

“呸”杨秀英教育道:“小小年龄不学好,就喜欢撒谎吹牛,我让表哥好好教育你一顿。”

杨小虎顿时害怕了,他最怕的就是陈光良。

陈光聪一听,马上跟着杨秀英的话,松开杨小虎的肩膀,随后认真的说道:“小虎,这事你该改改了,人家要是信以为真,让你安排车一起出去玩,岂不是露馅。更何况,我们现在认真学习,将来要凭自己的本事去赚钱。”

“二表哥,我错了,你们不要告诉表哥了。”杨小虎低头说道。

杨秀英这才满意的说道:“知错就改,还是个好孩子,这次就放过你。二表哥,以后你不要惯着他!”

陈光聪马上说道:“嗯小虎年龄还小,慢慢来。”

看得出来,杨秀英对陈光聪还没有那种想法,更多的是兄妹之情。

甚至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杨秀英会旁敲侧击的问陈光良之事,这无疑让陈光聪有些酸酸的。

当然他也明白,自己和大哥的差距确实大,唯有好好努力读书,才能让人刮目相看。

事实上,陈光聪确实做到了一些,他已经开始读中学了。用了两年半,将小学六年的课程读完,当然这也理所当然,毕竟是成年人的思维,以及小时后也读过一年半的私塾。

陈光良没有心思去管那些小家伙的事情,反正他每次都会在聚会时,给三个弟弟妹妹讲很多道理。

对自己的亲弟弟,更是严格要求,这也是陈光聪能在今年下半年,就开始读中学的一个原因。

按照陈光良的计划,陈光聪至少也得读到1936年,高等中学毕业。届时年龄也22岁了,就可以出来工作。

平常,周日和寒暑假,都会让其参加工作,积累经验。

下午,陈光良来到长江地产的写字楼。

出差一周时间,各家公司运转正常,都没有出什么问题。

在办公室里,看了一下物业资产方面的资料,他心中踏实一些。

最近他考虑到一件事情,抗战期间,如何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资产。

因为陈光良知道,1937年去香港,也只能待到1941年,又得去奥门避难(他本人可能到处跑,家人是这样安顿)。

在这期间,将财富带到身上是不可能的。

而如果将资产大量投向美国,也会在1941年遭到冻结,直到几年后才有可能解冻,具体损失也不知道。

这样一来,其实物业和地皮,绝对是最好的‘保值资产’。

哪怕是沪市,完全也可以不用在1937年出售,就算到了1941年被小日本征用,那1945年后也可以拿回来。因为地皮不可能挪走,物业也不可能全部破坏。

沪市的地皮和物业,只需要在1945~1946年迅速套现,就不会有风险。

霞飞路的五十幢洋房、香格里拉饭店、时代电影院、陈公馆等等,这些都是丰厚的物业资产。

同理,再过几年时间,也要在香港、星岛大肆购买地皮和物业。

有了这一些物业资产做‘底牌’,陈光良就能迅速在战后崛起,东山再起。

当然,物业资产肯定只能占个三分之一。

海外还是可以去投资,包括购入物业,海外银行的存款,购入海外的股票等方式。冻结几年时间,总归会还回来的。

另外,手中当然要持有黄金珠宝、古董字画等硬通货。

最后,一些业务当然也可以保留,可以通过遥控指挥来掌控。而且在那段时间,沪市、重庆都可以去,毕竟他又不卖国。

陈光良认真的思考着这些事情,争取自己不要踏错一步。

他作为一个商人,保护自己的财产也是理所当然。

抗战也会参加,但不至于散尽家财!

毕竟你孔氏、宋氏都可以留那么多财产,他自然也要保留实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