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206章 染指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206章 染指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日。

陈光良携严人美,来到思南路的孔祥熙居所。

据说孔祥熙在沪市有不少房产,而且一直在购买当中,看来应该是真的。

踏进孔府的大门,孔令仪便认真的打量着陈光良,似乎要看清这个抓走‘好闺蜜的心’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孔大小姐”

“你人长得还挺好看的,难怪仁美读书的心思都少了。”

严人美一听,急迫的说道:“令仪,乱说什么呢!”

只当是小姐们之间打闹,陈光良并没有放在心上,随后来到孔府的客厅。

孔祥熙和宋大小姐都在,他们本来坐在沙发上,见陈光良等人走进来,还是笑着起身迎接。这里面充分说明,他们没有将陈光良当做晚辈看,而且今天自然是商业交谈为主。

众人招呼一番,便在沙发上落座。

孔令仪懂事的将严人美拉到楼上的闺房,让父母与陈光良交谈,她现在岂不知道,今天父母找陈光良是有公事要谈。

“陈先生最近的‘华夏白糖论’和‘华夏航运论’,我也有阅读,南鲸方面也有关注。”孔祥熙用略带官腔的口吻,说道。

陈光良很自然的说道:“我毕竟是《东方日报》的创始人,写这些文章的初衷,也只是撰稿,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我毕竟是纸上谈兵,相信很多人都会比我更懂行!”

孔祥熙、宋大小姐夫妇对视一眼,两人此时都认为陈光良也算是‘老谋深算’,丝毫不向他们靠拢,但也保持着有理有据。

一般的商人,在对待孔氏、宋氏时,都是巴结的。

这个陈光良倒好,有着未婚妻和他们女儿的关系,居然还不顺势靠拢。

宋大小姐直接说道:“你觉得上海适不适合开糖厂?”

孔祥熙当年花费150万大洋,买下原来的国民制糖厂,随后又以这部分资产和南鲸政府合作,开设了一家糖厂。

但是,这家糖厂的经营却一直不见好转,甚至在洋塘的倾销下,已经处于快停产的程度。

陈光良说道:“孔部长、夫人,制糖厂的设备只有采取甘蔗榨糖,才能和洋塘竞争。当然,我也考察过沪市及周边的情况,这里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情况也是不错的,比如崇明岛就很适合种植甘蔗。当然比起粤省的情况,又差了一些。恰逢这几年,我国的生丝等农作物会遭遇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倒是可以尝试一下种植甘蔗。当然,这必须由制糖厂来给农户保底,大家才会有这个积极性。”

孔祥熙是实业部长,闻言后说道:“你的意思是,江浙农户要受到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严重影响?”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必然的,生丝等价格,已经大幅回落,还有日本人趁机倾销种种发生的事情都证明,这几年农村经济将受到很大的打击。”

孔祥熙说道:“你的建议,我们会好好考虑一下。”

这是什么话,不是你们主动问的么,怎么成了自己的建议。

一个唱官脸,一个唱商脸,宋大小姐马上说道:“听说你在发起粤省制糖厂招股?”

陈光良马上说道:“是受粤省府主席陈铭枢的邀请,我们江浙财团打算出资50%,参与粤省第一家大型制糖厂的投资。”

话里的信息透露出两条,是受‘陈铭枢’为代表的省府邀请,是‘江浙财团’全体参加。

不然以后,追究他和陈济棠有关系,岂不是麻烦事。

宋大小姐并不在意,继续说道:“还差多少份额,既然是对国家有益,我们也有意支持!”

好家伙,这话说得多漂亮!

还差多少份额?那说明一定要有‘差额’。

对国家有益,他们才想入股的。

陈光良马上说道:“江浙财团差不多已经发起150万,还差50万的份额。”

此时,也就虞洽卿、张元济、方椒伯等人发起,他们也就最高十万认购。

见事情谈得差不多,孔祥熙马上说道:“好,剩下的50万由我来认购。另外,南鲸政府也有意办榨糖厂,想请你做下参谋!”

这,历史是这样的嘛?

南鲸居然也想染指榨糖厂,殊不知,孔祥熙正是看中陈光良在这方面的本领,才决定继续投资糖厂。

“好,不过我建议等粤省那边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南鲸方面再考虑投资。包括和榨糖机械设备厂谈判有利、引进甘蔗品种等事情,有一些苗头后,再加入。这样不仅设备可以省钱,甘蔗品种也无需麻烦。”

孔祥熙高兴的说道:“好,就听陈先生你的,等那边筹备得差不多,你就写一份方案给我们实业部。”

“好”

陈光良也是会用心做事,毕竟这是好事。

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南鲸政府只需要投资一家日榨1000吨(这里1000吨是指甘蔗)的工厂即可。

这第一是条件不急粤省,第二是慎重起见。

日榨1000吨甘蔗的工厂,保守估计得投资100万美金(即400万大洋)。这样的工厂,一天预计可以榨糖200吨。

一吨糖在香港明年的行情,估计在140大洋每吨,但在国内最起码是250左右,因为关税明年就要出台。

这样一来,就算价格按照200计算,一天的产值便是4万大洋,一年产值便是1400万。

可以说,基本上一年就能差不多回本。

随后,陈光良在孔府吃了一顿饭,多少有些‘公事公办’的态度,不算靠上孔氏和宋氏。

他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不掺和官场的事情’,但是又不会去得罪官府,不去和官争利。就拿报纸来说,《东方日报》比《申报》和《新闻报》在政治上灵活的多,虽然会失去一些激进的读书人,但本来就是以‘商业新闻’和‘时事新闻’为主的报纸,反倒是不会去可以追求‘犀利评论’。

待陈光良和严人美离开后。

宋大小姐在书房里,询问孔祥熙:“你怎么看这个年轻人?”

孔祥熙打着官腔的说道:“识趣,处事圆滑,但没什么问题。看似很多地方,他保持着警惕,实则是很好拿捏,而且对南鲸政府,一直是支持的态度。我们家令侃要是有这份能力,那就好了!”

处事圆滑,对孔家人来说,是最好的优点。

山西孔家,也是山东孔家的分支。

宋大小姐马上说道:“我们家令侃只是年龄不到,以后出来做事,比陈光良的条件好多了。”

她的眼里,自然是认为儿子以后的成绩,会超过陈光良,毕竟有孔宋蒋三家做后盾。

孔祥熙笑了笑,说道:“这倒是,至少做事不用唯唯诺诺。如果是令侃,这制糖生意就不会只得这么点好处。”

言下之意说的是,陈光良这段时间忙前忙后,也就获得了一家制糖厂的25%股权,还不是主脑。

11月中旬。

这一天,陈光良邀请沪市的著名设计师拉斯洛·邬达克,来到位于南鲸西路的地皮上。

拉斯洛·邬达克早期设计的亚细亚大楼、怡和洋行大楼采用了对称严谨的仿古典主义,汇中饭店模仿文艺复兴的样式,英国总会采用古典的巴洛克风格,这些都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双方考察完这三亩地皮后,陈光良便开始提出要求:“邬达克先生,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次的设计我希望你倾向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简洁新潮,抛弃古样式的繁琐。”

邬达克一愣,当即反问道:“陈先生既然很熟悉我设计的风格,为什么还会找我设计?”

陈光良笑道:“你依然是沪市最好的设计师之一,只是我想在你的手上,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同时,在上海这个地域表现出罕见的先锋倾向,让我们华夏西式建筑转向现代主义。”

邬达克陷入沉思,他有自己的骄傲,如果客户要求太多,他觉得是限制自己的灵感。

可是,这个年轻人又说的挺对,如果设计出现代主义的西式建筑,那么他便是这一领域的先锋,对自己影响力很有帮助。

良久,他才认真的说道:“可以,既然你相信我,那么我也愿意妥协,改变一下自己的风格。”

陈光良趁机又说道:“好的。不过我还有要求:我想设计的电影院和其它电影院有所不同。目前世界上的电影院,都是一个厅的电影院,但我想建造两个厅的电影院,一个主厅,一个副厅,这是我站在商业的角度来思考,解决上座率、观众选择电影的多样性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

邬达克再次皱眉,他早有耳闻,陈光良是一个‘创新主义者’,‘大型社区’的概念便是出自他手。

他说道:“两个厅的电影院,确实闻所未闻,西方的电影业何其发达,就算沪市也能与之相提并论,但终究差了一些。”

陈光良笑道:“正因为差了一些,所以更应该考虑两厅电影院,根据上座率可以调整售票的大厅小厅,又可以同时上映两部电影,让顾客可以多选择、多光顾。总有一天,多厅影院才是发展趋势。”

当然,目前肯定是不现实的。

但此次陈光良开设两个厅,绝对是利大于弊。

邬达克再次妥协,当然此时他也激发出一些兴趣来,便说道:“两个厅的话,只能朝高空发展。一二层为主厅,三层为副厅。主厅可以考虑800座的大小,副厅可以考虑400座的大小。这样一来,才能有空间设置等待室、餐厅等。”

陈光良马上又说道:“800座太小,差不多得1000座,副厅可以300~400座。我是这样想的,我们电影院只设置等待区,和一个大型吧台相连。吧台除了售票外,也只销售饮料、爆米花等零嘴。这就是一个看电影的地方,不需要再做其它方面的生意。”

这年代的电影院,还有餐厅、休息室什么的,完全就是多余的。

当然,足够大的等待区是必要的,毕竟不是后世的网上售票。

邬达克听到这里,反而加入和陈光良的讨论,一时间,两人在电影院上,倒是达成很多相同的看法。

使用大片玻璃窗及玻璃灯柱、室内顶棚及墙面线脚自然流畅、外墙正面设置大幅海报的位置等等。

最后,邬达克记录好客户的要求,说道:“好,我会按照这个要求,来进行设计,我们拭目以待。”

“多谢,晚点我们签一个正式的设计合同。”

“好”

按照陈光良今天的要求,和前世1932年开业的国泰大戏院相比,座位还多出两三百个。国泰大戏院当时设计的是1080个座位,当然最高座位的是1933年重新开业的大光明电影院,是1800个左右。

现在陈光良要求的电影院,总座位差不多保持在1400个的样子,相当于一二层的座位和国泰大戏院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小厅。

其实这个小厅很关键,三百多个座位非常适合,可以放不同的电影,增加观众的选择性;亦可在火爆电影上映时,增加场地和收入。

和邬达克分开后,陈光良带着属下,回到长江地产。

此次购入的这幅三亩南鲸西路地皮(百乐门西边),一共是花了三十万大洋(还包括税),差不多是近10万一亩。

要知道这幅地皮,已经是后世的南鲸西路1736号,距离最西段已经是几百米位置,距离最东段的‘南鲸东路’则有三公里。

可想而知,南京西路的东段地价,动辄都是二三十万大洋了。当然也要看附属面积,有的地盘向外延伸很大,自然就会拉低均价。

目前这幅地皮的业主是长江地产,陈光良到时候准备用这幅地皮,再加10万大洋,合计四十万大洋,发起‘时代影业’的招股。

其实,他投资60万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他知道电影和电影院赚不了多少钱,自然就能少投就少投;更何况,多个股东,也多一人帮忙,多一分助力。

现在对陈光良来说,只有‘金融’是最赚钱的,说白了也是印证上海的风气——投机。

其它产业,合资什么的当然最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