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69章 走着瞧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69章 走着瞧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光良又一次来到‘上海金业交易所’,这次他正好碰到程霖生。

让他比较意外的事,程霖生年龄也就44岁,却留着长长的胡子,似是一位当代艺术家的感觉。据说其喜欢收藏字画,恐怕有这里面的一个原因。

“陈老板,你们长江钱庄可是已经欠我们永大金号、衡吉钱庄的资金了!”程霖生见面主动招呼道。

倨傲的态度。

陈光良则是谦虚的说道:“照这个样子下去,下个月底确实该交割你们不少钱了,程先生不愧是炒标金的大玩家,最近的手笔让我开了眼。”

每天上午一开盘,永大金号、衡吉钱庄就纷纷打压金价,进行大肆卖空;而长江钱庄也是一开盘就大肆买进,有多少吃多少。

不过到了后面,长江钱庄便偃旗息鼓,接下来形势似乎就是下跌,其余会员中的‘卖空势力’占据主导。

从11月1日的406.5,短短的二十多天,已经跌至388.6,可见这段时间‘多空交战’的激烈。

程霖生知道,这个年轻人在提醒他,还有一个月才交割,现在言之过早。

“哈哈”程霖生大声笑道:“放心,有我在这个交易所,翻不起什么浪花!”

狂妄至极。

前世这个富二代破产,也是可以理解了!

“那就拭目以待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陈光良随后便转身离开。

不一会,胡金顺来到陈光良的面前,说道:“老板,1000万额度全部买进了,价格还是止不住下跌,对方打压得太狠了。明明纽约、伦敦、巴黎那边的黄金还微微上涨,但沪市这个月的标金却还跌了4个点出头。”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不管他,我们的均价算出来了没有?”

胡金顺心中有数,便道:“具体还没有计算,但我估计在395~396区间。”

陈光良点点头,丢下一句:“晚点将它详细算出来,这边暂时不用理会。”

钱都买进完了,就等着后面交割了!

“好”

按照现在他们的持仓均价,亏的不过1.5%的样子,也就是15万大洋。

不算多!

更何况,按照胡金顺的说法,上海标金的正常价格应该在405~410区间才对,显然是程霖生恶意卖空的结果。

那么此时程霖生‘卖空’的额度,恐怕得是2000~3000万的样子,一旦局势反转,他可能代价更大。

11月底,陈光良通过严智多的介绍,找到宁波五大钱庄之一的‘镇海叶家’掌门人叶贻铨。

民国时期,宁波帮在上海的五大钱庄包括镇海方家、镇海叶家、小港李家、慈溪董家和宁波秦家。

其实慈溪的严家也是势力很强,不输给五大钱庄。

只不过严智多现在也在炒金,而且还在投资黄金,陈光良自然也不会再找严家借钱。

在‘镇海叶家’的‘新顺记五金店’里,陈光良和叶贻铨进行了会面。

“陈小友,这位是我们新顺记五金店的经理季宾臣,本来这事该他负责的,不过既然你是我们宁波帮新晋的商业奇才,我说什么也要见一见的!”叶贻铨一副老式做派,捋着胡须,笑呵呵的说道。

他虽然是富二代(父亲是叶澄衷1840年-1899年,第四子),但实际上也是和虞洽卿、严子均一个时代的,已经是五六十岁的年龄,属于宁波帮在世的爷爷辈了。

陈光良随即说道:“晚辈不敢当见过季经理!”

季宾臣随即回道:“陈老板你好”

一番介绍后,三人坐下来。

陈光良也道明来意:“这次借款,是我经营着一家长江出租公司,目前拥有二十辆出租车,但我想大肆扩张一番。”

季宾臣问道:“陈老板你看涨美汇?”

陈光良一愣,这里居然还有个明白人,当即说道:“是这第一是现在美股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股灾,接下来势必实业会受到打击,各大汽车企业会降价出售骑车;这第二是我看涨美汇,所以想借钱购入汽车。”

此时叶贻铨插话道:“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宾臣他也看好美汇,让我们钱庄储备一些。现在陈小友你也看好,说不定行情还真有!”

他们是钱庄,就算看好美汇,也不可能只投资这个业务,主要还是以放贷为主。

钱庄注重信用,放款时较少依赖抵押品,这使得商人更愿意与钱庄合作。

陈光良一直上次借贷,也有几家钱庄参与,这次更是如此。

借来,季宾臣询问道:“陈老板打算借贷多少?”

陈光良狮子大张口的说道:“50万两白银”

季宾臣大吃一惊,随即看向老板叶贻铨,毕竟这个金额实在是大。

事实上,这点钱根本不够陈光良的‘采购汽车’计划,但他现在只有这个能力。

叶贻铨则轻松的说道:“听说陈小友在上海金业交易所炒黄金不顺,现在又贷款那么多,确实让人有些担忧!”

陈光良坦然说道:“金业交易所那边还未到最后,谁赢谁输不一定。更何况,我们都看好美汇,那么自然就应该看好黄金,所以标金最终会理性的。这笔贷款我只用于出租车事业,不会和其它产业有关,除了我的信誉担保外,买回来的汽车亦是抵押品。”

最后,还是叶贻铨开口道:“那就借吧,陈小友的信誉还是值得这笔贷款的。”

其实没有这笔贷款,陈光良也有办法去发展出租车事业,很简单,那就是从长江地产的资金里面抽取。

假设先购入100辆汽车,售价按照50万大洋计算,只需要首付款20%,也就是10万大洋,其余到沪再支付。

至于看好黄金、美汇,这毕竟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第一批车哪怕运到沪市,价格涨得不多也无妨,因为这批次是自己用。

按照陈光良的想法,他是准备订购400辆雪佛兰汽车,假设按照当前的价格5000白银去折合美金,即2200美金左右(100美金兑45.5两白银),他相当于需要前后支付88万美金。

前面两百辆可以给长江出租车用,后面两百辆则可以卖出去,到时候价格可能就是10000白银一辆车。

因为美国出口的货物,肯定是按照2200美元计算,如果美元兑白银的汇率上涨一倍,那么汽车价格也会上涨一倍。

而且这批汽车还是个畅销品,因为三十年代的华夏已经算是相对经济发展起来,汽车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几天后,长江出租车用获得的50万两白银贷款,在花旗银行兑换成美金,汇率是100两白银兑45.5美元,最终全部换成22万美元出头,并存在花旗银行的账户上。

随后,陈光良带着梁孟起来到‘美国通用公司’驻沪市的办公点。

“陈先生,这位是我们通用公司驻沪市的负责人史密斯经理史密斯经理,这位是长江出租车的总经理陈先生,这位是长江出租车的副总经理梁先生”

在华人职员的介绍下,双方在会议室坐下。

史密斯首先问道:“不知道长江出租车目前有多少辆车?”

梁孟起很正式的回答:“二十辆汽车,其中有十五辆是新的雪佛兰汽车,我们公司才刚刚入行一年多,在沪市只算中小型出租车行。”

史密斯并没有因为长江出租车的规模小,而感到失望,脸上依旧透露着热情的说道:“那发展挺快的。不知道你们这一次,想订购多少辆?”

陈光良伸出四根手指,但没有说话。

史密斯当即说道:“四辆?我们可以马上交付给你们,价格比你们在代理商那里便宜。”

代理商的销售贵,但胜在修理方面有优势。

陈光良摇摇头的说道:“是400辆”

史密斯和其同事睁大眼睛,完全是不相信的表情。

华人职员低声在史密斯耳边说了几句话,看样子是介绍陈光良的另外一层身份。

果不其然,史密斯态度更胜前面,热情的说道:“原来陈先生你还是地产大亨,是我有些失礼了。四百辆雪佛兰汽车,我们可以给你们最优惠的价格,绝对的便宜!”

陈光良笑道:“价格具体多少?”

史密斯随后又和同事们讨论一番,才开口说道:“2100美金一辆,三个月内到沪市的港口,你们可以先付20%的保证金。”

既然华人职员认识陈光良,而且人家很有社会地位和财富,那么自然有很大的信誉,20%首付款已经足以。

陈光良当即说道:“据我所知,美国在股灾后,制造业即将陷入巨大的麻烦,相应的产品价格自然也会随之下降。所以2100美金一辆,对于现在的行情来说,还是太贵。”

史密斯有些意外,一个华人大谈美国的制造业,而且十分的看空。

当然,他要反对这种意见:“NONO,股市的一切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也没有接到总部降价的通知。”

陈光良随后说道:“不急,我等你们向总部申请更低的价格,我可以等。另外,我的400辆雪佛兰汽车是分成四批进口,每批时间为三个月交付一次,所以我不急。”

其实第一百辆雪佛兰汽车,还是希望明年三月份到沪的,届时长江出租车就可以发展处多个分行,并一举成为华资最大的出租车企业。

眼见陈光良态度坚决,史密斯也只能说道:“好,我会向总部提出申请,尽可能给陈先生更优惠的价格。”

双方随后留下联络方式,便结束第一次谈判。

“王,这个陈先生确定是地产大亨?”史密斯询问华人职员王秉清。

“是的,他不仅仅是地产大亨,而且还拥有华夏第三大报纸《东方日报》,最近他还对美国的股市和经济做出了新闻评论,很了解美国的事情。”王秉清说道。

史密斯点点头,他也重视起来,毕竟400辆雪佛兰汽车可是个不错的大生意。

对于美国发生的事情,他也是很了解的,正如陈光良所说的那样,他们的制造业遇到了麻烦。

回去的途中。

梁孟起也很惊讶今天的事情,老板居然要采购四百辆,哪怕拿出200辆自用,他们也将成为沪市出租车巨头。

“老板,若是第一批有100辆汽车,那我们至少需要5~6处分行,这样更加方便第一时间达到叫车地点!”

陈光良当即说道:“假设两批220辆汽车,我希望你们能每次做到十分钟内抵达叫车现场,这样我们才算真正的霸主,所以这个你们要好好分析。另外,你先去打听一下电话40000号码在谁的手里,将资料晚点给我!”

梁孟起嘴里叨着:“40000号,40000万华夏人,这个电话号码号,容易记。”

陈光良说道:“对,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波,他要将长江出租车直接打造成‘上海第一大出租车企业’,而且还是全资的。

不过这个时代经营出租车也是比较麻烦,一辆车相当于要有三人左右来服务,假设220辆车,那么长江出租车的职员就要养600人以上。当然,车子也分为两班制,另外就是接话员、助理员等。

整体来说,利润不算高。

如果不是考虑这一次外汇的获利操作——进400辆卖200辆,最终获利一半的车来‘免费用’,他恐怕都不会想到发展这个生意。

当然另外一方面,掌握沪市的交通,也相当于掌握着一个情报网络,也是有些用处的。

“老板,我们又抢到长江出租公司的一单生意!”祥生出租车的职员李云弼,来到周祥生的办公室说道。

周祥生露出笑容,说道:“行啦,抢一单而已,要有本事抢的他们倒闭,那才算是本事!”

李云弼自信的说道:“这个长江出租车虽然有二十辆车,但他们一共才两个分行(愚园路有一处新增的),我们每次抢完他们的生意,便将名片递给客人,下次人家都不会拨他们的电话了。久而久之,他们老板见不赚钱,自然也就不会投资了!”

要的就是这个!

周祥生在得知长江出租车的老板是‘地产大王’陈光良后,就生了‘不正当竞争’的想法,也就是买通电话公司的接线员,待有人叫车时,就先通知他们祥生,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先到一步,接走乘客。

等长江出租车赶到,已经没人等车,不仅不赚钱,反而损失一笔油费。

“行了,人家也没有想投资出租车生意,可以只是租车行生意做的差不多,顺带做一下。我们一天也不要抢他们太多,毕竟我们自己生意也忙不过来。”

“明白”

祥生出租车现在有30多辆出租车,五家分行,并且是仅次于两家外资出租车公司的第三大出租车公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