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68章 新老对决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68章 新老对决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板,这是长江地产目前的财务情况表,拿给您过目一下。另外,本月的分期款已经如数到账。”郭德明走进办公室,递上一沓资料。

陈光良点点头,随即翻阅起来。

长江地产目前账上现金流为68.65万大洋,愚园路项目近一个月需要支出31.23万大洋,暂且可动用资金约为37.5万大洋不到。

“新城花园项目的首笔建筑费要30万大洋,12月9日要打给人家的。”陈光良皱眉道。

这钱,也太紧张了吧!

郭德明当即说道:“一般在12月9日前,我们能将当月的分期款全部收齐,进账16万8。所以,老板若是想动用资金发展出租车,可抽走二十万大洋。”

一般来说,他作为财务总管,是不建议如此紧张使用资金的。

但郭德明也是长江钱庄的顾问,知道老板还存着大量的金条,所以不存在资金的问题。

陈光良思考一番后,说道:“我想了一下,长江出租车那边或许能获得银行的支持,这边先不要急着借款给那边。你现在要处理的是,每月分期款到账后,第一时间换成黄金或美元。”

思来想去,觉得拿自己的钱去发展,岂不是浪费他的影响力和信誉。

现在各大银行和钱庄的存款量非常大,他们需要支付利息给储户,所以就必须为资金找出路。

设立地产信托部只是个小产业,更多的还是给予贷款。

“好,我会及时兑换货币的。”郭德明也没有再多说。

现在老板是看涨黄金、美元,看跌白银和银元,那么这个时候努力借钱,再兑换美元、黄金,便是在赌外汇差。

“兑换好之后,也方便我随时支取。”

“是”

订购汽车之事,不急于一时,倘若将长江地产的资金搞得紧巴巴的,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所以资金的事情,陈光良决定另外想办法。

他前面虽然贷款已经高达415万大洋,但实质上都是靠着‘地皮抵押’、‘地产收益抵押’来的,是明确毫无风险的——因为房子已经卖出去了。

接下来,他订购汽车一事,则可以考虑利用‘信誉’,将汽车本身作为抵押,获得一大笔贷款。

11月中旬。

程霖生来到‘上海金业交易所’视察,他询问‘永大金号’的负责人吴桂贞道:“最近金业交易所的期货场,是不是来了个厉害的人?”

吴桂贞随即回应道:“是的,对方是长江钱庄的陈光良,也就是那个新晋的地产大王!”

程霖生立即狂道:“他算什么地产大王,不过是用些小手段,卖了些小洋楼而已。对了,他是买多还是卖空?”

出身于1886年的程霖生,今年其实已经四十四岁,但他本身是富二代。

其父亲程谨轩占有“二条龙”:一条“龙”是从河南路的抛球场至XZ路,另一条“龙”是从新世界至卡德路及石门二路一带。程霖生继承父业,因上海日趋繁荣,地价猛涨,收进房地租极多,累计约3 000万银两(还在涨),被称为上海“地皮大王”,是上海最富有的华人之一。其还曾开设根泰和合粉厂生产味精,投资大新公司(上海四大公司之一),开设永大金号、衡吉钱庄等。

从1926年开始,程霖生便热衷于炒金,并开设永大金号、衡吉钱庄等。

吴桂贞知道自家老板的脾气,当即说道:“是买多、看涨,现在和我们是对手!”

很明显,他们是在卖空。

程霖生说道:“他不算我们的对手,只是他的名气够响亮而已。这样,我们加大卖空的力度,在金业交易所好好的教训他一下,不要以为哪里都可以投机!”

他自视甚高,加上资金雄厚,将上海标金市场看做自家的场子,认为凭借自己的资金,让它跌就跌。

事实倒也不是在夸张,毕竟一旦大量的卖空出现,市场必然会出现恐慌的抛潮。

说到底,黄金期货市场也是‘人’在操作,当然除非历史大势。

“明白”

随着。

程霖生的大笔资金卖空,上海金业交易所的期货标金,果然跌至400以下。

面对这种行情,胡金顺也知道他们被人盯上,随即汇报给陈光良。

“那就大手笔买进啊,这是有人在给我们送弹药,怕什么?”陈光良不怕反喜的说道:“而且,专吃他们的卖空单子。”

胡金顺提醒道:“只是这个程霖生财大气粗,若是他打压标金,怕是影响很大。”

陈光良笑道:“放心去做,一切后果有我来承担。”

胡金顺不再犹豫,说道:“好,我明白了!”

虽然长江钱庄在标金期货市场的额度也就500万大洋(100万保证金),但陈光良却不惧怕一丁点程霖生的财势。

很简单,只要伦敦纽约巴黎的黄金市场上涨,那沪市的标金也会上涨,这是大趋势。

当然海外只是普通的上涨,那么程霖生的大手笔资金就非常有用;反之,如果是海外市场大涨,那么程霖生的作用就会削弱。

陈光良看着手中的《东方日报》,截止到11月中旬,美国股市已经下跌40%出头,而且还在下跌。

显然‘股灾’已经差不多进入最低潮了,这个时候陈光良可以发表一篇文章,将‘美国股灾’延伸至‘美国经济大萧条’,再进一步的‘世界经济大萧条’,这样也完全是有理有据。

当然现在不急,毕竟长江钱庄才吃进不到200万大洋的标金,接下来才正式进货而已。

而且11月底是不交割的,要12月底才正式交割,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急。

上海金业交易所。

“长江钱庄、永大金号,两家掐起来了!”

“怎么回事?长江钱庄好像是地产大王陈光良的,永大金号那是老牌地皮大王程霖生的,他们两人怎么掐起来了!”

“你不看么,最近几天永大金号、衡吉钱庄大量卖空,长江钱庄就大量买进,接下他们的单子。”

“我说呢,最近交易有些活跃了,原来是这两家打出肝火来。不过这新晋的地产大王,能是老牌地皮大王的对手嘛?”

“怕不是喔,陈光良最多也就三百万的资本,人家程霖生至少是三千万的资本。”

“那我们跟不跟程霖生卖空?”

“我跟程霖生,毕竟他势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钱庄、金号,卷入这场‘标金大战’,上海金业交易所业的交易量更加活跃起来,平均每天的交易额都在二十万根大黄鱼以上(期货,仅一个交易所的量)。

而陈光良和程霖生的较量,也逐渐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卖出50手(5000两、500根大黄鱼)、395.55(10两、1根的单价)”

“吃进50手”

次次都是大手笔,但显然长江钱庄这方的多头,占据了下方。

而空头在程霖生的带领下,占据了主动。

这一日,严智多找到陈光良询问情况。

“你毕竟是这一行的新手,一踏进去,就有人来欺生。这次又是碰到程霖生这个身家丰厚的地皮大王,你有没有把握?”

陈光良笑着拿出一张纸,说道:“严伯父,这是刚写好的文章,你替我把把关!”

严智多倒是也没有特别的焦急,毕竟炒期货虽然做的大,但长江钱庄一共也就投资500万大洋进去,就算亏也亏不到哪里去。

现在整个上海的标金交易一天是8000万的‘交易量’(有统计1926年时6800万根大黄鱼),但这毕竟是期货,涨跌1%已经算是剧烈波动了。

严智多接过文章,只见纸上写着《世界经济大萧条要来了》,文章根据‘美国股灾’为导火索,接下来世界经济将迎来大萧条,将出现: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大批破产,工人大量失业,经济损失严重等情况。最后指出,在世界经济萧条的情况下,黄金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故价格长期看涨。

“你是想通过舆论的方式,将黄金炒高?”严智多不可置信的说道。

这个年轻人,居然已经成长到能左右金融市场的人物,因为他拥有《东方日报》这个舆论利器,再加上文章写的非常的好。

陈光良笑着说道:“这篇文章我准备12月中旬左右发表,届时《东方日报》还会报道其它关于这方面的新闻,大肆看涨黄金。所以,这个时候空头跳的再厉害,也无济于事,只会拉低我的成本而已。”

想起陈光良上次预测出‘美国股灾’,严智多也说道:“那不如继续增加标金期货的额度,毕竟你现货标金也是担保,还有你的信誉。”

假设标金从405跌至380出头,其实也就相当于跌5%,投资一千万也就50万来去。

但实际上,以人力的手段,想操作这5%,可不是那么容易,毕竟一天交易额就在8000万大洋,这还仅是上海金业交易所。

程霖生虽然号称有3000万的资产,但绝大部分都是固定资产。

陈光良说道:“我正有此意,打算将额度放开至1000万大洋,准备和金业交易所的理事会沟通。”

金业交易理事会,会监督会员的额度,如果你最近买卖超过这个额度,他们也会评估危险,要么让你追加保证金,要么要求你证明资产情况。

“对,程霖生他有巨大的资本,但你有巨大的舆论。一旦舆论形成,很多资本就会转向做多,价格自然就抬起来了。”

“老板,长江钱庄继续买入,似乎打算顽强到底的程度!”吴桂贞第一时间汇报交易场的情况。

“那我们继续双倍的卖空,这有何难,将价格打压至390以下,让他看看我程霖生的本领。”程霖生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的说道。

假设长江钱庄的额度是1000万的话,那么程霖生此时都无需去贷款,就能做到五千万的额度。

吴桂贞说道:“没问题,目前不仅仅是我们在大肆卖空,还有不少上海同业的跟随,价格今天也是已经打压至394.5元。只要我们再次出力,价格很轻松跌至390元以下。”

在这个阶段,显然‘人’占据了上风。

至于美国的‘股灾’,自然不会有人去关注,大家关注的也是纽约、伦敦、巴黎的黄金市场,只要那边的波动不大,再加上金业交易所有强势人物打压金价,问题自然就不大。

就好比这一次,月初黄金还在406的样子,如今足足跌了11.5元,这就是程霖生带头打压金价的结果。

待吴桂贞离开后,程霖生站在二楼的栏杆,望着下面热闹的场景,顿时有种芸芸众生都在他脚下的感觉。

“这种掌控市场的感觉真好!”程霖生心中如是的想到。

陈光良并不会将所有的精力,放在炒标金上面,每天只是去检查和监督一番,时间还是放在地产上。

在11月上旬,长江地产和江裕记营造厂签署‘建筑合同’,还特意邀请《东方日报》记者来进行报道。

‘新城花园’从开始动工,就会在媒体上频繁的报道,作为商业新闻的一部分。

能报道的事情可太多了,主要是‘新城花园’的‘大型社区’的概念,首先出现‘城中城’的说法等。

“江老板,下个月9号,资金会准时支付给你们三十万大洋,不过到时候是黄金结算!”陈光良签完合同,开口说道。

同时也是9号进场,当天进场,当天付款。

江长庚随即说道:“没问题,黄金白银都不是问题!陈老板也放心,我们一定会建造好这个项目,将它视为我们‘江裕记营造厂’的代表建筑物来做。”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陈光良和建筑公司是不讲交情,只是讲对方是否能保证质量和工期等。

合作的好,打款就及时,后续还能继续合作。

合作的不好,那就是是让其名誉扫地。

‘建筑合同’签署后,双方在一起进行了合影留念,主要是陈光良要求的。在他商业的生涯,每一次重要的事件,他等会进行拍照留念。

随后,陈光良和江长庚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个新闻倒是不要拍照,只是文字上的采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