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59章 大型社区的构思

“仁美,看不出来你的未婚夫陈光良,还挺忧国忧民的!”张涵芬拿着一份报纸,来到严人美座位旁,打趣道。

自从严人美说出自己的烦恼后,她经常被几个好朋友取笑!

孔令仪正色道:“瞎说呢,我们仁美可没有答应这门婚事,你不要到处编排人家是她的未婚夫!”

作为孔家大小姐,她向来反对封建婚姻,崇尚自由恋爱。

严人美也立即说道:“就是呢,我才不会答应这门婚事,我要学我三个姑姑,接受高等教育。”

虽然父亲那边态度似乎很坚决,爷爷似乎也不反对,但她心里上还是不想接受这门婚事,毕竟她想读书。

张涵芬指着报纸上说道:“对对,我不该乱说,不过你们看看这篇文章,真是陈光良发表的。”

孔令仪率先阅读起来,随后说道:“我当是什么,他之前鼓吹什么‘豆奶’是华夏人的牛奶,能增强华夏人的体质,说白了那个维他奶是他的产业;现在又鼓吹这个三轮黄包车,好像也是他发明的,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好家伙,继‘黄慧宝’之后,陈光良又收获一个‘黑子’,而且还是严人美的最好闺蜜。

有‘黑子’自然也有‘蜜子’,张涵芬说道:“我不觉得你的说法正确,人家能写出‘一代人’这样的诗句,思想确实非常进步。至于豆奶和三轮黄包车,确确实实是利国利民的东西,人家还擅长发明,‘实业救国’总是没错的。”

严人美想看张涵芬手中的报纸,但又没有好意思,只是说道:“好啦,管他是什么样的人,又不管我们的事,不要争了!”

她对陈光良是有点好感的,主要有三点:第一,陈光良长相帅气,有气质;第二,陈光良好学,有不错的文化素养;第三,陈光良主动说允许她继续读书,甚至婚后都能读书,思想比较开明。

但也仅仅是有一些好感,还不能动摇她不想早婚的心理。

张涵芬将报纸塞到严人美手中,说道:“有空看看,人家的文章确实很不错,是个实干家!”

说完,便离开,严人美想拒绝也没有机会。

放学后,严人美在汽车后排,终于有机会看《东方日报》。

她找到陈光良写的文章,看得很入神,最后评论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感觉总是忧国忧民的那种人,而不像一个纯粹的商人。”

她想了解陈光良很简单,只需要在报纸上都能了解很多,因为陈光良在报纸上出现的几率很大,是沪市的‘名人’。

包括‘维他奶,华夏人自己的牛奶’、‘三轮车,改变人力车夫悲惨的历史’,还有前面的‘分期分层’房屋销售、《东方日报》的崛起,甚至还有发表诗等。

陈光良的曝光率,实在是太高了!

“哼,若是能等我读完大学,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严人美如是的想到。

8月伊始,华懋饭店开业。

楼高77米、共11层的沙逊大厦建成,和平饭店的前身华懋饭店在这座大厦里开业,成为此时上海第一栋10层以上的大楼,被誉为“远东第一楼”,三面临街的沙逊大厦还拥有三个门牌号:南鲸东路20号、中山东一路20号以及滇池路20号。

华懋饭店开业,也邀请了陈光良去参加,作为新晋的地产大亨,他当然有这个资格,特别是斥资235万大洋买下大华饭店后。

在开业酒会上,陈光良行为举止都充满着一种自信和绅士,让人都觉得他也是社交高手。

截止目前为止,他认识的‘名洋人’也不少,例如哈同、嘉道理、亨弗里斯等人,都是打过交道的。

‘跷脚沙逊’拄着手杖来到陈光良面前,说道:“你一定是陈先生,刚刚买下大华饭店?”

陈光良微微躬身,回道:“是的.沙逊爵士”

沙逊家族是一个犹太大家族,有很多个‘沙逊’。反观哈同,却没有亲生子女。

当然,‘跷脚沙逊’维多克·沙逊也没有亲生子女(但有很多同族)。

沙逊随后问了一句:“你接手大华酒店后,会关闭它吗?”

这是一个很无理的问题。

周围已经有不少人看热闹。

陈光良则很轻松的说道:“不,我只会让它重获新生!”

沙逊一愣,随即笑道:“果然是年轻人,我期待那一天,记得邀请我!”

“当然”

随后,沙逊便转身离开!

此时的大华酒店,开业已经六年时间,建筑物其实也不算老,但关键是新的豪华饭店来势汹汹,势必会让大华饭店难以经营。

沙逊如此问,显然也是没有把大华饭店当回事,刚刚的话不过是‘玩笑’而已,当然也有针对的意思。

接下来,陈光良认识了不少人,对他以后有用的,他会主动递上名片,例如汇丰银行大班史蒂芬。

史蒂夫拿着陈光良的名片,说了一句话:“如果陈先生有沪市的优质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我们汇丰银行的大门也是向你敞开的。”

汇丰银行一般不会给华人贷款,最多也就是买办作为中间人,但若是有社会名望的人,他们又会直接和其做生意。

陈光良说道:“好,多谢史蒂夫大班,我会记下你的话!”

言下之意,真会找你们汇丰银行合作。

当天,陈光良收获颇多。

南鲸政府的财政·部果然在8月初宣布,没有取得银行牌照的公司,是不能吸纳存款。

这一步,既是想将民间财富收拢在中央银行,同样也是防止社会金融秩序混乱。

永安公司的郭琳爽一听颁发这样的制度,连忙跑到南鲸财政·部去申请牌照。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已有‘永安储蓄银行’备案,伤令更名再核,永安公司主持人郭琳爽急得走投无路,只能约虞洽卿会面。

“虞先生,我知道你备案‘永安储蓄银行’是为了钱,而不是真的想开这家银行。所以,不妨说个价格出来!”郭琳爽开门见山道。

虞洽卿故意说道:“哈哈,我说郭先生,你没事惹陈光良这个年轻人做什么。说实话,这次我也是受他的拜托,去南鲸财政·部申请这个牌照。”

陈光良若是在现场,一定会大骂虞洽卿无耻,自己赚大头,却把他作为挡箭牌。

郭琳爽一愣,随即想到上次洗涮陈光良的事情,随后有些不信的说道:“是他?”

他还真不信,倒不是不信陈光良会不会干这种事,而是有些不信陈光良有那么聪明,知道南鲸政府要颁布这样的法令。

虞洽卿笑而不语,沉默片刻才说:“二十万大洋”

这钱赚的很轻松,他也不全部拿,事后还这边给南鲸财政部5万大洋,而他确确实实拿到15万大洋。

郭琳爽知道,他和虞洽卿本来就不对付,一个属于粤派,一个属于宁波帮,这次也只能任由宰割。

不然怎么办,难道还要换招牌不成?

“行,就20万大洋。”

陈光良带着庄俊一行人,来到大华饭店周围视察。

关键‘大华饭店及周边’的60亩地,建筑设计是交给‘庄俊建筑事务所’,但设计理念和大概,却是出自陈光良的手笔。

“庄先生,我的想法是拿出50亩地皮,修建150幢四层高的洋楼,这个洋楼拥有阳台,仿佛置身花园城市;同时,这150幢四层高的洋楼组建成一个大型的社区,围起来保护业主的安全和隐私,而中间还涉及一个花园和游乐场,供社区业主享用.”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社区’概念,也称之为‘小区’,类似后世香港的‘大型屋邨’。

庄俊一边听,一边拿笔记录,随后说道:“我考察过长江地产前面开发的新式里弄,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长江物业’发挥的作用,保安可以二十四小时巡逻、保洁能保证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确实让业主住得很舒服。陈老板说的这个大型社区概念,让我真的耳目一新,整体感觉就是一个隐藏在闹市区的世外桃源。非常的好!”

足足600层,一层按照平均居住7人计算(这个时代多生),便是4000多人的社区。

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人口集中点了,当然和难民区没法比。

陈光良接着说道:“和靖安寺路、江宁路临街的房子,可以考虑下面两层商业用途,做临街铺面.”

庄俊在纸上写、画起来,随后说道:“这是预留的这12亩商业地皮(含大华饭店),怕是不能临靖安寺路了。”

确实有些尴尬,原来的大华饭店四周是大量的空地,显然如果把空地拿出来建住宅,反而将大华饭店封锁在建宁路临街。

至于后世的南汇路、奉贤路,都是三十年代筑路出来的。

陈光良原本也想筑出一条大路——南汇路,可结果一想就不对,一旦筑路,相当于把这幅地皮给分割。

现在想想,前世业广公司之所以筑南汇路,大概率是先把大幅地块分割成小幅地块,这样建住宅更好出售或出租。

但如今‘大型社区’概念出来,那么筑路显然是不可能的。

后世的‘美琪大戏院’便是现在的大华饭店,梅龙镇广场便是现在周围的地皮,当然还有附近南汇路、奉贤路的住宅部分。

60亩地皮相当于36000平米,相当于360000平方尺,如果能建高层建筑,至少可以搞出来两三千个住宅。

“可以的,我们在靖安寺路(南鲸西路)这里修建一幢8层高的酒店,建得长一点,东边筑路,一边是酒店,一边是大型社区。而酒店和饭店形成一个组合建筑物,中间有一个四亩的广场。”

相当于,总计十二亩的商业地皮,形成一个南北方向的竖状。饭店在北,酒店在南,以中间广场为连接。

而且,陈光良已经想好了,饭店翻新后叫做‘香格里拉饭店’,酒店建好就叫做‘香格里拉酒店’。

庄俊惊讶的说道:“陈老板还打算建一幢酒店?”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其实也是和饭店一起的,现在的大华饭店只能吃饭,不能提供住宿,我觉得是个遗憾。”

原本,他是想建一个酒店式公寓就是了,最近又突然改变想法。

不管是建报业大厦,花个二三十万;还是建香格里拉酒店,花个六七十万大洋(不算地皮)。

这些钱投资出去,总归能收回成本,以1941年日本人占领租界为止。

更重要的是,陈光良想在沪市留下自己更多的足迹,有时候‘名’也很重要!

赚钱的话,陈光良有很多办法,例如接下来的‘金银兑换汇率’、‘美元兑白银汇率’,他都可以大赚特赚。

庄俊少做思索一番后,说道:“设计酒店不是我的长项,我可以为陈老板介绍一位留法建筑设计师李幡。”

陈光良爽快的说道:“行,晚点一起见见面。”

这一次,他是下定决定做华夏酒店大亨了!

目前为止,沪市的华人大酒店/饭店,也就1926年开业的‘华侨饭店’,也就是后世的‘上海金门大酒店’。

现在陈光良计算了一下,这个项目住宅可以赚200万大洋的话,拿出80万来兴建酒店和翻修饭店,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比斥资去修建‘长江地产’总部写字楼,酒店显然更能回本。

一番视察完毕后,陈光良邀请大家来到‘大华饭店’。

“陈先生,包厢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

“好,谢谢”

副总经理高志超亲自带着他们一行人,来到包厢吃饭。

最近,陈光良亲自和高志超等一众大华饭店的华人高级职员接触,未必不能让业主的转变,而引起大华饭店的动荡。

同样,陈光良也稳定这些高级华人职员的情形,就是他不会弃用他们,会继续聘用他们。

后期哪怕翻修,陈光良也会养着这些高级华人职员的,毕竟他需要饭店/酒店人才。

大华饭店的总经理是个洋人,而且是‘上海香港大酒店’的人,所以拉拢的可能性不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