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48章 地产界大地震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48章 地产界大地震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光良再次来到‘源通海官银号’,会见其当家人严智多。

“光良呐,你这笔贷款,我们是同意了,利息就按照你希望的10厘。怎么样?”一见面,严智多就和气的说道。

因为是方椒伯介绍的同乡,所以第一面开始也算比较友好,但毕竟还不甚了解。

在接下几天的时间,严智多特点调查了不少陈光良的事情,而且还去长江车行考察一番,整体情况是非常让人放心的。

‘信誉’这个词,可以用在陈光良的身上。

陈光良表情一喜,随即说道:“那就多谢严先生,如果可以,我希望第一时间放款,因为我急着购入愚园路的地皮,那边地皮真是一天一个价。”

如今的愚园路地皮,西段和中段的地皮,已经涨至5000~10000元每亩,东段都已经涨到10000~20000每亩(最贵当然是过了靖安寺,和南鲸西路平行重复的一段)。

同理,南鲸西路的地皮基本都在2万以上,而且最高已经可以达到20万的样子;再过去便是南鲸东路,价格都在20~40万大洋每亩,这里的涨幅不大,毕竟已经很成熟的商圈。

可以说,陈光良如果不想发展华界的沪南和闸北的地皮,为今只有发展愚园路这种租界边缘地带。

而且动作要快,不然租界边缘也会何况上万大洋了!

严智多说道:“可以,明日我们就给你们放款,并签署正式的借款协议。不过我有点好奇,听说你在愚园路拥有近百亩地皮,如此多的地皮,难道还不够你开发住宅。另外,你有足够的建筑资金么?”

‘愚园路大地主’,只要稍微一打听,都知道是陈光良了。

陈光良神秘的说道:“再过一段时间,严先生就明白我的建筑资金哪里来了,只是现在还不能告知。”

严智多点点头,说道:“好,拭目以待!”

他借钱给陈光良,并不需要考虑长江地产有没有建筑资金去盖房子,毕竟地皮本身也是投资。

当然这一次陈光良的抵押物,只是长江车行而已,这家车行的总价值在三十万大洋以上。

随后,陈光良主动提出告辞。

对于10厘的利息,他还是非常满意的,这些钱庄不及银行有优势,但借贷的利息却低一些。

当然,之所以利息低,是因为现在的行情如此——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已经相当多,急需为资金找出路!

甚至如果你有优质的物业抵押,贷款利息甚至可以低至8厘。

例如:外资地产公司‘业广公司’就从汇丰银行能长期借贷到6~8厘的低息贷款,而这个‘业广公司’是沪市大名鼎鼎的地产企业,前期主要修建华夏人居住的住宅为主,后世的百老汇大厦也是这家企业投资的,仅建筑费就五百多万大洋。

获得这笔贷款后,陈光良立即选择在愚园路继续购买地皮,后面打算修建大量的新式里弄。

如今价格涨上去了,愚园路放出来的地皮自然也就多了,因为不少都是‘投机客’。

当初陈光良介入愚园路的时候,还基本都是农田,只有少量的住宅存在;而如今才两年不到,所有的农田都已经消失不见,变成拥有‘道契’的土地,而且基本都已经流转过。

可见,这一片区域的炒风炽热!

4月下旬的一天。

愚园路西段的一幅地皮上,已经建起一幢‘临时售楼处’,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作为——长江地产开发愚园路所有项目的售楼处。

“老板,所有工作都已经准备好了,这是愚园路的沙盘,基本上能让顾客对购买区域的地皮位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郭德明指着一个大型的沙盘,介绍道。

为了这个沙盘,长江地产出动‘测绘人员’将愚园路及周边进行摸底,然后通过搭积木的方式,将长江地产在愚园路的所有‘地盘’进行标注。

陈光良接过职员的一根棍子,随后沿着沙盘上的道路从西向东,开始辨认起来:“这里是‘兆丰公园(后世的中·山公园)’,过来一点,这里便是我们开发的第二个项目‘阳光花园(1136弄、王伯群住宅)’,这里是我们的新项目.”

对愚园路的弄堂,陈光良太清楚不过,对于他拥有的地皮(地盘)也是了如指掌,此时他辨认着沙盘上的建筑物,心中很是自豪。

最近十天时间,他又开始在愚园路暗地里购买地皮,而且进行得相当的顺利,主要是目前价格已经涨了太多,炒地皮的人都非常乐意出手。

预计,他将增加30亩左右的愚园路西段和中段的地皮。

“沙盘可以.你们销售人员有没有熟悉?”陈光良回头对售楼处的人说道。

“熟悉的”

众人纷纷回答,都不是专职销售人员,都是身兼多职的职员。

慢起来,管理层都要充当销售人员。

其实,每个要销售的楼盘,在积木上都有‘标注’,隶属多少‘弄’。

随后。

陈光良来到摆放‘楼书’的地方,拿起楼书检查起来。

第一批要出售的洋房,总计是122幢楼,基本就是从王宪成和王俊成手中购买的地皮,一共是40亩土地出头,分成5幅地皮。

所以‘楼书’上面是有五个‘地盘(弄堂)’,可有顾客自行选择购入那个弄堂,几号房,几层,先到想得!

在定价方面,也非常清楚:

西段的楼盘:二层4699元、假三层5099元、三层为5599元(所有交易税自理)。

中段的楼盘:二层5099元、假三层5599元、三层为5999元(所有交易税自理)。

为什么要特别交代——交易税费自理?

很简单,沪市房屋交易税是非常贵的,也是种类繁多,总体大概是总价的20%吧,是一次性交清即可,不需要年年纳税。

至于收租,则需要年年纳税!

“首付三成,一层楼相当于首付款在1500~2000左右,而后每期需要缴纳一百多的分期付款,共二十四期。”

郭德明在一旁说道:“以最便宜的西段二层为例,租金已经涨到50大洋,顶手费600大洋,其实购房更划算。而且产权是自己的,相当于一笔固定资产,诱惑力大增!我和元台都打算购买一层自住!”

原来的‘代建模式’,虽然相当于‘白住’,但二十年后得到的资金,还是本金。

但‘房屋自有’兴致不一样了,买下后的租金他会涨(自住也要算租金),二十年后房屋的价值还有可能升值(大家都会这样想),房契在手就相当于一笔钱,而且还是非常稳的钱。

陈光良马上侧头说道:“公司职员买房打个九折,这条以后都是如此。另外,后面建的房子,我打算留员工房。”

郭德明、陆元台大喜,毕竟这少了一折就是几百大洋。

本来,两人约好购买西段二层的房子,4699的价格他们也是可以承受的。

去年他们各赚了2000大洋,扣除生活开支也存了1500大洋的首付款;而每个月的100多分期付款,对我们来说,也是可以拿得出来的。

“谢谢老板,我们还是决定购买房子!”

“嗯,有实力当然可以考虑!”

今年大家只会赚得更多,两人收益至少也有三四千大洋以上的,毕竟今年利润会不错的。

其他职员听到以后有员工房,也是精神起来。

陈光良也算了一笔账,这一次出售122幢楼房,总销售能达到195万大洋。

他将一举踏入‘百万富翁’的行列!

至于这里面的利润可以赚多少呢?

首先是建筑费,平均一幢楼的成本是4000大洋,总计成本在50万大洋;

土地成本,如果以购入价格计算,仅20万大洋;如果以现在的成本,差不多是25万大洋。

税收成本,建筑税不高,一般也就建筑费的8%不到,算下来就16万大洋左右。

企业成本,不会超过5万大洋,包括人员薪资和活动支出。

总计成本在95万大洋,足足有一倍出头的利润。

若是算购入地皮时的价格,那总利润就是105万大洋。

这不比卖地皮赚的多得多?

他买入的20万地皮,后年最多也就涨到50万大洋,才赚三十万而已。

确定所有的工作都已经准备好之后。

陈光良交代郭德明道:“将广告在《东方日报》刊登七天,我们在5月1日开盘,开盘前三天预热广告。另外,现场要布置红毯和喜庆的元素,开盘当天要搞个活动。”

距离开盘仅一周时间了,当然各方面的工作早已经做好。

“好,我马上准备!”

众人就仿佛打鸡血一般的活动起来,毕竟这是涉及两百万的生意。

四天后(4.28)。

《东方日报》的正刊上,刊登了一则醒目的广告,并且还附带简笔房屋图:

【知名地产企业,长江地产营造,公租界愚园路洋房;

可分层购买,有房契;

首付款最低仅需1410元,每月最低供137元,供24期;

一年时间交房,质量上乘。

5月1日开盘,地点】

此广告一出,立即引起《东方日报》的5万多读者注意。

因为房屋广告很少这样打,而且还带图片。

大文豪鲁迅最近天天购买数份报纸,这其中就包括《东方日报》,他觉得《东方日报》不能说是‘俗报’,更应该说是‘大众报’。而且上面的新闻编辑模式,他觉得其它报纸其实可以学学。

“咦,仅需要1410元的首付款,就可以买房?”

鲁迅第一眼就被吸引起来,因为他实在对现在的住房不满意。

他在景云里已经搬了三次家:

第一次景云里23号,有个律师邻居,家里有个小孩子,总是往他们家丢石头,鲁迅找上门后,这个律师不仅不加以管教,反而放纵,导致这个小孩变本加厉,往他们家锅里扔过鞭炮。(好家伙,大文豪居然被人如此欺负)

第二次景云里18号,是和弟弟周作人一起居住,而弟弟家的孩子还小,加上妻子怀孕,所以又只能搬家。

第三次景云里17号,是最近刚搬进来的。但刚刚搬进来不久,这里就发生‘水电主权’纠纷。如今只能用华界的水电,但华界的电量不足,非常影响写作,水质也不如租界。

三次搬家的经历,让鲁迅精疲力尽,如今自然很感兴趣长江地产的广告。

“广平,要不要买一层房子?”

许广平已经怀孕,自然也想稳定下来,便说道:“只是这个房子要一年才交,我担心我们会有所变动!”

丈夫是什么人,她很清楚,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躲避!

鲁迅当即说道:“不怕,愚园路这里是租界,以后总归能成为一个住所。主要是你怀孕,我们最好在上海拥有自己的房子。这家地产公司我记得,前面已经开发几处新式里弄,信誉应该信得过,这样我们到时候去看看再说!”

“好”

鲁迅也是算了一笔账,总价值四五千的一层房子,可以分两年付清,这样一来他们自然宁肯买房子。

像鲁迅、章其华这样的文豪尚且都动了心,那些小商人、高管等中产阶级就更不要说了!

当然也引起很多人的讨论!

“这房子怎么可能分层卖,还大言不惭可以拿到房契?”

“我也是怀疑这一点,莫非工部局是允许的?”

“长江地产可是知名地产企业,承诺的有房契,一定是真的。”

“这个分期支付倒是很不错,很多人都难一次性拿出四五千大洋,如果只需要拿出三层,剩下的分期支付,那很多人都买得起房子了。”

“我要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个卖法!”

一时间,在SH市引起很大的舆论影响。

长江地产本来也算小有名气,特别是在地产界,去年刚刚创新的‘代建’模式,如今又搞了个‘分期分层’。

商业人士一眼可以看出来,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地产革命’,因为‘分期’、‘分层’意味着能够买得起房子的人,将猛增数倍,甚至数十倍,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都搞不清,这个‘分层销售’真的合法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