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14章 拒绝地产项目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14章 拒绝地产项目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8月伊始。

陈光良来到长江地产的写字楼,这里即将被拆卸,毕竟规划的是‘幸福家园’的大门和门卫岗。所以,长江地产的写字楼下一步暂时将搬到长江车行的‘新基地’,占用一间砖木结构的屋子。

长江地产虽然是做着‘百万巨资’的生意,实则一共就六名员工(后又招募两名文员),工作也很简单——目前主要是监督‘幸福家园’和‘阳光家园’的建筑,其余都是一些小事情。

“老板,‘麦加利银行’的买办王先生找你!”

等陈光良走进写字楼,王宪成正在笑呵呵的等待他,他也不由得露出笑容来。

这可是他的财神爷啊!

愚园路在被各大地产商炒作一番后,西段价格达到惊人的3200~3500元每亩,较去年涨了近200%,堪称商业奇迹。

陈光良也算过一笔账,他在愚园路西段和中段一共拥有63亩地皮,如果现在出售这些地皮,那么可以收回他所有炒地皮的本金24万大洋和利息。

那么,他在霞飞路中段和西段的20亩地皮,就是他的纯利润,现值12~15万的样子。

“王老板,久仰久仰。”

“陈老板,好!”

双方客气一番,陈光良邀请王宪成在自己的办公位旁坐下,文员随即倒上茶。

“条件简陋,望海涵!”

王宪成看了一眼四周,感叹道:“陈老板的生意做的那么大,但这办公的地方却如此节俭,是我没有想到的。”

他可不会小瞧陈光良,毕竟在这愚园路上,谁不知道陈光良的大名。不仅仅是两个‘新式里弄’的开发人,同样也是愚园路的大地主。

就是他本人,这一次也在陈光良手中吃了个‘小亏’,他和自己的弟弟‘免费’替陈光良炒高了愚园路地价。

目前,王宪成、王俊成兄弟手中,有大概四十亩的愚园路西段和中段地皮,耗费资金15万大洋左右。

陈光良笑道:“生意都是借鸡生蛋,我们真正的拥有不多。”

王宪成有些听明白了,感情这位主也知道是在‘借鸡生蛋’,有影射他们兄弟替人炒高地皮的嫌疑。

不过他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询问道:“我观幸福家园的楼,建的也是差不多了,陈老板这一年收租都收到手软了!”

刺探消息的,陈光良明白了!

自从长江地产售出‘幸福家园’后,经常会有地产商在这附近转悠,有的地产商还会去工地上查看,更有甚者直接拜访他咨询。

说白了,这个模式大家还是不够很熟悉,当然现在沪市应该有人在筹备搞同样的模式了,但广告还没有看到过!

陈光良很是大方的说道:“可收不成租金,都是相当于卖出去了的。莫非王老板有意在这边发展新式里弄或公寓?”

他倒不会故意不讲这里面的门道,毕竟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稍微用心一点,就能察觉这里面的门道。

王宪成说道:“这倒不是,只是特意来问问,你最近还需要愚园路地皮否,我可以转让你一些?”

原来,王宪成虽然钱多,但他准备要办两件事:第一件事,那就是给四个儿子各20万大洋,以此来分家,也避免四个儿子以后争家产;第二件事,在张园修建属于他的花园式住宅,耗资预计也将高达20万大洋。

这样一来,就需要差不多100万大洋的资金。

而前段时间,他仅愚园路地皮,就投资了足足10万大洋出头,所以资金有些紧张起来。

“不好意思王老板,愚园路现在的地皮,已经有些高了,对我来说至少是这样,所以我咱不会考虑继续投资。”

想什么呢,他有钱也是投资霞飞路。

毕竟愚园路西段的上限就是8000大洋每亩的样子,现在都炒到了3000大洋出头,这升值也就一倍多的潜力,陈光良根本看不上。

王宪成并不失望,他早就算到是这个答案,他接下来又问道:“如果是你们租我地,来发展地产呢?”

这才是他的目的!

他买下那么多的地皮,总不能一直放着,再加上租地盖房的合作,似乎对地主也有利,他便想主动找上门求合作。

当然,陈光良如果以现价买下地皮,当然更好,可以缓解一下他的财务情况。

郭德明、陆元台等人竖起耳朵,心想公司的第三个地产项目,居然是主动上门合作。

哪知道,陈光良再次拒绝道:“王老板,目前的愚园路的潜在客户,应该不算很大。所以,我不会冒这个险!”

沪市的中产阶级虽然多,但人家不是每家都看得上愚园路的房子。而且,愚园路西段的临街地皮,基本都在陈光良的手中,若是靠内侧,可能地理又差了些。

总之,陈光良没有必要去冒险,他现在不急着做第三个地产项目。

王宪成大失所望的说道:“那真是遗憾!”

心中却涌起一些不好的念头,莫非愚园路的地皮上涨潜力用尽,他们买到了高出?

不可能吧!

不管怎么说,最后陈光良客气的将王宪成送出门外。

“老板,现在其它地产商还没有反应过来,其实再投资一个项目,也肯定成功的。”郭德明上前说道。

众人都在遗憾。

陈光良则说道:“如果不是愚园路西段,我当然会考虑,但他们手中就是西段,所以我们还是保守一点好!”

不仅仅如此,陈光良也不怎么相信王宪成、王俊成兄弟,所以干脆直接拒绝。

随后,陈光良带着陆元台、严宽,盯着夏日的太阳,去工地上视察。

目前长江地产一共是两个工地,陈光良每周至少要视察一次,基本都要视察两次,毕竟这两个项目就是长江地产的‘代表作’。

不出意外,这两个项目甚至会一直保存下去,成为沪市未来的‘名建筑’。

视察完两个工地后,陈光良又来到自己在愚园路西段的一幅地皮上,这里一共有5.2亩土地。

“这里我打算建一座工厂,钢筋混泥土结构,要建两层的,总计面积大概4000平米左右。你们先设计一下,再拿出个预算看看!”

既然绝对做豆奶产业,自然也是需要一座现代化的工厂。目前沪市的工厂一般都是一层楼,但陈光良绝对建两层楼,这样可以省一点地皮,当然建筑费可能会高一些。

陆元台参与了‘同昌车行制造厂’的建筑过程,所以当即问道:“老板是打算投资那方面的工厂?”

陈光良直接说道:“饮料”

“饮料?”

这绝对是一个陌生的产业,目前也就是可口可乐刚刚进入华夏而已。

陈光良详细一点的说道:“类似豆浆的产品,不过会考虑现代化工艺,和豆浆又有所不同。”

“我明白了,晚点给老板你方案!”

“嗯”

这个都不用请设计建筑事务所,自己搞定就行。

而陈光良的这幅土地,地处愚园路的最西段,若是两年后,可能价值也在4万大洋左右(成本1.2万)。

虽然两年后不能出售,但为了自己的‘豆奶产业’,这个投资也是值得的。

陈光良预测了一下,如果能将沪市的市场打开,每天的销量可能达到5000瓶豆奶,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如果投资了豆奶产业,那么陈光良以后也会投资饮料食品产业,从而进入一个全产业链。

又到了长江车行分红的日子,但陈光良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现在是‘负债累累’,分红都需要拿去偿还债务。

他算过一笔账,如今他虽然可以分到9500大洋一个月的分红,但今年结束时,他长江车行的负债应该还有差不多近3.5万大洋(含利息)。

另外他在长江地产上赚到的9万大洋(建筑费中赚到的),已经花掉了4.5万大洋(同昌车行制造厂1.5万、出租车2万、地皮超支1万),相当于已经消费掉一半(当然后期每年有1.5万以上的租金收益)

地皮生意上,足足负债20万大洋(原来的部分地皮贷款,转至车行上)。

当然了,做生意哪有不负债的,而且聪明的商人都知道——能借到多少才算本事!

哪怕是这个年代的‘巨富’荣氏家族,常年的负债都在3000万大洋左右,甚至后来一度高达6000万大洋。

接下来,陈光良要投资‘豆奶产业’,当然还是以借贷为主。只要有目标和方案,而且又是实业,这个年代贷款就相对容易,因为实业真的很赚钱。

“老板”

何向东、潘成、梁孟起三人,一同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

随后,四人一起开了个会。

何向东现在是负责长江车行、长江出租车两个业务,已经成长为陈光良的‘得力助手’;而潘成则负责长江车行的工作,虽然他的水平稍微低一些,但长江车行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毕竟本质是一个‘租车行’,按时收租就行,更何况还有其他人帮助;梁孟起则负责出租车业务,有陈光良和何向东帮助,也不会出现问题。

终究到底,陈光良、何向东是在管理,至于李超,现在更专注交通科的工作,会每周来个一两趟而已。

“最近长江出租车的运营情况不错,我决定将剩下的5000大洋资金,分期购入两辆雪佛兰新车,并进行外观改装成蓝色的长江出租车标准外观.”陈光良主动提及扩张。

长江出租车可是总计投资2万大洋,资金也算不少了,前面五台二手车花了11000大洋,但是分期支付。还能动用的5000大洋资金,可以分期购入两辆新车。

雪佛兰一辆新车在美国是500美金,而福特T型新车在美国是270美金。

目前美金和银元的汇率,大概是在1美金兑换1.8~2银元(1美金兑换约1.7两白银,实际上1大洋兑换不了一两白银)。

而福特T型车到了上海,价格是足足2700大洋,翻了足足5倍的样子,这里面很大一部分都被洋行、买办赚了去。

同理,一辆雪佛兰汽车售价在5200大洋,故陈光良决定购入两辆新车,并涂装成他亲自设计的‘蓝色出租车’外观。

梁孟起高兴的说道:“新车在修理费和保养费上,能省不少钱,而且也是一家出租车企业最好形象的代表。”

确实,要想真正做出名堂,购买二手车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

一直用二手车,一辈子也不可能在这个行业脱颖而出。

当然,陈光良还是很沉稳的说道:“还是那句话,重视企业文化,赚钱不是我们现在首要的目标,客户才是我们的上帝。”

这个年代的出租车客户群,都是‘忠实粉丝’经济,也可以说广告效应 服务水准,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目前长江出租还做不到‘十全十美’,但陈光良却要求大家养成良好的服务习惯,为后面扩张打下基础。

“明白,我们会定期培训所有职员,每个月的培训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陈光良点点头,很多企业文化(服务、企业标识、广告、管理制度等),都是他根据后世的经验想出来的,绝对不会错的。

接下来,大家各抒己见,将工作的问题一一拿出来讨论,并进行最终的一个解决方案。

短时间内,长江车行·长江出租会形成一个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机构,这是陈光良渴望看到的。而且,企业也在培养人才,招募一些有文化的人来作为储备管理层,例如长江车行的财务,长江出租的少部分职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