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唐侠 > 十三章 传功入窍空遗恨

唐侠 十三章 传功入窍空遗恨

作者:四更谈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夜宵禁,天刚擦黑,长安街上除了巡防的城卫军,再无他人。没了年节的欢愉嫌宵短,只剩冬夜的萧瑟清寒。

朱雀门谋逆的事情平定之后,李僙跟随皇上入宫,李秉一行人各自回家。

襄王府上下都在府里守着,亲兵把守着大小门洞,谨防着那些没抓到的贼寇的反扑。

等了许久不见襄王回来,到了戌时,才有一队禁军来报,说襄王殿下今日在宫里歇息。

这么敏感的时刻,人不回来,只有口信,李秉多少有些怀疑,还是糜歆认出了来人,曾是襄王旧部,这才略微安心。

敲了四更天的更,吹了房间的烛火,王府也安静了下来。

李秉和安子分宿在两房,床榻背靠着背,只隔着一堵墙,可两人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脑海里不断回溯着这几天的点点滴滴,安子伏在枕上,傻傻一下,笑容却转瞬即逝,反而一脸忧愁。

这两日李秉事忙,但是安子却一刻不停的跟在松柔柔身边。这皇家内斗对别人来说是大事,可对他来说也只是个大一点的热闹,过了便过了,也未曾细想。

倒是日日跟着松柔柔身边,相处每多一刻,就越觉得自己和她身份家境的云泥之别来,一时间思绪万千。

“论谈吐,柔柔说话,和秉儿哥一样,不经意间,诗词成语,张口就来。我经常连她说的话也听不懂,只能跟着傻笑,即便在她面前再谨小慎微,这认字不多的事情,还是被看穿。

论眼界,那些世家礼节、香料品茶、商贸往来、家国天下的事情,我更是一窍不通。每次她和别人谈论到这些的事情,我只能像木头一样呆在边上,全然插不上话,只恨没有地洞钻进去。”

安子一想起这几天一幕幕尴尬的经历来,连连摇头,想强迫自己忘掉。

“论武功,我个子不高,筋骨也不好,手无缚鸡之力,除了一点轻功,什么都不会。遇到事情,自保尚且都难以做到,这样还如何能保护柔柔一辈子?”

安子越想,面色变得愈加愁苦,一股巨大的压力让他心里毛躁。

“这前三点其实还不是最要紧的。眼下,我连一个基本的保障都不能给她,这才是最难办的:

柔柔是个大家闺秀,即便再不迷恋首饰衣衫、胭脂水粉,多少也得买些,还有各种好玩的新鲜玩意、美食糕点,点点滴滴算下来,真是一比不小的开支。别的不说,单看她这次出门,给亲朋好友带的礼物,就不是我的财力可以承担的。

这还只是日常开销,若我真的有一天可以托媒人去给松家说亲,这聘礼、家宅的天价银钱,又要从哪里来?难道要一直向秉儿哥伸手吗?还是靠我一直去偷?”

安子望着头顶的纱帐,尝尝叹出一口气来。

“每每想对她好,总觉得使不上力气,若不是秉儿哥之前给了不少银子,怕是这两天就要原形毕露。”

顿时一股强烈的挫败和不安涌上心头,他想着松柔柔的事情,不知怎么的,忽然对李秉生出无尽的羡慕来。

“秉儿哥对我,自然是没话说。可是仔细想想,我们的差距,恐怕比我和柔柔的差距更大。即便秉儿哥现在不理会这些,靠着义气折节下交,可万一有一天,我们的关系不好了呢?我是不是又要过会靠偷东西过活的日子?”

安子越想越害怕,这才刚刚有个家,越是珍惜当下,越是惶恐。

“我的出路在哪里呢?我好想像秉儿哥一样的活着,活的顶天立地,任自豪侠。但好像……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

忽然之间,他对李秉之前说过,年后要给他找个教书先生的事情,生出无限期待,好像看到人生的一个新开始一般。

反正也睡不着,不如掀了被子起来,坐在桌前,拿出他从子午宗临走前,公羊剑主亲手写给他的《子午宗锻造初略》,细细翻看起来。

他识字不多,只能看个大概,即便这样,有东西做着,心里也踏实些。

墙的另一侧,李秉也睡不着,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觉得这样浑身精力充沛了,手脚都是暖暖的,一点不觉得累。

虽然现在很舒服,但看着自己干净白皙的手腕,心里也有一股强烈的不安涌上来。

“公羊剑主原本说,要是不乱用内功,这手上的‘两环’,至少可以保我几个月无虞。哎……可这连着两次交手,才仅仅二十天,手上的两环就全都被弄没了。明日就是除夕,之后再过十五天,又是月圆之夜,这可怎么办?”

他找出公羊剑主给的“三金锁脉”的术法要诀,看了一遍又一遍,也弄不明白,犹豫半天,还是起身,去找了糜歆——这是他现在知道的,身边唯一一个术法高手了。

二人对座桌前,李秉将自己的事情,和盘托出,包括融教、黑经、阳月剑诀等等一切。

糜歆被这事情吓了一跳,打个寒颤,一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连忙给他号脉:“果然充盈无比,绝对不是只练几个月内家功夫该有的修为。”他略有埋怨:“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才说。”

“之前那三环锁脉还在,我想怎么也能有几个月时间,并不多着急。这几天事多,想着还能好好过个年,年后再想办法。可没想到这三金锁脉的术法也太经不起折腾了。我只用了一招,这最后的紫铜一环,也碎了。”

看着李秉心烦意乱,糜歆又不忍责备,一边看着那《三金锁脉》的手稿,一边道:“正如你所说,这法术应该是‘鬼谷一脉’的。看样子,应该要到了‘御物境’,用鬼谷一脉的内功就可以施展出来。”

“御物境?”

糜歆看他不解,又道:“天下武术,分‘内外武功’和‘术法’两门。

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都属于武学一门,因为流派克制关系,还有轻功、身法等等影响,难以给出一个实力的度量,只能按照炼体的强弱,大致分成‘真武九境’。

而与之对应的术法一门,就纯粹多了,按能力大小,一共也分九重境界,叫做‘渡化九境’。不同于武学,这术法境界之间的差异,可谓泾渭分明。

‘渡化九境’又分‘地五境’和‘天四境’,两者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不少人穷尽一生之力,也未能跨过那到坎,比如……我。”

糜歆三十岁就已经到第五境,但之后多年,再也没有丝毫长进,他尴尬一笑,又道:

“地五境,分为:开窍、修海、沾衣、御物、渡灵;

天四境,则是:结丹、成婴、分魄、化无。

地五境的人不少,但整个大唐,能修到天四境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李秉听得津津有味,以前不学武,这些东西涉猎的也少,现在研究起来,原来还有这么多门门道道。

“哎,扯远了。”糜歆把那一页“三金锁脉”的手稿,交还给李秉。

“说回这地五境:

所谓第一‘开窍境’,便是要通穴定络,经脉自称周天。一旦全身经络打通,可以接纳天地灵气,便称之为开窍。这是修习术法最基本的要求,影响也最是深远,因为他会决定一个人真气流转的方式。

开窍的方式多种多样,对人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最常见的,便是以武入窍,先精通内家或外家功夫,然后逐步打通周身经脉。绝大多数人,都是以这种方式开始修炼术法。那位为你施展‘三金锁脉’的公羊剑主,应该属于此类。

这种方法好处却也很多,基础扎实,又因为先炼体,后练气,往往内外兼修,相得益彰。但同样也有弊病,一来费时费力,二来真气流转的方法受到所学功夫的限制,‘气海’常常只能选在丹田,以致能施展的术法种类有限,这个一会我们再详说。

第二种常见的开窍方法,就像你糜叔叔我这般,舍弃武学,以文入窍。常常是以佛法、道法、儒理等经文,以思想入境,求得身心与天地统一契合,而感受天地灵气,滋润经脉。这个办法,追求真理为先,重心反而不放在修练上面。

这个办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原因便是需要所谓的‘慧根’。难是难些,好处也显而易见,一来真气增长很快,而且轻易不会倒退。二来,修海的地方,可以是身体任意部位,从而可以施展的术法也是多种多样。

除此之外,还有青苗一脉,以天地灵药滋润经脉开窍的办法;佛教、道教还有所谓的点化开窍;总之办法五花八门。”

“那我呢?”李秉听到这里就疑惑了,自己真气早已经能在身体里运转,自然是开了窍的,可是好像又不属于上面任何一种。

“你属于‘传功’开窍。”他说道这里轻叹一声:“有些前辈高人会将自己的真气渡给后辈,帮他们开窍。但其实,这是所有开窍的办法中……最差的一种。”

“啊!”李秉大惊。

“传功开窍,除了会对传功者造成巨大损害。接受传功的人,在术法上的修行也会大大受限。那位前辈给你传功,不仅助你开窍,还帮你修海,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就让你一举进入‘渡化第二境’。天下间,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传功开窍,就是揠苗助长。因为滋养你经络和气海的,并不是天地灵气,而是他的真气,所以值此一生,除了他凝练真气的办法,你再难从任何其他武学中,得到半分裨益,能施展术法,也必须是同宗同源,否则便会被反噬。”

“他凝练真气的方法?你是说《白雪内经》?”听闻自己好像选了最差的一条路,李秉心里顿时更加失落:“但《白雪内经》不是法家功夫么?这么说法家的术法我都可以用?”

“你的内功古怪,好像并不是法家内功。具体我也说不清楚,这些修炼的事情,先放一边,我们先解决你这‘三金锁脉’的事情。”糜歆摸了摸下颚,又道:

“刚才说道这第一重‘开窍境’,与之密切关联的,便是第二重,‘修海境’。

这‘修海’中的海,就是气海。经络中能储存的天地灵气,十分有限,于是便需要开辟一个地方来储存真气,便是气海。以武入窍的人,只能选择丹田;以文入窍,则能选择些其他地方,甚至可以修二重海,三重海,来施展一起些奇特的术法。

之后第三重‘沾衣境’,则需要达到可以在体内自由控制真气流转的地步。通过把真气汇积在某个器官或皮肤上,或者是武器铠甲之上,得到强化的目的,这是术法中最简单的运用。一些术法如‘睛明术’‘灵犬神嗅’,都以此为根本。

达到第四重‘御物境’,才算是术法小成。要求便是真气可外放,能够操控自身之外的物体。这个操控也不是随意操控,大凡要经过特定的术法来完成。‘三金锁脉就是其中之一。’

第五重‘渡灵境’,则要求真气外放之后,还能形成实体,或者借由别的东西形成实体。这个境界的术法,大多都是有些名气,比如道家的‘撒豆成兵’,蜀山的‘气剑诀’,南诏段氏的‘六脉神剑’等等。

再往这之上的‘天四境’,我也望尘莫及。”

他长吁出一口气:“说完这些,其实解决你问题的办法就简单了,其一,就是找一个‘鬼谷’一脉,御物境以上的术法高手。不过,‘鬼谷一脉’太过隐蔽,这个怕是不能了。

这第二个办法,就是,找一个在长安找一个术法大家,强行施展鬼谷一脉的术法,即便威力会打折扣,只要他的渡化本事够深,也能成功。”

糜歆在脑海中细细思量,又道:

“虽然我也是‘渡灵境’,但对这个术法的把握并不大。长安之中,渡化修为在我之上的,大概有二十多人。肯出手帮你的,大概有这么四个:

其一,便是非派掌门。”

“临渊他父亲?”李秉一听,略有疑色,在他的印象中,自己结拜兄弟韩临渊的父亲,好像是个文弱谋士,并没听说过有什么术法本事。

“正是,非派本就是以术法起家,高深术法变幻多端,这才长年占据法家之首的名号。只不过因为这几十年间,非派积极谋求权势,肯静下心练术法的人少了,不少高深术法白白被浪费,这才不出名。

不过即便这样,韩掌门的修为,也比我高不少。

第二人,就是西明寺般若堂首座,他虽然是以武入窍,但是修为却极高。西明寺是皇家寺院,如果要求,他们必然会帮忙。

第三人,长安八仙观的‘清虚’真人。他一心向道,本来无心琐事,不过襄王早年对他有恩,所以我们开口,多半也可以。

第四人,便是我觉得最厉害的一人,前任钦天监监正——堪舆一脉,观星流派,李淳风的第四代传人——蓷蒙。”

——————————

急需要各种反馈,对故事的反馈,对武侠仙侠系统的反馈,对文笔的反馈,对更新速度的反馈。。。。

求书评!谢谢大家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