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433章 慈不掌兵

女帝 第433章 慈不掌兵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隆元年,夏末,黑水部大肆劫掠、屠戮夏边境百姓,高句丽庇其恶行,‘交’涉失败后,双方开战。 。 敬请记住我们的网址:奇小說xin.。

高句丽局势复杂,李成道之行引国内不满,圣旨连召他回平壤问罪。夏军势如破竹,一月之内连克十余城,兵临辽东城下。

辽东城分内外两重,城高墙后,又有辽河之水环绕,遥望远处,山脉连绵起伏,可谓是易守难攻。若非前朝末年吏治**,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也不会被高句丽人所夺。这些年来,高句丽没有一日放弃过进取辽西,大夏也未有一日忘却过辽东之地。

此地乃是李氏家族极重要的一处根据地,一旦失了辽东,李氏家族虽不至于面临灭顶之灾,也会元气大伤。

正因为如此,别处的“山城”,李载梁可以不管,但辽东的山城,他是必须要管的。

李载梁征发徭役,在辽东城附近修建了四座山城,分别是卑沙城、魏霸山城、得利寺山城和城山山城。

这四座山城都建在地势险峻的山上,城内水源丰富,易守难攻。城壁则筑在很高的山脊上,其中的魏霸山城光是城壁便有五公里长,外城高约三丈,内城最矮的也有五尺高。城内不仅有饮马湾、养鱼池等蓄水设施,还有终年不涸的清泉,得利寺山城则以龙潭湾蓄水。也就是说,想要断他们的水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山城一般有二至五‘门’,为得是排泄山水,每座山城都还有一个水‘门’。正‘门’多建在水‘门’之侧,是主要的出口。四角则设有望台,每时每刻都有人站在望台上,观测四方。

可以说,这四座山城一设,便将辽东城牢牢地拱卫了起来。大夏若想不管他们,强攻辽东城,他们支援便可从山城倾巢而出,切割大军,制造‘混’‘乱’,也令攻城部队没有退路。. 可若要是先破四城,难度实在太大。

易守难攻的地形,多半得采取“困”字诀,但看四座山城里的储备便知,这一招只怕没能困死对方,就要困死自己。

不围困的话,强攻也不行,山城本就是将领们最不愿意打的一种,否则那么多匪徒为什么会往山里钻?一旦久攻不下,又损失惨重,很容易伤了大军士气,振奋敌人的军心。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进也不能,退……那就更不能了。朝廷上下的眼睛都盯着这里,多少人眼巴巴地等着大军攻克辽东。只要辽东城破,高句丽便失了屏障,哪怕朝廷这一次不攻克平壤,下一次,功劳也是唾手可得。正如大夏若当高句丽得了辽西,自身就危险了一样。

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怕。

高句丽一旦失了辽东,国内上下的气氛绝不是同仇敌忾,而是一片萎靡。

人就是这么奇怪,失去了这么重要的东西,能‘激’起勇气,奋力反抗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会怕,怕惹上这么强大的人,怕自己得为这些去死,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失去几块地算什么呢,反正不是我家的:割让些金银财宝也没关系,大不了向百姓剥削;就算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大国地位,变成了大夏的附属国,不得不向大夏称臣,那又如何呢?让出帝号的不是我,向朝廷纳贡的仍旧不是我,日子还是一样过,顶多就是名分差一点罢了,为什么不苟且偷安,非要往死地去撞呢?

纵然高句丽兵败,就算是利益受损最大的皇帝,那也没什么。没了帝号,可以称王嘛!他还是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主宰,谁受害也轮不到他受害,岁贡可以转嫁给百姓,出使又不需要他亲自去,哪怕是大夏来了使臣,那也无妨,咱们好好招待就是了嘛!

辽东的存在,便是这么奇妙,高句丽有了它,就敢觊觎辽西。可若没有了它,便如一个人没有了衣裳,很多事情便会畏首畏尾,再也不敢做了。

再说了,哪怕高句丽鼓起勇气,想要拿回辽东,那也没关系。这地方本来就是谁占着谁就有利的,秦琬定不会派草包驻守辽东,姜略也不会没眼力到那份上。只要再让高句丽失败几次,他们就会丧失勇气,哪怕热血之士天天喊着收回辽东,只要大夏略略施压,就没有谁敢真正去为之奋斗了。

这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徐然的经验之谈。毕竟在徐然所处的那个世界,幽云十六州可不就是如此?虽然与朝廷、皇帝的脾‘性’都不无关系,却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只要把你打怕了,你跑都来不及,还敢来打我?

对朝廷来说,哪怕大军攻克了百座城池,都没有辽东一城重要。姜略神情严肃,望着诸位将军,沉声道:“前些日子,本都护奏请圣上、江都公主,恳请朝廷增兵。今日接到消息,朝廷已经再调了三支水师,还载了许多不会水的府兵,星夜兼程,赶往辽东。”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一肃,原本就‘挺’直的脊背就更直了。

姜略明白众将听懂了自己的言下之意,脸‘色’更沉:“若是咱们不能快些攻下辽东,两面行军,水师又是急调,后果如何,诸位也能明白。”

大夏的水师还在训练中,虽然比前些年好了不少,论战力,仍旧不如陆军。可以说,朝廷调他们来,压根就不是让他们参战,而是让他们送死的辽东易守难攻,又是李氏的重要根基所在,一旦没有在入冬以前攻下,便会功亏一篑。毕竟绝大部分的人还是难以适应辽东苦寒气候,到了冬天,且不说兵器结冰的问题,若是棉衣不足,冻坏都有可能。更不要说一到冬天,粮草的运输就成了大问题。但谁都知道,李家早有准备,断不可能在短短两三月之间,就将辽东给攻下。正因为如此,姜略才要向朝廷求援,希望朝廷派兵,水陆二军同时进发,围住平壤城。

平壤乃是高句丽的首都,居住着高句丽绝大部分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一旦被攻陷,便是破国之祸。只要大夏做出牵制辽东,实则大军开拔高句丽的样子,定能麻痹对方。如此一来,高句丽朝廷定会忍不住,要求李载梁立刻回援。

只要辽东的兵力能够撤走大半,对夏军来说,攻城的压力便会少极多。

此举虽是“做戏”,可要做得大家都相信,或者说,让大部分的敌人心慌,水师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这些水师都是朝廷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精’锐,姜略就是让那些围攻平壤的陆军全死光了,也不能让水军的伤亡太过惨重。

话又说回来,若是能攻下辽东,这些人纵然全死了,对朝廷来说,也是值得的。朝廷定然也早早就做了准备,否则为何拨给了他们两路水师不算,辽东附近还停了三支水师呢?江都公主……遇上战事,也是个将人命当数字的人啊!

这样也好,慈不掌兵,对如今的东北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上攻克辽东更加重要!

“都护!”姜魁仗着自己是姜略的侄子,第一个冲出来,“末将愿为先锋,为都护攻克辽东城!”

姜略不动声‘色’:“你的意思是,不管四座山城?”

“山城之危,主要在切断后路,制造‘混’‘乱’上!”姜魁正‘色’道,“末将相信同袍,一定能稳左方局势,免我先锋军的后顾之忧!”

听他这么说,大家不约而同地瞄了萧誉一眼。

姜魁说得也不无道理,夏军顾忌山城,无非是怕浩浩‘荡’‘荡’大军开拔到辽河边,要渡河,或者已经渡河,这边还在源源不断制造木筏的时候,那边忽然有一堆骁勇善战的人冲出来。如此一来,夏军猝不及防,必定生‘乱’,所谓的攻打辽东也就不了了之。但若有人坐镇后方,或许……能稳住局面?

这个坐镇后方的人,在军中必须人缘好,谁都给他几分面子;后台也比较硬,哪怕你不愿意给他面子,也要给他背后的人面子;官位还不能低,否则压不住那些大头兵。最好还要有能力,可以镇住场面,力挽狂澜。有急智,能够随机应变,化解危局。最重要的是,还不能对大军有异心。

所谓异心,主要是指派系问题。毕竟远征辽东一事,乃是江都公主一手推动的。不管是鲁王还是苍梧郡公,还有其余对皇位心怀觊觎的人,都不希望此事能够顺顺当当,令江都公主的声望更上一层楼。相反,若是攻打辽东失败,士兵钱粮折损无数,却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江都公主也就无颜主政。

对将领来说,士兵的伤亡不过是个数字,只要胜利,怎样都可以。对皇族来说就更是如此,若能打击江都公主的威望,除去这个绊脚石,十万大军的‘性’命,甚至辽东的重要战略地位,又怎么比得上皇位重要?只有得了皇位,才有空去顾及疆土,至于现在……先抢到皇位再说!

这么一算,镇守后方的人,还真是非萧誉不可了。

姜略见姜魁的举动,面上未有任何表情,心中却冷哼一声,暗道兄长果然没教好孩子。平日看起来倒是英姿勃发,文武都来得,到了这等时候,却无足够的‘胸’襟气度。

不过是旁人简简单单的一个挑拨,本来有千百种手段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偏偏就要往死路上走。成天拿姜家的颜面,姜家的未来,姜家的血脉来压他,莫不是真的认为他姜略不敢对家人动手,一定会帮他们一起委屈恩人唯一的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