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432章 独断专行

女帝 第432章 独断专行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面对这等局势,李成道既愤怒,又无奈。-..-首发

高句丽觊觎大夏霸主地位多年,不知往大夏安‘插’了多少内‘奸’,大夏换了新皇帝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自然知晓。就连天子移宫东内,朝中大事皆有江都公主处理一事,高句丽也在前段时间得到了消息。

对于这一情况,高句丽上下多半是不信的‘女’人怎么能监国理事呢?这不是胡闹么?就算儿子全死光了,还有贤臣良将在,什么时候轮得到一个‘女’人出马了?编谎话也要编个像样的,肯定是大夏故布疑阵,想要削弱我们的防备,我们才不上这种当呢!

不得不说,久经沙场的名将与智计百出的谋士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自负,非常相信自己的判断。后者是因为自身判断几乎不会出错,前者则是因为战场瞬息万变,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只有依靠自己的经验甚至直觉做出判断。

李载梁是高句丽的军神,也是权臣,经验、直觉和计谋三样都占了,更是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大夏新皇都放出了这样的谣言,一定是想对高句丽动手。故他立刻提出将辽东的百姓迁入山城,让辽河以南成为一片荒芜之地的构想。

此举一是为了军事需要,二便是李载梁自己的‘私’心了。

辽东之地,少巨族,多豪强。一旦舍了家业迁移到山城内,想要维持从前的地位,势必对李氏有所妥协。如此一来,李氏家族的力量又能得到增强。纵然闵家在朝堂再怎么势大,只要控制住了辽东,兵力充足,又得这些豪强相助,莫要说对付高氏皇族和闵氏世族联手,就是改朝换代也指日可待。

这一构想倒是不错,但所有的事情都要建立在大夏派百万大军,倾国来攻的份上也只有这一时候,所谓的豪强才会匍匐在巨人的‘阴’影下瑟瑟发抖,宁愿割‘肉’放血也要换来自家平安。至于现在,大夏不过是换了个安北大都护,增了些兵将,毫无兵临城下的迹象。在边境待久了的人们揣度一番,觉得大夏新皇不过是求稳,做出个震慑的姿势,好让边境平安一两年。. 这种情况下,让辽东豪强放弃大片土地,豪宅奴仆,成群牛羊,迁入山城?就算你们李家赔得起损失,我们也不乐意!

当然了,万一大夏真是为了麻痹高句丽才做出这种姿态,真要动起来,那就是雷霆万钧之势,这些人也不是没想过。可谁会为一个“万一”,就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家业根基给拆了?说句不好听的,留着这份家业,就算是大夏来了,他们都可以凭此投诚,当个带路党也没问题。若是家业没了,不管大夏还是高句丽,都没人拿他们当回事啊!

这些人心中想什么,非但李成道父子一清二楚,高句丽权臣闵子游也心如明镜。故他十分招摇地与李载梁唱反调不说,暗地里也散布言论,声称自己所支持的皇子才是正统,大夏才不会因此出兵。言下之意,便是高句丽王虽在弥留之际,却已经定了遗诏,可谓是先声夺人。哪怕高句丽王反悔,立了其他儿子做继承人,闵家也可以倒打一耙,说对方伪造遗诏。

闵家支持者甚多,纵是不怎么支持他们的人,听见这暗中的传言,也是频频点头闵家的根基多在朝堂,若是闵家掌权,重文轻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对高句丽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对大夏来说,一个文风昌盛,日渐软弱的邻国,总比一个穷兵黩武,不断扩张的邻国来得好。

身处平壤的大人物们虽然在意开疆拓土的荣耀,却更在意荣华富贵和身家‘性’命,他们愿意扫平边境较为弱小的诸胡,却不愿与这个庞然大物对上。国内舆情汹汹,高句丽王对闵氏之子的宠爱,对李家本来就很不利。偏偏那些辽东豪强们心心念念的,也是让儿孙来平壤做官他们雄踞辽东,又岂会差了兵力?真正差得,无非是入主中枢,决断国事的权力罢了。若不迈出这一步,豪强何以成士族?这就与大夏的世家评判是一个道理,其他什么都是虚的,你家几代有多少人做什么官,才是实打实的。

“夏国不怀好意。”李成道环视众人,冷冷道,“你们怎么看?”

李氏治军,一向是说一不二,虽是问“怎么看”,可谁敢置喙少帅的意见?立刻有人说:“他们夏人既然拿人人当幌子,咱们‘交’几个人出去就是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态度非常随意,仿佛人的‘性’命在他眼里,也不过就是一匹布,一只‘鸡’罢了。

“区区,若是‘交’出他们能化解此次的危机,多少也‘交’得。”另一个将军如是说,“此番夏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并非是‘交’出几个人就能解决的。若他们执意说不是,非要进城,咱们该怎么办?”

“城是万万不能让他们进的,若令夏人进了辽东,咱们的脸该往哪搁啊!”

李成道听得谋士和将军们你一言,我一语,始终没想出个稳妥的法子来,索‘性’一拍桌子,怒道:“说这么多有什么用?夏国来势汹汹,只要咱们不依他们,此战就无可避免。既是如此,还不如痛痛快快来一场!”

你们不说人屠杀了你们的子民,想要找我的麻烦么?好啊!我这就派斥候出去,给你们一个狠的!

他咬牙切齿的时候,冯欢正毕恭毕敬地与秦琬道明:“李载梁老谋深算,忍功极佳,很少动怒,李成道则不然。李成道看似温文儒雅,礼贤下士,实则心高气傲,掌控‘欲’非常强烈。他少时入宫,曾与皇子发生争执,险些伤了对方‘性’命。也正因为如此,李载梁才不让此子留在平壤,令其坐镇辽东,侵吞部落,不敢令其回京。”

“也就是说,捏住了大夏认为战机未到,不敢轻易动手的软肋?”秦琬瞥了一眼冯欢,“我知你对李家心怀不满,但国事不比‘私’事。”

一旦边境发生冲突,李载梁能保得住他的儿子,大夏守将却不敢断定自己能被上头保下,也只能忍气吞声,这些年吃了不少暗亏。李载梁的情绪有了宣泄口,自然不会在国内惹祸,现在却不一样了。

秦琬相信,这些讯息,冯欢一定传达给了北边,否则此次的挑衅也不会专‘门’冲着李成道去,故意‘激’怒对方。但她需要冯欢‘弄’清楚一件事她需要的是实打实的情报,而非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夸大其词,添油加醋。

冯欢“扑通”一声跪下,毅然道:“微臣所言,句句属实。当年……”他咬了咬牙,才说,“微臣当年沦为奴隶,无人看得起微臣,唯有李成道一意孤行,提拔微臣,还许以族妹。”

李成道‘性’格上的缺陷颇为明显,若是能力和眼光再有问题,即便是李载梁的嫡长子,也不可能担此大任。

他的能力是他自负的资本,而他自负却是他‘性’格缺陷的主要原因,为何?因为他是一个只会做决定,不会向谁解释,更不会有丝毫转圜余地,堪称独断专行的人。

譬如冯欢一事,他觉得冯欢有用,不由分说以族妹笼络。在这件事情中,无论冯欢还是李成道的族妹都是他掌控的棋子,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此一来,便导致身为弱者的李氏无法怨恨堂哥,就将满腔怨气发泄在了丈夫身上;自认为比李成道高贵的冯欢也接受不了这种看似好意,实则羞辱的做法。若是李氏温柔和顺,饱受刁蛮公主摧残的冯欢可能还会有一两分动容,偏偏……你要拉拢别人,却导致别人最后恨你恨到了骨子里,这样的独断专行,又有什么好的?

“你身在朝堂,却心系北方,也罢。”秦琬示意冯欢起来,“孤封你为转运使,专供军粮,你就带着容修,去北方一趟吧!”

这个位置,换了别人坐,秦琬还真不放心。毕竟一场战争下来,粮草的消耗无疑是天文数字,偏偏又极好做手脚。想要找到不凭此中饱‘私’囊的人,实在有点难。冯欢却不一样他本就是鄂国公,又曾是乐平驸马。且不提乐平公主给他戴了多少绿帽子,至少乐平一死,朝廷怜他遭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非但平级袭爵,乐平公主的嫁妆也悉数归了冯家。这笔财产足够他挥霍十辈子,他又深深地憎恨着高句丽,怎会克扣粮草?

捞一把这种事情,从来都是上行下效,上头的人不拿走最大的,下面的人自然有所忌讳,报路途“损耗”也不敢报太多,不像从前一般黑了心,十成粮食他们就敢报四成甚至一半损耗,又不全是东南运路,哪有这么艰难?

不过呢,秦琬也知道,这种事情是止不住的。所以她任冯欢来管粮草,只是给自己减轻一点压力而已,真要再敢对粮草伸手,而且伸得太长……真当她不敢杀人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