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130章 官职变动

女帝 第130章 官职变动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眼见秦琬沉默下去,裴熙又道:“大义公主出身大夏,纵劳苦功高,也是两面不讨好,谁都猜忌她。如今她年过半百,颜‘色’不再鲜亮,都罗又已成了气候,都罗那些出身突厥权贵之家或大部族的侧室们将她‘逼’得很紧,即便有大夏撑腰,又有子嗣傍身,碍于血统,她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若非东北的那罗咄咄‘逼’人,边境也不会是如今的情景。我冷眼瞧着,那罗在的时候,东突厥还能撑得住,他一走,继任者必不会再过两面树敌的日子。”

秦琬闻言,很是诧异:“你见过大义公主?”

裴熙顿了一顿,才很不情愿地说:“我们裴家与河内罗氏是通家之好,舅公在一众孙辈中最疼爱我,传我一身武艺不说,在我的央求下,七年前他出使西突厥的时候也偷偷带上了我,我跟着他在突厥住了小半年呢!”只可惜,这样的好,是建立在不真心的疼爱与数不尽的利用上的,需要裴熙拿东西去换,比如,他的发妻之位。

比起实打实的利益‘交’换,这种一直对你好,关键时候却凭着这些好,索要你回报的态度,才更让人心寒。

秦琬摇了摇头,没顺着已故的罗氏家主好或坏这个话题谈下去,只是问:“大义公主的处境不好?”

“也谈不上很不好,身份尴尬罢了。”裴熙淡淡道,“突厥与咱们不同,他们是多妻制的,可敦听着身份尊贵,也就是帐子大一些,奴婢还未必有得宠的侧室多;可敦的孩子也一样,只要不是大儿子和小儿子,拿的牧场牛马都是一样的,全得靠自己挣。大义公主与都罗只有一个儿子,行第五,论野‘性’和凶悍……”他撇了撇嘴,没再往下说。

秦琬略算一算,不由惊了:“延钵是没有正妻,才迎的大义公主,都罗该不会是……”

“为了可汗之位,废了正妻算什么?杀了正妻的都大有人在,草原上的‘女’人,也就是生儿育‘女’的工具罢了。”

男人啊,心若是偏了,什么都能做得出来,若是那等天‘性’冷心冷情的更不消说,什么正妻嫡子,父母兄弟,统统都比不过自己的地位重要。

要不怎么说,‘女’人一定要有儿子呢,这个世道,‘女’人想要对抗男人,实在太难了,若是有了儿子,先别管儿子平庸与否,好歹有底气。若遇上一个能干的儿子,帮母亲出头也不是问题。

别的不说,就拿夏太祖来举例子。他的生母夏氏够窝囊吧?膏粱之家的嫡长‘女’,当皇后绰绰有余,哪样都好的姑娘,就为了给皇后和嫡皇子增添助力,被迫嫁给一个连庶长子都有,为了让庶长子能做官,竟将之过继,注定了宠妾灭妻的男人。还没和小妾斗几年,娘家直接被夫婿灭了,自己也被小妾折磨至死,够悲惨了吧?结果呢?河东陈氏,几百年的膏粱世家,前朝世袭罔替的楚国公,在本朝还有个声儿么?在前朝,他们连手握实权的浊官都不屑做,在本朝,想谋个胥吏都是难事。那位将罪责都推到妾室庶长子身上,巴巴地想认回开国帝王做儿子,好成为太上皇的楚国公,还有他的填房、妾室以及儿‘女’孙辈,据说死的时候甚是凄凉,夏氏若在黄泉下看到儿子怎样为她报的仇,也该瞑目了。

中原的王朝有礼法约束,尚有诸多宠妾灭妻之事,压得‘女’子喘不过气来。突厥是名正言顺的多妻制,压根没宠妾灭妻一说,‘女’子岂不是更加艰难?

裴熙怕秦琬不理解多妻制的含义,即便是他,若非亲眼所见,也是不会相信的,所以他加重语气,正‘色’道:“草原上的部族打败敌对部落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青壮全杀光,‘女’人和孩子掠夺走,充当奴隶。即便投降,也要将族中大半‘女’子上贡给对方,没有‘女’子就没有孩子,没有孩子就发展不起来,宗主部落自然呢个安心。在草原,‘女’人的作用就是这么的简单。那儿甚至有种风俗叫做抢亲,送嫁的队伍经过,谁抢到,新娘子就是谁的,只要承受得了新郎的攻打和追猎就行。”

说到这儿,裴熙勾起一丝讽刺的笑,冷冷道:“不,我不该这么说,草原上的‘女’人可珍贵得很,丈夫死了兄弟收,兄弟死了儿子收,儿子死了孙子收。收到这个‘女’人生不出孩子,没有任何作用了为止。”

“大义公主……”秦琬叹了一声,为大义公主唏嘘的同时,也知不能指望这位命运多舛却极有谋略的‘女’子太过,她皱了皱眉,又问,“苏锐真有这样的本事?”

想也知道,诸王夺储的时刻,将魏王的大舅子调到西北担任大都护,这一举动有多么不合适。若是有一个,不,哪怕是半个能替代的人选,圣人也不会选苏锐来当这个安西大都护。

他们能想到的事情,圣人更能想到,西北的局势越艰难,就更显出苏锐的无可替代。

“苏锐之于军中,就如卫拓之于朝廷。”裴熙很干脆地说,“再过一段时日,卫拓的任命应当,咱们去拜访卫拓吧!”

他的话题转得如此之快,难得秦琬竟能跟得上:“说起来,我不知廖夫人喜欢什么,难不成真准备几本道书去?”

“道书?”裴熙冷笑一声,不屑道,“你只要不是去说媒的,她就谢天谢地了。”

正如裴熙所料,三日后,本朝首辅,尚书左仆‘射’张敏张相公又一次上书致仕,再次被圣人驳回,命太医令去为张相整治,顺带加了一句――也帮刘相看看。

次辅刘相公一听这消息,面若死灰,还想挣扎一把,第二天的大朝会啥动静都没有。当天下午,内‘侍’少监又走了一趟刘相府,金吾卫更是将户部尚书府给围了起来。刘相见大势已去,上书朝廷,称自己罹患重病,需回家乡调养。

与此同时,中书‘侍’郎王大人亦上书朝廷,乞呵归乡。

两位宰相致仕,圣人自是厚赏,大力提携他们的子孙后辈,朝野上下口称圣人英明的同时,也眼巴巴地盯着空出来的两个宰相位置,还有户部尚书这一‘肥’缺,诸王更是卯足了劲要安‘插’自己的人。谁料圣人早有准备,连下几道圣旨:

御史大夫张榕,擢中书‘侍’郎;

尚书左丞邓疆,擢尚书右仆‘射’;

左散骑常‘侍’孙光,擢御史大夫;

右散骑常‘侍’李道,擢左散骑常‘侍’;

尚书右丞刘开,擢右散骑常‘侍’;

左谏议大夫彭跃,擢尚书左丞;

右谏议大夫赵昌,擢左谏议大夫;

‘门’下、尚书二省的调动如此之大,已让人目不暇接,偏偏在这时候,圣人又下了一道圣旨――中书承旨卫拓,擢右谏议大夫,领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特令其入政事堂听政。

这道圣旨一下,满朝文武,宗亲勋贵,世家‘门’阀,险些要疯了。

尚书左右丞只有正四品,却能分领三部,管着正三品的六部尚书,上朝的时候都排他们前头,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他们有进入政事堂听政的资格,被称为“储相”么?圣人倒好,知晓卫拓资历不足,担任六部尚书已经十分勉强,不能一跃成为尚书左丞,竟授予了他这等权限!

此例一开,官位不足三品的职官们又得削尖了脑袋,以求‘弄’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

“三弟,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一副万世不关心的模样!”年近‘花’甲的郑国公世子穆鑫蒲扇般的大手重重一拍桌子,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自己最小的弟弟,“这个姓卫的小子,抢了你的中书承旨之位不算,还这般平步青云,把咱们穆家当成什么了?”

郑国公最小的儿子,如今的中书承旨穆淼眼皮都不抬,淡淡道:“咱们穆家?咱们穆家又算得了什么呢?”

“你――”穆鑫被他噎着,却舍不得说一句重话,只得不服气地说,“咱们穆家不算什么?那为什么魏王说要将灵寿县主嫁给天赐,赵王说要为他的嫡三子求娶媛姐儿?”

郑国公的头两个儿子穆鑫和穆森年纪就差两岁,明明心机本事都差不多,一个被重点培养,一个却从小就被教你不能和哥哥抢,小时见不到几次面,又存了芥蒂,大了同为武将,少不得有些摩擦,关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倒是穆淼,比他们小上十几岁,几乎与他们的儿子一般大,又聪明,又长得好,还很会读书,自然被父母和哥哥们宠得很,姑姑穆皇后对他也很是喜爱。年轻时也是一副无法无天,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坏脾气,在中书省‘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后倒是收敛了许多,唯独对着家人的时候,一张嘴还是改不了,总爱泼冷水。

“天赐?媛姐儿?这……辈分矮了一倍吧?”

“这等小事不需在意――你莫要岔开话题!”穆鑫见弟弟没谈这件事的意思,越发不满,“论真才实学,你哪点差了别人?偏生从你入中书省的那一刻开始,这些小人就开始喋喋不休,从来看不到你的努力,永远只看得到你姓穆!就连这次,这次……”

穆淼神‘色’一凛,郑重道:“大哥,慎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