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129章 大义公主

女帝 第129章 大义公主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岂止是有点多?”裴熙冷笑一声,不屑道,“盐归官收,由官卖,岂能不建盐务衙‘门’?”

诸般弊端看似纷‘乱’,归根到底,皆由吏治而来。越是有油水的部‘门’,任职官员的后台就越大,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才棘手非常。

诸王为了争夺那张椅子,本就削尖了脑袋拉拢权贵朝臣,想法设法地敛财,若真实行了“盐税归价”,只要将自己的人安‘插’到盐务衙‘门’便可二者兼得,诸王岂能不往里头塞人?可想而知,这些人往位置上一坐,为了主子也为了自己,少不得大捞特捞。商人呢,自不会打落牙齿和血吞,损失少不得要转移到百姓的身上。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起,负责收拾烂摊子的还是朝廷。

“即便负责此事的官员忠心于圣人,两袖清风,可江南盐政的弊端,没必要让川蜀、齐鲁共同承担。”秦琬叹道,“纵各地盐政都有些猫腻,到底没动摇朝廷的根基。咱们的荣华富贵本就建立在无数人的血泪上,能宽容些还是宽容些,莫要割‘肉’放血,为了自己的利益,害得旁人活不下去。”

听见秦琬的说法,裴熙本想说她‘妇’人之仁,转念一想,又觉她是像了代王,得饶人处且饶人。

代王对他的好,他这一生都不会忘记,故裴熙一想到这里,态度先软了一半,睨着秦琬,见她笑意盈盈,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当‘私’盐贩子是什么好东西?为何要饶过他们?”

“我知道‘私’盐贩子多半是亡命之徒,手中沾染了许多劳工的鲜血,卖出去的盐,人吃久了也会生病,那又如何?没了他们,很多百姓连盐都吃不上,只会死得更快。”提到这件事,秦琬也很无奈,“若非万不得已,我不愿将任何人‘逼’到绝境,咱们做事,非但要顾虑到自己,也要考虑子孙后代。”

裴熙拉下脸,很不高兴地说:“你倒是想得远。”

“我……”秦琬知他心情,态度却异常平静,没半点敷衍的意思,“你知我心中所‘欲’,便当明白,我求得不仅是乾坤颠倒,亦是无愧于心。若为我这一己之‘私’,令大夏折在我这一代或者下一代,我……”

“你不必再说。”裴熙抿了抿‘唇’,淡淡道,“我帮你便是。”

秦琬只是对裴熙阐明自己的想法,并没有‘逼’迫他的意思,听见他这样说,不由急了:“你知道,我并没有这意思。”

裴熙挑了挑眉,态度越发傲慢:“你能左右我的想法?”

他这么一说,秦琬忧心尽去,‘唇’角不自觉上扬起来:“是是是,你是出于好心――”

明白出她的轻松和打趣,裴熙也‘露’出一丝笑意,刚要说几句,轻轻的敲‘门’声便在书房外响起。

陈妙回来了。

这位秦琬第一信任的“使‘女’”虽努力做出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奈何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卑糅杂在一起,却不那么容易抹去,落在外人眼里免不得留个“因外貌出‘色’,故心比天高”的印象,得个“不安于室”的评价。好在书房内的两人都知根知底,见她来了,裴熙眉‘毛’动了动,秦琬则很干脆地问:“孙道长怎么说?”

孙道长是谁派来的,秦琬暂时查不出来,但这不重要,重要得是裴熙助孙道长将理论变成学说,真‘弄’了个灵宝派出来。

毕生心血被总结,还被裴熙这样有名的人著书立说,又被代王所信,灵宝派已然渐渐走入大夏权贵的耳中。孙道长见状,‘激’动不已,越发痴‘迷’于此道,努力完善自家学说。

他阐述得本就是天上神仙,将之一一对应成星宿,能做到这一步的人,于天文星象乃至数算一道,不说造诣十分,也颇有见地。加上裴熙的刻意引导,代王的诸多追问,导致这几年来,孙道长对星象投注的心血远远多于往昔。

此时的孙道长,学问虽及不上太卜令,但他敢说,不似太仆一般遮遮掩掩,畏首畏尾。故陈妙一将秦琬的问题问出来,孙道长便据实以告,陈妙也不敢隐瞒:“恩师说,他夜观星象,觉得这两三年的冬天,怕是会越来越冷。”

裴熙冷笑一声,讥讽道:“他倒是圆滑。”

秦琬挥了挥手,让陈妙下去,才问裴熙:“你想对我说得就是这个么?”

寻常人穷尽一生,能将一项技艺习到顶尖的程度,已经十分了不起。但对裴熙来说,这世间的学问技艺,只有他不想学的,还没有他学不会的。他曾有一段时间痴‘迷’于星象易理,对此道很有些研究,见秦琬明白自己的意思,便道:“十有**。”

得到他的肯定,秦琬的神‘色’严肃了起来。

去年的天气本就十分反常,夏日酷热难当,冬日严寒难挡,今年非但没好转的势头,反倒有些变本加厉。

秦琬本也没想到这一层,直到裴熙问了一句“你怎就知晓朝廷的财政不吃紧”,方引起她的警觉。

圣人是有道明君,在他的治理下,国家昌盛,贸易繁荣,百姓富足。赋税一降再降,仍旧给朝廷提供了足够的财帛,即便要镇压江南,也不至于让朝廷的财政吃紧啊!若是国库不丰,圣人拿什么底气和江南世家开战?

秦琬极了解裴熙,知晓他不是无的放矢之人,他敢这样说,必定有他的理由。

在国家没出大蛀虫,圣人也不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的情况下,让国库从丰盈变得空虚,统共也就那么几个理由,开战和赈灾首当其冲。联想到去年和今年夏天,或旱或涝,再想想去年冬天不知冻死多少人的情状,秦琬少不得问问孙道长,这等反常的天气还会持续几年。

老天爷是公平的,大夏的气候一反常态,突厥、柔然等部族所在的草原也好不到哪里去。干旱固然能导致作物颗粒无收,冰雪也能让牛羊畜生悉数冻死,延长的冬季足以压制青草的生长。哪怕牧民打好了足够的草料过冬,也很难挨过‘春’季乃至夏季,即便他们的准备足够充分,第二个寒冷的冬天呢?又如何度过?

这时候,部族的首领便会说,南下吧!

在不远的南方,有一个名为“夏”的国家,拥有最丰腴的土地,最广阔的疆域,最美丽的‘女’人,以及你们无法想象的庞大财富。只要铁骑南下,攻占这片名为“中原”的地方,就能将这绵延千万里的土地变成我们的草场。

明年,顶多后年,若不出意外的话……秦琬微微蹙眉,沉思许久,才问:“大义公主没办法阻止?”

三十多年前,废太子造反,危急西边;江南蠢蠢‘欲’动,叛军连绵不断;柔然大军压境,北方战况惨烈,还有高句丽虎视眈眈。大夏的使者虽说动了一直被柔然奴役,实力却日渐壮大的突厥族首领延钵,对方却要一个保证――你们说会出力襄助,两面夹击,但我造柔然的反,若是失败了,全族都要遭殃。若是大夏肯许公主给我,双方世代‘交’好,我便相信你们的诚意。

太宗的‘女’儿本就不多,适龄的更少,这位草莽意气的帝王虽对她们无甚感情,却也不愿将她们许给一个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儿子都二十多岁,帐中妻妾成群,茹‘毛’饮血,大字一个不识的男人。朝臣怕汉代之事重演,个个诚惶诚恐,宫‘女’们也战战兢兢,唯恐自己被顶了去。

这时候,废太子妃的嫡亲侄‘女’,陈留郡主的亲表姐,弘农杨氏家主的嫡长孙‘女’毅然站了出来,愿为大夏江山,去突厥和亲。太宗大喜之下,封她为大义公主,嫁给延钵可汗为妻。

废太子宠妾灭妻,太子妃含恨而死,太宗心中悲痛,到底对弘农杨氏存了几分芥蒂,认为太子妃没能约束足宁公主,即便谈不上不贤,也能称得上无能。杨氏此举,无异于牺牲自己挽救全家仕途甚至‘性’命。

大义公主既有美貌,又有手段,胆略见识也非比寻常。她嫁给延钵可汗,做了他的可敦之后,牢牢把握了延钵可汗的心,三年内给延钵可汗生下了两个儿子。

依照草原的规矩,小儿子可以得到父亲最多的牛马,大儿子则要继承父亲的草惩奴隶。延钵可汗被大义公主所‘迷’,坚持要将草场、奴隶和牛马都‘交’给大义公主生的两个儿子,从而惹恼了他的长子那罗和一帮突厥勋贵,寻了个机会将延钵可汗与两个幼子斩杀,却让大义公主逃脱。一转眼的工夫,大义公主就嫁给了延钵可汗的三子,籍籍无名的都罗。

突厥是大夏扶植起来的势力,有勋贵不复大夏制约,便有勋贵惧怕大夏凛凛威风。在大义公主的帮助下,都罗聚拢一些亲夏的勋贵,向大夏称臣,圣人封他为可汗,出兵助他平叛。那罗带亲信逃亡东边,自立为可汗,就这样,突厥打败柔然,成为西北霸主后,还没显赫十余年,就分裂成了东西两支。

都罗可汗对大义公主‘迷’恋不已,与其父一般对她言听计从,从而将东突厥的力量牵制了好一部分,不知这一次……

裴熙摇了摇头,神‘色’冰冷:“东突厥没东西吃,西突厥就有么?压制西突厥的贵族,让他们不生出‘乱’心,定会分去大义公主的大部分‘精’力,我们需做好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