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彼岸弗空 > 第135章 压伤的芦苇

彼岸弗空 第135章 压伤的芦苇

作者:十一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3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巍巍的皇宫,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天底下的人,男的想进去,女的也想进去。

有些人注定就是要住进皇宫的。

有些地方却不让人接近的,乐寿堂就是这样的地方。

不过,此时赵天印却来到了此处,没有任何随从,甚至连老桂子都没有带上。

乐寿堂,相较其它气势恢宏的宫殿,那是相去甚远。一个小院,几间平房而已。

在屏退那唯一的宫女之后,屋里就只剩下赵天印和另一人。

时光总是无情的,但却对某些人可能会好一些。

楚白苇便是这样得到眷顾之人。

也许不如二八年华之时,那样耀眼璀璨。但在这乐寿堂的静谧岁月中沉淀之后,却更是醇厚动人。

不过,赵天印不是来欣赏这岁月馈赠的余韵的。

“你还好?”

“还好。”这十多年的岁月,再浮躁的心,再痛苦的心,都慢慢冲淡如水了。只是妹妹雪乔死讯传来的时候,楚白苇在床榻上躺了三天,滴水未进。

“今日我去辟雍大殿讲学了。”

“哦?”有些意外,当年的镇抚司指挥使,也会去讲学。

“落葭目前在国子监。”

“哦。落葭承灵之事,还未曾谢过你。”楚白苇微微屈身,算是致谢了。

“他也是我的女儿。”赵天印微微动气。

楚白苇并未反驳。

“今日我在辟雍讲学之后,出了个上联。”

“哦。”

“就是那句,烟锁池塘柳。”赵天印看着眼前之人,有些恍惚,多年前和多年后的人影重叠,毫无二致,也是那般好。

“那是圣上的才情。”不知真是想起了当时的美好,还是终究要应对眼前这大宪之主,楚白苇的回答不似刚才那般清淡。

不过,赵天印终究还是不满意的。

“我记得你当时对出了下联,桃燃锦江堤。”

楚白苇微微点头,并未回话。锦江之上,有太多的故事,不宜提,不宜讲。

“今日在国子监中,有人对出了这个下联。”

“天下还有如此巧之事?”

“是很巧。在我回宫前经过敬持门前的放生池,有人鱼腹藏书。那所藏的便是这桃燃锦江堤。”赵天印看着眼前之人,想验证心中所想。

“有人故意的?”

“自然是故意的。要在放生池内鱼腹藏书,不是难事。难就难在谁知道这句下联?”

谁能知道这句下联呢?

楚白苇终于明白这大宪皇帝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他很多年前便走了,几年前小妹也走了。如今在这世上,除了赵天印,就剩下自己知道这句下联了。

“在这乐寿堂内,我早已不过问门外世事。而当年不过是信口所说,哪里还会留心记住。”

过去的时光不知去了哪里,过去的人和事也不知去了哪里。

有些想记住的,却渐渐遗忘。有些想遗忘的,可能却时常涌上心头。

赵天印不知道她到底忘了没有,不过也许她真的与此事无关。

如果不是她,那到底是谁呢?

这些年雪乔也算是循规蹈矩,甚至连落葭的身世都一直守口如瓶。想必也不会是她。何况回想起今天落葭在辟雍大殿里的神情,并未因听到了烟锁池塘柳而有所异常。

那到底是谁呢?

只能是端木正一了。

其生前或许曾对人提起过。

既然在这里没有得到答案,也算是得到了答案。赵天印准备离开了。

在他刚刚起身走到房门之前,便听到背后传来,“有消息吗?”

没有点明什么事。

但赵天印却知道是什么事。

“李牧他们还在追查。”

说完,赵天印便出了房门,出了院门,身后是冷清的乐寿堂,还有一个凄清的身影。

她没有去看当时那滔天的火光,但那大火却日日夜夜在其心头燃烧。一步错,步步错,抱憾终身。

她本只是个娇弱的女子,不曾想惹来如此大祸。

要不是因为小小的他和她,万念俱灰地她恐怕早就在很多年前,以自己的性命来赎罪。

她觉得自己是有罪之人。

所以,她宁愿住在这乐寿堂内,只有一个宫女服侍。

外面的纷纷扰扰和她已经没有干系了。

如今,她在等的无非就是个消息。只是不知道这个消息什么时候会到。

刚赵天印问起“桃燃锦江堤”时,她有预感,或许这就算是消息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好。

……

从乐寿堂回来,赵天印去到了漱芳斋。心情烦乱时,他总是来到这里。

老桂子已来到身边伺候,茶是热的,但又不太烫。这些年,能知晓心意的人越来越少了。

“老桂子,你怎么看?”

赵天印问得无头无尾,但他知道老桂子自然能懂。

老桂子已伏跪到地上,“老奴有罪。”

赵天印并未向往常一样,说“平身”。

“此次敬持门外鱼腹藏书,老奴有失察之罪。回宫之后,老奴彻查宫中十二监,原司礼监随堂太监顾让不见踪迹,恐怕与此事有牵扯。”

“平身吧。”赵天印有些失落。“顾让,多少年的老人了,想不到竟然是包藏异心之人。”

“是老奴失察。”

“你也算是机敏之人。回宫便能发现不妥之处。我还在想,我去辟雍讲学自然人尽皆知,但讲学后的出题又怎么让人知道。原来问题出在顾让身上。”赵天印回想起那日在乾清宫内敲定辟雍讲学的出题,看到身后“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对联,便联想到了“烟锁池塘柳”。

不过问题还在于,他当时并未提到“桃燃锦江堤”。

那顾让只是个传递消息的人。

那到底是谁猜出了下联?

赵天印看着茶盏内冉冉上浮的水汽,云遮雾绕,没有再说话。他在等待。

房门外响起了脚步声,老桂子躬身出了门去。

“禀告圣上,因辟雍讲学之故,今日国子监所有大门早已封禁。圣驾临近那放生池时,群鱼还在扑腾,想必那人离去不久。飞羽卫正在对国子监内一干人等进行核查,目前对有疑点之人正在暗中调查。”折返回国子监再查鱼腹藏书的李牧,将一份名单递了上去。

老桂子接了过来,但赵天印并没有心思看,而是继续发问,“国子监内的人?官员?监生?”

“都有疑点。不过,应该是修行之人。”李牧回想那些群鱼扑腾的景象,再次查验了放生池的水,并无下药的迹象,那么能有此手段做到不留痕迹的,毫无疑问有一定修为。

“司礼监随堂太监顾让失踪,去查查。”赵天印说道,既然有此线索,看看能查到什么。

李牧微微看了一下旁边的老桂子,见其神色如常,回了声,“臣遵旨。”

老桂子和李牧都离开后,赵天印才真正的坐在镶金龙椅上,一个人想着什么。

过往的事情,也许总会留下什么痕迹,也许总有那么一个人会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