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彼岸弗空 > 第123章 中庸之道

彼岸弗空 第123章 中庸之道

作者:十一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3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而没有人想过荣王府的人进入永和宫,不是叙旧,而是诘问。

四皇子赵平成身着华服,此时便在永和宫的前殿内,神情肃穆,将两封信件递了过去,一封自然是潘知妍誊写的那封,一封是李牧从永和宫带走的。

赵落葭接过来之后,并未摊开,反而问道,“四哥是什么意思?”

“奉父皇圣谕查案,其中既牵扯到永和宫宫女高玉琼,还有凶犯身上的信件,均直指永和宫。絮白公主对此有何回应?”这不是兄长的问讯,而是钦差大臣的做派。

“我问心无愧。”赵落葭的回答很简洁。

没有任何辩驳。

牵扯到刺杀皇子的惊天要案,但赵落葭就这么一句话,问心无愧。

“落葭,你这样我无法向父皇交待。”赵平成从钦差又变成了和蔼的兄长,目光柔和了许多。

“我自会向父皇交待。”赵落葭并未回应四哥变柔的目光,话语依然是生硬的。

赵平成沉默了好长一会,最终叹了一口气,将两封信件收回后,离开了永和宫。

在永和宫唯有斩获,赵平成又出现在了储秀宫,遇刺的十三皇子便在这里救治,奇怪的是一直还昏迷不醒。

在听完吴淑妃似泣似诉的痛诉之后,赵平成才抽身离开。

宫里的两处已经走完了,那么宫外呢?

大岱川茶庄的高廷恩,依然还是一问三不知,只是呆呆地念叨着自己的女儿。

鱼龙帮的青木堂主甚至将初入鱼龙帮的历年往事回忆个干净,也未能再有更多有用的消息。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父皇的想法。

要知道父皇的想法,最直接的方法便是进宫面圣。赵平成便这么进了乾清宫,和赵天印有了一番长谈。没有人知道谈了些什么,甚至连老桂子公公都在外面远处。

十三皇子遇刺案,竟然没有掀起滔天的巨浪。宪京城里的人意外,整个大宪的人都意外。

顺天府尹刘国范更为意外,原本候着皇上的震怒或者潘家的回击,都没有降临,只是在圣谕中略加斥责,罚俸三年了事。

甚至连大岱川茶庄掌柜高廷恩,不仅未受牵连,还获准将高玉琼的尸身领回安葬。

捡回来一条命的还有鱼龙帮青木堂主苏文青,虽然在镇抚司中吃了不少苦头,落下了残疾,也被鱼龙帮赶出帮去。不过靠着多年的积蓄,离开了宪京,隐姓埋名去了他乡。

一直坚称自己是誊写信件,受人设局的潘知妍,也未受到追究,不过对其的安排倒让人意想不到。

永和宫絮白公主赵落葭果真向父皇写了一封陈情状,也坚称问心无愧。

赵天印的旨意也下得出乎意料。

既然絮白公主自请赴国子监潜心修学,不仅予以准奏,还责令潘知妍随行。

国子监老祭酒可是十三皇子的外祖父,赵落葭和潘知妍去此处是何意?自证清白?

这样的结果,吴淑妃自然不满意,祭酒吴老夫子恐怕也不满意。

祭酒的品阶不算高,但总算是受到皇上敬重的官职,更何况还有吴淑妃的缘故,按道理吴府应该更富丽堂皇些。

但吴老夫子的府邸中规中矩,比原钦天监监正何若望的何府也大不了多少,或许一个是在故纸堆中寻找寄托,一个原本也把心思完全放在九天之上。

此时吴老夫子便独自在书房内,斜靠在雕花木椅上,将时常研读的古本重重地扔到了书案上,然后又心疼地慌忙捡起,小心翼翼地放好,“哎”,叹息了一声。

圣贤的文章终究还是难以平复内心的焦躁。

吴老夫子缓缓地站起身来,在屋内缓缓地踱着步,脚步比较慢也比较沉。挥散不去的杂念又浮上心头,“苦读圣贤书不好吗?静宜当初一门心思要进宫,最后得偿所愿,有了世成之后,这争宠的心思又更重了些。到头来,这又是何苦?”

儿孙总是不让人省心的。静宜如此,世成如此,之前的恩钰也是如此。

吴老夫子手捧着个羊奶杯,出了书房,沿着回廊转了几转,来到偏院的另一处书房。还未走进,便听到里面传出来的读书声。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听到这读书声,吴老夫子略微压抑的情绪才有所舒缓,露出难得的笑容。他推门而入后,那读书声噶然停止,“恩钰给爷爷请安。”

原本疯疯癫癫的吴恩钰,此时却正襟危坐,苦读圣贤书。

“看来,世成那边的药可以停了。”吴老夫子看着眼前的这个孙子,想着皇宫里面的另外一个孙,将羊奶杯送到嘴边,喝了一口。

……

每一个长辈都有长辈自己的烦恼,都要为儿孙谋,吴老夫子如此,此时在乾清宫里的赵天印也如此。

没有老桂子在身边伺候,赵天印一个人也在屋内踱步,目光落在正堂墙壁上装裱精致两幅字。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还是那条锦江水和那座玉垒山让人怀恋,可惜都回不去了。

世成的遇刺确实让赵天印震怒,但随后李牧的追查却让他心生哀伤。皇家总是难享寻常的天伦之乐,一个个都盯着自己身后的宝座。

这个宝座真不是寻常人所能坐上去的。他要为赵家的江山找一个能坐得稳的人。太子行吗?老四行吗?其他几个呢?

平日间的明争暗斗,他视同是各皇子的磨练,毕竟将来要君临天下,绝不可能是毫无城府之人。但一而再的同室操戈,终究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李牧初次来报之时,赵天印的旨意便是彻查。李牧也做得极好,将遇刺牵连的一干人等,各种蛛丝马迹也算是查了个明白。

但他要看的不是这些表象。

此事不管是老八甚至是老四设局,亦或是太子和老十三设的苦肉计,都是有可能。

不过正好趁此机会考较一下老四,这才有了赵平成得到圣谕,李牧移交案件一事。

老四的应对让赵平成颇为满意,既没有贸然捡起这柄可能会刺向太子的剑,也没有让太子有机会刁难。可惜,他不是太子。而太子呢,可惜没有承灵,以及这份见识。

至于落葭赌气去国子监,那便随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