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彼岸弗空 > 第122章 悻悻而归

彼岸弗空 第122章 悻悻而归

作者:十一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3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过了心慕剑的国子监司业程达,仔细地观摩了一番。他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这柄剑充公了,又能怎样?”

一个小小的监生,出身无非是军镇的队率。虽说好像和潘家有些关系,但听说此次潘家自身都有些麻烦,哪里会因为这么个外人再出头呢。

这样的一个小人物,以为有一些机遇,便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年轻人,终究太年轻了。

程达看着这眼前的年轻人,等待着对方的不断认错和哀求。不识时务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下场。

但让程达失望的是,他听到的不是哀求的声音,而是更好笑的声音。

“如果真的充公,我让它的主人来取就是。”

连剑都不是自己的,哪里来的自信?

程达忍不住笑道,“这柄剑在我这里,谁来都没用。我希望下一个时辰,不要在这国子监内看到你。”

程达终究还是觉得自己养气功夫做得好,未与这个年轻人计较,赶出国子监了事。既遂了祭酒老大人的意,也未闹出过大的动静,甚好,甚好。

“那我让絮白公主来取。她的剑,总是要归还于她的。”端木序说得很慢。

正因为说得慢,程达原本脸上的笑容从凝固到消散后,端木序才说完。

这竟然是絮白公主的剑?

这个白序不就是个有些小机遇的队率吗?怎么和絮白公主还扯上了关系?关系还很不一般。

怎么没有人告诉自己这些?程达想着这国子监内,监丞、主簿还有各案的胥长,怎么就没有人告诉自己一声?

公主的剑自然是不能充公的。那公主的人自然也是不能动的。

程达刚才觉得自己的养气功夫好,此时觉得自己演技更娴熟。

当脸上的笑容消散尽后,他好似恍然开悟般,说道,“哦,既然是公主的佩剑,这天下何处皆可带得,自然也不是违禁之物。”

没有一丝尴尬,更没有一丝矫揉造作。

官场之上,一直在演着大人和小人。对下是大人,对上自然就是小人。国子监里自然也不例外。

也许还意犹未尽,程达继续说道,“此次对武学监生的学务视察结束,一切都符合国子监学规学纪。”

说完这一席话,他才将心慕剑恭敬地递还给端木序,然后转身出了房门。

来时气势汹汹,去时也威势不减,总有那些胥佐和贴书跟着,任谁也看不出国子监司业在一个武学监生那里吃了暗亏。

看着这个来找茬的国子监大人的背影,端木序却没有获胜的一丝喜悦。人微言轻的感觉再次袭来,初到终南山时体会过,此时在这国子监里也如此。那时是要竭尽所能说服这大宪的公主,此时却是借助这大宪公主的威名去震住别人。

他端木序还未成为那个一人之心便是千万人之心的人,也还没有成为那个一人之力便可力战千万人之力的人。

端木序回到国子监碰到的是小麻烦,那么此时荣王府里的赵平成面对的才是大麻烦。

自从将潘知妍带到了荣王府后,镇抚司按照指挥使李牧的指令,将十三皇子遇刺案的一应人证和物证都转交过来,甚至前期查验的口供和文案。

赵平成得到的口谕是协查此案,此时变成了主办此案。这些原本都不是大的问题,直到最后李牧到府上转交过来的证物,那一把还带着赵世成血迹的匕首。

“案情是清楚的。”这是指挥使李牧的原话。

永和宫宫女高玉琼联络鱼龙帮青木堂主苏文青,找到直接行凶人兴善寺和尚见性,在案发当日见性到永乐坊与潘知妍碰头,拿到了一封藏有暗语的信件,之后在未时异宝斋前,见性对十三皇子动手,随即被经过的律宗独孤横击毙。

十三皇子重伤,见性已死,高玉琼已死,苏文青已缉拿归案,潘知妍和独孤横也在可控范围内。

这是清楚的,但还有更多不清楚的。

高玉琼的动机?她为什么?她为了谁?她是永和宫的宫女,也许这个身份值得推敲。

潘知妍承认信件是自己誊写的。但信上的字词最初又出自谁的手笔?众所周知,潘知妍又是絮白公主的密友。

这一切都指向了永和宫。

但,一切都太过于明显。

更何况,那一把匕首更是蹊跷。

一把来自永和宫的匕首,而且原本只是把变戏法的匕首。有谁会派自己的宫女和密友找一个人,用一把自己的匕首,一把不能杀人的匕首去杀人?

没有人会这么做。

要谋划杀人,不用自己的人,更不用自己的凶器,最好让行凶的人都不知道自己。

但最终这把不能杀人的匕首偏偏杀了人。

扑朔迷离。

谁在后面?

十三皇子遇刺,潘家被查,絮白公主受到牵连,那么谁会获益?

那个身影在眼前浮现。身着华服,振振有辞,却毫不中用。赵平成冷笑了一下。

如果这一切的后面是他。那么这个局又是如何布的呢?

赵平成恍然,镇抚司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将查案之权转交过来。这是父皇的用意?还是李牧自作主张?

赵平成没有贸然断定。李牧交给自己的,到底是刺向太子的剑,还是刺向自己的?

动了潘家,便是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宏图大业势必受到影响。潘家必须保,但如何保?

另外,要不要动太子?怎么动?

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赵平成的心头。

如何破局?

……

镇抚司内,李牧独自一人在密室,赵世成遇刺一案所涉及的人证和物证都移交出去,这些皇子间的争斗他觉得有些厌倦。无益于大宪,无益于朝廷。

赵家的诸子,秉性各一。

太子赵建成,皇上长子,皇后所生,承接大位名正而言顺,唯一美中不足之处便是未能参与安灵塔的承灵。

四皇子赵平成,其母妃虽薨逝,承灵之时也颇为周折,但终究是皇上第一个承灵成功之子,更为重要的是其身后还有郑家的力量。

八皇子赵元成,宫内既有潘贵妃享有圣宠,宫外便是潘家的鼎力相助,不过此子心思平和,与四皇子交好,未看出有争雄之心。

至于十三皇子赵世成,原本也有一争之意,不过在承灵前遭逢瘵病,错失承灵之后便一蹶不振,而此次却无端搅入这个案子,是棋子也好?还是有其它缘由也好?

李牧也不想去深究。

自追随皇上以来,被授以镇抚司之权柄,侦办各种要案迷案,也算是尽心尽力。不过也有一些圣上密派的要案未能办妥,李牧也心怀愧疚。

这天下之大,要找一个人真的很难,即使是名动天下的镇抚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