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49这是一种荣誉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649这是一种荣誉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王同学在听到马薇委托丈夫买表后,当即表示:“也别明天了,就今天吧。明天星期天,百货大楼人更多。”

“行,听你的。”唐植桐自无不可,明儿是星期天,少安排一件事就能多睡一会。

两人接上凤珍、静莹,直接去了百货大楼。

“你俩跟紧点,一会别走丢了。”待四人将自行车存下后,唐植桐看着进进出出的人,嘱咐两个妹妹道。

凤珍还是头一回进百货大楼的门,站在一旁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拘束。

“走,咱俩一块,就当出来玩了。”静莹看出了好朋友的拘谨,微笑着主动拉起了凤珍的手。

王府井百货大楼开业之初号称这里是全四九城货最全的地方,但现在嘛……

依唐植桐的观察来看,部分商品已经出现缺货了。

有些前来购买东西的顾客,在得知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货之后,也不会立即离开,而是随意逛着,瞅寻现在有货的东西里面有没有自己需要的。

其实这种心态并不难理解,这种事情现在有,以后还会有。

这就跟流言说某个超市要倒闭、食盐污染不能吃,或者“静默”之初时一样,群众盲从着跟着人流买买买,哪怕是明知道自己家里不缺、用不了这么多,但还是买。

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氛围到了,来都来了,总不能空着手走;另一方面是对于未来没信心……

需凭票或者凭介绍信购买的商品柜台面前,顾客就少了很多,毕竟卡的严格了,票据还能发下去,相对应的商品肯定得够数,否则手持票据的特殊单位、特殊行业的人员可饶不了供应单位。

每一位顾客到柜台前,柜姐的第一句都非常简短:“票、介绍信。”

在确认票据真实有效后,才会跟顾客明确需求,如果没有票据,那对不起,哪凉快哪待着去。

因为吃不太饱,从去年下半年起,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就有降低的趋势,到现在也没有改善的迹象。

手表柜台这边的顾客并不多,很快就轮到了唐植桐。

唐植桐挺理解柜姐的,一天到晚的接待顾客,中间能休息的时间有限,而且还吃不太饱,这种事情放谁身上恐怕都不能以笑面对。

“同志,上海男表,60块钱的这款。”唐植桐见了前面顾客的购买流程,早就准备好了自己的手表票、介绍信和工作证,一并递给售货员。

售货员在检查凭证后,直接开票,中间一句话都没说。

唐植桐让小王同学和两个妹妹在柜台旁边等着,自己去交钱。

交完钱,拿着盖了戳的收据,唐植桐瞅了一眼,货物一栏赫然写着上海A581男表。

唐植桐知道这款表,名气很大,做的也很漂亮,是块十七针半钢机械表,虽然表圈看上去亮晶晶的,实际上是黄铜镀了一层铬,只有与手腕接触的表壳是不锈钢的。

表盘上的“上海”是工艺美术字体,得等六十年代中后期才会换成群众熟悉的毛体。

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是津门华威钟表厂生产的“五星”牌,55年3月组装完成,上海牌手表出现的晚一些,55年9月问世,当时用的品牌是“东方红”。

一开始的时候,国产手表产量并不高,不少零部件都是进口,年产量以千计数。

不过随着工业水平的提升,产量就上来了,上海牌手表1959年生产了7.4万只,今年更是飙升到60万只,然后骤然回落……

领表的过程很顺利,唐植桐拿到手表后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先拆开包装,拧发条上弦,看看指针走不走,然后附在耳边听了一下手表走针的“咔嚓”声。

这年头很多商品的售后略等于无,唐植桐受人所托,总不能给马薇买一块坏表。

能走就行,至于误差有多大,唐植桐就顾不上了,自个也没法测。

在确认无误后,唐植桐将手表重新装起来,放进包里,领着小王同学和两个妹妹出了百货大楼的门。

回到家后,迎接唐植桐的是一摞衣服,上面明显有新打的补丁。

这年头的布料大多是棉的,由于支数、工艺的限制,耐磨性有待提升,穿得时间稍微长一点,就容易磨破,这时候就需要在破处打上补丁。

由于印染工艺及原料的问题,棉布的着色不理想,洗个五六回,衣服就容易泛白。

打上补丁后,这一新一旧,颜色反差特别明显,所以很多家庭都会将补好的衣服送到印染店重新染,或者买回印染材料后自己在家泡一下上色。

“妈,这是要去染色?”唐植桐瞅着用绳子绑着的衣服,问道。

“印染店活满了,不收活了,自己去买染料又没货。唉!”张桂芳边说边摇头。

“那就这么穿吧,染了也就光样子好看,又不是说染了会变得耐穿。”唐植桐放下书包,建议道。

“我在家穿什么都行,你们这样穿出去,样子不好看。”张桂芳看了看孩子们,不赞成儿子的建议。

“妈,我觉得吧,面子和里子咱家选一个就行,本来脸色就比邻居强,要是穿得再光鲜点,说闲话的更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咱最好也注意一下影响。”唐植桐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是基于这方面的思考,前些日子才拒绝了小王同学给自己做衣服的提议。

“行,那就这么穿吧。”张桂芳看看儿子,又看看儿媳妇,这俩可都是吃公家饭的,既然要注意影响,张桂芳终于点了头。

事情就这么定了,张桂芳麻利的将绳子解开,把衣服又放回了卧室。

凤芝在旁边有些不高兴,刚才准备印染的衣服都是打过补丁的,她去广播电台录歌的时候可是看到了,别人家的小朋友穿得不光洋气,还没有补丁。

唐植桐没瞧见凤芝的表情,即便看到,也不会改变主意。

从今年年中到后面的几年,四九城无论什么家庭,凡是在大街上能看到的,人人身上基本都会带着补丁。

人都饿的眼睛冒绿光了,谁还顾得上穿身体面衣服?自己只是抢先一步重新体验补丁衣服罢了。

晚饭挺简单,只炒了半个酸菜。

以往的时候,酸菜一炒都是一整个,自打唐植桐从武汉回来后,家里青菜就捉襟见肘起来。

往年的时候没有这么紧张,一来是自家院子多少能有些产出,二来副食品店会不间断地供应一些储备菜。

今年储备菜供应的少了,家里院子虽然有产出,但还要兼顾着椿树胡同那边,所以消耗的略微快了一点。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严重问题,家里还有咸菜能顶一阵子,等天暖和了,自己就能时不时整点“野味”缓解一下了。

今年不能指望副食品店供应了,既然已经启用了菜票,距离每人每天二两菜就不远了……

半个酸菜有点少,所以唐植桐做的口味就重了些,再加上咸菜,下饭是没有问题的。

“哥,我想吃柿子酱。”这些天没别的花样,凤芝有些腻了。

“你这孩子,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挑上了?”张桂芳不满的瞪了凤芝一眼。

“吃吧,吃吧,吃了就安心了。”唐植桐反而同意了,跟亲妈解释道:“妈,柿子酱也做了大半年了,再等下去,天暖了容易变质,不如趁现在吃了吧。”

“唉……”张桂芳叹了口气,放下窝头,去隔壁将仅剩的两瓶拿了出来:“就这两瓶了,咱家开一瓶,另一瓶给敬民拿过去。”

“好嘞!”唐植桐乐呵呵的应下,伸手拿过一瓶,打开,给家人分了分,倒进窝头中间的小坑里,正正好好。

吃完饭,回到厢房,唐植桐往炉子里扔两根柈子,在开始学习外语前,将自己成为D代表的事告诉了小王同学。

“小唐同志,不错嘛,可以参与部里的重要决策了,前途无量啊!”小王同志听后,惊喜道。

“可别夸了,我自己心里没底,都打算去问问郝叔叔了。”唐植桐苦笑,自己本就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能把家人照顾好,工作别太累,小日子有滋有味就行了。

即便是去开会,有决策啥的,唐植桐也不打算主动参与的,到时候最多跟着举举手,当个投票机,表决一下。

“这有啥没底的,尽心去做呗。”小王同学笑笑。

“方处说年年要开会,我没经验啊,这方面你知道吗?”小唐同学把书放下,跟小王老师虚心求教道。

小王老师歪着头,想了一下,解答道:“哪有那么蝎虎,好几年不开也是正常的,反正我们单位最近几年没开过。”

“啊?这么随意吗?”唐植桐愣了,小王同学是有眼界的,毕竟她可是进过“海子”、见过“海子”的人,按几十年后的说法,也是“天宫”中的一员,但她说的跟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似乎不太相符啊!

“上一次全国会还是56年,再往前翻就到45年了。也不能说随意,只是有所侧重吧。现在人民代表会议是一年一次的。”小王同学给丈夫解释道。

“还好,让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唐植桐笑了,本来也不想爬的太高,毕竟不是谁都有白白的资格,才二十郎当岁,就已经惦记部里的那把椅子了。

“把心放回肚子里吧。我觉得就是一种荣誉,你看,你年纪轻轻的,已经参与到了部里的工作,而且很受认可。提拔吧,你才二十一,而且已经副科了,不提吧,又显得不重视人才,所以这种有些荣誉性质的位置,就比较合适了。当然了,你想做些什么事,有这个身份会方便很多。”小王同学看丈夫不太明白这里面的干系,笑道解释道。

“还是算了吧,我就想安安稳稳的。”唐植桐咂摸着小王同学的话,再联系未来十多年的形势,还是低调一点好。

这时,唐植桐想起一个问题,当时也没问问方圆这个代表的任期是多久,主动辞肯定是不合适的,如果就是个荣誉,挂着个名倒也无妨。

唐植桐摁住书看了没多大一会,就被小王同学拽着去洗漱、上床安置。

小王同学已经算好了日子,这几天特别合适,所以比以前主动了很多。

次日,星期天,耕了小半宿地的唐植桐难得睡了个懒觉。

不过起床后依旧没逃过耕地的命运,张桂芳看最近天晒,打算将院子里的土再翻一遍,尽可能的将里面虫卵给晒死。

天暖了些,凤芝时不时追着猫出来玩,小王同学坐在屋檐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端着本书学习。

在家人眼皮子底下,唐植桐也不好大手一挥开挂,只能一边干,一边偷偷的作弊。

好在家里的这点地不大,还没等吃午饭,唐植桐就干完了。

“妈,我去担点水。”翻完地,唐植桐洗手的时候,发现水缸马上就要见底了。

“等会,咱俩先把缸抬出去,刷刷再去担。”张桂芳拦下儿子,吩咐道。

“好嘞!”老妈有吩咐,唐植桐是坚决执行的。

由于四合院的房屋采用了很多木材,因此防火非常重要。

但凡房子是自己的,很多四九城百姓都会在家里置办上一口水缸,并保持水满状态,就是为了应对突发的大火。

“天棚鱼缸石榴树”中的“鱼缸”最开始就是水缸。

但死水在缸里时间长了就会发臭,于是后来有大聪明开始往里面放鱼、睡莲,既美观,还能有效防止水变质。

都知道四合院的京爷讲究,水缸既然成了必需品,也逃不过这番被讲究,“庭院放水缸,聚财又安康”,但具体放在什么位置,京爷们似乎并没有达成一致。

有人说:山管人丁,水管才,中间位置放一个大缸!

也有人说:东方五行属木,水生木,放置在东方可以提高东方的风水,有利于主人的财运增长。

还有人说:东北方属水,放置水缸可以提升家中的风水运势。

说啥的都有,唐植桐不讲究那些,和张桂芳将水缸抬到了正房门外的墙根下。

再过些日子,正屋里的炉子也会挪出来放在正屋房门一侧,水缸就要放在炉子旁边,不仅取水方便,万一有不对头的时候,也方便取水灭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