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26各有各的命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626各有各的命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植桐出差的某一天里,小王同学和姜烨前后脚进办公室。

“姜姐,你这是过来查体?”小王同学看姜烨手脚不灵便,起身帮着她倒了一杯水。

“谢谢。蹭病号饭哪有那么容易。我是专门过来通知你的,你写的那首歌很好,被录用了。”姜烨接过搪瓷缸,一脸喜意的说道。

“那敢情好,谢谢姜姐费心了。”小王同学乐滋滋的回道,这是夫妻俩头一回合作投稿,一发即中,好兆头!

“稿费他们会以信件的方式寄给你,我们家那口子不方便代领。还有一件事,他们台里说《一分钱》这首歌最好是让小朋友唱。我们家那口子的意思,是想问问你这个大作曲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姜烨笑微微的问道。

“我说了能算?”小王同学有些许意外,现在有同样有约歌,但谁来唱嘛,就不好说了。

“总归要试试嘛。”

“那让我弟弟妹妹试试吧。”小王同学也有认识的小孩子,但关系最近的就只有敬民和凤芝了。

去试唱虽然会耽误工夫,但对拓宽孩子的眼界和见识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

“好。那你明天拿着这封信直接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行。”姜烨将早就准备好的介绍信递给了小王同学。

小王同学下班又去了一趟椿树胡同,把这事告诉了叶志娟。

“这是好事啊,甭管能不能选上,过去试试总归是好的,对孩子们也是个锻炼。”叶志娟对闺女的决定非常支持,当即就安排孩子们操练起来。

小王同学拿出曲谱,清唱了一遍,然后将曲谱交给弟弟妹妹们,让他们先自己熟悉。

凤珍在旁边打拍子,静莹则看着曲谱领着弟弟妹妹唱,凤芝和敬民则跟着唱,先熟悉歌词。

相比较其他去试唱的小朋友,自己这边还是有优势的,起码能早一点教给弟弟妹妹,还有专人在旁边给卡点打拍子,这谱都快赶上合唱团了。

“明天下午再过去吧,小古一大早过来,不能让他扑个空。”叶志娟看大闺女有要走的迹象,嘱咐道。

“行。”小王同学答应下来,她对清清的这位同学很满意,教起弟弟和小姑子来很有耐心,而且不光教两个小的,下午在辅导他俩写作业的时候,还会捎带手的给静莹、凤珍讲一下初中下学期的数理化。

总的来说,这个家教请的超值。

小王同学高高兴兴回家去的时候,王波来到了姑姑王慧茹的家里,颜雄飞在下班后也没耽误,直接回家。

喊王波过来是颜雄飞、王慧茹商量好的。

报纸上已经刊登了好几个有志青年扎根乡村做赤脚医生的事迹,报道的侧重各有不同。

王慧茹希望侄子能快速成长起来,相对于真正的医生,王波在手术方面还是非常欠缺的,所以两口子商量了一下,给王波争取了一个在医院实习的机会。

“小姑、姑父,谢谢!”王波在得知事情来龙去脉后,起身给他俩鞠了一躬。

王波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自己的报道,篇幅并不大,几百字的样子,但已经很长脸了,在队上风光了好几天。

王波也看到了其他赤脚医生的报道,其中有一个竟然敢做手术!

这是他非常佩服的,虽然也想尝试,但想到王慧茹的嘱托,不敢大意,这可是在人的身体上拉口子呢!

王波想上进,又得了这么个机会,怎么能不感恩戴德呢?

“行了,都是一家人,先吃饭吧。”颜雄飞拍拍这个外侄的肩膀,心下也很感慨。

就这么一个机会,彻底改变了王波的命运,现在不仅赢得了生产队的拥护,还有人上门给他说亲了。

这在以前压根是不可能的,王波家里有个卧床的瘫子爹,壮劳力只有王波一个,王波妈只能算大半个,剩下的弟弟妹妹都是不拿公分的。

就这种家庭,谁能看得上?

虽然出身好,但别人家也不傻,姑娘嫁过去这不是纯纯的扶贫,往火坑里跳吗?

“去医院后,嘴甜一点,人也勤快一点。我已经跟外科大夫讲好了,教你一些简单的手术,缝合个伤口、割个阑尾什么的。”王慧茹一边往侄子饭碗里夹菜,一边嘱咐道。

“嗯。”王波在一旁听得认真。

“你姑给你拿的那本兽医书,学的怎么样了?”颜雄飞插话问道。

“看了三遍了,很多方子已经记脑子里了。”王波肯定的回道。

“不错,看来是用心了。有人开始找你给牲口瞧病了吗?”

“嗯,有,都没出过岔子。”说到这里,王波脸上露出了笑容,很有成就感。

“再接再厉。我向公社的同志打听了一下,这牲口不光要治病,也有需要动刀子的地方。

无论是公社还是队里,小猪都是要劁的,这也是一个练手的机会。

公社那边已经答应有机会让你去试试了,你大胆去,先在猪身上练练胆子,再往人身上动刀子。”

颜雄飞这次也没少为王波操心,一方面是外侄给自己长脸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王波尽快能“立”起来,只有王波立起来,自己这边往后的压力才会小一些。

“嗯!”王波这次没有再说谢谢的话,但抹了一把眼泪,给颜雄飞满上了一杯酒。

对于男人来说,一切都在酒里。

限于经济条件,王波还没有吃过请,但没少听父亲传授这方面的经验。

颜家乐淘淘的同时,武爱军正在家里呼呼大睡。

虽然工作关系暂时还没有转过去,但武爱军已经以编外人员的身份,参与了好几起积案的梳理。

积案没有那么容易破获,但武爱军运气不错,根据前阵子分析出来的方向,还真破了一桩案子,不过代价是熬了两个通宵。

“小军,起来吃饭了。”鹿岚进到孩子房间里,把儿子推醒。

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好养活,都是“狗剩”、“狗剩”的喊,但儿子大了以后,小名就叫的少了,除非惹人生气后,否则一般都是叫“小军”。

“哦。”武爱军揉揉充满血丝的双眼,坐起来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问道:“妈,几点了?”

“七点多了,吃完再睡。快点起,我去给你热热饭。”鹿岚看了一眼手表,直接出了房间。

上午将嫌疑犯羁押后,张新平直接给武爱军放了假。

武爱军回来后,脸也没洗,饭也没吃,把鞋子往地上一甩,盖上被子就呼呼大睡。

这一觉起来,武爱军觉得自己神清气爽,再熬两个通宵都不在话下,但在熬通宵之前,得先吃饭。

饿了一天,武爱军这回吃饭就大口了很多,没了斯文的形象。

这几天在刑侦口,大家都是这么吃饭,武爱军一问才知道,忙起来压根顾不上吃饭,所以才会养成狼吞虎咽的习惯,一有空得抓紧时间填把一口,还不知道下次啥时候才有空闲。

鹿岚是知道这种作风的,别说刑侦口,早年行军的时候,很多人也是这样,没有什么形象,也就现在日子好了,大家才讲究起来。

等武爱军吃完,鹿岚才在一旁跟儿子聊起了天:“我听说你在市局出名了?”

“妈,您都知道了?”武爱军挠挠头,一时不知道从哪开口。

“你们局长给我打电话了,一再保证没有把你调过去。”鹿岚笑道。

“还没调动呢,我现在还是刑侦口的编外人员。”武爱军偷瞄了亲妈一眼,打算看碟下菜,视具体情况判断到底跟不跟亲妈说这里面的事情。

“嗯,一个编外人员能让刑侦口的负责人张口要人,你做的不错。”鹿岚夸奖道。

“嘿嘿,这么说您同意我去刑侦口了?”武爱军惊喜的问道。

“我啥时候不同意过?不是一直说让你通过自己努力去调动吗?”鹿岚一点都没生气,身为母亲,哪有不盼着儿子成材的?但在这种小事上不能开这个口,不光是影响不好,还容易给孩子养成遇事先找关系的习惯。

一旦养成这种习惯,那这孩子基本上就算废了,以后成就高不到哪儿去。

“其实……也不完全是靠自己努力。”武爱军再次挠挠头,瞄了一眼亲妈,见她没有生气,才接着说道:“我找朋友帮着给张科带了句话。”

“只要不违反纪律,我是都支持你的。”鹿岚依旧是笑,她看的比儿子更远,到了这个位置,往下看全是人头,往上看,就那么几撮人罢了。

“嘿嘿,谢谢妈!既然局长都给您打电话了,那这事成了!”看到亲妈的态度,武爱军终于放下心来,激动着挥舞几下拳头。

今天临走的时候,张新平可是拍着自己肩膀说过的,今儿就跟上面汇报自己调动的事情。

“嗯,我同意了。”鹿岚笑容更盛,今天接到的电话不仅仅是报喜,还有武爱军调动事宜的通气。

跟鹿岚通气的不仅是武爱军单位的局长,还有叶志娟。

所以,鹿岚从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回事,但儿子没出卖唐植桐,她也没追问,儿子还不能有点自己的交际圈、小秘密了?

最让鹿岚欣慰的是,儿子已经开始学着如何整合关系了……

唐植桐这边就没有武爱军那么累,除了投递、薅鱼,还兼顾游山玩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武汉最著名的恐怕不是长江大桥,而是黄鹤楼。

说黄鹤楼是历史名迹一点都不为过。

55年之前,黄鹤楼是站在长江岸边的。

来一趟武汉,怎么能不去黄鹤楼凭吊一下呢?

不过眼下只有黄鹤楼故址了,连个遗址都算不上。

因为在1955年修建长江大桥的时候,黄鹤楼就被拆除成了遗址。

在1957年的时候,遗址也被大桥桥头占用,所以只有“故址”。

故址就在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刻在了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的下方。

字不大,不仔细看很容易被忽略。

黄鹤楼被拆除后,不少人一直希望能够重建,各种会开了无数次,建筑设计图也出了不少。

铁道部增拨80万元重建黄鹤楼,大桥工程局拨来的16万元修复汉阳晴川阁,WH市人委会同意拨给的20万元用作恢复已拆迁的古迹(涌月台、古碑廊、抱膝亭、禹碑亭等)和绿化蛇山的经费。

新址在蛇山,58年的时候,武汉跟市四建签了合同,给了30万首付款,着实打算重建来着。

但众所周知,58年大办钢铁,还有诸多献礼工程,无论是人力还是物料,一下子捉襟见肘起来。

这事一耽搁就又是一年。

59年初曾旧事重提,但那个节骨眼都截船了,后续谁都没顾上,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一放,就是二十年,直到80年代才建成。

这次,唐植桐没有拍照留念,楼都没了,还拍啥?

唐植桐过来无非是瞻仰一下,同时也是放松放松。

这几天上午投递,下午忙的跟储备坚果过冬的小松鼠一样。

小松鼠会忘记自己的储备粮放在哪,运气不好还会有丧良心的用石头跟它换坚果,这找谁说理去?

丧良心的一年碰不上几回,但同类相争每年都能碰到。

唐植桐也不例外,今儿也碰到了同类相争,准确的说叫抢劫。

这话还得从坐船上无聊说起。

唐植桐后面买了鱼竿、鱼线,坐在船头一边薅,一边钓,权当给自己找点乐子。

偶尔运气好,钓上鱼来自然不能在渔家眼皮子底下收进空间,只能拎着去桥头去取车。

江西跟江东差不多,钓鱼的人不少,买鱼的人也多。

唐植桐卖不卖,全看钓上来的是什么鱼,鲥鱼、刀鱼和河豚是不卖的,其他的卖。

可能这一幕被有心人看到了。

今儿钓到了两条鲥鱼,唐植桐打算带回家让家人尝尝。

哪怕是有挂,鲥鱼、刀鱼也不是说来就来,因为这两种鱼都是洄游性鱼,每年春季才会往上游,去产卵。

眼下还没有到大规模溯河而上的时节,所以显得尤为珍贵。

唐植桐从船上下来,去岸边取自行车的时候,被劫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