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25行善积德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625行善积德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怕啥来啥,这边还在拉拉扯扯呢,就听旁边一的声音由远及近的传过来:“嘛呢!嘛呢!这光天化日的,怎么着?饿急眼了?想吃奶回去找你妈去!”

来人中气很足,唐植桐听到动静,回头看了一眼,是位男同志,正风风火火往这边来。

“你再不说两句,我可就挨揍了。”唐植桐松了手,任凭女人缓缓坐在地上。

这种情况,唐植桐知道自己是说不清楚的,万一这位奔过来给自己一拳,自己总得有手给招架住不是?

做好事还得挨揍,那就真没天理了。

女人被唐植桐劝说后,是既自责,又后怕,还有三分庆幸,一时激动,坐在了地上。

这会泪眼朦胧的看到有过路的好心人误会,要过来朝唐植桐动手,她自然是不能干看着的。

来人正义感很强,自认为道理全在他那边,就仿佛修成了刀枪不入的金身,上来就要薅唐植桐的衣领。

唐植桐自然不会让他得逞,捏住他挥舞过来的手腕,往外一扭,说道:“嘿,爷们,冷静点。做好事总得知道事情来龙去脉吧?别好心做了坏事。你是她什么人?”

“什么人?不是什么人也不能看人你欺负人家!怎么着?你拉着人家女同志还有理了?她是你媳妇儿啊?”来人被唐植桐捏住手腕,疼的呲牙咧嘴,非但嘴上不服,另一条胳膊也有挥舞起来的架势。

这时候,坐在地上的女同志站了起来,挡在唐植桐身前:“你误会了,这位同志刚帮我找回了孩子。”

“哎吆~那是我太冲动了。这位同志,放手,放手,你这手劲也忒大了,捏的我手腕疼。”当事人都这么说了,来人的态度立马就变了,脸上就换上了一副表情,没了刚才的硬气,哀求道。

“对不住,你骂的脏,又气冲冲的过来,我还以为你有一手呢,就没收着劲。”唐植桐松开手,朝来人拱拱手,刚才还以为这两位是两口子呢。

若真是两口子出来扔孩子,那这孩子多半是保不住的。

“哎吆!我这张破嘴,是我对不住您,您别介意。”这人讲道理,让唐植桐这么一说,不仅脸上红了,还道了歉。

“不要紧,怎么着你也是做好事。”唐植桐笑笑,都是误会,人家都道歉了,自己要是骂回去或者打回去,就显得没度量了。

身为路人,唐植桐更是没有指责他,不过就这骂人的毒舌劲头,哪怕以后是好心帮别人,碰到暴脾气的,估计少不了一顿暴揍。

但那就不关唐植桐的事了,唐植桐甚至隐隐有些期待。

误会解除,那人看没自己的事,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直到这时,女人又给唐植桐道了一遍谢。

“唉,没事了,快回去吧,大冷天的,别把孩子冻坏了。”唐植桐叹了一口气,督促道。

女人听到这话,欲言又止,没有迈动步。

“这是咋了?”唐植桐本来不想管闲事,但到底是心软了。

事情都发展到这个地步,孩子还小,也挺可爱,把娘俩直接扔在,扭头就走也不是个事。

“我婆婆……”女人欲言又止,眼泪又掉了下来,不过好在这一次没有瘫坐在地上。

“怎么?闹矛盾了?如果你有错就认个错,如果你没错就找娘家人帮着主持一下公道。”虽然没说完,但唐植桐已经皱了眉,婆媳矛盾?这是家务事啊!

眼下虽说已经解放十年,但很多人脑子里的封建思想枷锁仍旧根深蒂固。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里面就有一个“孝”的大义,很多婆婆会拿着这个大义变着法的欺压儿媳妇,仿佛不如此不足以显示自己在这个家的地位。

而此时,男人往往是不说话的,一旦替媳妇说话,就会导致亲妈哭天喊地,高歌一曲“不孝子”。

嗯,此时不动手帮着老娘打媳妇的,就算是好男人了。

“娘家没人了。我婆婆不想要这孩子。”女人说完,咬着嘴唇摇了摇头,眼泪就没断过,也不擦擦,就这么任其挂在脸上。

“不是,你男人不管?这也是他的亲骨肉啊?”唐植桐很震惊,这种事要是发生在农村也就罢了,从这女人的言行来看像是城里人,城里人再这么做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我男人前阵子没了,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还有俩孩子。被逼的实在没办法了。”

“我没奶水,我婆婆说再这样下去,这孩子也保不住,迟早要丢河里,还不如趁早放福利院门口。”

“我打听过福利院的情况,那边也没吃的,放在那我不放心。”

“好歹是母女一场,与其让我婆婆送去福利院,不如我给她找个好人家。”

直到此时,女人才和盘托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唐植桐听完叹了一口气,能让一个母亲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也是走投无路了。

“我就是你看中的好人家?这你可想错了,我还年轻,自己还没找对象呢。

抱一孩子回去?邻居的唾沫星子能把我给淹死,以后还找不找对象了?

再说了,你把孩子丢给我,你怎么知道我转头不把孩子送福利院?”唐植桐又开始说瞎话,让女人打消把孩子送给自己的念头。

即便有能力,但不是自己的孩子,唐植桐压根就不想养。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养别人的孩子真的就跟摇骰子一样,筛盅掀起来之前,没人知道里面是几点,赌的成份太大了!

就像是解放前那个交际花的闺女,交给别人抚养,家庭条件那么好,干的那叫什么事?

固然是有好孩子,但同样有坏孩子,唐植桐能生,所以这事还是自力更生的好,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听唐植桐这么一说,女人又开始哽咽,她自认为给孩子了一线生机,没想到手还是没有够到那扇门,外面的光已经消失。

“行了,别哭了。一会又该有人过来行侠仗义了。”唐植桐心情很压抑,从口袋里掏出烟,捏了一根放在了鼻子底下。

女人的遭遇,让唐植桐想到了自己。

当初若是自己没有来,那自己家会是什么样子?刘张氏可是曾惦记过自家的宅子的。

这女人虽然瘦弱,但有几分颜色,否则刚才那男人就不会一步三回头了,以后指不定也有人会惦记她。

被动不如主动,于是唐植桐给出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实在没辙,你找个人搭伙过日子得了,总好过自己扛。”

这倒不是唐植桐瞎说,前几年寡妇改嫁的少,但眼下困难,为了有一口饭吃,别说改嫁,自认为委曲求全的也不在少数。

《牧马人》是如此,《肖尔布拉克》也是如此。

《肖尔布拉克》的男主人公叫李世英,就是在这三年中跑到了西北,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成了卡车司机。

卡车司机吃香,找媳妇自然不是问题,于是找了一个同样是逃荒的女人为妻。

演李世英媳妇的这个女人是做头发的那个女人的妈,在电影中,李世英和媳妇是一直没有圆房的。

后来,朋友告诉李世英,他媳妇在外面有男人,一问才知道人家有青梅竹马,因为灾荒分开,现在情况好了,男人找了过来。

李世英经过一番挣扎,选择离婚,成全了他俩。

好好的头婚男,接了盘,连腥味都没尝到就成了二婚男。

在这一点上,李世英差了许灵均不是一点半点。

女人听了唐植桐的建议,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发呆。

“这生活啊,跟骑车一样,偶尔可以回头看看,但要是一个劲的往后面看,那保准翻车。”唐植桐到底还是没有抽烟,将烟又装了进去,随后从口袋里掏出来二十块钱和三斤全国粮票,塞到孩子的襁褓中:“且往前看吧。”

“谢谢同志,您好人有好报。”女人看到了钱,但没有拒绝。

“嘿,要是为了图好报才去做好人,那这好人也不是真的好人。行了,我走了,你快回去吧。”唐植桐说完,决然转身,走了。

唐植桐不是个狠心的人,尤其这女人还是个寡妇。

当初没人帮张桂芳,但自己既然遇到了,伸把援手,多少意思一点,权当给自个还没影的孩子行善积德了,希望眼前的母女俩以后的日子能够顺利吧。

素昧平生,唐植桐能做的也只能到这了。

在走到胡同口的时候,唐植桐回头看了一眼,那女人正抱着孩子面向自己跪着呢。

唐植桐再次叹口气,朝她挥挥手,消失在了胡同里。

这人呐,走投无路之下,可以找人搭伙过日子,日子虽然不好过,但总归能过下去。

《肖尔布拉克》里,李世英顺手将一个病着的小孩送到了医院,并交了医药费,由此与小孩子的妈妈叶娟结缘。

最终,俩人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结局挺温馨,在上映后也引起了共鸣,但唐植桐共鸣不了一点。

如果叶娟的扮演者不是女儿国国王朱琳,而是长的跟母夜叉一样,李世英会停车吗?

即便会停车,恐怕也不会再找回去吧?

特殊的年代,造就特殊的观念。

千禧年后,这种带着孩子二婚的妇女,其孩子大多不会认为亲妈和后爹是真爱,更不会认同后爹对自己的付出,而是觉得后爹趁虚而入罢了。

还是自己的孩子好,做对了夸,做错了打、骂都可以,轻了、重了也都合适。

“唐调查,找到孩子的妈妈了?”看到唐植桐回来,王师傅站起来问道。

“嗯,把孩子还给她了。”唐植桐点点头,将女人的情况大概说了一遍,但没有说自己留钱和粮票的事情。

“唉,这还算有良心的,想着给孩子找个好人家。不少人家把孩子生下来就扔河里了。”王师傅听完,叹了口气,推起自行车,打算继续投递。

唐植桐默默在后面跟着,在心里补了一句:只是扔河里还好,就怕扔锅里……

一块糖下肚,王师傅在回到支局之前,虽然脸色依旧不怎么好看,但没有再手抖。

唐植桐看着王师傅中午继续吃地瓜面窝头,知道上午扔孩子的那位女同志为啥选中自己了。

无论是从穿着,还是脸色、精神神上,自己都算别人眼中的“好人家”了吧?

唐植桐饭后挠挠头,现在还好,调查组组员的脸色普遍比这边市局职工脸色好,自己混在其中也没那么起眼。

但再过八九个月,四九城也会进入挨饿高峰,到时候,自己一家人恐怕就显眼了。

看看投递员师傅们那风吹日晒导致的黢黑脸庞,唐植桐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要不晒黑试试?

黑不光会让颜值下降,还能遮挡一部分红润的脸庞。

小王同学天生皮肤白皙,晒伤的滋味可不好受,唐植桐又有点不忍心,心里叹口气,且等等看看吧,事到临头,说不定有更好的办法呢?

午饭过后,唐植桐再次去看望了“江大桥”。

这回没有在江北,而是去了江南。

说江南也不准确,因为武汉长江大桥的走向更偏向于东西,但附近的百姓习惯称其为江南、江北。

唐植桐之所以不去江北,是因为昨天买江猪的时候,有人碰到过自己,也担心再碰到把孩子扔给自己的情况。

武汉这边买鱼卖鱼的人不少,唐植桐也看到了推小车或挎着篮子赶集的人,就环境上来说,是要比四九城宽松的。

所以唐植桐没费什么功夫,花了钱,就又上了船。

上船自然是要薅鱼的。

眼下长江中的船有限,更是大不了哪儿去,动力几乎全靠人工,渔网也小的可怜,所以即便是用绝户网,也不足以将长江中的渔产打的一干二净。

唐植桐这回上船是打着“记者”的名号,说上船调查鱼的种类。

这年头记者胡说,画家胡画,但名头都有些吓人,能唬住老百姓。

渔家照样打渔,一网一网的往江里扔,渔网不大,能不能打来全凭运气。

渔家甚至不希望能网住大鱼,因为大鱼劲大,渔网也没有那么结实,十有八九会被大鱼挣个大窟窿眼儿,然后鱼就打不成了,得回家补渔网。

唐植桐有挂在身,除了自个捞鱼,偶尔也掺着往渔网里塞两条。

主要是长江里鱼的种类太多,唐植桐很多都不认识,既然薅了,就得知道怎么个吃法吧?

怎么做好吃,除了问厨子,恐怕也只有江边的渔家最懂了。

长得越丑,判的越久。

除了能吃的,唐植桐也能准确的分辨出哪些是稀有的鱼类,打算将其先存一波,等以后量少了再放出来。

“你们记者还调查怎么吃?”几次三番后,渔家忍不住问了出来。

“嗯,粮食不够,总归要找点别的填饱肚子,但也不能胡找,万一有毒怎么办?”唐植桐说的义正言辞,仿佛自己真的得到过报社的授权一般。

渔家摇摇头,用方言嘟囔了一句。

唐植桐听不懂,但看渔家那不满的表情,大概能猜到他想表达的意思,无非是“吃饱了撑的”一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