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455对线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455对线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包水饺的时候,叶志娟正在跟卫生部门的人对线。

叶志娟接受了女婿的建议,在妇联会议上提出一劳永逸的解决妇幼保健员证件的问题。

这个证件属于卫生部门考核、颁发,怎么绕都绕不过这边。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在治疗过程中,不出现问题还好,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卫生部门绝对会第一个跳出来责难。

无证、行医者没经过卫生部门培训,你妇联就这么拿人民群众的性命当儿戏?

到时候被动就是妇联了。

何况药品来源也是个问题,总不能指靠着大夫上山采药吧?这方面也得争取四九城卫生部门的支持。

李大姐考虑再三,投了赞成票,授权叶志娟先跟四九城这边的卫生部门接洽一下。

之所以选择四九城的卫生部门,是因为这個衙门级别低,一旦通过,后面就可以在其他地方复制。

毕竟四九城的招牌不是盖的。

站在妇联的角度,解决妇女、儿童的医疗问题是职责内的事务,做好了同样也是功劳。

前前后后辛苦了三个月,没有人愿意半途而废。

为了争取主动,李大姐建议去卫生部门的时候,将手册的名字改一改,改成《妇女儿童之友。

叶志娟一琢磨,十分佩服李大姐的建议。

妇联的服务对象本来就是妇女、儿童,这次手册也是针对妇女、儿童编纂的,找来培训的同样是女知识青年,所求的证件也是妇幼保健员的证,绝口不提全民医疗。

因为医疗是卫生部门的职责啊,如果明面上捞过了界,那这个问题就难以善了了。

开完会,李大姐又找叶志娟私下谈了一回。

主要是让叶志娟有个思想准备,功劳肯定是要分的,但怎么分是有讲究的。

为了能更快、更好的将这件事落实下去,我们接下来如此这般,如此这般……

叶志娟频频点头应下。

至于功劳嘛,叶志娟并没有看的很重,只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做出的努力,在其他人手里走了样、变了味。

正如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养,谁能放心呢?她是真心实意的想把这件事做下去。

为表达诚意,叶志娟亲自跑到卫生部门,说明来意,四九城的卫生部门留下了手册,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说研究研究,这倒也在情理之中。

叶志娟笑眯眯的听着,只跟对方预定三天后再来。

时隔三天,叶志娟第二次来就不一样了,卫生部门顾左右而言他,说这手册里什么地方不合理、什么操作不行,要求改,就一个意思,拖。

叶志娟还是没有急,将意见汇总,又约定了三天。

第三次,卫生部门又抛出了一堆问题,有些一看就是在搅合,但叶志娟依旧没有着急,约定再过三天上门。

不过回去之后,叶志娟将此事汇报给了李大姐。

李大姐点头表示知道了,让叶志娟约上人如期上门。

今天这是第四个碰头会,出席这次会议的不仅只有叶志娟,还有手册编纂作者代表、四九市府的人、四九妇联的人。

军医代表都是卫生行业的大佬,而且不受在座任何一方的管辖,上来就对卫生部门的建议一顿火力全开的反驳。

卫生部门的人被怼得哑口无言。

哑巴吃黄连,他们心里那叫一个苦,而且没法明说。

叶志娟第一次来,他们就开了会,并和老爷部通了气。

老爷部那叫一个气,这是自己的活啊,自己忙着建设城市,为广大工人提供医疗保障,农村地区尚未有效开展工作,但这也不是妇联活脱脱打脸的理由呀?怎么可能同意?

被一本手册就撬动了基本盘,老爷部万万不能接受。

甚至连反驳的理由都找好了,教材不是经过他们审核的,按照教材行医,出了问题谁负责?

卫生部门要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不能让接受这本手册培训出来的知识青年成为妇幼保健员!

但人家妇联也没有找自己啊?所以只能暗示四九城这边先拖着,自己关起门来研究如何超越这本手册、甚至考虑将各类医疗类证书的考核、发放权收到部里。

然而,每一项都不容易……

四九城卫生部门此时犹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不仅如此,还得和颜悦色的相待,就跟武钢马科长一样一样的。

但他们跟马科长还不一样,因为他们不受老爷部直管。

讨论来讨论去,就当四九城卫生部门要答应的时候,混在其中的一位着急了,跳出来反对:“生源怎么样?你们能否保证质量?轻易的敲定方案,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让半吊子去治病救人?让半吊子拿病人练手?我们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咱们可不能草菅人命啊!”

叶志娟闻言,问道:“这位是市局的同志?看着有些面生。”

“我是部里过来旁听的。”这位龙套是带着任务来的,务必把这事给搅合黄喽,争取不过来也得拖着,要把主动权争取过来,最好是等到部里也拿出一个类似的方案。

如果四九城卫生部门答应下来,其他地方上的单位肯定会在妇联张口后效仿,那岂不是架空了老爷部?

年终汇报工作的时候,妇联说自己摸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医疗的路子,老爷部的脸往哪搁?

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活你们都干了,置我们于何地?管理城市卫生吗?

叶志娟听后心里有数了,肯定是见自己妇联走在了前面不乐意了。

只要条件合适,分点功劳过去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反对这事是坚决不能接受的。

“这位同志的帽子很大,我脑袋小,怕是戴不稳。”叶志娟也不急,缓缓道来。

“这位同志,你知道现在农村妇女、儿童看病有多难吗?

你知道农村每万人有多少大夫吗?

你知道农村每年因无法及时就医死亡多少妇女、儿童吗?

我都了解过,我这边有份数据,一会你回去的时候可以带回去。

确实如你所说,我们找的女知识青年没有经过正规院校的学习、培训,在业务上可能会存在不足。但绝对不能称她们是半吊子!她们都是满怀一腔热血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的。

她们所学的手册内容,也都是诸位知名专家、教授、学者联合编撰的。

伱知道为了编这本手册,专家们费了多少心思吗?这里面每条见针的,他们都拿自己试过,确保安全有效才会写到手册里!

我们也会这么要求知识青年,不会出现拿人练手的情况。

我知道你会说等等,等你们商量出方案。

但我想问一问,既然你们专业,那你们有解决三万万妇女、儿童的医疗问题的办法吗?

退一步说,我们能等,三万万妇女、儿童能等吗?他们等得起吗?

我们妇联是坚决不答应干等的!

经过培训的知识青年可能不如科班出身的医术好,但也比没有强,起码小病能看好,大病也能及时甄别分流、转院。

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啊,同志!

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三万万妇女、儿童,甚至全体农民兄弟的医疗问题,咱们要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不能走寻常路!”

叶志娟说话铿锵有力,将老爷部的代表逼到了墙角。

龙套心里苦啊,大义在前,自己肯定不能否认,但领导又有交代,这可如何是好?

正当龙套哑口无言的时候,老爷部来人了,级别还挺高,但说话非常客气,恨不能让干啥干啥。

究其原因,李大姐那边发力了。

无关立场,李大姐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能干早就干了,都十年了,还用等到现在?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她同样不肯放任此事走了样,于是就拿着手册,捅破了天。

不仅主导此事的叶志娟受到了表扬,而且还要到了一副为手册题的字,可谓是收获满满。

同时,综合考虑,四九城这边妇联主导做试点,后面其他地区推广的主导权还是交到了老爷部手里。

接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会上妇联说啥是啥,不过有一条,妇联是没有提的,那就是医务人员下乡。

最后,老爷部还表示了感谢,同时也表现出了欢迎监督的态度。

孩子们吃水饺的时候,叶志娟也在吃饭,在卫生部门的食堂里。

很多单位的食堂都没有取消,甚至有小食堂的存在,每个单位多少都有点家底,只是无法照顾到每个人罢了。

孩子们吃水饺一点都不慢,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即便被刚出锅的水饺烫的倒吸凉气,也不肯吐出来。

唐植桐一锅一锅的下,孩子们一锅一锅的吃。

要不是包的多,今儿还真不一定有小两口的午饭。

即便如此,这帮孩子依旧意犹未尽,只不过“鲸吞”法术被父母给打断了。

到了饭点儿,却一个回家的都没有,而且院子里一点闹腾的动静都没有。

俗话说,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孩子父母心里肯定牵挂。

至于吆喝“某某回家吃饭了”,都是要脸的文化人,一般不会这么做,再说现在家家户户都关着门窗,作用也不大,于是纷纷下楼去找。

妇联宿舍院子不大,一会的功夫就从传达高大爷那边得到了消息,可能去叶主任家了。

这一进门,就了不得了,好家伙,一排半大孩子坐的整整齐齐,在这吃水饺呢!

而自己的孩子安安稳稳的坐在其中,这可如何是好?

寒暄是少不了的,不过这回倒转天罡了,成了小王同学的主场,她负责客套,唐植桐负责笑。

唐植桐收到了更猛烈的夸奖,比昨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在孩子们已经都吃的差不多了,见到父母前来,孩子心里也惴惴不安,也许回去就是一顿敲打呢?

既然是敲打,总得有膀子力气才能叫的更大声吧?

于是这尾声更是风卷残云,但没有狼藉,虽然知道不该在别人家蹭饭,但孩子们更知道不能浪费粮食。

父母来的早的,没喝到饺子汤就走了。

父母来的晚的,还能喝口饺子汤。

等孩子们都走后,饺子也凉了,小王同学拒绝了唐植桐热一热的建议,就这么吃吧。

“静莹,敬民。来厨房,教你们一个生活小妙招。”吃完饭,小王同学负责刷碗,唐植桐眼瞅着小舅子瘦下来,打算教给他一点自己增加营养的方法。

姐弟俩不知道姐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乖乖的跟了进去。

“你们晚上回家后,在家里只有剩饭的情况下,就自己动手做碗汤喝。”唐植桐说着,拿了个空碗,拿了个勺子:“半勺猪油,半勺酱油,然后慢慢倒入开水,稍微搅拌一下,等猪油都化开,就能喝了。”

“觉得不够咸,可以再倒点酱油进去。如果吃面条,也可以参考这种做法,在面条里加点酱油、猪油,浇上一勺面条汤,搅拌好也是一份美味。”唐植桐只是做了个样子,都吃饱了,肯定不会现在就冲。

“好的姐夫,这猪油酱油汤,现在能喝吗?”王敬民等着碗里的半勺猪油问道。

“刚吃饱了,晚上再喝吧。到晚上可不能跟咱妈抢水饺吃,只剩半盘了。”唐植桐摸着小舅子的脑袋,嘱咐道,这一点就不用嘱咐王静莹了,那个懂事。

“嗯,嗯。”王敬民点头应下。

“还有这个猪油酱油汤,一天最多喝一次,不能多放猪油,否则会窜稀,憋都憋不住的那种。”唐植桐夸大了一点,吓唬小舅子。

要是不克制一点,一次摄入过量,肠道大概率是吸收不了的,窜稀必不可免。

“嗯,嗯。”王敬民继续点头。

“行了,去穿暖和一点,我带你去甩两杆。”交代清楚,唐植桐拍拍小舅子单薄的小肩膀,吩咐道。

小王同学在一旁一边刷着碗,一边笑眯眯的听着,也不插话,不过在听到钓鱼后,嘱咐了一句:“早点回来。”

“好嘞,放心吧。”唐植桐看小姨子、小舅子都不在,偷偷在爱妻脸蛋上来了一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