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232烘烤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232烘烤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煎饼是一种百搭的主食,不仅限于大葱或者菜,卷上一溜白糖、红糖同样是人间美味。

唐植桐在煎饼中撒上一溜白糖,卷起来,一气卷了三个,小王同学、凤珍、凤芝,每人一个。

“尝尝,卷白糖挺好吃的。吃的时候一只手捏住下边,小心别漏了。”唐植桐将三个卷好的煎饼依次递给三人,凤珍小时候是没有这个待遇的,只能看着自己吃。

掺了小米的煎饼软硬适度,本身就带一点甜头,现在有了白糖的加成,更使人口舌生津,三人撕咬下一块,嚼了几下就被征服了……

糖,是一种最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能量食物,并深深地刻在人类的基因中,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喜欢这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食品。

有些地域为了缓解矛盾、增加民众的幸福感,在销售的食品、饮料中添加了大量的果葡糖浆,致使消费者发胖。

嗯,有个小规律,肥胖比较显著的地方基尼系数都比较高,但矛盾不好说,因为这玩意不会消散,只会转移……

“好吃!我中午还卷糖吃!”凤芝率先开口道。

凤珍没说话,但从流露出的享受表情上来看,并不反感这种吃法。

“行,省下我做菜了。”糖难买,但孩子高兴也很重要,张桂芳笑呵呵的答应下来。

唐植桐看着吃的香甜的三人,自己卷了两根香椿芽,刚摊好的煎饼,卷什么都好吃。

凤芝吃得慢、饭量小,一个煎饼就饱了,凤珍则又自己动手卷了个糖煎饼,而小王同学跟着唐植桐学,又卷了香椿咸菜,尝试了不同的吃法。

现下吃煎饼的地方并不多,但几十年后的早餐会有一个“杂粮煎饼”的选项,经营这项早餐买卖的绝大多数来自同一个地方——齐鲁某革命老区,借此勤劳致富的不在少数。

大多杂粮煎饼卷薄脆或者馓子,刷以酱料,撒上香葱末、香菜末、榨菜末,再配上一碗糁汤,那滋味,绝了!

早点中与杂粮煎饼并列的还有个“煎饼果子”的食物,两者名字里都带着煎饼二字,但风格差异迥异。

煎饼果子据说是起源于津门,正儿八经的津门煎饼果子主料是绿豆面,但传到其他地方后主料就成了面粉。甭管什么粮食做的,都得在烙好后卷油条,还得是软踏踏的那种小油条,辅以咸豆腐脑或胡辣汤,非常下饭。

再说句题外话,普通人认知中的津门著名的小吃有三样,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和津门大麻花。

实际上呢,津门人不吃狗不理包子,说那都是糊弄外地人的,津门大麻花也根本就不是津门产的,而是产自徽省阜阳颍上黄坝,意不意外?

吃完早饭,唐植桐来到单位的时候,高立德已经采购好绿豆,半袋子,足足有二十多斤,一锅水中放两把绿豆的话,能用很长时间了。

“唐师傅,绿豆不大好买,我买的可能多一些,多退少补吧。”高立德卡着工期,打出了富余量,将绿豆交给唐植桐时说道。

“好嘞,谢谢高师傅。一会我把南瓜摘好送食堂。”唐植桐接过来,抄了一把捻了捻,质量不错,没有石子啥的压秤。

“成,那麻烦唐师傅了。”高立德点点头,转身回食堂准备食材。

高立德心里有数,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插手过南瓜的事,贸然去摘可能会带来非议。

唐植桐麻溜的将炉灶点燃,在锅里倒入一桶水,抓上两把绿豆,盖上锅盖,趁烧水的工夫去南瓜地溜达一圈,摘南瓜。

南瓜种植过程中需要不断打花,押运科的地不肥,一颗南瓜秧上坐三四个南瓜为宜,再多就供不起来了。

现在正值花期,每颗南瓜秧上摘一颗,后面打花的时候再留一个就补回来了,对收成影响不大。

一上午的时间,唐植桐在炉灶、南瓜地和食堂之间来回奔波。

他一次摘了一百多颗南瓜,这玩意即便还很嫩,但只要不磕碰,放个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

一百多颗南瓜足矣抵消这二十多斤绿豆,剩下的让它们慢慢长吧。

唐植桐忙着,大师傅和临时工们也没闲着,在空地上搭起了一个又一个棚子,有点像蒙古包,棚子里摞满了解好的木板。

“乔师傅,这是干啥?”唐植桐的活告一段落,歇息的间隙,请教乔师傅道。

“烘一下,要不打好的架子容易走样。”乔师傅回道。

“这木头不是干透了吗?还需要烘?”唐植桐有些懵,当时专挑干透的原木,解开还需要烘?这是他没预料到的。

“感情你不知道?”乔师傅意外道。

“嗐,我不专业,当时也没顾上问。烘干费时吗?工期够不够?”唐植桐坦然承认道,预算在那摆着,如果延期的话不好跟方圆交差。

“工期差不多吧,我们加把劲。这木头挺好,不用烘很长时间。”乔师傅哑然,耐心回道,他也是限于工期才采用这种办法,否则自然风干效果更好。

“那就好,您费费心。”唐植桐放下心来,委托道。

“放心吧,我们心里有数。”乔师傅乐呵呵的答应下来。

各种物资到位,唐植桐今天比昨天轻快一点,烧着灶,看着临时工在乔师傅的指挥下烘木板。

在摞好的木板中间用碎砖搭起一个简易的灶台,然后放入树皮等碎木块,点燃,将棚子的门帘夹好,防止热量外溢,任其在里面阴燃,时不时的有临时工打开进去添上一把柴。

看着忙碌的临时工,唐植桐瞬间感觉自己烧灶的活貌似也没那么热了……

随着一锅锅的绿豆汤出锅,唐植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绿豆明明是绿色的,熬出来的汤却是红色的!

是锅绿了水,还是绿豆经过高温改变了初心?

下午,乔师傅挑了几块模板,开始做桌凳。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木板在乔师傅手里一点点被肢解,然后重新组装,很快,一张桌子就做成了。

也就唐植桐手里没有录像机,否则将这个过程录下来剪辑一下,作为男人减速带放映的话,肯定能带来一波流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