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 第652章 全凭个人选择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第652章 全凭个人选择

作者:大酒坛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23 来源:小说旗

莱州的知州大人得知后吓得魂飞魄散,连夜上书请罪,同时派人向枢密院求助,第三日就组织了浩浩荡荡的上万水师前去剿灭叛党。

结果上岛一看,除了连官话都不会说的原住民聚集地之外,只有三间茅草屋有过人住的痕迹。

传说中的揭竿起义,真就只有竿,迎风飘舞的旗面上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歪歪扭扭的字迹像是在嘲笑兴师动众的莱州知州。

定安侯得知后笑得差点没从马上摔下来,幸灾乐祸道:“老刘真集结了一万水师?枢密院没派人去打探消息吗?”

他去关凌村拜访时,特意让程大牛他们帮忙在最近的岛上做了点布置,原本想膈应一下老皇帝,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动静。

想到一来一回浪费的粮饷中有他儿子儿媳辛辛苦苦上缴的粮税,又觉得心疼。

罢了,就当是给水师练兵吧。

定安侯的心腹忍住笑,正色解释道:“陛下突然卧床不起,太后垂帘听政,枢密院现在忙得不可开交,莫大人还被配派去了南疆。”

“还真是巧。”定安侯抚摸着爱驹的大头,平静道,“再派一队人去南诏,免得莫指挥使在南诏水土不服。”

他只想为大荣百姓守好北方,对很多事情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代表会坐视有些人残害栋梁。

***

莫琛本不愿在朝堂不稳的关键时刻离开京城,却无法违抗皇命,只得夜以继日地赶路,用最快速度抵达南诏国都。

不出意外地发现流言与现实果然是两码事。

传言中被绑架到南诏的佑安郡主不仅面色红润、行动自由,还在国都最繁华的地带拥有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天师府。

“莫大人一路奔波,先坐下喝杯茶休息下,我又不会跑。”

程小棠话说得很客气,莫琛却不敢在十几名高手的包围下掉以轻心,“郡主可曾找到长寿村的秘密?”

程小棠煞有其事道:“找到了,不过还没研究透彻。”

莫琛一时语塞,环视栖云道长、抱朴子道长以及萧昀舒的神色,追问道:“那位两百岁的老者何在?”

“你说彭爷爷啊?”程小棠随意一指,“老人家在演武场练我师父教他的太极呢。”

“不过别着急,先看看这个。”

莫琛接过一封印着枢密院蜡封的密信,越看脸色越凝重。

“莫大人的脚程太快了,枢密院的人没跟上。”程小棠幽幽叹了口气,“陛下如今最想要的,大概不是延年益寿的仙药,而是妙手回春的神医。”

莫琛望着栖云道长,栖云道长立即转向抱朴子道长,“抱朴子,这些天可有长进?”

上次给老皇帝拔除丹毒可把他恶心坏了。

每天用的药、行的针都要先在其他人身上做实验,同时经受几十个太医没日没夜的骚扰,还得提防着层出不穷的暗算。

栖云道长宁愿在穷乡僻壤义诊十年,也不愿再踏入皇宫半步。

抱朴子道长也是遭过罪的,嗷一声抱住头痛呼道:“我的头好痛,好像忘记了很多事情。你是谁,我又是谁,这里是哪里?”

程小棠的医术暂时还称不上神医,估计皇帝也不敢让她去治疗重伤,遂自告奋勇道:“我愿意为陛下分忧。”

萧昀舒秉持着妇唱夫随的原则,冷淡道:“我也可以。”

莫琛苦笑着提醒了一句,“我是枢密院指挥使。”

当着他这位皇帝心腹的面,这些人竟然单点不遮掩抗拒的态度。他也不知是该感谢他们的信任,还是反省枢密院的威慑力何时变得如此不堪。

京中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莫琛决计不可能在南诏国等程小棠研究出长寿村的隐秘。

程小棠对此早有准备,体贴地给他一本密密麻麻的札记,“这是彭爷爷全村人的饮食起居喜好,虽没什么特殊之处,聊胜于无吧。”

长寿村的确存在,只是村民们的平均年龄并非二两百岁,而是七十岁,还有一名被封为老寿星的百岁老人。

虽然远达不到皇帝的预期,却足以让很多人心动,比如说南诏国国王。

事实上,全村一大半人活到古稀之年的福泽,莫说是在贫瘠的南疆小城,便是在富饶的江南和权贵遍地的京城都极为罕见。

程小棠跟着师父认真分析过,除了气候四季如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日常食用的山泉水来源于深层地下水,山上受泉水滋养的上百种草药的品质都优于其他地方。

这种情况下,当地居民本身就不易生病,生病后也能通过世代相传的土偏方自愈。

不过到底是山泉的影响因素更大,还是气候的加成更多,亦或者长寿村的村民自带着长寿基因,一时半会儿很难分析出来。

莫琛也不推辞,认真地翻阅着手札中记录的点点滴滴,诚恳道:“多谢郡主。”

他很了解皇帝的脾气,越是无力的时刻越多疑。

于情于理,莫琛都不可能强行带萧昀舒和程小棠回京复命;若是就空手而归,他又无法交差,甚至可能触怒皇帝被罚。

有了这本札记,莫琛起码可以跟皇帝说上话,尝试着改变局势。

程小棠看出莫琛归心似箭,不再挽留,“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我这儿有东西托你带给我二哥。”

护送土特产的人正是定安侯派来的一队护卫,身怀尚未对面公开的秘密武器。再加上枢密院原本的人手,足以应对任何不动用军队的袭击。

莫琛收下了程小棠的好意,当晚与手下一起留宿天师府,没有去打探任何消息。

休整三日后,莫琛在临行前问出了心底的疑问,“郡主可否告知卑职,长乐公主支持的是谁?”

他这几天整合了各方的消息,与手下重新复盘自寿宴以来的诸多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始终没有推算出真正获益的皇子。

无论是不到一岁就被封为储君的十五皇子,还是失去竞争对手后风头正盛的七皇子,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走,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

程小棠闻言睁大了眼睛,惊讶道:“莫大人何出此言?我师姐一心修行,最是与世无争。”

“不管坐到什么位置,肯定是迫于无奈。”

她只能暗示到这一步了,至于莫琛能意会多少或者说想意会多少,全凭个人选择。

莫琛心中一凛,选择听不懂,“是我多虑了,长乐公主自然是极好的。”

“告辞。”

“莫大人保重。”

双方就此别过,程小棠留在南诏研究长寿秘方,萧昀舒则在莫琛出发的同时前往西北。

两千里之外的皇宫内,长乐公主正在给太后娘娘捏肩,皇后、文淑妃、王贵妃陪坐在下首,谢充媛位份低,殷勤地站在一旁伺候茶水。

“先帝总说后宫不能干政,在世时甚少与哀家提及朝堂之事。”太后懒洋洋地半闭着眼,“如今看来,那些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还不如咱们女人干脆。”

长乐公主轻笑道:“母后向来是杀伐果决之人,与那些酸儒自然说不到一起。”

太后嗔怪地拍了一下长乐公主的手,眉眼间带着显而易见的宠溺,“你呀,这么大了还口无遮拦,小心那些御史们参你一本。”

“儿臣不怕。”长乐公主,“有母后和皇兄护着儿臣,谁都别想。”

皇后等人不敢开口掺和政事,心中暗暗吃惊于太后和长乐公主的亲昵。

要知道太后并非长乐公主的生母,不过是从小养在膝下有几分旁人没有的情谊在。一旦触及皇帝的利益,就毫无亲情而言。

然而这次的走向却很诡异,太后垂帘听政不到一个月时间,长乐公主就站在了朝堂之上。

朝臣们起初对此有许多异议,后来发现比起太后娘娘,长乐公主才是能沟通的那个人,反对声就小了许多。

反正长乐公主膝下无儿无女,再通晓政务也只是个女子,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支持太后和长乐公主参政,总比在皇帝养伤时弄出个摄政王稳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