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 第225章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想知道缘由,就得叫我曾爷爷。”胡里正笑道,“这里面的学问,可不是谁都知道的。”

乐归乐,不能拿宝贝曾孙的姻缘开玩笑。

胡景焕也据理力争道:“你爹之前还管我小叔公叫胡叔,不能乱了辈分。”

“曾爷爷,县令大人说开荒的政策那么好,为什么不划算呢?”程小棠从善如流,立即改口。

反正她又不是胡氏族人,大可以各论各的。

听到胡里正来的消息,白老夫子也没在书房继续等,顺道过来找最小的两个学生。

听到关于开荒的问题,他对胡里正摇了摇头,先出题考胡景焕,“景焕,你可知钱塘县的开荒政策?”

因为程小棠一直说自己有块半亩的地,胡景焕特意关注过,“应诸州管内,并许民请佃,便为永业,仍免三年租调,三年外输税十之三。”

“不错。”白老夫子满意地点头,继续问道,“两浙路现行何种税法?”

涉及税收这样的策论重点,胡景焕更加了解,“方田均税法。”

“与之前的两税法有何区别?”

“方田均税法可解决田赋不均、税户隐田逃税两大问题,同时采取梯级纳税,土壤的色泽、厚薄和肥瘠将田地划分为五等。”

“其中一等为最优,需缴纳的税赋最高,五等为最次,需缴纳的税赋最低。”

程小棠听着白老夫子和胡景焕一问一答,终于捕捉到了关键。

“棠宝可是想到了为何对我胡氏而言,开荒不划算?”胡里正注意到程小棠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鼓励道,“说来听听。”

在两位长者面前,程小棠也不怕说错,“是不是因为开荒出来的地,需要计入整体拥有的田产里?”

“正是。”胡里正老怀甚慰,“看似三年内免税,实则已经均摊到其他田地上。”

方田均税法是十年前开始在临安府实行的,最初遭到了大地主们强烈的反对,就是因为此法大幅度增加了他们需要缴纳的粮税。

开出的荒地也是土地,起码五年内都要用良田产出的粮食来抹平差额。

这还只是最明显的损失。

见程小棠听得认真,胡里正也不吝惜地多讲一些,“县令大人的扶持政策,是针对三等户及以下的农户。”

开荒会占用人力,耗损农具,还要肥料和种子养地。

这些若是全用到现有的良田上,进行套种或者稻麦轮作,能获得的收益也比开荒要高。

胡里正若是让长工们去开荒,基本等于倒贴给县令做政绩。

“曾爷爷,那能不能将荒地卖给别人种呢?”程小棠又想到另一种方式。

胡里正笑着摇摇头,“有钱谁会买荒地?还不如多贴一点,买几亩薄田,又省力又能马上种粮食吃。”

“我呀。”程小棠拍拍腰间的荷包,“我想买一整座山。”

县衙的地虽然不花钱还送种子,却限制了开垦年限,超出时间后还会受罚。

因此最初程大牛只给程小棠去县衙报备了五亩地,家里人有空就去除草翻地,总能在一年内全部开垦完。

那天听崔县令说完种种好处后,程老太考虑了几天,狠下心打算开八十亩荒地。

趁着程大牛四兄弟身强体壮,辛苦些为日后做打算。

加上落户时分到的八十亩,一共一百六十亩。就算以后分家,也足够四个儿子都过上温饱不愁的日子。

程小棠秉持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建议爹和叔叔们趁关凌村附近还有荒地,一人一百亩。

她有信心在两年内将系统商城升到四级,到时候兑换出凝聚几千年智慧的书籍,绝对比光有农具更能提升开荒效率。

然而全家只有程天寿支持这个想法,连程大牛都生硬地转移话题,生怕程老太当真去考虑。

他们兄弟四个是比别人壮实了点,那也是肉体凡胎。

程小棠这才将主意打到有主的荒地上,等买完了地,再慢慢捣鼓。

“想要荒山还不简单,我送你一座。”胡里正对相中的未来曾孙媳妇很大方,“关凌村附近就有几座。”

程小棠认真道:“不行的,在商言商。”

拿人手短,万一她辛辛苦苦把地养肥了,胡氏族人又要抢回去,岂不白费功夫。

比如胡景和,肯定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哈哈好一个在商言商。”胡里正被逗得开怀大笑,“荒山跟荒山的差别可不小,要不要我让人先带你去看看?”

“好呀,多谢曾爷爷。”程小棠求之不得。

实践出真知,能实地考察是最好的。

她虽然还不能想二叔一样,抓一把土就能判断出肥沃,测湿润度却是驾轻就熟。

再观察下植被的情况,也能分析出个大概。

白老夫子嘴角微抽,看来老友是真心要将程小棠当做未来的宗妇来培养。

现在就让人带着她去巡视胡氏家产,会不会早了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