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无情逍遥剑 > 第四十章 新立的太子

无情逍遥剑 第四十章 新立的太子

作者:完美组合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天,张笑川去探望刘娥,在那里,竟然遇到了赵德昌。“怎么,你今天胆子也忒大了点吧,大白天就敢来啊?”赵德昌本来就怕私藏刘娥的事情被太宗皇帝知道,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的机密一些,再机密一些。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赵德昌一点也不大意,他从来不敢轻易在白天出现在刘娥这里。所以,一见之下,张笑川马上吃惊地向他问道。赵德昌面对他的嗔怪,只是微微一笑,也不回答。

“你还不快快见过太子。”这时,张笑川还在纳闷,刘娥已经轻掩着嘴笑了起来。她笑的是那样开心,不加任何的掩饰,这还是张笑川第一次见。“太子,太子在哪儿?”太子怎么会来这里的,张笑川当然不明就里。只见赵德昌与刘娥互相注视着对方,他们一直在笑,样子幸福得让人羡慕。张笑川瞬间明白了,他一拍后脑勺说道。“是襄王被立为太子了吗?”赵德昌笑着冲他点了点头,他显得异常兴奋,显然也在努力地克制,尽量让自己回归宁定的状态。

“微臣参见太子,参见太子妃。”张笑川也由衷地为他们高兴,他一边行着参见之礼,也故意地逗弄他们。“笑川兄,以后我们照样还是好兄弟,还是以兄弟相称吧!”“那怎么能行?以后,你要是当了皇帝呢?”“当了皇帝,我们还是兄弟呀!”赵德昌当然也会明白张笑川心里的担心,毕竟自己以后注定是“九五之尊”。想到,以后免不了还要与张笑川一同共患难,马上开始安抚起他来。“到时候,别忘了我这好兄弟,我就非常知足了。”张笑川半开玩笑,半作当真地和赵德昌说道。刘娥看着他们说笑,掩不住太多的兴奋与欣喜。

赵德昌排行第三,按照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赵德昌是没有资格的。那么,赵德昌为什么突然被立为太子了呢?原来赵德昌的大哥得了失心疯,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好转。赵德昌的二哥,福衰命薄,刚被立为太子不久,便即生病去世了。赵德昌虽然不是嫡长子,但论资排辈,这一回,却非他莫属了。在被迫与刘娥分开之后,刘娥不仅自己勤修了琴棋书画,对赵德昌更是极力劝荐。最难消受美人恩,赵德昌对刘娥深爱如斯,当然言听计从。一边是对彼此深切地怀念,一边是相互鼓舞奋勇向前。赵德昌又一次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爱情的伟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愤苦读,赵德昌的学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太宗皇帝,正在寻觅太子的最佳人选。面对太宗皇帝的考察,赵德昌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对答如流。想不到,多日不见,赵德昌会有如此惊人的表现。太宗皇帝非常高兴,觉得后继有人了,愁眉顿解,便宣布新立赵德昌为太子。

赵德昌当了太子,最开心的,当然非刘娥莫属了。赵德昌当了太子,以后当然就能做皇帝,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出头之日。想着这事儿,刘娥总是喜滋滋的合不拢嘴,因为她觉得自己更有盼头了。

赵德昌能当上太子,刘娥着实出力不小。首先,这是和她对赵德昌的殷勤劝勉分不开。其次,刘娥还是一位贤内助,颇能为赵德昌出谋划策。

有一次,一大批难民来到了京城之中。由于自然灾害,这些难民流离失所,无着无落,他们缺衣少食,日子极其难过。这些难民,涌向了京城之中,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京城的社会安定。机警的刘娥,异常敏感地捕捉到了机会。于是,刘娥毫不犹豫地动员赵德昌,让他马上安抚难民。采纳了刘娥的建议,赵德昌在城外,为难民搭建了草棚,并组织京城的富商,给他们赠送粮食,赠送衣物。在赵德昌等人帮助下,很快,这些难民的生活就步入了正轨。后来,这件事儿传到了太宗皇帝的耳朵里。太宗皇帝对赵德昌大嘉赞赏,直夸他做得好,也长大了,知道关心国家大事了。从那时候起,皇帝就已经有了要立赵德昌为太子的想法了。

之后,张笑川把契丹之行和赵德昌也说了。张笑川还不忘提醒赵德昌,契丹兵强马壮,野心勃勃,久有吞并我华夏之心。“笑川兄有所不知,就在不久之前,契丹已改国号为大辽,耶律隆绪已经称帝,他们的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你所说的,我一定会报与父皇的。”

赵德昌与太宗皇帝见了面,便向他说起了辽国的事情,“辽国一直对我大宋虎视眈眈,不断地推行强军政策,我们一定要早做准备啊!父皇。”“朕一直在等待时机,蕴酿着对辽作战呢。”“对辽作战,难道,父皇要主动出击?”“嗯,多年以来,我大宋颇为被动。这一次,朕必要先发制人,以雷霆之击,打他个措手不及,也好报当年之仇。”

原来,当年在征讨北汉时,太宗皇帝亲征太原,并一战而下。在击败北汉之后,也击溃了契丹派来的援兵。这件事,对太宗皇帝很是鼓舞,使得他对自己的军事实力有了一定程度的盲目自信。北汉灭亡之后,太宗皇帝更是收纳了一大批降将、兵卒和财物。在这种形势下,太宗皇帝便想乘胜北伐幽蓟之地。但是,令太宗皇帝想不到是,在高粱河战役中,宋军大败亏输,太宗皇帝仅以身免。太宗皇帝只身狼狈地逃到涿州,偷偷地乘驴车逃了回来。这一件儿事,在太宗皇帝心里一直是个死结,忘它不掉,解之不开。太宗皇帝认为,此事是他毕生的奇耻大辱,他下定决心,必须要一雪前耻。多年以来,太宗皇帝一直在厉兵秣马。经过这些年的准备,正适辽国幼主新立,太宗皇帝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便准备大举伐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