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推背图传奇 > 第一百零三章 按图索骥

推背图传奇 第一百零三章 按图索骥

作者:天下一支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周两人出了资料馆,见此时州府的大门还没有打开,衙内还是一片寂静,于是两人又沿着原路,攀上墙外的大柳树,翻过院墙,跳下州桥。正当两人转身离开之际,猛地听到背后一声叫喊:“快来人呐,府衙晚上遇盗了!快禀告知州大人,速调弓箭手前来支援!”

徐至转身见几名身穿细铠的侍卫拿着长矛,朝州桥这边围了过来。徐至示意周沅芷先行离开,然后抽出凤鸣剑,不等几位侍卫近前,就使了一招“波光粼粼”,抖动剑头,那凤鸣剑在晨曦的映射下,发出淡淡的红光,就如流动的细浪一样,向几名侍卫涌来。

那几名侍卫举起长矛就戳了过来,试图阻挡徐至的长剑,哪知徐至稍一侧身,使了一招“斗转星移”,顺着几支长矛的间隙,绕到几名侍卫的背后,挥掌将他们一一推倒在地。

徐至趁着侍卫倒地,正要封了他们的穴道。这时晋州的知州领着一百名马步军和十几名弓箭手,出了州衙。

周沅芷见情景危险,提醒道:“徐大哥,不可恋战,我们赶紧沿汾河边找一艘渔船离开这里!”

徐至答应了一声:“好!”

这时从州桥边的一棵大青松树上,跃下一个蒙面的黑衣人,拦着了徐至的去路。徐至不假思索,迎面就是一招“微风拂面”,挥拳直指那蒙面人的面门。

那蒙面人低头躲过,弯腰使了一招“旋风腿”,徐至飞身跳起,伸出右手二指,使了一招“二龙戏珠”,直戳那人的双目。

那黑衣人见徐至出招凶狠,连忙双手合掌,试图钳住徐至的双指。

这时晋州的知州方才赶了过来,他见一个蒙面的黑衣人人和一个名少年在打斗,一时摸不着头脑,连忙止住了身后的士兵和弓箭手,问道:“你们都看清楚了,这两人谁是盗贼?谁是侠士?”

首先叫喊的侍卫也有了些迟疑,吞吞吐吐道:“禀大人,属下见那少年领着一位姑娘鬼鬼祟祟的从州衙内翻墙出来,少年和他身后的少女必然是盗贼无疑了!”

侍卫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知州打断了:“本大人看你们昨晚是喝多了,连盗贼和无辜百姓都分不清楚了?那蒙面的黑衣人肯定是贼,你们看他的那身打扮,非贼即盗,哪有寻常百姓这样打扮的,而那少年带着秀丽的姑娘,如何入室行窃?本官还从来没见过盗贼偷东西还带女人的。你们不是真糊涂,就是看走眼了!”

那些侍卫被知州一顿骂,再也不敢辩解,只好连声称赞:“还是大人断案如神!让小人协助少年侠客将那蒙面人擒住,好好拷问他一番!”

黑衣人一边与徐至交手,一边听了身后官差的议论,骂道:“真是一群酒囊饭袋,白吃朝廷俸禄,好坏不分!”

知州听了黑衣人的话,气道:“真是翻了天了,竟然贼喊捉贼,来啊,快给我拿下那个黑衣蒙面人!”

那群衙役听了知州的命令,顿时拿着锁链、木枷朝黑衣人身后慢慢围了过来。

黑衣人再也不敢向前,虚晃一招,转身就是一招“天女散花”,伸出双手十指,快速戳向衙役的手腕和胸口。那些衙役大惊,纷纷放下手中绳索,抽出刀枪,又后退了十几步。

黑衣人再也不敢向前,虚晃一招,转身就是一招“天女散花”,伸出双手十指,快速戳向衙役的手腕和胸口。那些衙役大惊,纷纷放下手中绳索,抽出刀枪,又后退了十几步。

知州见那蒙面人武艺高超,瞬间已经夺下几名衙役手中的佩刀,高声下令道:“弓箭手准备了,如果盗贼继续顽抗,格杀勿论!”

黑衣人见形势紧急,也来不及解释,掏出怀中的金字令牌,压低声音命令道:“御赐金牌在此,还不都住手!”

知州接过黑衣人手中的金牌令箭,颤声道:“原来是钦差大人到此,下官真是瞎了狗眼,还请上官治罪!”,说完跪倒在地,不停地叩头乞怜。那知州见黑衣人沉默不语,没有责怪的意思,又献媚道;“你们这些狗奴才,真是瞎眼了,还不快追真的刺客!”

黑衣人见徐至、周沅芷驾船已经走远,叹道:“让他们去吧!我命令你们此事不得声张,违令者杀无赦!”

知州有些迟疑,问道;“大人,这又是为何?万一刺客逃出太原又该如何?”

黑衣人笑道;“知州大人放心,他们是不会离开晋阳的,鱼儿不久还会上钩的!”

再说徐至、周沅芷回到杏花酒楼,何梦娇、李存孝、薛阿檀、了嗔、了痴五人连忙迎了上来,七人在酒楼用完了早饭,回到客房商议。徐至将自己和周沅芷的发现,跟几位兄弟姐妹说了一遍,众人仔细查看了晋阳城的古地图,决定先向当地百姓问情大明宫遗迹的具体方位,再去城南实地查找宫廷实录的下落。

徐至一行人稍作伪装,出了杏花楼,众人见晋阳城中并没有什么异样,也没有因为昨夜州衙被盗,闹得沸沸扬扬,街市上依旧是人来人往,就连一个悬赏捉拿的告示都没有,徐至和周沅芷都暗自觉得奇怪,心想:也许是知州见府中没丢弃什么值钱的金银物件,怕丑事外扬,不敢声张的缘故!

徐至拿出地图,拦住了几名当地的百姓,诡称自己是外地来晋阳的游客,要去城南的大明宫游玩,不知去那的路径。

一名百姓摇头道:“城南一片荒芜,都是坟场,哪有什么宫殿,要说城南的古迹,只有一座晋祠,供奉着一千年前古圣贤晋侯,听说当朝文皇曾经驾临晋祠,如今祠中还有他的亲笔御书呢!客官们可以前去观瞻游玩一番。”

另一名百姓劝阻道:“各位客官,你们不知道,如今连连征战,河东百姓朝不保夕,哪有心思去城南瞻仰晋祠,只怕这晋祠也淹没在荒草荆棘之中了!再说城南那里常有野兽出没,你们还是不要去那了!”

周沅芷仔细看了古地图,还是不想放弃,又问道:“几位父老,你们可知城南可有一大片湖水,叫晋阳湖?”

那几名百姓都摇头道:“我们晋阳四周都是高山,哪有湖水,要说河水,那只有城东的汾河了!”

徐至又询问了几名百姓,见他们都不知晓地图中大明宫和晋阳湖的具体位置,只好一一谢过城中百姓,叹道:“连城中百姓都不知晓城南的大明宫,难道短短一百多年,这大明宫就突然从地面消失了不成?”

薛阿檀叫道:“徐大哥,周姑娘,我们何不亲自去城南找一找?”

何梦娇阻止道:“薛阿牛,这晋阳城南有数百里之遥,如果没有向导,就凭我们7个人,就是找上一年,也不可能找到大明宫的遗迹!”

李存孝也道:“何姐姐说的有道理,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如果找不到古地图中的线索,要想在晋州城南找到大明宫,就像海底捞针一样,比登天还难!”

众人穿过汾阳桥,看到前面一个茶楼中,坐满了茶客,在听一名艺人说书。只见那说书人须发灰白,年过花甲,满脸沧桑,拿起一块惊堂木,猛拍了桌子,扯着嗓子说道:“各位客官,小人今天要说是国朝开国卫公的故事!这也是250年前发生在我们太原城的真事!”

说书人刚说完,下面传来了一阵阵啧啧的惊叹声,随后是一阵拍手叫好声。

李存孝、薛阿檀、了嗔、了痴还是第一次听书,见说书人说的热闹有趣,央求徐至去茶楼听书。徐至拗不过众人,只好跟随看热闹的百姓,围拢在说书人的身边,听他细说那段往事:

话说前隋末年,朝廷有一名宰相,叫杨素,这杨素本是隋炀帝的叔叔,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权倾朝野的一般人物。这杨素权利熏天,家产亿万,竟也想攀附风雅,仿效古代孟尝君食客三千的事迹,在长安到处招揽天下的奇人异士。

这李卫公本是名门之后,翩翩美少年,一入相府,就被杨素看中,杨素与李卫公谈及天下形势,常常废寝忘食,感叹不已。有一次杨素当着众人的面夸赞卫公道:“李郎雄才伟略,我现在这个座位迟早是他的!”

这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杨素身边有一名手持红拂的侍女,见李卫公少年英雄,竟然不顾名节,当晚逃出相府,投奔卫公。卫公见佳人脱下衣帽,乃是一名秀丽的佳人,十分心喜。两人为了躲避杨素的追捕,连夜逃出长安,前往我龙兴之地太原。

说书人说完了这一段,拿起桌上的一把二胡,用秦腔哼唱起小曲,以娱听众,只见他唱道:“雄才隐布衣,红拂伴宫帏。举目三分醉,闻香两颊绯。晨诤天下势,夜泊美人归。慧眼谁能似,风流自古稀!”

说书人唱完小曲后,继续说道:两人在路途中结交一名虬髯客,那客本想在中原建功立业,但他从李卫公口中得知太原有天子气象,于是决定让卫公帮忙,要亲自见一见文皇的真容。卫公答应了,决定携红拂先行一步,并与虬髯客约定一个月后在太原的汾阳桥相见。

卫公进了太原城后,沿着汾河,去了城南的大明宫,拜见了唐王,太宗见了卫公一见如故,从此卫公就成了太宗身边的股肱之臣。

周沅芷听到这里,轻声对徐至说道:“早在隋朝就有大明宫了,我们何不问一问这位说书的老伯,说不定他见多识广,能知道其中的缘故呢!”

徐至朝周沅芷点了点头道;“等老伯说完了书,我们再去请教他!”

周沅芷见身边的李存孝、薛阿檀等人也听的有滋有味,嗔道:“大哥,看你们听的这么痴迷,不会被李卫公的奇遇给吸引住了吧?”

徐至答道:“这李卫公真是命有天助,不知后面发生什么传奇的事情?”,只见那说书人继续讲诉道:

后来李卫公在汾阳桥再次遇见虬髯客,并将他引荐给文皇认识,文皇见了虬髯客,也被他的豪气给惊住了,文皇随即邀请虬髯客在大明宫北的晋阳湖边对弈了三局。前两局,两人杀的天昏地暗,湖中波涛汹涌,连侍卫都吓的面如土色,只有文皇和那虬髯客神色不惊,两人各赢了一局。到了第三局,虬髯客见文皇不假思索,对自己先礼让,后围困,自己渐渐处于被动,顿时心灰意冷,放弃了初衷,向文皇长揖认输,说也奇怪,这时乌云散去,湖中也是风平浪静。

了嗔听到这里,高声问道:“老伯,这晋阳湖也太奇怪了些,难道湖底藏有水怪?”

众客官听了了嗔的话,都把目光转向说书人。那说书人见众人怀疑,解释说:“这有什么奇怪的,这太宗和虬髯客本就是天上的两条龙,两龙相遇,能不腾云驾雾,风起浪涌吗?”

了痴听了,似有所悟,对了嗔道:“书上常说‘云从龙,风从虎’,说的就是龙和云,风和虎是不分开的,有虎的地方一定有风,有云的地方也一定藏有真龙!老伯,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薛阿檀见众宾客都有些不耐烦,叫道:“了嗔、了痴兄弟,我还等着听后面的故事呢?等听完了,你们再问老伯可好?”,了嗔、了痴听了,都点头不语。

说书人见众人恢复了平静,继续清了清嗓子,说道:

事后虬髯客对卫公说道:“不瞒李兄,大哥本想在中原成就帝业,如今看见太原唐王龙凤之姿,方才知道天外有天,如今天命有归,大哥只好去其他地方,退而求其次了!”,说完并将太原的万贯家产赠与李卫公,骑马向东南方而去了。这李卫公有了巨万家产,结交天下豪杰,熟读兵书,后来辅助太宗,建立了大唐万世不朽的基业。

那说书人讲完了书,收完了赏钱,就要告辞离开茶楼。徐至见他下台阶时步伐蹒跚,险些跌倒,连忙伸手将他搀扶住,关切道:“老伯慢走,晚辈有事请教?”

那说书人迟疑地看了徐至一眼,见他不像是坏人,回道:“谢谢客官相助,如蒙不弃,来寒舍一叙!”

徐至等人连忙点头称好,跟随说书人来到城郊的一个草棚前,说书人连忙将徐至等人让了草棚,并吩咐家中老婆子给众人倒了茶。

原来那说书人姓吴,年轻时曾去关中做过生意,后来长安城破,只好举家迁回故乡太原,哪知河东也是战火绵绵,祖产早已毁坏,一家没了产业,只好暂住了一个窝棚里,落得一个街头卖艺的悲惨光景。

何梦娇见吴老伯命运多舛,叹道:“这天下到处都是杀戮,到处都是血腥,何时才是一个尽头?”

了嗔听了,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佛道沦丧,群魔乱世,希望我佛慈悲,能早降下救世的大英雄,免了众生的苦难!”

吴老伯开口问道:“听几位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你们找小老儿究竟有何事?”

周沅芷看了徐至一眼,说道;“徐大哥,还是你来说吧!”

徐至点了点头道;“老伯,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您老可知这晋阳城南的大明宫?”,说完就从怀中拿出了那张古地图,并将它平铺在吴老伯的面前。

吴老伯叹了一口气道:“虽然老夫书中也经常提起晋阳的大明宫,晋阳湖,但这些都是古迹了,至少在老夫出生时,也就是60年前都已不存在了!”

李存孝叹道;“既然连老伯都不知道这大明宫,那我们如何去找呢?”

吴老伯想了一会,指着地图道:“诸位也不要灰心,至少我们可以从古地图中找到一些线索,例如这地图中大明宫东靠汾河,北面是晋阳湖,虽然晋阳湖的位置不确定,但汾河几百年来都没有改变过,还有这边角落上的古晋祠,也应该是当今的晋祠!”

徐至听了吴老伯的分析,顿时茅塞顿开,笑道:“是啊,吴老伯,这样这个大明宫在城南的位置就小很多了!至少在晋祠和汾河之间一百里的范围内了!”

薛阿檀听了,还是为难道:“一百里的范围还是很大啊,我们人少,如何能仔细搜寻这么大的一块地?”

吴老伯又仔细看了地图,思考了好一会,才说道:“在下也不能十分肯定,只能凭着50年前很模糊的记忆,这地图中有一座城南驿站,还有一座祭奠介子推的神庙,距离大明宫不到十里,在下几岁时曾随爷爷奶奶去那里放过风筝,这驿站和神庙后来毁于战火,老夫懂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它们!”

徐至随即问道:“那依老伯之见,这大明宫应该在什么方位呢?”

吴老伯迟疑了一会,方才答道:“依在下判断,这大明宫应该就在城南那片坟地附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