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推背图传奇 > 第一百零二章 故园旧事

推背图传奇 第一百零二章 故园旧事

作者:天下一支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说安敬思因为打虎救驾有功,被李克用收为义子,赐名李存孝,并封为十三太保,薛阿檀也被封为将军。

李嗣源赞道:“恭贺父王喜得义子,也恭喜十三太保和薛将军!”。李存勖、李嗣昭等听了,也纷纷上前表示祝贺,只有李存信心中有些不快,但他也跟随众人给李克用、李存孝、薛阿檀道了喜。

李克用见百姓们吃完了庆功宴,又站起身来,感谢了徐至和晋州百姓的相助,百姓们也纷纷表示要挽留晋王在晋阳过新年。

李存信也道:“父王,百姓们说的是,如今天寒地冻的,我军长途行军,粮草也接济不上,不如依从父老们的建议,在这晋阳城中过了新年,再向进军长安?”

李嗣源反驳道:“四弟此言谬矣!如今黄逆在长安立足未稳,据探报叛军粮草又不济,肆意屠戮城中百姓,关中民怨沸腾,此刻就如建国初高祖帅中原义师入长安的情景,切不可在中途停留!”

李存信反问道:“如大哥所言,如果我军一路冒进,顺利则可,万一入关不畅,则前有险关阻隔,后有大河拦路,我军只有几日粮草,岂不全军覆没?除非徐至能说出《推背图》中的秘密,让我们悟出此行的成败,否则还请父王三思?”

徐至见李存信狡诈无比,他一方面想从自己嘴中问出《推背图》的秘密,如果自己不允,他必然怪罪安敬思等人,说他们归顺不够诚心,于是笑道:“四太保太抬举徐至了,所谓徐至知晓《推背图》中的秘密都是近来江湖的谣传,晋王千万不可信以为真,假如徐至真的知晓奇书中的秘密,朝廷和黄王焉能放过在下?”

徐至刚说完,薛阿檀也为他辩道:“晋王,我薛阿牛从不说假话,我可以为徐大哥作证,我认识他时间最长,他也是听说了《推背图》,至于其中的秘密,我们也在到处寻找!”

李存孝、了嗔、了痴也连忙摇头表示不知《推背图》中的秘密。

李克用微微朝四人点了点头,笑道:“既然如此,还请几位协助徐少侠找出《推背图》中的秘密,将来归还朝廷,造福天下百姓!”

李嗣昭见李克用对《推背图》毫无兴趣,提醒道:“父王,这《推背图》可是天下奇书,其中隐含了历代英雄的运势,父王难道对自己的命运也不愿知晓吗?”

李克用哈哈大笑道:“嗣昭,一本奇书就能改变天下的气运?那还要王侯将相、忠义之士干什么呢?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我们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奋发前行,则必然成功!”

李嗣昭见李克用志向远大,也只好不再说话。

李存勖见大哥和四弟还在为“是否在晋阳停留过年的事情”争吵,叫道:“四弟,你做事太过谨慎了。父王一直告诫孩儿们:自古英雄举事应该当机立断,岂能错失良机?如今正是深冬,大川早已封河,何忧退路?我军士气正盛,正应努力向前,一举夺关,进入关中,荡平草寇!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寇,何不以江山社稷做一赌局?”

李克用听了李存勖慷慨激扬的话,频频点头。

李存孝也插话道:“父王,孩儿虽然最幼,但也想进上一言?”

李克用安慰道:“存孝,你尽管大胆一言!即使说错了,父王也不会怪你!”

李存孝回道:“孩儿与徐大哥刚从长安而来,长安西北有一箫关,可直达河套高原,父王可令一支偏师沿黄河西渡,直指渭河河曲,而令主力绕道西行,秘密沿箫关入长安,盗贼必然东西不能两顾,则必然溃败!”

李克用听了,赞道:“存孝好主意,如今黄逆的军队集中于长安东边的同、华二州,我军只有神出鬼没,方能扰乱草寇的视线,一举成功!”,其他将领也纷纷点头称好。

只有周沅芷心中不快,徐至知道她的心思还在黄巢那边,只好温言劝道:“自古王侯将相,成功失败都有定数,沅芷,我们既然离开了官场这个是非之地,何必再徒增烦恼呢?”

何梦娇也道:“周姐姐,大哥说的是,这天下社稷啊,都是男人的事,我们女孩儿何必深陷其中呢?”

李存孝也怕伤了周沅芷的心,不好意思道:“周姐姐,敬思刚才一心想为晋王献计平定天下,就忘记姐姐的顾虑了,实在是敬思太鲁莽了!”,说完又向周沅芷道歉赔礼。

周沅芷连忙搀扶住李存孝,安慰道:“敬思、阿牛你们文才武略,又正值少年,跟随徐大哥流浪江湖太可惜了,你们应当跟随明主,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如今你们有了好的归宿,姐姐真替你们高兴,也替黄王不能重用你们这样的人才感到惋惜,这也是他老人家的定数!”

李存孝、薛阿檀见周沅芷如此说话,方才放下心来。何梦娇怕周沅芷还是想不开,又劝道:“姐姐,你身边有徐大哥相伴,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其实我们想想李秀云一生为朝廷忙碌,为江山奔走,到头来事业爱情一场空,只能遁入空门,岂不误了女儿家,花一样的青春?”

周沅芷这才恍然大悟,喃喃道:“谢谢何姐姐的开导,沅芷即使抛起了世上的一切,也不愿与徐大哥分开!”

徐至听了周沅芷的直白,知道她此时也是最需要人安慰的时刻,他默默牵着周沅芷的小手,久久没有放下。

这时,李克用已经带领十二太保和两千黑鸦军,与晋阳百姓一一道别,百姓们都跪拜在地,献上礼品财物,都被李克用一一拒绝了。这时百姓中不知谁首先唱道:“河东有晋王,除夕过晋阳,安民平乱党,不愿受犒赏,一心振朝纲,万民齐欢唱!”,百姓们听了感动,也跟着唱和起来。

李克用临行时,又对李存孝、薛阿檀说道:“你们既是徐至的兄弟,又是我晋军的将领,希望你们在顾及朋友之谊的同时,也不能忘了今日你我的君臣之义!希望两位协助你们的徐大哥处理完江湖恩怨后,即刻与孤王汇合,扫清宇内,还百姓一个安宁!”,李存孝、薛阿檀听了,点头表示同意。

何梦娇见李克用带领黑鸦军渐渐走远,方才叹道:“这个晋王其貌不扬,却是一个真正的乱世英雄,他带兵除暴,既不扰民,又不贪图《推背图》的秘密,一心装着江山和百姓,将来黄王必定不是他的对手!”

周沅芷也长叹道:“虽然血浓于水,沅芷不愿说父王太多的过失,但自从我父王在长安称帝以来,就只听信朱温、李振等几个人的谗言,忘了天下万千苦难的百姓,与这位豪气冲天的晋王确实是不能比,不过说他不贪图《推背图》的秘密,倒是让人不太相信!”

李存孝奇道:“周姐姐,我父王刚才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吗?他相信的是自己,而不是所谓的命数!”

周沅芷见薛阿檀、了嗔、了痴三人也有相同的疑惑,回道:“存孝,虽然姐姐不反对你为了前程投靠晋王,但是这个晋王远没有你们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你们想一想,他如果没有雄心,如何在鞑靼隐忍了那么多年,他如果没有雄心,如何会接纳你们这些来路不明的江湖侠士?”

薛阿檀听了,喃喃道:“周姑娘说的有道理!晋王不可能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

周沅芷接着分析道:“既然他雄心壮志,当然就不会对天下奇书无动于衷,他不过是逢场作戏给你们看罢了!”

李存孝听了,有些迷茫道:“小弟也知道:姐姐是为了存孝好,但是姐姐的话,存孝一时还是不太明白!”

李存孝又道:“周姐姐,太可放心,我们分得清公事私事,此次帮助徐大哥查清《推背图》的秘密,纯属我们兄弟之间的私事,与我们的将军身份无关。这个秘密我们也绝不会告诉晋王,如有违背,让我们乱箭穿心而死!”

徐至怕因为《推背图》的事情造成周沅芷和李存孝之间的矛盾,劝道:“存孝,这《推背图》本就是天下的至宝,理应藏于大内,如果晋王一心为民,将来得了天下,徐大哥和周姐姐愿意将《推背图》完璧归赵地归还朝廷!”

李存孝笑道:“徐大哥,这样最好,小弟先替晋王谢过大哥和姐姐了!”

徐至安慰道:“存孝,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一路患难与共,不必客套!现在我们就在晋阳城中打探旧王府的所在,寻找《藏头诗》的下落!”

薛阿檀答道:“这有何难?找一个路人问一下,不就能找到旧王府了吗?”,说完就拦住了一个行人,问起路来,可是连续问了七八人,那些百姓都摇头表示不知。

何梦娇担心道:“这偌大个太原城,竟然没人知晓一百多年前的王府?就是毁于战火或被坼重建了,也应该留下一点蛛丝马迹的!”

周沅芷笑道:“何姐姐不必担心,要想知道一百年前的旧事,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查到?”

了嗔和了痴惊讶地问道:“周姐姐,究竟是哪里?”

徐至见周沅芷朝自己得意地笑了笑,回道:“沅芷,你说的地方可是太原府的户籍档案馆?”

周沅芷赞道:“徐大哥,你真聪明,一点便知了!”

徐至说道:“何姑娘,我和沅芷这就去府衙档案馆,你带领存孝他们在城中的杏花楼等我们回来!”

李存孝、薛阿檀、了嗔、了痴也要跟去府衙,徐至劝道:“这太原府戒备森严,人多了容易被发现,也不易脱身”,

何梦娇答应了一声,就领着李存孝、薛阿檀、了嗔、了痴去了杏花酒楼。

再说徐至和周沅芷沿着熙攘的街道,一直行至汾河岸边,过了州桥,方才找到晋州州衙的所在。徐、周两人仔细观看了州衙的布局,高高的围墙足有一丈多高,大门口有四名侍卫持刀守卫,除了东侧靠近汾河外,三侧都是热闹的街市。

徐至和周沅芷仔细商量了进入府衙的方法,两人先隐藏在州桥下,等三更夜静时分,众衙役都已安寝,再飞上河边的大柳树,借着柳树的枝干,跳入围墙内。徐至牵着周沅芷的手,凭借微弱的月光,绕过州衙正堂,来到典史档案馆,两人见那屋舍门窗紧闭,一时也不知如何入内。

周沅芷轻声道:“徐大哥,我们何不攀上房顶,打开瓦片,从房梁上跳入!”,徐至赞道:“沅芷,好主意!”,说完就拉着周沅芷跳上屋脊,从房顶而入。两人进屋后,用火石点燃了一支蜡烛,见屋内书架上堆满晋阳历代以来的户口、土地房屋、文献档案。两人正不知如何查阅,周沅芷惊奇地叫道:“大哥,这些图书档案是按照朝代年号堆放的,我们仔细找找,一定会有所发现!”

徐至沿着年代顺序,找到玄宗朝天宝年间的档案,对周沅芷笑道:“沅芷,我找到了当年安史之乱时的档案,你帮忙看看,有没有记录晋阳旧王府的具体位置?”

周沅芷从纷繁冗杂的资料中,翻出当时太原城的城防地图和相关户籍田宅的记录:只见上面记录着:玄宗天宝九年至十一年,北都太原共有户籍8万,人口30万;其中城内3万户,口10万;……;城南有一大明宫,始建于北齐,东临汾河,北靠晋阳湖,乃开国时高祖龙潜之所,后经历代维修扩建,为玄宗北巡狩猎的十次驻驆所在,其规模制度稍逊于长安、洛阳宫廷。

徐至见周沅芷找到了旧行宫的所在,连忙凑过去观看,两人见图画中的大明宫十分壮观,分为内外两层,内有大小宫殿近百座。两人经过仔细辨认,方才知晓大明宫位于太原城南,汾河岸边,靠近晋祠,近百里的郊野之间。

周沅芷叹道:“如此豪华的皇家行宫,怎么这么快就湮灭消失了?如今太原城内竟然没有百姓知道它的存在!”

徐至笑着对周沅芷说道:“我们再查看后面的记录,不就清楚了吗?”,说完就拿起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的档案,见上面记录道:

安逆禄山自范阳起兵,陷没河北三十三州,我北都太原亦曾沦陷,大明宫毁于战火,其宫人都被叛军迁之洛阳。光复后肃宗召集群臣朝议,计划在原址的基础上重建大明宫!由于工程浩大、朝廷没有下拨后期库银,致使该宫在代宗朝还未建成;直至德宗建中元年,太原出现荧惑妖星,化为一书生,蛊惑城中小儿四处吟唱:“行宫建,奇书现,刀枪剑,天地变!”,致使河北藩镇蠢蠢欲动,妄图袭击我太原,夺了奇书,聚众谋逆。汾阳王郭子仪建议德宗停止营建大明宫,并将宫中宝物图书就地掩埋,破了小儿的谣言,并派重兵驻防大明宫,防止被各诸侯袭扰。

宪宗朝后,河东藩镇几经变易,致使大明宫在风雨中荒废飘摇,看守宫人也逃亡殆尽,太原群盗见有机可乘,肆意盗取宫中瑰宝,抢劫放火,多次洗劫竟将一座有百年历史的皇宫毁坏干净。宣宗朝后天下大乱,再也没有人记得大明宫的往事了。

周沅芷看完了有关大明宫的记录,叹道:“徐大哥,原来我们要找太原旧王府就是这座大明宫,只是它和《推背图》的宫廷实录,都已经长埋地下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让它们重现天日!”

却说徐至和周沅芷深夜潜入晋州的州衙,翻看了几乎所有的官方记录,都没有发现大明宫的内部结构图。

这时天色将明,周沅芷对徐至说道:“徐大哥,天也快亮了,我们得赶紧离开州衙,如果被衙内的兵丁发现了,想出去就难了!”

徐至答道:“沅芷,大哥原本有一张手绘的大明宫地图、一把御书房的钥匙,一本剑谱,这些都是王爷爷交给我的旧物,可是我们在紫云峡被朝廷擒住后就不见了,后来慧师弟将包裹还给我,我们见书还在,只是丢了钥匙和地图。”

周沅芷叹道:“那如何是好呢?”

徐至劝道:“我们再找找,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周沅芷劝道:“大哥,小妹已经仔细查看了两遍,都没有相关的记录,想必这行宫是皇家的内廷,外臣是不让进入的,更不用说将其绘图入档了!”

徐至叹了一声:“沅芷你说的有道理!”,说完听见屋外雄鸡的叫鸣声,知道已将近卯时,馆舍的文吏很快就要来当值了,他匆忙将一张天宝年间的晋阳城防图塞入怀中,牵着周沅芷的小手,跳上馆舍的屋梁,从房顶跳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