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凉汉骑 > 第二百零七章 没有桨

大凉汉骑 第二百零七章 没有桨

作者:玉米粒皮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洮水岸边一处高坡,一个粗壮的身影正坐在张胡床上,头顶还有个大大的伞盖用来遮风挡雨。这人还不时传下命令,让身边的亲卫赶去山坡下正在施工的营地,督促加快进度。

这粗壮的身影正是雄霸关中的匈奴汉国皇帝——刘曜!

如此多的大军聚集一处,最要紧的当然也是安营扎寨。只是这里的营寨规模比起临洮的那个水寨不知大了多少倍,施工的进度自然也慢了很多。现在只是整理出了一片坡地,帐篷还没有搭建,壕沟、栅栏、望楼、木堡更不知道在哪里。

二十万人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所以扎营之时根本不可能聚在一处,而是以军为单位分开驻防。照计划,刘曜的营地会被众军拱卫在其中,而其他军营则是星罗棋布。

只是汉国皇帝的眉头紧紧皱着,脸色也比张骏难看多了。这下个没完的大雨,给他的军队造成的损失,绝对不亚于同敌军进行一场交锋。

想想二十万之众淋在雨里面,也没有干燥的木柴可以生活煮饭,都靠生水生食填饱肚子,周遭的蚊虫蛇蚁又多得要死,这样还不疫病丛生可就真是老天庇佑了。

因为疫病死些人,早就在刘曜的预料当中,只是要死太多就很难让人接受了。他目光沉沉地望了眼洮水,还是要快些逆河而上,只要摧破临洮、狄道二城,大军就可以走水路直至大河,到时候兵临金城之下,看张氏降是不降!

雨幕之中,突然数十骑疾驰而来,寻到刘曜的伞盖,飞奔而来。

这些骑士都是匈奴的探马哨骑,雨水将他们的衣甲皮袍淋得湿透,每个人脸上都是疲惫已极的颜色。他们很快被刘曜的亲卫拦下,领队的百夫长大步走到刘曜面前重重拜倒。

“陛下,汉狗也在不停打造水军!就在十多里外的临洮岸边,正在扎营!”

刘曜豁然起身,狠狠的击了下掌。

“竖子够胆!”

天公似乎也被刘曜的威势所慑服,豪雨一瞬间弱了下来,转成小雨。雨丝绵绵而落,将远方的天地遮盖成白茫茫一片。而洮水河面更是因为连日大雨变得宽阔,倒是方便了更多战船开进。

张骏依旧站在水寨的望楼之上,从怀中摸出了望远镜。很久之前张骏就曾下令让负责细作的陈周氏遍寻白水晶,但一直没有消息。直到这次出征前,陈周氏总算花重金买到两片白水晶,加急送到张骏的手里。只是这白水晶仍然达不到后世通明的程度,有一些混浊。但凑合用的话,也能够望远,比肉眼强上许多。

匈奴军搭建的浮桥就在大约八里地开外,用肉眼观察只能看到一道细细的带子横跨在河面上。可是透过望远镜,却能清晰地见到一个又一个的木堡、望楼,甚至能看清木堡中架设的霹雳车,以及一队队往来巡逻的士兵。

刘曜的策略很简单,就是用一部大军围住临洮、狄道二城猛攻,另一部则走浮桥渡河,再从白云道直扑枹罕。只要此三城被攻克,那大凉新占的洮水以西之地将再次回到汉国的统治之下。同时,刘曜的二十万大军也将再无后顾之忧,可以长驱直入兵临金城。

到了那时,坐镇金城、榆中防线的叔父就将直面匈奴人的兵锋!在历史上,张茂并没有挺住,而是选择了称臣媾和。现在局势要比历史上好得多,但也要看张骏能否在洮水挡住汉军!

这次决战,凉州中军也算是倾巢而出,哈承嗣率领的骁骑军骑兵已经进驻枹罕,随时可以增援临洮。同时,晋兴郡府军也在窦涛的统御下早早进入狄道城。

张骏又将目光转向洮水下游,汉军工匠在岸边修建的码头和水寨已经成型,并且聚集了大量的船只,不过没有什么大船,都是最大不过十来丈长的。其中大部分看着都很粗劣,显然是仓促打造。不过数量却极多,至少有数百艘!

“怎么有恁般多的船?”站在张骏身边的陈珍嘀咕了一声。

张骏将望远镜递给他,陈珍连忙小心接过。由不得他不珍爱,这物件全天下只此一个,还价值连城。若是不小心摔碎了,把自己卖了都不够赔的。他手中的望远镜转向了河边的山头,突然间就叫嚷了起来,“伞盖,伞盖,是胡虏刘曜的伞盖!”

“伞盖?匈奴汉国的皇帝竟也能够亲临前线?”

张骏猛地从陈珍手里夺回望远镜,顺着陈珍手指的方向,映入眼帘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正在施工中的营寨!一面面各色各样的旗号招展飞舞,不计其数的帐篷已经搭满了一大片山头,无数的匈奴军士兵都在忙碌着什么,或是加固帐篷,或是擦拭盔甲刀剑,或是在吃着什么东西,或是在往来巡逻。

数量多到难以计算!匈奴人的主力已经把触角蔓延到洮水岸边来了!而且是刘曜亲自统带!

张骏再往山顶上看去,各色旗帜猎猎飘扬,无数身披铁甲,手执刀枪的匈奴武士簇拥着一顶硕大的青色伞盖。伞盖之下,一个高大的汉子端坐胡床,正伸着脖子往自己这边张望。

“莫非他就是匈奴汉国的皇帝刘曜?”张骏透过望远镜,死死的盯着对方,仿佛要用眼神将对方杀死似的。

张骏见到的的确是刘曜。此时,刘曜也正眯着眼睛看着洮水河面当中的水泥船。他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白色的战船,由于距离太远,是什么材质建造的还不得而知,但可以断定绝非木头。

“陈安何在?”刘曜看了看左右。

原本是晋将,后来投靠匈奴,又在不久前趁着呼延寔被免官的机会做到秦州刺史位子上的陈安听到召唤,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臣在。”

刘曜抬手一指江上的船,道:“汉狗竟敢窥视吾大匈奴的营寨,真是好胆,谁可出战将之擒拿?”

陈安远远看了眼模样古怪的水泥船,并不记得晋朝水师中有这种样式的船。不过看它的体型,再看它在洮水中的航速,就知道很不好对付了。好在,这船就是一艘而已。

“可遣秦州军李平安出战。”

秦州守着洮水,是有一定水上作战经验的,李平安也是汉儿,投靠匈奴后因为水战不受重视,所以一直不得升迁,就在秦州任了一个散职,平时负责在水上缉拿私商。其实说白了他的水平也不怎么样,对付私商的舢板还行,正了八经的水战也没经历过。

大晋原先懂得水战的将领要么降了羯石赵国去山东,要么已经跑到江南,谁会留在关中?

得到命令之后,李平安当即就点了二十条战船出击。船舷两边还张挂起熟牛皮和细网,更支起旁牌。旁牌缝隙中,伸出了弓箭和长矛。每条船都有十六只木桨,分列左右,拨动河水,分浪前行。那些桨手都是精壮结实的汉子,打着赤膊,肌肉贲突,喊着号子,奋力划桨。

船上除了桨手,就是战士。因为船小易翻,这些水军都不披铁甲,人人就是紧身短打而已,最多头上顶了个皮盔。一部分匈奴水军持矛操弓,是依船而战的。还有一部分则单刀藤牌,是准备跳帮的--不过看看对面凉军远远高出自己这边的高大船舷,估计没有哪个人跳上去。

“擂鼓,冲锋!”李平安也换上了水战的短衣,抬头看了眼那条奇怪战船上高高飘扬的凉字大旗。咬咬牙,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此时匈奴水军还是草创,所以作战的手段非常单一,就是敲锣打鼓冲上去射箭、肉搏、点火。如果河道狭窄,岸上的军队也能射箭、发石。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李平安松了口气,这条看着挺大的凉军战船大概是发现匈奴勇士冲出来了,立即开始倒退了--为什么是倒退而不是调头呢?李平安没有多想,只是大声呼喝着督促手下用力划桨。二十艘十六桨的小船逆着水流,飞速向前,和凉军战船在洮水河面上展开了追逐战。

双方的距离在渐渐接近着,一开始相距有七八里之遥,追了约莫一个时辰,只剩下不到三四百步了。这时,巨大的凉军战船已经到了靠近临洮的水师营寨附近。

“弟兄们,再加一把桨,冲过去!”李平安知道机会来了,瞋目大喝,“汉狗的船就在前面,咱们就在这里围住它,让龟缩在营内的汉狗看看,大匈奴的水师是何等威武!”

喊声未落,凉军战船却忽然就停止了倒退,座舱下面一百多水手拼命地蹬动船轮,让战船瞬间破开波流,以最大的航速向前猛冲而来了!

“快快快,冲上去!”

程大虎也大声呼喝,还抽出了佩刀,只指着前方四百步开外,一艘小小的匈奴木船。

得到了急速向前的命令,一百名水手人人使出了吃奶的劲儿。船头分出的白浪激荡,一下子就把航速提高到了匈奴战船难以企及的地步!

“向左,向左!”魏顺站在程大虎身边,一边大喊,一边拿起面红旗用力挥舞了一下,这是在给船尾的舵手传达命令。仓促制造的水泥船还没有舵轮系统,要靠船尾的舵手手动转舵。在榆中保卫战中表现出色的魏顺就是负责挥动旗帜指挥舵手,红旗向左,蓝旗向右。总之操作起来有些复杂,不过还是能凑合着把船开起来的。

“发矢!发矢!射他娘的!”

李平安看到好像座小山似的战船就这么冲出白雾,朝他撞过来,脑袋里面顿时就一片空白,连调头逃走的命令都忘了下,只是冲着船头的射士怒吼。

“没有桨!”

一个汉军指着凉军战船发出难以置信的吼叫。

“没有桨的船?”所有人都好奇看去,就见渐渐清晰的凉军战船果然没有桨伸到外面划水······

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我国最早制造轮船的是唐朝的李皋。他从车轮得到启发,造船时,不用风帆,也不使用桨橹,却在船舷两旁各装一个车轮。每个车轮有八个叶桨片,轮与轴连,轴上装踏脚板。航行时,水手像踏水车一样,用力踩踏。轴转轮动,“以轮拨水”,好像无数支桨在持续不断地划动。随着车轮的旋转,船便如离弦的箭,破浪而去。而在西方,直到十五世纪,才有这种形式的船出现。很显然,比中国晚了700多年。

而大凉因为有了张骏的出现和翻车、水锥等联动机械的引用,制造轮船根本就没有技术难题。所以当李平安率领的匈奴水师见到没有桨的船也能跑得飞快,顿时觉得自己见了鬼。

“妖法!”

“凉军会妖术!”

顿时,所有的匈奴汉军水手都玩了命地划桨,就恨自己没再多长几条胳膊。但凉军的轮船是以水手的腿部发力,根本不是胳膊的力量能够相比的,随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就是在个道理。

李平安的船是关中上最长见的窄身木船,船头尖锐,只能摆放一架床子弩,而且匈奴人又没有轻型发石机,就是最普通的长枪一样的巨箭。随着一声剧烈的破空之声,这支巨箭就向前激射而去,不偏不倚正好射在了水泥船的舰艏之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么大一艘钢筋水泥船,还能给一支长枪插沉了?

“将主,要撞上来啦!噗通!噗通······”

看着小山一样的敌船越来越近,划船的匈奴汉军士卒都不干了,纷纷丢了船桨就往水里跳。没一会儿整条木船上就没几个人了--都是不会水的旱鸭子!其中就包括李平安!不过他是会水的,只是被吓傻了一时忘了跳水。

“轰!”

一声巨响,凉军战船前头巨大的的水泥撞角轻轻的在这艘十六桨的木船上一碰,顿时就把这小船的船头碰得粉碎。李平安自然站不住,一头栽进了水里,刚把一个脑袋露出水面,就看见一个巨大的木板从前头迎面翻过来。他慌忙一缩脑袋,才险险的避了过去,可是李平安并不知道着巨大的木板是源源不断转动的,他刚再次把脑袋从水里探出,就噗的一声被个叶轮板砸破了额头,惨叫了一声就沉入了水中,再没有动静了······

平安从此不平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