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凉汉骑 > 第二百零六章 水泥船

大凉汉骑 第二百零六章 水泥船

作者:玉米粒皮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茂主动提及江婉卿,让张骏感到一阵头痛。当初他让江婉卿做秘书郎也是无奈之举,现在看来却很欠考虑。说起来陈家的小娘子也许久未见了,不知是不是也因为自己娶了慕容明月而在恼怒。

张茂见侄儿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不禁苦笑,摆了摆手道:“算了,这件事以后再说,我乏了,骏儿先下去吧······”

张骏如蒙大赦一般,连忙起身施礼:“阿父好生歇息,侄儿暂且告退。”说罢便慢慢退出房门。

第二日,东巡队伍马不停蹄的赶到郡城。虽然一路上各种新奇的事物和惊喜接连不断,但当看到新郡城的角楼渐渐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姑臧远道而来的文武官员们还是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广武郡城是采用了类似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方式,以铁条、竹子为骨架构造,再填充混凝土一体浇灌。而这混凝土除了水泥和碎石外,还加入了蒸熟的黏米搅拌而成。待墙体完工,在外面包裹一层青砖,同样是以黏米粘合。最后,最外一层再次抹上水泥。所以新郡城的坚固程度根本不可想象。

张茂走到城门处,亲自拍了拍墙体,拔出随身佩刀猛砍了一下,只听“当”的一声,火花四溅。再看,刀刃出现了缺口,墙体却只有一丝白痕。

“固若金汤!”张茂赞了一声,心中大喜,激动道:“从今往后,除了金城之外,我大凉的东方又有一坚城,吾可高枕而无忧矣······”

队伍继续前行,城内却不是黑色的油路,而是同样由水泥铺成,宽度能并行四辆马车的大路。再看其中的建筑民居,多是数层高的小楼,鳞次栉比,十分整齐。

“这可是民宅?”张茂问道。

“正是!”张骏答道:“此等民宅可住数户人家,大大节约用地,整个郡城能容乃数十万人。”

“甚好,甚好!”张茂不住点头。

长史泛祎问道:“居住如此之高,百姓当如何用水?”

张骏笑着指向居民楼的楼顶,一个圆形巨桶正矗立在那里:“此物乃是水箱,每日城内专门有送水的车队。这些人本是流民闲汉,现在有了生计,可为郡府省下很多麻烦。”

就这样,一行人走走停停,短短数里的路却用了两个时辰的时间。待到日头偏西,张骏才陪同叔父来到都督府内。张茂先是接见了慕容明月,两人一番寒暄。慕容明月心里紧张,但应对的还算得体。张茂没有提及尴尬的事情,就当完全不知道一样。

等到慕容明月施礼退下,张茂才单独对张骏道:“叔父此来,名为东巡,实为东征。现如今刘曜也正大举西侵,叔父正好可以与其一较高下。”

在张茂面前,张骏并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他道:“外军诸兵还没有完全整合完毕,征虏军也刚刚经过大战需要修整。骏实在不觉得这是决战的好时机。咱们完全可以据地自守,待到刘曜师老军疲,自然会退兵。”

“哈哈!”张茂大笑一声,说道:“怎么,骏儿才大胜不久,就变得如此畏战?”

“阿父,侄儿并非畏战,只是······”

张茂摆了摆手,打断张骏的话,说道:“舒服何尝不想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然后一鼓作气而平天下!”

“可是岁月不饶人,叔父不能把一个烂摊子交到你的手里。若是如此,怎么能对得起你父亲?”

“阿父······”张骏还想开口。

张茂却继续道:“吾意已决,中军已经全线开拔。大战不可避免,骏儿,你若能再立新功,叔父便把中军也交由你统带!”

从叔父那里回来,张骏把自己关在房中冥思苦想。按照历史走向,这一次刘曜的亲征必将无功而返,但大凉却是以称臣纳贡的结局换取和平。这是张骏绝对不能允许的,这不光涉及到张氏的脸面和统治根基,还涉及到姊姊念奴。要知道,当初和匈奴交恶,就是因为大凉拒绝了刘曜的联姻。倘若这次失败,阿姊必然不能再留在姑臧,给刘曜做妃子是不可能避免的。

张骏握紧了拳头,心道:“娘的,不就是干么,老子还怕你不成?这一次,我要让你来得走不得!”

就在这时,房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推开,却是彩蛱端着茶水点心走了进来。

张骏皱起眉头,微微愠怒道:“吾方才不是吩咐过了,非有要事,不可进来打扰。”

彩蛱低下头,小声道:“奴婢知错了······”

“退下吧!”张骏挥手。

“大都督,奴婢······”

张骏见其欲言又止,便问:“还有何事?”

彩蛱咬紧了嘴唇,双手搅在一起不断扭动,声若蚊应一般地道:“奴婢有喜了······”

“什么?”张骏一时间没有听清,也没反应过来。

“奴婢有喜了!”彩蛱又重复一遍,声音也稍大了一些。

“真的?”张骏一下子蹦起老高,眉头间的“川”字也不见了,他见彩蛱小腹很是平坦,上前抚摸道:“多久的事?”

彩蛱羞涩一笑:“大都督出征之后,奴婢才现的。”

张骏向外叫了一声,侍候的邓氏走了进来,张骏吩咐道:“传医师!”

邓氏急忙出去,片刻后就带着一个白胡子老头走了进来,给彩蛱把脉后,起身拱手贺喜道:“大都督,恭喜!恭喜!”

张骏闻言激动不已,想起张茂还不知道,又派人去通知叔父。张茂得到消息,也顾不上休息,又接见了彩蛱,赏赐十分丰厚。

消息一传开,前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呃,张茂干脆大手一挥:“摆宴,大贺三日!”

····················

暴雨如注,狂风嘶吼,洮水上白浪翻卷。

建兴十年七月,匈奴汉国皇帝刘曜亲率二十万马步大军攻凉,扬言要血洗河西之地。而当其冲的,就是刚刚被凉州夺取的临洮、狄道二城。此二城不拔掉,就宛如猛虎在侧。匈奴大军不但后勤无法畅通,还时刻都有被截断后路的危险。

于是,张骏临危受命,统带征虏军全军出征,星夜兼程地进驻临洮、狄道二城,构成互为犄角之势。

七月正是连雨季,雨水之中,河边岸上,征虏军的将士们正在冒雨紧张忙碌着。

现在临洮岸边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不计其数打着赤膊的民伕和士卒,好似疯一样的在劳作。他们正是新建水军的战士和随军行动的民伕。

说起征虏军的水师,成军还不足一月时间,不但缺少船工,就连懂得水战的将领也找不出来,更不用说还有好些士卒根本就是旱鸭子。

张骏执意要临时成立水师,确有不得已的苦衷。

因为刘曜不但带来了水师,更是一举切断了征虏军的水路补给!

匈奴人从长安、洛阳征召来的工匠正带着大批人手,夜以继日的在洮水岸边打造战船。张骏虽然几次派人偷袭放火,可怎奈匈奴人防范十分严密,导致凉军的偷袭非但没有成功,反而还折损了好些人手。

为了应对来自水上的威胁,张骏不得不想办法抗衡,于是组建水师的想法就临时提上议程,并迅实施。可接下来却有一个问题,没有时间和木材造船怎么办?

张骏召集众将商议,谁也拿不出好办法来,最后还是他自己突然灵光一闪--没有木材,有水泥啊!

没错,张骏要建造的战船,就是水泥船!

所谓水泥船,即以水泥与钢丝为主要材质的船舶。在后世,水泥船次出现于1848年,是法国人用钢丝为筋和水泥砂浆制造,后来才展出用钢筋取代钢丝的钢筋混凝土船。早期的水泥船工艺简陋,船舶吨位较小,自重大。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因钢材匮乏,两度出现建造钢筋混凝土船的**。欧美各国建成大批钢筋混凝土船,有的船排水量过一万吨。

再后来,意大利人又建造了一艘165吨的钢丝网水泥机帆船“爱伦”号。船壳厚3.6厘米,与同类型木船比,重量轻5%,造价低4o%,性能符合航海要求,惊动了各国造船界。

中国自1958年起建造了大批钢筋混凝土趸船和钢丝网水泥农船、内河驳船、内河拖船、沿海渔船和沿海中小型货船。其保有量达数百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水泥船的优势很多。先,水泥船具有抗腐蚀性和耐久性。其次,水泥船造价低廉,材料容易获得,工艺简单,能迅大批量制造。另外,水泥船容易成型,且因配筋分散,具有较大的抗裂性和延伸性。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比木船坚固,而且不可燃烧。

在水战全靠放火、冲撞和肉搏的中古时代,水泥船就相当于霸主一样,根本没有对手!

河岸之上,已经建起了一营寨的轮廓,竖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水泥堡。水泥堡之上,架起了从后方运来的神臂弩和小型扭力石机。这些远程利器,可以保证水师大营的安全,只要被射中了,就是整条船都能够打得粉碎!

而在河水之中,十艘水泥船已经分成两列,尾相连钉在了一起,一头就搁浅在河滩上,连着刚刚建好的营寨,形成了一个简易的水寨。

由于不惧火攻,所以张骏特意采用了三国时曹操在赤壁的铁索连环之法,将战船连在一起。虽然船在水上仍会晃动,但士卒作战的影响却被大大降低。

水师的军将,是令居县府军的程大虎,他们这一千五百人摇身一变,从步卒变成了水兵。程大虎这时候也打着赤膊在军卒民伕中奔走呼喝,给他们打气鼓劲儿,每个人都显得志气昂扬,似乎没有把几十里外的匈奴大军当成什么不可战胜的敌人--和匈奴人比骑射咱们不是对手,可比水战,谁怕谁啊?

张骏也和他手下的一堆粗鄙武夫们一样,裸着上身,就穿了条裤衩,露出大块结实的肌肉,矗立在高处,监督着施工。还不时向身边的参军陈珍提问或下达命令。

“告诉各部的伙夫,一定要严格按照章程准备热水、热汤,吃食一定要煮熟,鱼虾必须是新鲜的,也要烧透。今晚上要加菜加肉,米饭管饱。”

“告诉各部部将,如果有人生病要立即上报给随军郎中,特别是腹泻、呕吐者要立即送到随军病院医治,凡是病人的衣物、炊具都要一并送到病院。”

“告诉随军总医官,伤员、病员一定要分开安置,伤员、病员的伙食也要按照章程预备,不得有误!”

张骏关照的都是些看似和作战无关的琐事,不过这些医疗卫生有关的细节,在古代战争中往往能够决定胜负。古代军队一直都是个非常容易传染疾病的场所,特别是处于盛夏之时,因为饮食不洁,蚊虫叮咬等原因而引起军中病役的例子屡见不鲜。而此时的各**中已经有了一定的防疫办法,张骏又进行了一些加强,将不成文的规定变成了必须严格执行的章程条例。

这时候,“登登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正是周同跟个落汤鸡似的走了过来,他还没有来得及回报他侦察的情况,就先狠狠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抱怨道:“主公,俺们在这里耽搁做什么?横竖胡虏就在几十里外,要是6地上打不过,这寨子有甚用处?”

张骏神色不动,只是冷冷地问:“斥候可有回报?”

周同摇头道:“雨太大,匈奴人也不愿意动弹,都窝在营中。”

张骏还是不放心,毕竟刘曜亲征,随行的武将谋臣都不是简单之辈,不能大意。便道:“加强侦查,绝不可松懈!”

周同心中一凛,抱拳道:“诺!”

张骏一挥手:“暂且严密监视,等风雨小些后我们一起出,本都督也要去看看匈奴中军究竟是甚样子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